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6万年牢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板书设计。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赢得众多回头客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八、作业。
1.抄写优美的句子
2.写一写自己的父亲
语文新课标深度解读
从2017年秋季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
现行的“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版本逐步被替代,教材版本百家争鸣的时代过去了,进入大一统时代。
部编版教材2012年3月启动编写,历时5年多才编写完成,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学者、作家、教研员、老师和编辑,组成编写组,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最终面世的一套教材。
究竟部编版教材与之前的教材有什么不同?我们来看一下: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体特色
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
重视体现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
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
这是第一点。
2、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
3、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4、课文数量减少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总体来说是有所减少的。
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
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
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课文相对减少,但其他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
5、传统文化篇目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古诗文132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这次新教材的更换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而尚未沉淀的“时文”则相对减少。
6、体裁更加多样
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7、更加强调4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
部编版教材重新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
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前不久,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以及新课程标准,并且从秋季开始执行。
其中的语文课标有了最突出的一个变化。
去年呢,这个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说了这么一
句耸人听闻的话,让全场的这个语文老师都吓了一跳,他说,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三件事情啊,其实就很值得我们去解读。
所以今天体印君就着这个新课标这个话题,跟大家来解读一下这个里面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这次修订的的主要目标之一。
各学科都要充实这方面相关内容。
虽然是说各学科,大家想一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哪里?会在英语科目吗?会在物理、化学科目吗?会在数学科目吗?其实最重要的的确还是在语文科目上。
第二个我们看到是这个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他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要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各个部分,内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
怎么样?你看他剂量就加了,必修选修都要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是什么内容就是说不是外国小说,不是当代散文,是文言文和古诗词,而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哪?非常不容易抱佛脚,非常不容易突击提高,也非常不容易孩子自学成才的。
所以呢,不早一点行动,不在孩子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就植入这样的基因,他是很难在高中的时候对这种古诗文产生亲切感的。
我们再来关注一个点,就是直接在数据上的转变。
原来有个说法叫做诵读篇目建议,现在叫做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就是背诵这俩字直接进入了。
以前就是建议你诵读,现在是建议背诵。
而且背诵的篇目呢,直接从14篇增加到了72篇,是原来的5倍多。
所以不仅是剂量加大,要求也高。
需要学生出口成章,旁征博引,能够背诵和使用很多的古诗文,所以考试的时候一定会在这方面加大这种理解性的默写,而写作文的时候呢,多引用古诗文肯定是特别加分的。
还有一个点呢,就是我们会关注到他这个课内外阅读建议啊,除了原来的论语孟子庄子之外,还增加了老子和史记等等文化经典著作,还要求学生广泛的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的各个时期。
这个什么意思?就是说它的范围扩大了,我们就觉得,那我要读的更多。
阅读范围跨的年代多,他就可能出一些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题,比如说让你举例论证儒家道家的思想差异,或者让你用儒家的经典的某一句话和道家经典某一句话去比较,比如说他直接从清末各个时代,比如梁启超的名言当中拿出来说,这句名言跟今天读的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请你说一说,再比如说可能会直接从里面敲出一段话说,这个就是材料,就是材料写作文,这个都看不懂,那作文就没办法写了。
所以这些都是难度的提升,都在发出这样的信号,传统文化的阅读一定要从小抓起。
还有一点是非常让大家抓狂和害怕的,就是在课内外阅读推荐的篇目当中。
还涉及了毛泽东诗词,鲁迅啊,郭沫若、矛盾、巴金啊等等这一批,就是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家作品,让学生去体会这种崇高的革命情怀,这个我觉得很多同学会非常的担心和焦虑。
因为平时大家阅读基本是凭兴趣爱好来看书的。
也就是说如果让孩子凭兴趣来选的话,可能不会选这一类的严肃作品。
但是,现在课表出来了。
考题中一定隐藏着考题的密码。
所以在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去挑食,一定要多样化。
什么都能读进去,他到高中还能适应这种严肃作品的阅读。
所以,综上所述这一次出炉的高中新课标,它充分体现了严肃的课外阅读和古诗文的重要性。
而初中和小学2017年开始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也是所谓的专制不读书和少读书的教材。
这两者遥相呼应,可以说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阅读习惯必须从小培养,阅读量必须有保障,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必须扩展。
正如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所说:没有阅读能力的孩子,升学的时候要吃大亏。
从高中到初中小学都传达出这样的信号。
这一切都是越早行动越受益。
文章到了最后,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这不是给孩子增加负担吗?我觉得此言差矣,现在很多家长基本是以分数为导向,什么提升快,给孩子补什么?结果是所有的孩子都在数学英语上下功夫,反而自己的母语---语文被忽视了。
我们应该感谢国家的良苦用心,用这种形式,倒逼着那些不注重孩子语文能力的家长,不注语文学习的学生,回归中国文化。
对“变脸”的语文课本,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
”
所以,应对课改,只有一句话,那就是“阅读能力亟待提高;赢得阅读,赢得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