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买椟还珠》阅读答案
《买椟还珠》阅读答案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①椟:木匣②桂:肉桂,椒:花椒③辑:连缀
④玫瑰:如玫瑰花色的美玉⑤鬻:卖
1、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
答:
2、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谁?
答:
3、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
答:
4、成语“买椟还珠”在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答:
参考答案:
1、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指卖珠的人
3、批评的是卖珠的人。
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的装饰,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主次颠倒了。
4、如今用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批评“买珠者”一类的人,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
文言文《买椟还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言文《买椟还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小古文——买椟还珠买椟还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买椟还珠[1]mǎi dú huán zhū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
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连动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舍本求末、取舍不当。
去粗取精:含贬义比喻、讽刺了只重视外表,而不顾实质,舍本求末的人。
作者先秦·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其作者是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典故一个有一颗漂亮的珍珠的楚国人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用珍珠宝石点缀它,用美玉宝石装饰它,用翠鸟的羽毛连缀它。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出了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过了几天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珍珠交给楚人说:“先生,我买的只是盒子,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一边往回走去。
原文楚王谓田鸠曰:“墨于者,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文衣之媵七十人。
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
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
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
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译文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声名显赫的学者。
小学文言文阅读与训练-买椟还珠.
小学文言文阅读与训练-买椟还珠.《小学文言文阅读与训练买椟还珠》在小学的学习阶段,文言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咱们要一起来聊聊一个有趣的文言文故事——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这个词,大家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些陌生,但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后,就会发现它其实很有意思。
这个故事说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楚国人,他得到了一颗非常漂亮的珍珠。
为了能把这颗珍珠卖个好价钱,他找来名贵的木材,做了一个精美的盒子。
这个盒子用香料熏得香气扑鼻,还在上面镶嵌了许多宝石和美玉,装饰得无比华丽。
后来,有一个郑国人看到了这个装着珍珠的盒子。
他一下子就被这个精美的盒子吸引住了,眼睛都看直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个盒子。
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郑国人居然把盒子里的珍珠还给了楚国人,只拿着那个漂亮的盒子走了。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个郑国人的行为很奇怪呀?他只看重了那个外表华丽的盒子,却忽略了盒子里那颗珍贵的珍珠。
这就好像有的小朋友在学校里,只喜欢漂亮的文具,却不认真学习知识一样。
咱们来仔细分析分析这个故事。
首先,楚国人精心制作盒子,想让珍珠卖个好价钱,这说明他很有商业头脑,知道包装的重要性。
但是他可能有点过于注重外在的包装,而忽略了珍珠本身的价值才是最核心的。
再看看那个郑国人,他只看到了盒子的美丽,却没有认识到珍珠的珍贵。
这反映出他目光短浅,只注重表面的东西,而不懂得去分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那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像那个郑国人一样,只看重外表的华丽,而忽略了内在的价值。
比如说,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不能只看包装好看,而不关心东西本身的质量和实用性。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不能只追求好看的作业本、漂亮的书包,而不把心思放在掌握知识上。
知识就像那颗珍珠,是最宝贵的财富。
而且呀,这个故事还提醒我们,要学会分辨事物的本质。
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真正价值的眼睛。
期中常考易错真题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期中常考易错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2春•阳泉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闲散.(sàn ) 匀称.(ch ēng ) 撒.娇(s ā)B .栏杆.(g ān ) 不禁.(jìn ) 挣.脱(zh ēng )C .积累.(l ěi ) 前爪.(zh ǎo ) 作.坊(zu ō)D .朝鲜.(xi ǎn ) 一乘.(chéng ) 笼.头(lóng )2.(2022春•德江县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酒落 飘荡 形成B .破裂 花辨 神气C .吸收 赶集 欧洲3.(2022春•蓬江区期中)《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A .珍珠B .箱子C .包D .盒子 4.(2022春•建邺区校级期中)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飘荡..开去。
B .这件事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可不容易。
C .这只小猫的鼻子真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鱼的腥味。
5.(2022春•天门期中)下列词语中,全部出自寓言故事的一项是( )。
A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杯弓蛇影B .完璧归赵 草木皆兵 围魏救赵C .惊弓之鸟 舍近求远 退避三舍D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6.(2022春•福鼎市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 .《池子与河流》的作者是俄国的克雷洛夫。
B .伊索寓言包含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
C .《三衢道中》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
D .“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二.填空题(共6小题)7.(2022春•方城县期中)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横线上选出来。
凑.合(cuòcòu)皱.眉(zhòu zòu)闲散.(sàn sǎn)乘.法(chéng shèng)便.宜(biàn pián)投掷.(zhìzhèng)8.(2022春•大同期中)括号里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用“√”标出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小古文、群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小古文、群文阅读(含答案)小古文、群文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58分)一、阅读《精卫填海》,完成练习。
(17分)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8分)(1)溺而不返( _ )(2)故为精卫(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 __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4分)A.这个故事表现了远古人们有仇必报的精神。
B.这个神话故事表现了远古人们勇于与自然搏斗、不向困难屈服、奋力拼搏的精神。
C.精卫凭她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填平东海的,所以她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二、阅读《买椟还珠》,完成练习。
(21分)买椟①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②之柜③,熏以桂椒④,缀以珠玉,饰以玫瑰⑤,辑⑥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⑦珠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椟(dú):木匣子,匣子。
②木兰:一种纹理很细的香木。
③柜:小匣。
④桂椒(jiāo):肉桂及山椒,这里指高级香料。
⑤玫瑰:这里指一种美丽的玉石。
⑥辑:同“缉”,连缀。
⑦鬻(yù):卖。
4.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1)为木兰之柜( )A.做。
B.作为,当作。
C.是。
(2)此可谓善卖椟矣( )A.善于,擅长。
B.爱惜。
C.好,好的,善良的。
5.楚人对木匣子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
(3分)______ ________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5分)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______ ________7.你想对故事中的郑国人说些什么?写一写。
(5分)______ ________三、阅读《徐孺子赏月》,完成练习。
(18分)徐孺子①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②月下戏③,人语④之曰:“若令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⑥?”徐曰:“不然⑦。
买椟还珠文言文答案.doc
买椟还珠文言文答案【篇一:六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t>陈太丘与友期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文学常识:《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该书的编撰者是南朝宋(朝代)文学家刘义庆。
3、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约会;约定时间)太丘舍去门外戏:(放弃;抛弃)(嬉戏)....尊君在不(通“否”)待君久不至:(到)相委而去:(放弃)日中...不至:(到)友人惭:(惭愧)下车引之:(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则是无信:(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礼貌)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4. 你能翻译以下句子吗?(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朋友过了中午还不到,陈太丘丢下他离开了,等到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这不是人啊!和人约好了出行,丢下别人离开了。
您和我的父亲约好在正午出行。
您正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的面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5. 6. 入“门不顾”表现出元方怎样的性格特点?对他这一举动,你是怎么看的?表现了元方盛气自负的性格,因为别人已经道歉了,而且别人毕竟是他爸爸的朋友,不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山川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山川之美》原题为《答谢中书书》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
作者(陶弘景),(南朝)时(文学)家(思想)家。
二解释下列词语:1、四时俱备俱:(都).2、晓雾将歇,歇:(消失).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消失)沉鳞(潜游中的鱼)....竞:(争着)4、欲界之仙都:欲:(想要).5、未复有能与奇者与:(比得上).6、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二、翻译句子:早晨的雾将要消失,猿猴、鸟雀胡乱鸣叫。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买椟还珠》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买椟还珠》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买椟还珠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阅读训练及答案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一种香木/这里指小匣子),熏以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缀以珠玉,饰以玫瑰(一种美石),缉(装饰边沿)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退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制作)缀(点缀)饰(装饰)还(退还)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他的。
代词)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他的)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这种行为。
代词)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她的)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①楚人: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
文言文《买椟还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言文《买椟还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②郑人:要有眼光,不要取舍不当。
[提示]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译文有一位楚国人去郑国卖他的珠宝。
他制造了一个香木匣子,用桂木、花椒这些香料来熏染盒子,用珠宝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边沿。
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却把他的珠宝还给他。
解释楚人:楚国的人。
买椟还珠买椟还珠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于:给。
郑者:郑国(的)人。
者:......的人为:做,制造。
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一种木材。
之:的。
柜:匣子。
薰:熏染。
以:用。
桂椒:香料。
珠玉:珠子和宝玉。
饰:装饰。
玫瑰:美玉。
羽翠:翠鸟的羽毛.辑:通“缉”装饰(边缘)。
椟:匣子。
而:副词,却,但是(表示转折)。
还:退还;归还。
买椟还珠 文言文阅读
阅读答案
1、①给;②用;③点缀、装饰;④退还; 2、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 (意 思对即可) 3、过分追求外表的形式美,反而会喧宾夺主,丢失内容, 适得其反。或不要目光短浅,取舍不当,只看重外表而不重 视客观实际。 4、买椟还珠
【阅读训练3】
1.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阅读训练1】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 ) 缀( ) 饰( ) 还( )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他的。代词) 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他的)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 回答。(2分)
5、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谁?(1分)
6、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 里?(3分)
7、成语“买椟还珠”在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 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指卖珠的人
3、批评的是卖珠的人。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 的装饰,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主次颠 倒了。
4、如今用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批评“买珠者”一 类的人,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
【阅读训练2】
1、解释文中画线词的意义。
①卖其珠于郑者(
)
②为木兰之柜(
)
③缀以珠玉(
)
④郑人买其椟而还(
)
2、翻译句子。
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3、读了这则寓言,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4、出自以上故事的成语是: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 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 可谓善鬻珠也。
[买椟还珠说明的道理]买椟还珠的道理
[买椟还珠说明的道理]买椟还珠的道理买椟还珠的道理一:有关买椟还珠的故事及道理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
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
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
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
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道理:郑人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舍本求末;楚人过度包装,本末倒置。
所以说,我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买椟还珠的道理二:《买椟还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买椟还珠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阅读训练及答案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一种香木/这里指小匣子),熏以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缀以珠玉,饰以玫瑰(一种美石),缉(装饰边沿)以翡翠。
买椟还珠阅读理解
买椟还珠阅读理解1. 哎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买椟还珠"的故事。
别被这个成语吓到啊,其实它讲的可是一个又好笑又值得深思的小故事呢!2.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啊,楚国有个傻乎乎的土豪。
有一天,他看中了一个精美的珠宝盒,非要买下来。
卖主说:"盒子里有颗超级贵重的明珠哦!"咱们这位土豪倒好,二话不说就把盒子买下来了,然后把里面的珍珠还给了卖主。
你们猜他怎么说的?"我只想要这个盒子,珠子你留着吧!"3. 听完这个故事,我弟弟笑得前仰后合,说:"这人也太傻了吧!"我说:"弟啊,这故事可不只是让咱们笑一笑那么简单。
"4. 其实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看重表面的东西,却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就像是有人买书只看封面,买手机只看外壳,这不是本末倒置嘛!5. 我问我爸:"爸,你觉得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我爸想了想说:"这就像是有人花大价钱买了个名牌包,结果里面装的都是假货。
他们只在乎外表,却忽视了内在的价值。
"我听完恍然大悟,觉得我爸真是太有智慧了!6.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不能被表象迷惑了眼睛。
就像是有人看到别人开豪车、住大房子就觉得人家很厉害,殊不知人家可能是负债累累呢。
咱们得学会看透表象,找到事物的本质。
7. 有次我问我同学:"你觉得现实生活中有'买椟还珠'的例子吗?"他想了想说:"有啊!比如有些人买书就为了摆在书架上装门面,根本不看内容。
"我听完直点头,心想这比喻可真贴切。
8. 其实啊,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学会辨别真正的价值所在。
就像是选择朋友,咱们是该看重对方的外表,还是内在的品质呢?答案不言而喻吧!9. 这个故事还能引申出一个道理:不要被包装迷惑了双眼。
现在有些商品,包装比内容还贵,这不就是现代版的"买椟还珠"吗?咱们得擦亮眼睛,别当冤大头啊!10. 有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说外表一点都不重要呢?"当然不是啦!重要的是要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
《买椟还珠》小学语文教案练习题汇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学语文教案练习题汇总,这份教案的内容是《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它流传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年轻人,他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故事梗概《买椟还珠》讲述的是一个富商买了一个瓷椟(fù)(一个传统的容器),并在里面放了一颗真正的珠子。
有一天,他的儿子在瓷椟里玩耍,不小心把珠子滚到了地上,然后又把瓷椟还给了父亲。
这时,富商发现自己失去了珠子,他很生气,并命令他的儿子去把珠子找回来。
儿子找了很久,最终找到了一个相貌和自己的人,并通过巧妙的办法将珠子夺了回来。
在这个过程中,儿子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勇气,智慧,与人为善等等。
二、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①那天,四个小伙子在路上玩耍,发现了一个瓷椟,里面放着一颗珠子。
②他们高兴地分了一份,但很快就发现他们分到的都不是真珠子,于是他们各自离开了。
③一个小伙子发现了真正的珠子,但很快就被一个毒蛇咬伤了。
④幸运的是,他们发现他珠子上的防盗印记,找到了这个珠子的主人,并成功地把珠子归还给了主人。
问题:(1)他们发现了什么?(2)他们发现的物品分别是什么?(3)谁发现了真正的珠子?(4)他被什么咬伤了?(5)最终,他们成功把珠子归还了给谁?2.填空题(1)在瓷椟里放了一颗_________。
(2)儿子找到与自己相貌相似的人,用什么方法将珠子夺了回来?(3)儿子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_______,_______,与人为善等等。
三、作文练习题目:我的名字请你以自己的名字为题,按照以下要求写一篇作文:(1)写出你的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2)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性格特点。
(3)谈谈你不断克服困难的经历。
(4)结尾部分自由发挥。
作文要求:不少于200字,可以适当发挥。
以上就是这份小学语文教案练习题的内容,其中包含了阅读、填空和作文三个部分。
《韩非子·买椟还珠》全文、注释和鉴赏
《韩非子·买椟还珠》全文、注释和鉴赏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外储说左上》)
【鉴赏】
有一个楚国商人在郑国贩卖珠宝,他给珠子做了木兰木的精致匣子,还用桂、椒等香料来熏香匣子,用玫瑰花、翡翠来装饰、点缀匣子。
有个郑国人看到了,非常喜欢这个珠宝匣,就买下了珠宝匣退还了匣中的宝珠。
这个楚国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而非善于卖珠子。
寓言中的楚人本意是要卖珠子,但他却精心打制珠宝匣,使匣子的光芒遮掩了宝珠,匣子璀璨夺目,而珠子则黯然失色。
结果,郑人对珠宝匣子的兴趣远远大于珠子,买下了珠宝匣而退还了珠子。
这个楚人想卖珠子却盛饰珠宝匣子,可谓是舍本逐末,其结果只能是喧宾夺主。
郑人只看到珠宝匣子,而看不到宝珠。
被外在的形式所迷惑,弃内在美质而不顾也是不可取的。
买椟还珠导学案
买椟还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译文 (3)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其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把握故事的核心内容。
深入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即不应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而应重视其内在价值。
通过学习这篇寓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分析并评价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选择,从而汲取经验教训。
将所学到的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识别事物的真正价值,避免做出类似“买椟还珠”的愚蠢行为。
《买椟还珠》的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故事学习,提升对事物内在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买椟还珠》是一则经典的____________故事,讲述了楚国人卖珠宝的故事。
2. 故事中的郑国人买下了____________,却退还了____________,显示了他对外表华丽事物的过分追求。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____________,不能只看表面,而忽视真正的价值。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成语与《买椟还珠》的故事含义相近?()A. 舍本逐末B. 画蛇添足C. 喧宾夺主D. 一叶障目2. 《买椟还珠》中的郑国人被什么所吸引,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A. 珠宝的光泽B. 珠宝的珍贵C. 盒子的精美D. 卖家的热情三、简答题1. 请简述《买椟还珠》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 你认为郑国人为什么会做出“买椟还珠”的决定?这个决定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四、阅读理解题1. 从《买椟还珠》这个故事中,你如何理解“重视事物的内在价值”这个道理?请结合故事内容进行阐述。
2.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买椟还珠”的情况?请举例说明,并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三、译文《买椟还珠》译文: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
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匣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漂亮的珠玉、玫瑰、翡翠。
一个郑国人把匣子买走了,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
2018年买椟还珠文言文阅读答案-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买椟还珠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沪教版六年级买椟还珠文言文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寓意: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
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解释:1.楚人:楚国的人。
2.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3.珠:珠宝。
4.于:给。
5.郑者:郑国(的)人。
6.者:......的人7.为:做,制造。
8.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一种木材。
9.之:的。
10.柜:匣子。
11.薰:这里作动词,用香料熏香。
12.以:用。
13.桂椒:香料。
14.缀:点簇,装饰。
珠15.玉:珠子和宝玉。
16.饰:装饰。
17.玫瑰:美玉。
羽翠:翠鸟的羽毛.18.辑:通“缉”装饰(边缘)。
19.椟:小盒。
20.而:副词,却,但是(表示转折)。
21.还:退还;归还。
22.此:这,指代楚人的行为(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23.可:可以,能够。
24.谓:称为,叫作,说。
25.善:通“擅”擅长,善于。
26.未:不。
27.鬻(yù ):卖。
28.矣:了,语气词表示肯定回答。
翻译: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用珠子和宝玉连结它,用美玉装饰它,用翡翠点缀它。
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
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篇二: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答案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答案(一)细柳营答案:一. 1.C 2。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小古文阅读百篇传说寓言篇9.买椟还珠(练习与答案)
小古文阅读百篇传说寓言篇9.买椟还珠(练习与答案)9.买椟还珠《韩非子》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①之柜②,熏以桂椒③,缀以珠玉,饰以玫瑰④,辑⑤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⑥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⑦珠也。
【注释】①木兰:落叶乔木,其木材是一种有香味的高级木料。
②柜:这里指小盒。
③桂椒:泛指高级香料。
④玫瑰(méigui):一种美丽的玉石。
⑤缉:装饰边沿。
⑥椟(dú):小盒。
⑦鬻(yù):卖。
【阅读训练】1.请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为木兰之柜。
为_______ 熏以桂椒。
以_______此可谓善卖椟矣。
谓_______ 善_______2.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三处)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A.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B.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
C.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A.未至,道渴而死。
B.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
C.性如流水,每每随风而舞。
D.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B.驴独行于道。
C.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D.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6.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7.请结合学习或生活体验,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
(4分)【参考答案】1.为:制作。
以:用。
谓:称得上。
善:善于。
2.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3.A。
4.B。
5.D。
6.这可以称得上善于卖盒子,(却)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
7.要从“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出发谈领悟,按要求结合恰当事例作答。
【参考译文】有个楚国人在郑国卖珍珠。
部编2023 三下语文第二单元阅读素养练习《买椟还珠》附参考答案
买椟还珠一个楚国人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本为了卖个好价钱,楚国人把珍珠好好地包装了一番。
他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还在盒子上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
看上去,这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楚国人小心翼翼地将外珠放进盒子里,准备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国人的盒子。
一个郑国人将金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国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国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将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国人说:“你把珍珠忘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
”郑国人将珍珠交给了楚国人,然后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1.为了把珍珠卖出去,这个楚国人是怎样精心包装珍珠的?用“_______”画出来。
2.用自己的话转述下面的话。
(2分)郑国人将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国人说:“珍珠忘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读这则寓言故事,想一想每段写了什么,用简要的语言填在图表里。
(4分)4.生活中有些人做事和“买椟还珠”中的郑国人很像,请选一选。
( )A.小米最爱快餐店赠送的儿童玩具了,买来儿童套餐后,他就让妈妈吃,而自己则对赠送的玩具爱不释手。
B.丁丁昨晚忘记背课文,早晨,老师请大家齐背课文,丁丁轻轻地张嘴,不敢发出声音。
5.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打开了寓言宝库的大门。
下面的图画分别画的是哪则寓言故事?请写在对应的括号里。
(4 分)( ) ( )( ) ( )参考答案:1.他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还在盒子上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椟还珠》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买椟还珠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阅读训练及答案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一种香木/这里指小匣子),熏以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缀以珠玉,饰以玫瑰(一种美石),缉(装饰边沿)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退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制作)缀(点缀)饰(装饰)还(退还)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他的。
代词)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他的)
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这种行为。
代词)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她的)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①楚人: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
文言文《买椟还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文言文《买椟还珠》阅读
答案及原文翻译②郑人:要有眼光,不要取舍不当。
[提示]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
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译文
有一位楚国人去郑国卖他的珠宝。
他制造了一个香木匣子,用桂木、花椒这些香料来熏染盒子,用珠宝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装
饰边沿。
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却把他的珠宝还给他。
解释
楚人:楚国的人。
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
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于:给。
郑者:郑国(的)人。
者:......的人
为:做,制造。
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一种木材。
之:的。
柜:匣子。
薰:熏染。
以:用。
桂椒:香料。
珠玉:珠子和宝玉。
饰:装饰。
玫瑰:美玉。
羽翠:翠鸟的羽毛.
辑:通“缉”装饰(边缘)。
椟:匣子。
而:副词,却,但是(表示转折)。
还:退还;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