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药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注意 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邪
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第一页,共39页。
化痰药
功效: 1.温化寒痰药,药性多温燥,有温肺祛痰,燥湿化痰之功。 2.清化热痰药,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
配伍方法: 应用时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应据成痰之因,审 因论治。常与健脾燥湿药、理气药配伍同用原因,以加强化痰之功。
使用注意: 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药性寒凉的清 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半夏
天南星
白芥子
*白附子
旋复花
白前
桔梗
*皂荚
川贝母
浙贝母
用食指、拇指捏住一颗南星,在碗底中反复旋转磨汁成糊状,不拘时用棉签蘸擦患处。(《中医杂志》 1983;(1):54)
治疗麦粒肿:天南星、生地各等份,共研细末,蜜调,外敷同侧太阳穴。(《江西中医药》1985;( 1):11)
三七、大蓟 蜈蚣、丹参 全蝎、蜈蚣 全蝎、僵蚕 黄芩、半夏 肉桂、半夏 竹茹、石菖蒲 陈皮、半夏
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2.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各种咳嗽和喘息。
配伍方法: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 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 者常配伍同用。再则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 标本兼顾
化痰止咳平喘药
含义: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
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功效:化痰止咳平喘。
分类:化痰药主治痰证,而痰又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之分,化痰药也相 应因药性有温燥与凉润之别而分为温化寒痰药与清化热痰药二类。
适应范围: 1.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制半夏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姜半夏长 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
用适量。
反乌头。其性温燥,一般而言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然 经过配伍热痰证亦可用之。
第四页,共39页。
本品含β-谷甾醇及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油,皂甙,辛辣性醇类,胆碱,左旋麻黄碱等生物碱 及少量脂肪、淀粉等。其对咳嗽中枢有镇静作用,可解除支气 管痉挛,并使支气管分泌减少而有镇 咳祛痰作用;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半夏对小鼠有 明显的抗早孕作用,煎剂可 降低兔眼内压。
3.用于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等。本品外用有消肿散结止痛之功。
4.此外,近年来以生南星内服或局部应用治癌肿有一定效果,尤 以子宫颈癌更为多用。
煎服,3~10g,多制用。外用适量。
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本品主含三萜皂甙、安息香酸、氨基酸、D-甘露醇等;近年分离得二酮哌嗪 类生物碱,为抗心律失常有效成分。煎剂具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 水提取液对小鼠实验性肿瘤(肉瘤S180、肝癌鳞状上皮型子宫颈癌移植于鼠者) 有明显抑制作用;二酮哌嗪类生物碱能对抗乌头碱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适应范围: 1.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 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2.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其中痰干稠难咯, 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其他如痰热痰火所致的癫痫、中 风惊厥、瘿瘤、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用之。
2.用于噫气,呕吐。本品不仅降肺气,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
3.此外,还可用于胸胁痛,本品有活血通络之功,常配香附等同用, 如香附旋覆花汤。
煎服,3~10g;宜布包。
本品含黄酮甙,旋覆花甾醇A、B、C及葡萄糖,槲皮素等。所含黄酮甙对组织胺 引起的动物支气管痉挛有缓解作用,并有较弱的利尿作用。
1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旋覆花、桔梗、败酱草各3g,蜂蜜9g。共制为丸,早晚 各半分服,10天为1疗程。(《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081页)
前胡
瓜蒌
竹茹
*竹沥
*天竹黄
*海藻
*昆布
*黄药子
*海蛤壳
*海浮石
*瓦楞子
*礞石
*胖大海
第二页,共39页。
温化寒痰药
半夏 白前
天南星 桔梗
白芥子 *皂荚
*白附子
旋复花
第三页,共39页。
半夏 Ban Xia 温 有毒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性燥,主入脾胃肺经,长于燥湿健脾以消痰,和胃降逆 以止呕,凡脾湿痰盛咳喘及胃失和降呕逆等证,半夏均为要药。
第十二页,共39页。
旋覆花 Xuan Fu Hua 微温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本品辛散苦降,善降肺胃之气而消痰止呕,为肺胃气逆,咳嗽、 呕吐之要药。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1. 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饮蓄结胸膈痞满等。本品苦降辛开,化痰下 气。降气化痰而平喘咳,化痰消痞利水而除痞满。
宫颈糜烂面,24小时后自行取出,每周1~2次,8次为1疗程。(《陕西中医》1984;(5):11) 治疗急性乳腺炎:鲜半夏洗净取外皮,塞入患乳同侧或对侧鼻孔内,每周1~2次,日1次。(《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封4)
第五页,共39页。
陈皮 干姜、细辛
生姜 黄连、瓜蒌 黄连、竹茹
人参 紫苏梗、砂仁
可用治湿痰、寒痰咳嗽。外用均能散结消肿止痛,用治痈疽痰核肿痛。二者生用均 毒性较大,宜外用;内服宜制用,以降低毒性。不同之处在于:
半 夏 ── 长于化脾胃湿痰,主治脾不化湿、痰涎壅滞所致的咳嗽、
气逆、痰多等症,也治湿痰眩晕,为治湿痰之要药。并善于降逆止呕,消 痞散结,又常用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热互结之胸脘痞闷;气郁痰结 之梅核气等证。
天南星 ── 辛散温燥之性胜于半夏,毒性也较半夏为强,多用治顽 痰咳嗽,胸膈胀闷。同时,本品长于祛经络中的风痰,又能祛风止痉, 常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 斜,癫痫以及破伤风等证。
第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本品温燥化痰,辛散利气,善除皮里膜外及滞于胸胁的寒饮 痰湿之邪,适于饮盛支满及阴疽、流注等证。
第七页,共39页。
治疗急性乳腺炎:生南星1g、葱白1根,共捣烂为“葱星丸”,用药棉包裹并浸冷开水后塞入 患乳对侧鼻孔,日2次,2日为1疗程。
治疗冠心病:生半夏、生天南星等份研粉,水泛为丸。每次3.5g,口服,1天3次。(《中草 药》1989;(4):10)
治疗毛囊炎:生南星1枚,米醋适量,先将米醋放入瓷碗底(底面粗糙者佳,光滑无用),然后
旋复花
天南星:常用配伍 应用
中风引起的瘫痪(初起阶段) 中风后半身不遂 破伤风 癫痫 痰热咳嗽、黄色痰
寒痰咳嗽、痰多气急 中风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 痰湿壅滞所致咳嗽,痰多稀薄,苔腻
顽痰咳喘
第八页,共39页。
方剂
半夏与天南星相鉴别: 半夏与天南星均属天南星科植物,皆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都能燥湿化痰,同
本品含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等。芥子甙水解后的产物有较强的刺激 作用,可致充血、发泡。白芥子内服可催吐、祛痰;其水浸剂对皮肤真 菌有抑制作用。
疗小儿急、慢性气管炎:取白芥子100g,研细末,每次取1/3加白面90g水 调做成饼,于睡前敷患儿背部,次晨去之。(《黑龙江中医药》1988;(1): 29)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实验研究
本品辛开苦泄,温燥化痰,既除经络风痰,又除脾胃湿痰,长 于息风止痉,适于风痰诸证及顽痰咳喘,为温燥性烈之品。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1.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之性更甚, 祛痰较强。
2.用于风痰证,如眩晕、中风、癫痫、口眼斜及破伤风等。本品 专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1. 于湿痰,寒痰证。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 善治脏腑之湿痰。
2. 用于胃气上逆呕吐。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 伍用之,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
3.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
4. 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 外用能消肿止痛。
山药 贝母、昆布
秫米 瓜蒌、薤白
天麻 益母草
半夏:常用配伍 应用
各种痰湿症及呕吐 寒痰咳嗽
胃气上逆呕吐 胸脘痞满,咳痰黄稠,属热痰者
心烦,失眠属于痰热者 胃虚呕吐 妊娠呕吐 重症呕吐 甲状腺肿
虚烦不眠,胃不和 寒痰阻遏,胸阳不振之胸痹
风痰眩晕 子宫颈癌
第六页,共39页。
方剂
天南星 Tian Nan Xing 温 有毒
治疗重症妊娠恶阻:半夏30g,山药30g,先用文火煎半夏约45分钟,然后去渣调入山药末,再煎
三、四沸后调入适量白糖,每日1剂。(《江苏中医杂志》1987;(3):16) 治疗食管、贲门癌性梗阻:鲜半夏剥去外皮,捣成糊状制成丸,每日2g,分3~4次,置于舌根部咽下,
一般不超过30日。(《新中医》1988;(1):34) 3. 治疗宫颈糜烂:生半夏洗净,晒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以带线棉球蘸适量药末置患处,紧贴
第十三页,共39页。
生姜、半夏、细辛 桔梗、桑白皮、大黄
人参、代赭石
旋覆花:常用配伍 应用
寒痰咳喘 痰热咳喘的实证 脾胃气虚、痰湿上逆所致呕吐、嗳气、心下
痞满
方剂 .
桔梗与旋覆花相鉴别: 桔梗与旋覆花均为常用的化痰药,皆能祛痰,都可用治咳嗽痰多的病证。但二者
一宣一降,作用有别: 桔 梗 ── 辛散苦泄性平,善于宣肺祛痰,对于咳嗽痰多,无论风寒、风热、肺寒、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用黄芥子或白芥子研细末,取5~10g用水调成糊 状,摊于纱布上敷贴患侧颊部,相当于地仓、下关、颊车三穴之间。
第十页,共39页。
紫苏子、莱菔子
麻黄 甘遂、大戟 没药、木香
白芥子:常用配伍 应用
咳喘、痰多清稀,尤宜于老人、虚人 痰嗽之症
治疗寒痰壅肺的喘咳证 痰饮停滞胸膈所致的胸满胁痛
第十四页,共39页。
白前 Bai Qian 微温
药性说明
肩臂肢体关节疼痛、麻木
方剂 *三子养亲汤
第十一页,共39页。
*白附子 Bai Fu Zi 温 有毒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本品辛温燥烈,其性上达,善除头面、经络风痰寒湿之邪, 为风痰滞络、口眼歪斜及偏正头痛之要药。
祛风痰,燥湿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1. 用于中风口眼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风痰、头面 诸疾。本品辛温,其性上行,既能燥湿化痰,更善祛风痰而解 痉止痛,故适用于上述诸证。
2. 用于瘰疬痰核及毒蛇咬伤。本品有解毒散结之功。
煎服,3~5g,研末服0.5~1g。外用适量。
本品主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皂甙等。具有降血清胆固 醇,止咳祛痰,抗结核及抗癌等作用。其毒性,生品成人中毒量为15~45g/日。
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复方牵正注射液(当归、全蝎、白附子、僵蚕各 60g,蜈蚣40条,制成50%注射液),轮流在患侧地仓、颊车、阳白、太阳及 健侧合谷等穴注射,每次0.6ml。(《湖北中医杂志》1982;(1):33)
肺热,皆可配伍使用。同时,桔梗又善于开宣肺气而利咽、排脓、利水、载药上行,又常用 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气滞痰阻,胸闷不舒;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风水水肿 ;作为引经药,引它药药力上行治胸膈以上病证。
旋覆花 ── 辛散苦降,咸可软坚消痰,温能宣通壅滞,善于下气消痰行水,主治痰 涎壅肺,咳喘痰多,以及痰饮蓄积,胸膈痞闷。同时,旋覆花又善于降逆止呕止噫, 又常用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呃逆、噫气等证。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1. 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 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2. 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本 品能祛经络之痰,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
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对皮肤粘膜 有刺激,易发泡,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 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
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第一页,共39页。
化痰药
功效: 1.温化寒痰药,药性多温燥,有温肺祛痰,燥湿化痰之功。 2.清化热痰药,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
配伍方法: 应用时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应据成痰之因,审 因论治。常与健脾燥湿药、理气药配伍同用原因,以加强化痰之功。
使用注意: 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药性寒凉的清 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半夏
天南星
白芥子
*白附子
旋复花
白前
桔梗
*皂荚
川贝母
浙贝母
用食指、拇指捏住一颗南星,在碗底中反复旋转磨汁成糊状,不拘时用棉签蘸擦患处。(《中医杂志》 1983;(1):54)
治疗麦粒肿:天南星、生地各等份,共研细末,蜜调,外敷同侧太阳穴。(《江西中医药》1985;( 1):11)
三七、大蓟 蜈蚣、丹参 全蝎、蜈蚣 全蝎、僵蚕 黄芩、半夏 肉桂、半夏 竹茹、石菖蒲 陈皮、半夏
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2.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各种咳嗽和喘息。
配伍方法: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 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 者常配伍同用。再则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 标本兼顾
化痰止咳平喘药
含义: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
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功效:化痰止咳平喘。
分类:化痰药主治痰证,而痰又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之分,化痰药也相 应因药性有温燥与凉润之别而分为温化寒痰药与清化热痰药二类。
适应范围: 1.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制半夏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姜半夏长 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
用适量。
反乌头。其性温燥,一般而言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然 经过配伍热痰证亦可用之。
第四页,共39页。
本品含β-谷甾醇及葡萄糖甙,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油,皂甙,辛辣性醇类,胆碱,左旋麻黄碱等生物碱 及少量脂肪、淀粉等。其对咳嗽中枢有镇静作用,可解除支气 管痉挛,并使支气管分泌减少而有镇 咳祛痰作用;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所含葡萄糖醛酸的衍化物,有显著的解毒作用;半夏对小鼠有 明显的抗早孕作用,煎剂可 降低兔眼内压。
3.用于痈疽肿痛,毒蛇咬伤等。本品外用有消肿散结止痛之功。
4.此外,近年来以生南星内服或局部应用治癌肿有一定效果,尤 以子宫颈癌更为多用。
煎服,3~10g,多制用。外用适量。
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本品主含三萜皂甙、安息香酸、氨基酸、D-甘露醇等;近年分离得二酮哌嗪 类生物碱,为抗心律失常有效成分。煎剂具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 水提取液对小鼠实验性肿瘤(肉瘤S180、肝癌鳞状上皮型子宫颈癌移植于鼠者) 有明显抑制作用;二酮哌嗪类生物碱能对抗乌头碱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
适应范围: 1.温化寒痰药,主治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腻 之证;以及由寒痰、湿痰所致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
2.清化热痰药主治热痰证,如咳嗽气喘,痰黄质稠者,其中痰干稠难咯, 唇舌干燥之燥痰证,宜选质润之润燥化痰药,其他如痰热痰火所致的癫痫、中 风惊厥、瘿瘤、瘰疬等、均可以清化热痰药用之。
2.用于噫气,呕吐。本品不仅降肺气,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
3.此外,还可用于胸胁痛,本品有活血通络之功,常配香附等同用, 如香附旋覆花汤。
煎服,3~10g;宜布包。
本品含黄酮甙,旋覆花甾醇A、B、C及葡萄糖,槲皮素等。所含黄酮甙对组织胺 引起的动物支气管痉挛有缓解作用,并有较弱的利尿作用。
1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旋覆花、桔梗、败酱草各3g,蜂蜜9g。共制为丸,早晚 各半分服,10天为1疗程。(《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081页)
前胡
瓜蒌
竹茹
*竹沥
*天竹黄
*海藻
*昆布
*黄药子
*海蛤壳
*海浮石
*瓦楞子
*礞石
*胖大海
第二页,共39页。
温化寒痰药
半夏 白前
天南星 桔梗
白芥子 *皂荚
*白附子
旋复花
第三页,共39页。
半夏 Ban Xia 温 有毒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性燥,主入脾胃肺经,长于燥湿健脾以消痰,和胃降逆 以止呕,凡脾湿痰盛咳喘及胃失和降呕逆等证,半夏均为要药。
第十二页,共39页。
旋覆花 Xuan Fu Hua 微温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本品辛散苦降,善降肺胃之气而消痰止呕,为肺胃气逆,咳嗽、 呕吐之要药。
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1. 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饮蓄结胸膈痞满等。本品苦降辛开,化痰下 气。降气化痰而平喘咳,化痰消痞利水而除痞满。
宫颈糜烂面,24小时后自行取出,每周1~2次,8次为1疗程。(《陕西中医》1984;(5):11) 治疗急性乳腺炎:鲜半夏洗净取外皮,塞入患乳同侧或对侧鼻孔内,每周1~2次,日1次。(《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封4)
第五页,共39页。
陈皮 干姜、细辛
生姜 黄连、瓜蒌 黄连、竹茹
人参 紫苏梗、砂仁
可用治湿痰、寒痰咳嗽。外用均能散结消肿止痛,用治痈疽痰核肿痛。二者生用均 毒性较大,宜外用;内服宜制用,以降低毒性。不同之处在于:
半 夏 ── 长于化脾胃湿痰,主治脾不化湿、痰涎壅滞所致的咳嗽、
气逆、痰多等症,也治湿痰眩晕,为治湿痰之要药。并善于降逆止呕,消 痞散结,又常用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热互结之胸脘痞闷;气郁痰结 之梅核气等证。
天南星 ── 辛散温燥之性胜于半夏,毒性也较半夏为强,多用治顽 痰咳嗽,胸膈胀闷。同时,本品长于祛经络中的风痰,又能祛风止痉, 常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 斜,癫痫以及破伤风等证。
第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本品温燥化痰,辛散利气,善除皮里膜外及滞于胸胁的寒饮 痰湿之邪,适于饮盛支满及阴疽、流注等证。
第七页,共39页。
治疗急性乳腺炎:生南星1g、葱白1根,共捣烂为“葱星丸”,用药棉包裹并浸冷开水后塞入 患乳对侧鼻孔,日2次,2日为1疗程。
治疗冠心病:生半夏、生天南星等份研粉,水泛为丸。每次3.5g,口服,1天3次。(《中草 药》1989;(4):10)
治疗毛囊炎:生南星1枚,米醋适量,先将米醋放入瓷碗底(底面粗糙者佳,光滑无用),然后
旋复花
天南星:常用配伍 应用
中风引起的瘫痪(初起阶段) 中风后半身不遂 破伤风 癫痫 痰热咳嗽、黄色痰
寒痰咳嗽、痰多气急 中风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 痰湿壅滞所致咳嗽,痰多稀薄,苔腻
顽痰咳喘
第八页,共39页。
方剂
半夏与天南星相鉴别: 半夏与天南星均属天南星科植物,皆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都能燥湿化痰,同
本品含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等。芥子甙水解后的产物有较强的刺激 作用,可致充血、发泡。白芥子内服可催吐、祛痰;其水浸剂对皮肤真 菌有抑制作用。
疗小儿急、慢性气管炎:取白芥子100g,研细末,每次取1/3加白面90g水 调做成饼,于睡前敷患儿背部,次晨去之。(《黑龙江中医药》1988;(1): 29)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实验研究
本品辛开苦泄,温燥化痰,既除经络风痰,又除脾胃湿痰,长 于息风止痉,适于风痰诸证及顽痰咳喘,为温燥性烈之品。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止痛。
1.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之性更甚, 祛痰较强。
2.用于风痰证,如眩晕、中风、癫痫、口眼斜及破伤风等。本品 专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1. 于湿痰,寒痰证。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 善治脏腑之湿痰。
2. 用于胃气上逆呕吐。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 伍用之,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
3.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半夏辛开散结,化痰消痞。
4. 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 外用能消肿止痛。
山药 贝母、昆布
秫米 瓜蒌、薤白
天麻 益母草
半夏:常用配伍 应用
各种痰湿症及呕吐 寒痰咳嗽
胃气上逆呕吐 胸脘痞满,咳痰黄稠,属热痰者
心烦,失眠属于痰热者 胃虚呕吐 妊娠呕吐 重症呕吐 甲状腺肿
虚烦不眠,胃不和 寒痰阻遏,胸阳不振之胸痹
风痰眩晕 子宫颈癌
第六页,共39页。
方剂
天南星 Tian Nan Xing 温 有毒
治疗重症妊娠恶阻:半夏30g,山药30g,先用文火煎半夏约45分钟,然后去渣调入山药末,再煎
三、四沸后调入适量白糖,每日1剂。(《江苏中医杂志》1987;(3):16) 治疗食管、贲门癌性梗阻:鲜半夏剥去外皮,捣成糊状制成丸,每日2g,分3~4次,置于舌根部咽下,
一般不超过30日。(《新中医》1988;(1):34) 3. 治疗宫颈糜烂:生半夏洗净,晒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以带线棉球蘸适量药末置患处,紧贴
第十三页,共39页。
生姜、半夏、细辛 桔梗、桑白皮、大黄
人参、代赭石
旋覆花:常用配伍 应用
寒痰咳喘 痰热咳喘的实证 脾胃气虚、痰湿上逆所致呕吐、嗳气、心下
痞满
方剂 .
桔梗与旋覆花相鉴别: 桔梗与旋覆花均为常用的化痰药,皆能祛痰,都可用治咳嗽痰多的病证。但二者
一宣一降,作用有别: 桔 梗 ── 辛散苦泄性平,善于宣肺祛痰,对于咳嗽痰多,无论风寒、风热、肺寒、
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用黄芥子或白芥子研细末,取5~10g用水调成糊 状,摊于纱布上敷贴患侧颊部,相当于地仓、下关、颊车三穴之间。
第十页,共39页。
紫苏子、莱菔子
麻黄 甘遂、大戟 没药、木香
白芥子:常用配伍 应用
咳喘、痰多清稀,尤宜于老人、虚人 痰嗽之症
治疗寒痰壅肺的喘咳证 痰饮停滞胸膈所致的胸满胁痛
第十四页,共39页。
白前 Bai Qian 微温
药性说明
肩臂肢体关节疼痛、麻木
方剂 *三子养亲汤
第十一页,共39页。
*白附子 Bai Fu Zi 温 有毒
药性说明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实验研究 *临床报道
本品辛温燥烈,其性上达,善除头面、经络风痰寒湿之邪, 为风痰滞络、口眼歪斜及偏正头痛之要药。
祛风痰,燥湿痰,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1. 用于中风口眼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风痰、头面 诸疾。本品辛温,其性上行,既能燥湿化痰,更善祛风痰而解 痉止痛,故适用于上述诸证。
2. 用于瘰疬痰核及毒蛇咬伤。本品有解毒散结之功。
煎服,3~5g,研末服0.5~1g。外用适量。
本品主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皂甙等。具有降血清胆固 醇,止咳祛痰,抗结核及抗癌等作用。其毒性,生品成人中毒量为15~45g/日。
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复方牵正注射液(当归、全蝎、白附子、僵蚕各 60g,蜈蚣40条,制成50%注射液),轮流在患侧地仓、颊车、阳白、太阳及 健侧合谷等穴注射,每次0.6ml。(《湖北中医杂志》1982;(1):33)
肺热,皆可配伍使用。同时,桔梗又善于开宣肺气而利咽、排脓、利水、载药上行,又常用 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气滞痰阻,胸闷不舒;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风水水肿 ;作为引经药,引它药药力上行治胸膈以上病证。
旋覆花 ── 辛散苦降,咸可软坚消痰,温能宣通壅滞,善于下气消痰行水,主治痰 涎壅肺,咳喘痰多,以及痰饮蓄积,胸膈痞闷。同时,旋覆花又善于降逆止呕止噫, 又常用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吐、呃逆、噫气等证。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1. 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 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2. 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本 品能祛经络之痰,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
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对皮肤粘膜 有刺激,易发泡,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 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