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添丁、响丁、赏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添丁、响丁、赏丁』
“丁”在《辞海》里的释义是:人口,男称丁女称口。
在客家人的口音里,灯与丁谐音。
所以在我们梅州客家地区"添丁、响丁、赏丁",其实就是"添灯、响灯、赏灯",而且虽讲法不同,其节日活动的意义却是大同小异。
源于中原的花灯,在我们客家人庆贺新生儿诞生中,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一是代表光明的发扬;
二是灯火蕴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之意;
三是灯成了人丁的象征物。
赏丁又叫“上灯”,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
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上灯就明显带有上丁、添丁的意思。
因而在客家宗族社会里,凡是男孩出生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也即上丁、添丁,祭祀祖先并报告祖先族中又添新丁了,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添灯、升灯、吊灯”,是客家民间风俗。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
“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七,最迟为正月二十一,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
“添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
“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当年升丁叫“添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来年再升丁
的叫“顿丁”、“添老丁”。
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在梅州地区,各地的上灯形式又有所不同:
兴宁响丁节
其中以兴宁的正月半响丁节活动较为隆重热烈和持久,时间从正月初七至廿一;兴宁响丁节,内容较为丰富,比春节还要热闹。
节前当地族人须定做“花灯”,然后派人到县城或圩镇去请“花灯”,敲锣打鼓把“花灯”抬回来,悬吊在祖屋上厅栋梁下面。
赏灯节全屋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有亲朋好友到来,敲锣打鼓、大办筵席、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炮竹,有的“烧烟火”、放“孔明灯”,举行火炬流行(又称“火把节”)。
添了新丁的人家,则在祖屋厅堂摆酒猜码(猜拳),猜码的人起句须要先念“添丁呀发财”的吉祥话,使参加灯会的人尽兴而归。
响丁节过后,即正月十五以后,族人还有一次“暖灯”活动,即将花灯用火烧去,清除祖堂中的摆设。
人们不喜欢用不吉利的“火烧”字眼,称其为暖化了的“暖灯”。
这次比较简单,主持人烧过香烛冥帛,谢过列祖列宗及各路神仙后,把悬挂在中堂的花灯放下,把花灯上好看的剪纸“人公袛”取下,送给新丁户的新丁们作玩具留念。
剩下的花灯上的竹框竹架抬到祖屋门口的禾坪上用火暖化了,人们称其为“暖灯”。
暖灯后,表示春节过完了。
丰顺烧火龙
其次是梅州丰顺烧火龙: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丰顺埔寨都会上演一场隆重又火热的祈
福活动,那就是“烧火龙”。
埔寨火龙从清朝1740沿袭至今已有276年之久,为中国特具一格的客家民间艺术之花。
只要你亲临过现场就会知道,届时整个广场火雨纷纷,星落遍地;一条长龙在火雨中逡巡游走,那精彩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五华下坝迎灯节
三是五华下坝正月半的迎灯节:
五华县河东镇下坝元宵迎灯节,作为当地最热闹、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坝迎灯愈来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下坝迎灯闹元宵规模宏大,每年吸引了县城和周边乡镇各地群众前来观看,还引来世界各国的部分侨胞前来寻根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