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
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
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
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
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
“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建议本单元教学用13—14课时。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
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
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6课时。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
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
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
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语文园地安排的内容也与本组专题紧密联系。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生可以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读读背背”是一些有关思想方法方面的谚语。
“成语故事”《买椟还珠》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舍本逐末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
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建议本组教学可用12—14课时。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生动,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导语之后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本组教材用12—14课时。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在第一篇和第三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编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
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
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导语提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中是否想到过回报父母的爱,能否向别人献爱心;二是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真情。
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合综合性实践活动,编排了两篇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课文,其他两篇则是关于真挚的友情和博大的爱的,以拓宽“爱与真情”的含义: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小男孩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爱心使小水罐一次次发生着变化,带来了种种奇迹;小彼得向母亲索取劳动报酬,又在无私奉献的母爱面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课文的编排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导向活动安排。
首先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提醒学生们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然后引导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安排应考虑到特殊情况,如有的学生没有父母,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是谁像父母一样在关心爱护着自己,从而使情况特殊的学生,同样能够在活动中感受爱和真情。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6课时。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种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
《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另外,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无不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造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
《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为精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为略读课文。
本单元围绕着“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
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们的友好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多参考一些关于“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想想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专题思想。
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本组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
本组的导语、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等各个部分都与“友谊和理解”的主题思想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
在导语中,教材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的要求,这是为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做准备,教师要做相应的布置。
同时,教师不宜将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将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
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
另外,选读课文中的《除三害》可以用来配合阅读。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阅配套读物《同步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的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三个学习目标在导语和《古诗两首》后作了布置。
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
可以这样说,我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优美的神话,已经具备了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用文艺形式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萌芽条件。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教材,除仍然围绕专题、注重整合外,还带有总结全册、盘点学习一组课文收获的任务。
如《夸父追日》课文后面安排的小伙伴说“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就提示学生,本组的学习,必须统览全组,融入感情,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一吐为快,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
建议本组教学12—1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