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填空题
1. 反应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

2.水、乙醇、乙酸、乙二胺等属于质子溶剂,乙醚、二氯甲烷、丙酮、吡啶等属于非质子溶剂,甲苯、正己烷、环己烷等属于惰性溶剂。

选择题
1.可逆反应属于( A )
A. 复杂反应
B. 平行反应
C. 基元反应
D. 简单反应
3.在溶剂的作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使反应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撞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传热和散热。

B.溶剂必须是易挥发的
C.溶剂必须是惰性的,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
D.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
简答题
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之间的关系?
答:在某基元反应过程中若只有一分子参与反应则称为单分子反应。

多数的一级反应为单分子反应。

当相同或不同的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称为双子反应,即为二级反应。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7个:配料比、溶剂、温度和压力、催化剂、反应时间及其监控、后处理、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第四章
1.简述天然提取法制备手性药物的一般步骤?
答:①酶法分析②酶催化的还原反应③酶催化的氧化反映④酶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
⑤酶催化的转氨基化作用
2.什么是手性药物,其构型与活性的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就是手性药物。

①两个对映体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

②两个对映体中的一个有药理活性,另一个则无明显作用。

③两个对映体的药理作用不同,上市后用于不同的适应症。

④在消旋体中增加一种对映体的比例可调整临床疗效。

⑤两个对映体中的一个有治疗价值,另一个则有不良作用。

第五章
选择题
1、氯霉素抗菌谱广,而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D)
A、二重感染
B、胃肠道反应
C、对肝脏严重损害
D、对造血系统的毒性
E、影响骨、牙生长
2、与氯霉素特点不符的是(A)
A、口服难吸收
B、易透过血脑屏障
C、适用于伤寒的治疗
D、骨髓毒性明显
E、对早产儿、新生儿可引起灰婴综合症
3、氯霉素的下述不良反应中,哪项是与剂量和疗程无关的严重反应?(A)
A、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B、灰婴综合征
C、可逆的各类血细胞减少
D、溶血性贫血
E、出血现象
4、可能拮抗氯霉素抗菌作用的药物是(C)
A、磺胺类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
D、四环素
E、多黏菌素
填空题
1、氯霉素有 2 个手性中心, 4 个光学异构体.
2、利用氯霉素生产工艺中副产物可以生产除草剂-杀草铵.
邻硝基乙苯
简答题
1、对硝其-α-溴代苯乙酮的制备中水含量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水分存在时与溴化氢反应,诱导其延长或基本不起反应,因此对硝基苯乙酮溴代反应时,水分存在不利于反应,必段严格控制溶剂的水份
第六章
选择题:
1.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紫杉醇来源于。

(B)
A松属植物 B红豆杉属植物 C三尖杉属植物 D银杏属植物
2、水解得到的紫杉醇粗品可以用(A)方法进行纯化:
A柱色谱、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 渗析
3、紫杉醇难溶于(A)
A水 B甲醇 C二氯甲烷D乙腈
4、紫杉醇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其作用的靶点是(D)和细胞周期中至关重要的微管蛋白。

A减数分裂 B 无丝分裂 C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有丝分裂
5、下列与紫杉醇有相同作用机制的是A
A多烯紫杉醇 B氯霉素 C青霉素D头孢菌素
6、不同的侧链原料出发,可以有多条半合成紫杉醇的路线,其中,以()为最优。

Aβ-内酰胺型侧链前体为原料B双链不对称氧化法C醛醇反应法D顺式肉桂酸乙酯为原料
7、紫杉醇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属于A
A三环二萜类化合物B二环三萜类C三环三萜类D二环二萜类
8、在紫杉醇的制备过程中,由于溶剂四氢呋喃很容易吸收水分,故将四元环溶入时必须在(C)保护下操作。

A乙醇B盐酸 C惰性气体D氮气
9、半合成的紫杉醇的侧链大致分为
A非手性侧链B手性侧链C侧链前体物D。

ABC
10、对于β-内酰胺侧链合成的过程,环加成的产物为(C)
A单一顺式结构体B单一反式结构体C单一顺式或反式结构体D不单一顺式结构体
二、填空题
1、紫杉醇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二氯甲烷和乙腈等有机溶剂。

2、紫杉醇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天然提取工艺路线和生物合成工艺。

3、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其作用靶点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中至关重要的微管蛋白。

4、紫杉醇是红豆杉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和针叶中。

5、紫杉醇分子由一个二萜母环和一个苯基异丝氨酸侧链组成,因此半合成紫杉醇原料分为母环和侧链两部分。

6、半合成紫杉醇的侧链大致分为非手性侧链、手性侧链和侧链前体物三大类。

7、合成手性紫杉醇侧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有双键不对称氧化法和醛醇反应法两种。

8、半合成紫杉醇时使用的手性侧链是 2R,3S -苯基异丝氨酸衍生物。

简答题:
1、紫杉醇半合成路线的策略是什么?
答:研究发现,红豆杉植物中除紫杉醇外,还有大量母环结构与紫杉醇类似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巴卡亭III和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10-DAB).紫杉醇的半合成过程的基本策略,就是以天然存在的紫杉醇母环结构类似物巴卡亭III和10-DAB为基本原料,在其C-13位接上化学合成的侧链,以此制备紫杉醇的方法。

2、简述紫杉醇的作用机制:
答:紫杉醇属有丝分裂中的微管抑制剂,紫杉醇具有聚合和稳定细胞内微管的作用,致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使微管不再分开,可阻断细胞于细胞周期之G2与M期,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
3、简述紫杉醇分离纯化工艺过程:
由石油醚固-液萃取、碱洗、己烷沉淀、一次层析、一次结晶、溴加成、二次层析和二次结晶8道工序构成。

第七章
选择题
1关于头孢菌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头孢菌素C分子中存在两个羧基,一个氨基 B在中性或偏酸性环境中显酸性,带负电荷
C头孢菌素C钠盐含2个结晶水 D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发酵培养基成分除了碳源和氮源,还需要硫源。

头孢菌素C的产量与(A)的量成正比
A蛋氨酸与硫酸盐B丝氨酸与硫酸盐C蛋氨酸与碳酸盐D谷氨酸与硫酸盐
3、顶头孢菌素在深层培养条件下有(B)种类型:
A菌丝型、萌芽型、节孢子型
B菌丝型、节孢子型、萌芽型和分生孢子型
C节孢子型、萌芽型和分生孢子型
D球形、萌芽型、分生孢子型和节孢子型
4、由7-ACA半合成头孢菌素发展迅速,主要有几个位点:D
A1 B2 C3 D4
5、7-氨基头孢烷酸的生产过程:A
A酯化-氯化-醚化-水解 B氯化-醚化-水解-酯化
C醚化-水解-酯化-氯化 D水解-酯化-氯化-醚化
6、微生物的酶酰化路线的生产工艺,多采用(A)技术
A固相酶B液相酶C气相酶D液相梅与固相酶
7、头孢氨为白色粉末,不溶于D
A水B乙醇C氯仿D B和C
8、7-氨基头孢烷酸的工艺流程广泛利用的是B
A酶水解法B化学裂解法 CA和B D发酵
9、下面不属于半合成抗生素的是B
A头孢菌素B 青霉素C舒巴坦D阿奇霉素
10、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比较,过敏反应发生率A
A较低 B较高 C一样高 D一样低
填空题
1、头孢菌素分子中,可供改造的部位有四个。

即7-酰胺基部分、7-氢原子、环中的硫原子和3-位取代基。

2、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是两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须基团,可以开环、发生酰化作用,干扰细菌的转肽酶,阻断其交联反应,使细菌不能合成细胞壁而破裂死亡,最终抑制细菌生长。

3、头孢菌素具有高效、光谱、低毒、耐酶等优点。

4、半合成头孢菌素类与本合成青霉素的生产工艺路线类似,主要有微生物酰化法、化学酰化法和以工业生产的廉价青霉素为原料的青霉素扩环法三种。

5、头孢菌素的合成主要是化学酰化法,大多数都是7位和3位侧链同时改造的产物,。

6、顶孢头孢菌在深层培养条件下有四种类型:菌丝型、萌芽型、节孢子型和分生孢子型。

7、头孢菌素的生产在国内主要有三条工艺路线,苯甘氨酰氯与7-ADCA缩合法、苯甘氨酸无水酰化法和微生物酶酰化法。

8、苯甘氨酸无水酰化路线的生产工艺的原理是,以甘氨酸为原料,进行二次酰基化;将7-ADCA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二硅烷基化的产物
9、头孢菌素类化学酰化路线中3位取代:3位侧链最有效的改造途径是以亲核取代基取代7-ADCA上的乙酰氧基。

10、头孢菌素C分子中存在两个羧基和一个氨基,在中性和偏酸性的环境里呈现酸性,带负电荷。

简答题
1、半合成头孢菌素主要结构改造的位置?化学酰化法和微生物酶酰化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可何改造的部位有四个,即7-酰氨基部分,7-氢原子,环中的硫原子和3-位取代基;采用化学酰化法酰化具有专属性强,副反就少,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2、7-ADCA有几条生产路线?有哪些不同?
答:有两条,用头孢菌素C为原料通过两种方法-酶水解法和化学裂解法得到7-ACA,然后再脱乙酰基,便可得到7-ADCA。

酶水解法难度大,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而化学裂解法虽然操作较为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高,但工艺较为稳定和成熟。

3、在半合成制备头孢菌素过程中,哪些步骤采用化学合成?哪些步骤采用生物合成?
答:在化学酰化路线中,7位的酰化和3位的取代采用化学合成。

在酶化法生产路线中,酶进行水解,采用生物合成。

4、苯甘氨酰氯与7-ADCA综合法中加入对甲苯磺酸的作用?答:加入对甲苯硝酸的作用是7-ADCA酯从反应系中分离出来。

5、微生物酶酰化法生产头孢氨苄是否可以工业化?
答:可以工业化,酶酰化法专属性强,副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随着酶活力与工艺的改进,酶酰化法将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工业化
第八章
填空题
1. 氢化可的松又称皮质醇。

2. Oppenauer氧化反应常用的氧化剂为环己酮,催化剂为异丙醇铝。

3. 氢化可的松半合成工艺中最大的副产物是表氢可的松,可转化为可的松、氟氢可的松等加以利用。

4.氢化可的松属于甾体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

5、孕甾二烯-3β-醇-20-酮-3-醋酸酯的制备三个步骤:将薯芋皂素经裂解,氧化和水解得双烯醇酮醋酸酯
6、合成氢化可的松的原料有薯蓣皂素、剑麻皂素、番麻皂素、豆甾醇、胆甾醇
(写4个)等。

我国主要以薯蓣皂素为半合成的起始原料。

选择题
1. 在我国合成氢化可的松的主要原料为( A )
A. 薯蓣皂素
B.胆甾醇
C. 豆甾醇
D. 剑麻皂素
2. 关于Oppenauer 氧化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其氧化剂可为环己酮
B. 其催化剂为异丙醇铝
C. 其可逆反应为Meerwein-Ponndorf还原
D. 不需要无水条件下操作
3. 氢化可的松半合成工艺中最大的副产物是( B )
A. 可的松
B.表氢可的松
C. 氟氢可的松
D.醋酸可的松
4. Oppenauer 氧化中的催化剂是( A )
A. 异丙醇铝
B. 氢氧化铝
C. 环己酮
D. 丙酮
5. Oppenauer 氧化中的氧化剂是(C )
A. 异丙醇铝
B. 叔丁醇铝
C. 环己酮
D. 丙醛
简答题
1.氢化可的松制备过程中为什么先抽真空后加热?
答:因为空气中含有水,醋酐遇水容易水解,如果不抽真空,则醋酐会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抽去空气后,再加热,则醋酐就在无水环境下进行得到好的产物。

2、17α-羟基黄体酮的制备过程中为什么要嫁醋酸铵-吡啶溶液?
答:吡啶是为了保护C3,C20酮基,4位双键不被氧化。

醋酸是为了除去反应中产生的溴化氢,保持催化剂镍的活性。

3. 在制备氢化可的松过程中,哪些步骤采用化学合成,哪些为生物法?
答:化学合成:(1)△5,16 —孕甾二烯—3B—20二酮—3—醋酸酯的制备
(2)16a—17a—环氧黄体酮的制备
(3) 17a—羟基黄体酮的制备
(4)△孕甾烯—17a,21—21二醇—3,,2—二酮醋酸酯的制备
生物法:最后一步(5)最终产物氢化可的松的制备
4、制备氢化可的松哪步采用oppenaner氧化反应,机理是什么?
答第二步制备环氧黄体酮时采用oppenaner氧化反应;机理:环氧化物上的醇羟基易被氧化为酮,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5、制备氢化可的松中可能产生“三废”是什么?
答:溴化氢,Ni ,H2O等易燃易爆化学试剂
第十一章
选择题
1.目前分离的1000多种抗生素,约2/3产自( B )
A、真菌
B、放线菌
C、细菌
D、病毒
2.能够用沙土管保存的菌种是( C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杆菌3、
3.青霉素很容易发生分解,这主要跟它的结构中的(B)部位有关
A,苯乙酸;B,β内酰胺环;C,五元环;D,羧基
4.下列不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是( D )
A,链霉素;B,卡那霉素;C,红霉素;D,青霉素
5.微生物产生的乙醇、丁醇等小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杀菌、抑菌,但并不被看作抗生素,因为其不符合抗生素一般具有的(C)特点。

A,天然性;B,小分子;C,高活性(低微浓度);D,次级代谢产物
6.下列属于半合成抗生素的是(A )
A,氨苄青霉素;B,四环素;C,卡那霉素;D,链霉素
7.下列哪个抗生素应用化学合成法生产( A )。

A.氯霉素
B.青霉素
C.链霉素
D.四环素
8.具有两性性质,可用等电点沉淀的抗生素是( B )。

A.青霉素
B.四环素
C.红霉素
D.链霉素
9.30.下列哪个抗生素能抑制细胞壁合成( B )。

A.红霉素
B.青霉素
C.链霉素
D.鱼素
10.(A )是青霉素发酵生产中使用的前体物质。

A.苯乙酸
B.苯
C.乙酸
D.甲酸
填空题
1.微生物是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其中以放线菌菌产生的最多,真菌菌次之,细菌菌又次之。

2.抗生素的生产途径包括微生物发酵生产、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生产。

G的侧链为苯乙酸
的汉语名称为苄青霉素,其结构可以看作由3个“酸”构成,即苯乙酸、半胱氨酸和缬氨酸
5.青霉素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肽聚糖转肽酶及D-丙氨酸羧肽酶的活性而阻碍了肽聚糖的交联与合成,从而抑制了干扰了细菌的细胞壁合成。

6.最早发现产生青霉素的微生物是属于青霉菌类中的音符型青霉菌,而目前生产上用于生产青霉素的菌种则属于产黄青霉,且大多经过诱变育种,大大提高了青霉素产量。

7.从抗菌效力的发挥特点来讲,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在细菌的繁殖期发挥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作用效果有很大不同,即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更佳。

8.影响青霉素发酵产率的因素至少三点基质浓度、前体浓度、pH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溶氧、菌体浓度
9.红霉素的发酵生产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为丙醇。

10.红霉素发酵采用的菌种为红色糖多孢菌,发酵后主要采用萃取和大孔树脂吸附工艺来提取。

抗生素的母体,
1-3
.四环素发酵生产使用的菌种是产生金霉素的金色链霉菌和卡诺菌。

13.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以氢化四并苯为母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14.在四环素生产过程中,无机磷对发酵至关重要,是从生长转型到生产的最关键影响因素,生长阶段需要高磷,而生产阶段需要低磷。

1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代表性例子是链霉素,其分子结构由链霉胍、链霉糖和N-甲基葡萄糖胺三部分以苷键连接而成。

16.工业上用于生产链霉素的菌种是灰色链霉菌
三、简答题
1.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的共性技术需求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答:发酵过程普遍流加一种碳源,氮源,如葡萄糖和硫酸铵,ph值通过流加氨水进行调节,很多抗生素在发酵中后期流入前体,对提高产量非常有益。

抗生素发酵绝大多数为好氧培养,必须连续通入大量无菌空气。

全过程大功率搅拌。

发酵液得预处手里,一般加絮凝剂沉淀蛋白,过滤去除菌丝体发酵滤液的提取常用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吸附法等提纯浓缩,然后结晶干燥得纯品
2.医用抗生素应具备哪些要求?
答:(1)难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病原菌为了求生存而发挥其适应功能,产生能破坏抗生素的酶,或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等;
(2)较大的差异毒力:所谓“毒力差异”是指药物对病原和宿主组织的毒力差异;
(3)最小抑菌浓度要低;(4)抗菌谱要广。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有哪些?
答:机制:通过抑制肽聚糖转肽酶及D-丙氨酸羧肽酶的活性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胞壁合成。

这种干扰是不可逆的,且杀菌浓度和抑菌浓度很接近。

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更不含肽聚糖结构,因而对动物细胞没有影响。

临床主要有青霉素、头孢菌素。

4.如何根据青霉素生产菌特性进行发酵的过程控制?
答:青霉菌在深层培养条件下,经历7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的菌体形态特征与生产能力有对应关系。

在规定时间取样,通过显微镜检查形态变化,用于过程控制。

1-4期为菌丝生长期,3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

4-5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程措施,延长次期,获得高产。

在第6期到来前结束发酵。

5.红霉素提取的工艺过程。

答:发酵液→过滤→调pH丁(戊)酯萃取→萃取液→调pH缓冲液萃取→丁(戊)酯二次萃取→萃取液→加丙酮结晶→重结晶→干燥得成品
6.四环素提取的工艺过程。

答:发酵液→过滤→调pH9.0左右→加氯化钙→加草酸溶液溶解沉淀→过滤得滤液→调pH4.6到4.8之间→四环素析出→草酸水溶液→活性炭脱色→调pH4.0→成品
7.请简述链霉素的发酵生产与提取工艺包括哪些步骤。

答:发酵生产:斜面孢子培养、摇瓶种子培养、二级或三级种子罐扩大培养、发酵培养及提取精制等
提取工艺:发酵液(过滤)→原液(吸附)→饱和树脂洗脱→洗脱液脱色、中和、精制→精制液脱色、浓缩→成品浓缩液(1、无菌过滤→水针剂)(2、无菌过滤,干燥→粉针剂)
四、问答题
1.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什么?发酵控制原理及其关键控制点是什么?
答:发酵工艺过程,1.生产孢子的制备。

2.种子罐培养工艺。

3.发酵罐培养工艺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

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溶解氧以及菌体浓度。

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2.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用了哪些单元操作,为什么?
答:青霉素不稳定,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和精制过程要条件温和、快速,防止降解。

提炼工艺包括如下单元操作:(1)预处理与过滤:在于浓缩青霉素,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便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2)萃取:其原理是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易溶于水。

(3)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

(4)
结晶:青霉素钾盐在乙酸丁酯中溶解度很小,在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入乙酸钾-乙醇溶液,青霉素钾盐口直接结晶析出。

3.比较分析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发酵工艺控制的异同及其原理。

答:链霉素的发酵工艺过程;1.生产菌种特性 2.种子制备 3.发酵培养
链霉素高度好氧,对温度敏感,链霉菌菌丝过长的最适ph为6.5-7.0,链霉素的发酵周期约7-8d,必须补料葡萄糖,硫酸铵和氨水,提高发酵产量。

红霉素;1.红霉素生产菌体 2.种子制备 3.发酵培养
红霉素生产菌对温度敏感,最适ph为6.7-6.9,发酵周期约150-160h,必须中间补料。

还原糖控制在1.2﹪-1.6﹪,每隔6h加入葡萄糖。

及时补充氮源。

四环素;1.生产菌体 2.种子制备 3.发酵培养工艺
温度对四环素的生产产量影响和改变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较大,菌体生长最适ph为6.2-6.8,而四环素合成最适ph为5.8-6.0,发酵过程对溶解氧敏感,应该采取措施,增加溶解氧水平。

第十二章
选择题
1.下列属于极性氨基酸的是(B)。

A、苯丙氨酸
B、组氨酸
C、色氨酸
D、脯氨酸
2、以下属于氨基酸生产工艺的是(ABCD)。

A、微生物发酵工艺
B、酶法转化工艺
C、化学合成工艺
D、蛋白质水解工艺
3、关于利用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生产实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常用的谷氨酸产生菌有好氧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B、生产用的培养基通常是由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的液体培养基,从培养基的成分上分析,该培养基为合成培养基。

C、发酵工程中应通过发酵罐上面连接的通气、搅拌、接种、加料、冷却、PH检测等装置严格控制发酵条件。

D、提取出来的谷氨酸用适量的NaCO3溶液中和后,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便制成了味精。

4、氨基酸发酵过程中若发生噬菌体感染时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D)。

A、发酵液光密度值急剧下降
B、发酵液泡沫增多、粘度增大,甚至呈胶状
C、C源、N源以及氧的消耗减慢甚至停滞,排气中CO2含量迅速下降
D、以上说法都对
5、从代谢控制育种的角度出发,下列关于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途径中可行的是(C)。

A、选育以琥珀酸或苹果酸为唯一碳源的菌株
B、选育不分解利用谷氨酸的突变株
C、A和B
D、以上均不可行
6、以下是对氨基酸工业的描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D)
A、氨基酸的生产最早是采用水解蛋白质的方法
B、中国谷氨酸的生产量居世界第一
C、除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国内不能实现产业化生产外,其他氨基酸均已完全实现国产化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填空题
1、氨基酸是在羧酸中a-碳上的一个原子被氨基取代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2、氨基酸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氨基酸;根据R基团的极性可把氨基酸分为极性和非极性氨基酸。

3、氨基酸一般溶于水、稀酸稀碱,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常用乙醇沉淀氨基酸。

4、谷氨酸生产菌主要是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短杆菌属和节杆菌属中的细菌
5、目前国内谷氨酸提取工艺主要有: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法等。

6、赖氨酸发酵培养基有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组成。

7、赖氨酸的分离纯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工艺。

8、谷氨酸等电点为PH3.22,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较大或较小)。

9、国内谷氨酸生产的碳源原料主要有淀粉糖和糖蜜两类,国内谷氨酸产生菌多数为生物素缺陷型。

10、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生物合成共同途径上的第一个关键酶是天冬氨酸激酶,在E.coli中,此酶有3种同工酶组成。

简答题
1、目前常用的氨基酸生产工艺有哪些,并简要说明各工艺的特点。

(1),微生物发酵工艺:借助微生物具有自身合成氨基酸的能力,通过发酵培养生产氨基酸。

大多采用营养缺陷兼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还有采用基因工程菌进行生产。

(2),酶法转化工艺:利用酶的立体专一性反应,催化底物生产有活性的氨基酸。

具有工艺简便,转化率高,副产物少,容易精制等特点。

适用于发酵或化学合成难以生产的氨基酸。

(3),化学合成工艺:通过有机化学合成途径生产氨基酸,其优点是不受氨基酸品种的限制,理论上可生产天然氨基酸和非天然氨基酸。

(4),蛋白质水解工艺:以毛发、血粉等原料蛋白质,通过酸、碱或酶水解形成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再经过分离纯化制备各种氨基酸。

2、简要介绍赖氨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的特点。

赖氨酸的分离纯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工艺。

赖氨酸是碱性氨基酸,在酸性溶液中以阳离子形式存在,能强烈被阳离子树脂吸附。

常用铵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可选择性吸附碱性氨基酸,同时氨水洗脱后,树脂不必再生.
第十三章
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维生素范畴?(B)
A硫胺素 B、生长素 C、核黄素 D、抗坏血酸
2.下列哪项不是主要维生素的生产方式?(A)
A转基因技术 B、化学合成 C、天然提取 D、微生物发酵
3.下列哪项不是属于莱氏法化学合成的工艺路线?(A)
A利用D-葡萄糖为原料,经过催化氢化生成L-山梨醇
BL-山梨醇在酸性溶液中丙酮化
C用高锰酸钾在碱性溶液中将双丙酮-L-山梨糖氧化为双丙酮-L-古龙酸
D2-酮基-L古龙酸内酯化和烯醇化直接生成抗坏血酸
4.两步发酵生产维生素C可以分为三步,下列哪个步骤不属于两步发酵生产维生素C?(C)
A发酵 B、转化 C、纯化 D、提取
5.下列哪项不属于两步发酵生产工艺过程?(B)
AD-山梨醇的化学合成
B将D-山梨醇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
C、2-酮基-L古龙酸的分离纯化
D、碱转化法催化2-酮基-L古龙酸生成维生素C
6.维生素A2的生物活性为维生素A1 的(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