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流域花山岩画艺术图案群体性与单体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艺术图案群体性与单体性的研究
摘要:左江花山岩画中形态各异的肢体动作、佩戴的物件、使用的器物样式繁多,
传达及储存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

本文从岩画图案的群体性及单体性两个角度出发,以
对岩画图案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基础,挖掘图案元素在岩画上的表现特点,总结规律性表
达手法,为研究壮族先祖骆越人留下的文化瑰宝提供借鉴利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岩画;艺术图案
1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图案的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
1.1 “万物祭”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
“万物祭”图案反映了原始部落族群的思维特征,传达了当时骆越民族对自然界的理解、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心灵寄托。

部落的人们认为与万物“沟通”需要特殊的媒介,部落
中的面具者,也称为“师公”(祭师),只有“师公”才能与万物“沟通”。

因此,在
“万物祭”群体性图案的共性中,强壮高大的部落首领身边总会伴随着至少1名面具者,
面具者在画面中的大小仅次于首领。

1.2 “河水祭”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
“河水祭”图案中人物均为侧身式,双手举起,腿部呈现下蹲弯曲的姿态,乘于船中。

图案人物头部上方都绘画了1~2道斜杠,均为祭祀者的羽毛头饰。

在乘船过程中难免会
遇到水流湍急的危险和沉船事件,部落为了保证船只出行安全,便想出在容易发生危险的
水域处举行“河水祭”活动,以求生者行船平安。

1.3 “铜鼓祭”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
铜鼓出现在群体性图案中人物的身旁,有的单个悬挂,有的多个组合排列,有的则呈
现被人物举起的状态。

在群体性图案中铜鼓多则十来个,少至五六个。

图案中的人群多为
侧面蹲踞形式,并以排列的方式面向部落首领或长老起舞,场面甚是壮观。

1.4 “祈求胜利”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
“祈求胜利”图案反映骆越族人对领地占有欲与民族强盛愿望,只有拥有更多的土地
与水源,族人才能享衣食充足的生活。

位于宁明、棉江、珠山、驮柏山的岩画片区可观看
到岩画中有较多的似犬类的动物,它们往往伴随在画面中身形最大的人物身前。

看似最小
的人物攀爬在高大人物的手臂上或被举起,如孩童一般。

其余人物跟随在最大者身后或拥
向身前,使画面看似欢送启程之景象。

1.5 “田地祭”群体性图案表现特点
“田(地)神祭”图案体现了骆越族人对生命的延续期许与族群繁衍与壮大的愿望。

部落族人认为青蛙不仅能捕食稻田间的害虫,也对天气的变化敏感,人们通过听蛙鸣声音
的变化便能分辨天气是否降雨或是否大旱。

因此,花山岩画中不断重复出现的“蛙形”人
物形象也是部落族人对青蛙的强烈情感寄托,祈求生产丰收的愿望。

2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的单体性图案表现特点
2.1 花山岩画图案中单体人物图案表现特点
第一,首领。

花山岩画中,首领以正身的“蛙”形姿态处于群体性图案中的向心位置,体型在图案中呈现高大,腰部佩戴刀、剑。

多数首领脚下都伴随着犬类动物。

第二,祭祀者。

祭祀者在花山岩画中的图案表现形式为佩戴面具的人物形象,绘画者
将图案中祭祀者的脸部部分用圆形轮廓线表示,内部无颜色填充。

有的祭祀者图案中,绘
画者会在祭祀者面部的圆形轮廓线内绘画两点或三点表示面具细节。

第三,佩剑者。

佩剑者处于花山岩画群体性图案中首领的周围,他们仅次于首领的体
型大小,上身宽大,呈倒三角的形式,以表现魁梧强壮的体型。

第四,演奏者。

演奏者在群体性图案中的分工主要是对铜鼓和羊角钮钟的演奏。

绘画
者受当时的绘画技艺有限的影响,并未把岩画中演奏者对器具的演绎形式直接绘画出来,
但器物均摆放在演奏者的身旁,与演奏者融为一体。

2.2 花山岩画图案中动物图案表现特点
第一,犬类。

花山岩画犬类约有24处,绘画表现为侧身剪影的形式,头部微向上或
向下弯曲,头部无固定朝向。

它们有的嘴巴呈现张开的模样,也有的竖起双耳,颈部略短,尾部细长且向上,各别尾部向内弯曲,脚步呈现奔跑姿态。

第二,飞禽类。

在花山岩画中,飞禽类图案仅见于沉香角岩画第一组,以侧身形式表
现飞禽的体态。

它们颈部细长,呈圆弧形。

头部面向尾部,身形为菱形的形状,脚部以两
根直线表示,呈站立姿势。

2.3 花山岩画图案中器物图案表现特点
第一,铜鼓,铜鼓在花山岩画中以圆形轮廓线表示鼓身的外轮廓,内部无颜色填充,
有的铜鼓轮廓线内有图案花纹。

根据铜鼓内部图案花纹的不同,可分为无纹饰、无日体、
无芒、无晕圈和有日体、有芒及单弦晕圈的铜鼓图案。

第二,羊角钮钟。

羊角钮钟岩画图案仅在宁明花山片区出现11处。

岩画中羊角钮钟
有颜色填充,钟上部分有似羊角造型,角尖朝外,且有支架支撑。

第三,剑类。

在花山岩画中最常出现的是人物腰部佩带的剑类,但持剑手柄分为两种,分别为直手剑柄和环手剑柄。

另外,还有手持的短剑。

在宁明花山岩画第一处第九组,图
中“首领”手持短剑,而该短剑与广西田东出土的一字格剑形象相似。

3 结语
左江流域花山岩画图案群,随着江流延绵在崖壁之上,绘画宏大、风格独特。

岩画图案呈现了原始部落的民俗文化生活,为历史与区域文化民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研究资料,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少有的瑰宝。

同时,希望仅从艺术图案的研究中抛砖引玉,引发各界思考与探索,进一步保护其内在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取及利用花山岩画中所蕴藏的文化活力和信息,通过系统挖掘与整体性保护,针对性促进地域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迸发更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蓝日勇.骆越花山岩画文化研究——骆越文化研究系列之四[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
[2] 唐华.花山文化研究[M].廣西人民出版社,2016.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