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981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学生要展示出自己所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从原文材料中去提炼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
10-15分钟
历史学家胡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中共党史上的伟大转折?(提示:可从会议的背景、内容、领导核心的形成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
师在学生说出的基础上出示答案
达标拓展
5-10分钟
1.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方法及策略
先学后教 学导式教学,讲述、合作、探究
学习资源准备
教材、课件、优佳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
教师点拨要求
温故酝新
3-5分钟
温故知新1、“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2、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3、“文化大革命”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导入新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灾难,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经济文化受到严重破坏,而十年文革结束后,我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从而导入新课。
3.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这个“新时期”的“新”起点是( )
生要认真思考,学会审题,学会紧扣材料来分析。
教学反思
明确:教师从背景上、内容上、领导核心上、历史地位上加以明确
学生要展示出自己所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从原文材料中去提炼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点拨小结
3-5分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2.思想基础:3.时间、地点:4.主要内容:①思想上:②政治上:③组织上:5.历史意义:
二、拨5-8分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2.思想基础:3.时间、地点:
4.主要内容:①思想上:②政治上:③组织上:5.历史意义:
二、拨乱反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认真研读课本,结合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快速找到相关内容的答案。
课题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学生要完成旧知识的温习,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自学质疑
5-8分钟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4—P37,完成下列问题(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2.思想基础:3.时间、地点:
4.主要内容:
①思想上:②政治上:③组织上:5.历史意义:
二、拨乱反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