和谐校园建设及其科学模式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3月(上
)
校园,作为教育的实现平台一直备受关注。

它不仅关涉到千百万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民生福祉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大计。

校园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部分,其和谐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众多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更是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的重要源头,更与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休戚相关。

在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引领下,在全社会的关心重视下,依靠全社会力量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作为教育的重要实现载体,校园的综合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和谐校园的构建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校园的安全隐患仍未彻底消除,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仍需进一步加强,不少校园仍缺乏创新意识和特色文化,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冲突仍不能适当协调,人民群众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期望没有得到全面满足。

和谐校园的建设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科研创造、成果转化等的主阵地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社会整体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当前,如何与时俱进地全面建设和谐校园已经成为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的建设必须融入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建设中来。

一方面,校园依托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一个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的进步不仅带动了校园软件和硬件设施的提升,而且还把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念,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输入校园,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意识的深化和拓展,使校园始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时代性要求。

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原动力"。

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教育和学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实现载体,必须也应该不断应对社会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不断加强校园和谐建设,有利于学校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另一方面,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

和谐校园持续、健康地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培养、输出合格人才,同时它也通过传播文明和先进知识技能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学校是国民综合素质提升的"炼钢炉"和"加油站"。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和谐校园所提供的公平的教育机会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先决条件,是实现社会各阶层有序流动的桥梁,是无数学子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更是奠定无数人"知识改变命运"的源头。

和谐校园作为科研和创新的主要基地,又为社会各部门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积极而有效地参与了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

就当前来看,在校园与社会的双向交流互动中建设和谐共进的新型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校园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和谐。

校园是面向社会的,校园的教育资源配置应当反映人民群众对教育消费的需求。

近年来,围绕择校问题、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等,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应当承认,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还存在着
较大差距。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往往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相一致。

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已经实现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设施差,师资缺乏,教育环境落后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难题。

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使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各种层次的教育需求,是校园体现社会和谐,社会中校园和谐最大的体现。

优效本身亦即和谐。

其次,以人为本,促进校园建设中校园和社会的和谐。

以人为本,即以人才的培养(重师资、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人文关怀(重学
生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素质的培养)
为本。

两者并重,要在充分体现人
文关怀的同时,让学生成才,使教师得到锻炼。

校园是社会功能型设施,它不仅是个人获得教育的平台,而且是国家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源。

构建和谐校园最主要的使命是更好地教书育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有专业知识和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四有"新人。

使学校和社会形成双赢的局面。

校园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需要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当前,学校与社会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仍然存在,且在某种程度上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

一方面,就子女教育问题,家长和校园之间呈现出相对紧张局面,如家长和学校之间就学生管理的责任和权限问题存在的分歧;另一方面,在学生就业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频频遭遇"寒流",就业难的问题的症结在学生、学校、社会这三个因素反复作用的纠缠中变得莫衷一是。

由于学校不包分配,社会在就业市场上的主动地位越来越突出,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评价机制在市场需求主导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因而学校在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方面要与社会需求,主要是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在用工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前者希望毕业生条件突出,甚至拥有工作经验,而后者却在就业心态和意向上与"市场"有一定落差。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传统教育(相对于现代教育中的终身教育理念)
中的最后一环,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它是影响大众对教育作为
社会功能型部门的整体性评价最重要的因素。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导致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泛滥。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数据显示,四川省邛崃市的高中毕业率从2002年的91.4%下降到
2006年的79.4%,高中流失率已经高达20.6%。

针对以上问题,学校
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与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创新性地尝试一些新的沟通途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真正把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形成校园与社会和谐互动的新型关系。

二、和谐校园内部的科学模式
和谐校园的建设除了与社会形成健康和谐的互动新局面以外,最关键的是在其内容的科学模式建设上。

校园内部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科学模式的关键。

校园是以师生为主的社会生态系统,围绕师生展开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中心任务。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适合社会的人才,其对象是人,所以和谐校园的科学模式建设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模式建设
从学校的管理层面来讲,学校教育与管理应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
[摘要]和谐校园的建设不仅关涉到千百万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民生的福祉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大计。

作为社会构成
的重要部分,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休戚相关。

和谐校园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与时俱进,内外兼修,既要融入社会的整体和谐中去,从社会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协调好校园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共生关系;又要加强自身建设,构建起安全、民主、健康、文明、和谐的新型校园,为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内部建设
和谐校园建设及其科学模式探析
卢莉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200890
人",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其和谐制度模式主要包括:
1.校园的安全机制模式
安全管理和维护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有恶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其突出的表现包括在一些地区黑恶势力的渗透,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上升,校园安全设施和制度的失范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校园安全问题关系到包括学生、教职员工等在内的在校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关系到社会对校园的整体评价和满意程度,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可以说,校园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校园和谐的重要因素。

健全和完善校园安全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是当前和谐校园建设的紧迫任务。

一个和谐校园,既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又要有积极的应急反应机制。

建设安全校园,除了加强校园安全制度的完善和增强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以外,还应当大力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更需要全面、及时的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问题出现后迅速、有效的应急反应组织和预案。

2.教师竞争、激励模式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打造一流教育品质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

在教师的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逐步推行教职员聘任制与教师上岗制,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中,我们一是要面向社会招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把他们吸引到学校来;二是通过挂牌授课,评选教学名师、缓聘待岗的办法,使全体老师有一种危机意识与紧迫感,增加教师德才兼备,积极进取意识的形成,对于评价不合格的老师,应采取必要措施,比如:离岗进修、脱岗自修,限期整改等方式加强教育,以优胜劣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对认真履行义务,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可以通过评比"师德标兵"、"十佳模范教师"、"教学优秀奖"等,树立先进典型,在广大教师当中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四是要弘扬个性,用人所长,使教师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各显其能。

3.扶贫帮困的解助模式
如何逐步实现贫困生资助制度化,建立起完善的贫困生救助制度,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影响到全体贫困大学生切身利益问题,事关校园弱势群体,也事关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虽然目前高校已初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但是,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方式改革新形势下,单靠原有的奖学金、校内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资助办法,已难以覆盖和完全解决所有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新的资助政策与体系。

一是建立合理的贫困生"身份"认定机制;二是充分建立起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机制;三是扩大面向对象和增加奖励标准,完善奖学金激励制度;四是动用社会力量,增设各类各级社会奖助学金,建立有吸引力和规范的社会捐资助学机制。

(二)文化模式建设
大学文化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兴,和谐是其根本诉求和核心理念。

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是培养学生、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土壤和平台。

在大学校园里,不同的学科相互依存,不同的人才和谐共处,不同的观点融合汇聚。

反映的是大学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精神实质,而大学文化的建设模式可以归纳为:
1.科学、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建立
哈佛大学校长N.L陆登庭认为,大学应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他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奋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完美的人格"。

重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式教育,也成为21世纪综合性大学教育的新理念。

在这样的思想推动下,科学、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包括一是进行主旋律教育的政治理论课;二是进行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华文化课;三是进行艺术修养和美学鉴赏的文化素质课;四是透视社会现象的社会经济学课程等等。

2.以兼容并包的学术自由之风,推动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普西认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而学生的科学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因于自由的学术认识的碰撞。

在推动学术风气形成的过程中,一是要加强教师的学术修养,博采众长,构建精深,知识宽泛,增强人格魅力;二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选拔培养学生,学生"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向学术权威挑战,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

3.民主平等,人际和谐,教学相长和谐,作为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概念,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和"思想。

民主平等的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校园的重要决定因素。

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加强师生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时代性意义。

建设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长期以来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的环境给校园良好的师生关系地建立和维护提出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

和谐校园的建设要求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至少包括以下特点:平等、相互信任、友善等。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新时期学生心理特点,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刻板的"高高在上"形象,真正与学生交朋友,做良师。

而引导学生之间建立起文明、协作、友爱的伙伴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有着积极作用。

同时,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团结合作,不仅可以在校园内形成和谐宽松的氛围,而且可以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观、价值观方面起到示范性的模范带动作用。

从这三种关系来看,处于校园人际关系中心地位的是学生。

校园应该以学生为主,倡导和建立团结友爱、协作互助、文明健康的和谐人际关系,人和则校和,校和则学兴。

而在新世纪的今天,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离不开民主。

校园民主不仅是制度的建设,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师生参与建设和谐校园的主动性,可以推动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正平等、团结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校园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在校园中建立起师生共管的立体管理模式。

推进校园民主建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即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4.心智成熟是推进和谐人格的形成基础
心理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否和谐,取决于刺激人们心理活动的事件、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和谐可以使校园充满活力、焕发朝气、安定有序,培养和塑造和谐人才,同时又可促进教育各项工作开展及教育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

只有心智成熟,才能促成健康和谐的人格的形成。

因此,要把心理和谐教育纳入全面素质教育当中,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和谐的人格教育中,一是要注重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校院两级的心理健康咨询平台;二是加强心理监控干预,建立起监测网络、测量建档、跟踪转介的服务体系。

5.和谐校园新风的树立是建和谐校校园的目标
校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主要时期,也是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校园中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视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建设和谐校园,应当在深度挖掘,积极整合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同时,大力营造崇尚科学、追求民主、爱国为民、务真求实的优良校风,既要体现历史传统,又要注重时代精神。

校风建设的优劣往往折射出的是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表现。

我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加强校风建设就是与时俱进,发扬社会正气,坚持精益求精地塑造校园品格,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和谐校园的校风建设要以建设学习型校园为主。

学校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以素质教育为方向,努力营造宽松、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搭建知识共享平台,深化教育课程改革,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能够做到“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

只有这样,(下转第页)
教育教学
E C H E
:
114
91
T NOLO GY TR N D
年3月(上
)
[参考文献]
[1]李连仲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2]中国新闻社.知识不再改变命运[J].中国新闻周刊,2006(2).
[3]于晓阳,徐淑红,周芳编著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向[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5(6)律,高唱正气歌。

因为在社会急剧变化的今天,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与实践经验,对诸多现实问题感到困惑,稍有不甚,就可能染上坏思想、坏习气,以至养成坏习惯,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时刻注意学生的活动规律,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指明方向,引导他们上进。

政治教师应坚持不懈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绝不能放松理论教育。

政治教师除了书本理论必须讲清、讲透,还应旗帜鲜明、态度明朗,理要直、气要壮。

如果政治教师本身思想动摇不定,就很难说服学生;如果政治教师宣扬错误观念,就会误导学生,有害于学生,这都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其次,政治教师应结合教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那些现实中的阴暗面,学生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政治教师都不应回避,应结合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地去认识、去看待,分清是非,分析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不能以偏概全。

这样,通过正反对比,说服力强,学生的认识就会得到提高。

再次,政治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冷嘲热讽,而应以说服教育为主,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启发诱导他们找出错误根源,促使他们转变思想、改正缺点和错误。

以实现正面教育之目的。

(三)
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
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政治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增强
教学的德育效果。

首先,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变换多种课堂教学类型,比如案例分析型、论坛讨论型、实践体验型、演讲教育型或多种综合型。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新鲜有趣,才有助于提高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效果。

教师还可以在每节课初始先让学生上台演讲或发表自己对热点问题的看法,教师、学生相互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思政课教师可以调动一切新的手段和资源,让高校思想政治课变得精彩起来。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常规手段。

音像、图像、文字三结合,大大增强了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

最后,思政课教师应探究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模式。

过去,高校思想政治课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平时上课人影寥寥,考前复习人头攒动,抄抄背背,就能拿个好成绩。

这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认真投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考核模式,就是把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把出勤、课堂表现、小论文、读书笔记、课外实践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

抛弃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真正让教育内容入大脑。

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把教育不再仅仅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而是性格训练和人格训练的过程,关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重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和谐地发展。

(上接第91页)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最后成为既有思想道德修养,又有专业知识技能,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要形成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变为智慧的良好校园氛围,通过知识的积累,积极的社会实践,形成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氛围,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有人生的历练,智慧的累积。

6.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最大特色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置身其中的师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是形成在校学生以后人生道路上行为方式、人格魅力的重要"文化基因"。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它能够增进广大师生员工的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在社会上提升校园的品位和整体形象。

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善于创新,注重积累,把校园自身长期形成的优良历史文化特色融入到办学理念、制度管理和办学传统中去,营造校园的文化魅力,使之成为一种无形的实力,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

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到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结合自身的校情和历史传统,立足"特色"做文章,从而避免单一化、一刀切,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保持校园旺盛而鲜活的生命力。

三、结语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和谐校园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与时俱进,内外兼修,既要融入社会的整体和谐中去,从社会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协调好校园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共生关系;又要加强自身建设,构建起安全、民主、健康、文明、和谐的新型校园,为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8..200.
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