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测交实验,实验结果中高茎:矮茎=1:1, 验证假说正确
分离定律
CONTENTS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三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验验证 四 自由组合定律 五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六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七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问题探讨
观察园里的豌豆植株,孟德尔发现就 子叶颜色和种子性状来看,包括两种 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 色皱粒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实验中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
B.F2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组合 C.F2黄色皱粒种子中纯合子占1/16 D.F2中杂合黄色圆粒种子占1/2 解析:F2黄色皱粒种子中纯合子占1/3。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验证假设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在F2的16种结合方式中,遗传因子 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有4种,其比例为9∶3∶3∶1
棋盘法
F1
1/4YR
1/4Yr
1/4yR
1/4yr
1/16YYRR 1/16 YYRr 1/16YyRR 1/16 YyRr 1/4YR
1/4Yr 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1、用纯种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正
反交,F1都是黄色圆粒; 2、F1自交,在F2出现了亲本没有的性状
组合: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F2
性状 类型
黄色 绿色 黄色 绿色 圆粒 圆粒 皱粒 皱粒
个体数:315 108 101 32
F2的性状中出现了不同 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 3、F2四种性状之比:
比值: 9 : 3 : 3 : 1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5). 除了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你认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 因还有哪些?
(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 (2) 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创造性地应用科学符号体系
(4) 勤于实践 (5) 敢于向传统挑战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时期
1859年
1866年
遗传学 的诞生
1883年
1900年 孟德尔定律 重新发现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
黄色 : 绿色=3 : 1 圆粒:皱粒=3 : 1
黄色 黄色
绿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93
圆粒 皱粒
31
( 3 : 1 )× ( 3 : 1 ) = 9 : 3 : 3 : 1
若是n对遗传因子,即其后代的性状数量比应该是?(3:1)n。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① 每对性状是否仍遵循分离定律? ② 9:3:3:1的性状分离比怎么解释? ③ F2中为什么出现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性状? ④ 不同性状发生了组合,是否控制性状的遗 传因子也发生了组合?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①观察实验
②分析问题: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
方法
分离定律的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测交 杂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杂 双杂合子(AaBb)与隐性纯合子(aabb) 法 交,后代性状的比例为1∶1 杂交,后代性状的比例为1∶1∶1∶1
自交 杂合子(A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双杂合子(AaBb)自交,后代性状

比为3∶1
分离比为9∶3∶3∶1
遗传因子组成
比例计算公式
YYRR
YY(1/4)×RR(1/4)=1/16 特别提醒:子代中
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YY(1/4)×rr(1/4)=1/16
yy(1/4)×RR(1/4)=1/16 yy(1/4)×rr(1/4)=1/16 Yy(2/4)×RR(1/4)=2/16
某种遗传因子组成 出现的概率为两种 遗传因子组成概率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基因(如: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表型(表现型) 3、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如:纯合子AA、杂合子Aa) 4、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等位基因(如:A与a) 5、 相同基因(如:A与A、a与a)
讨论: 1、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 2、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一定是皱缩的吗?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①观察实验
P
×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F1 黄色圆粒
实验现象:
黄色、圆粒是显性性状, 绿色、皱粒是隐性性状
花粉 取杂合子(Aa)的花粉,对花粉进 取双杂合子(AaBb)的花粉,对花粉进 鉴定 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花 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的
法 粉的特征并计数,比例为1∶1 特征并计数,比例为1∶1∶1∶1
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1)正确的选材---- 豌豆 (2)从简单到复杂: (3)运用 统__计__学_ 分析实验数据 (4)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法 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 度,勤于实践以及敢于向传统挑战。
P
①2种性状由2种遗传因子控制
YYRR X yyrr 黄色子叶用 Y 表示,绿色子叶用 y 表示;
配子 YR
yr
圆粒用 R 表示,皱粒用 r 表示。
F1 性状
YyRr
F1(YyRr)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多少 时, F2产生的种子为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自由组合定律
适用条件: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 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下列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哪些?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A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形成配子时,即图中①过程。
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F1自交后,F2出现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种新性状组合 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分离比都接近3∶1 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 D.F1全部是黄色圆粒体现了黄色和圆粒都是隐性性状
(D )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③花较大,人工去雄和异花授粉较方便 。
(2). 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能不能对 分离现象作出解释?
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
(3).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 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呢?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31
27
26
26
24
22
25
26
1 : 1 : 1 :1
证明假说 是正确的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分别是 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为1∶1∶1∶1
四、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 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 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 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研究的相对性状 涉及的遗传因子 F1配子种类比例 F2基因型及比值
F2表现型及比值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对 一对
2种 比值相等 3种(1︰2︰1)
2种;显︰隐=3︰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 两对
4种 9种
4种,9︰3︰3︰1
F1测交后代表现 型种类及比值
2种;1︰1
4种 1︰1︰1︰1
遗传实质
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F1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 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决定
2种,3∶1 2种,1∶1 2种,1∶1
自由组合定律
n对(n≥2) n对
2n种,(1∶1)n 4n种
3n种,(1∶2∶1)n
2n种,(3∶1)n 2n种,(1∶1)n 2n种,(1∶1)n
验证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_同__时___进行, _同__时__起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__基__础____。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复习:分离定律
提出问题
假 提出假说 说
演绎推理 演 绎 实验验证 法
得出结论
为什么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
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不相融合,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设计测交实验,F1与矮茎植株测交,预测后代 中高茎:矮茎=1:1
1/4yR 1/16YyRR 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4种纯合子各1/16, 1种双杂合子4/16, 4种单杂合子各 2/16
1/4yr 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1.F2遗传因子组成及所占比例(以纯合黄圆与绿皱为亲本)
2.F2性状表现类型及所占比例(以纯合黄圆与绿皱为亲本)
性状表现类型 双显 单显 双隐
比例计算公式 Y-(3/4)×R-(3/4)=9/16 Y-(3/4)×rr(1/4)=3/16 yy(1/4)×R-(3/4)=3/16 yy(1/4)×rr(1/4)=1/16
【随堂练习】
♀ YR ♂
yR
Yr
yr 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_1_/_4__
YR
F2中能稳定遗传的绿色圆粒占总数的_1_/1_6
yR
F2绿色圆粒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1_/_3__
F2中不同于F1表现型的个体占总数的_7_/1_6
Yr
yr
孟德尔通过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他选用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种子和纯合绿色皱粒豌豆种子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 种子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F2种子有4种表现类型: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其比例为9∶3∶3∶1。有关该实验的
P
×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F1 黄色圆粒
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不同对性状互不干扰、独立遗传
F2
性状 类型
黄色 绿色 圆粒 圆粒
黄色 绿色 皱粒 皱粒
个体数:315 108 101 32
比值: 9 : 3 : 3 : 1
圆粒:皱粒=(315+108):(101+32) =423:133≈3.18:1 ≈3:1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F1
YyRr
②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 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Y yR r
配子 YR Yr yR yr 1:1:1:1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分别是 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为1∶1∶1∶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1)区别
项目
相对性状对数 遗传因子对数
F1配子
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配子组合数
遗传因子组成种类及比例 F2
性状表现种类及比例
F1测 遗传因子组成种类及比例 交子代 性状表现种类及比例
分离定律
1对 1对 2种,1∶1 4种 3种,1∶2∶1
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 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 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认为假说是错误的。
(4). 孟德尔使用不同的字母作为代表不同遗传因子的符号,这与 他在大学进修过数学有没有关系?这对他进行逻辑推理有什么帮 助? 有关系,孟德尔用这种方法,也更加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 遗传过程,使他的逻辑推理更加顺畅。
细胞遗传 1909年 学时期 1933年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科学家 达尔文 孟德尔 魏斯曼
主要成就 《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植物杂交实验》,遗传学第一、二定律
提出“种质论”学说
多位 用月见草、玉米等做实验材料,证实了孟 科学家 德尔实验结论。
约翰逊 创造了“基因”一词,提出表型和基因型 摩尔根 基因在染色体上,遗传学第三定律
单杂合子 双杂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Yy(2/4)×rr(1/4)=2/16 YY(1/4)×Rr(2/4)=2/16 yy(1/4)×Rr(2/4)=2/16 Yy(2/4)×Rr(2/4)=4/16
的 乘 积 , 如 YYRr 占 2/16 , 等 于 YY 1/4与Rr 2/4的乘积。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P
YyRr
X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测交实验
演绎推理
子代 YyRr Yyrr yyRr yyrr
1 : 1 :1 : 1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 实验证据:测交实验
性状组合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实际 F1作母本 籽粒数 F1作父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