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3.2生物体练习2北京课改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 生物体
一、夯实基础
1.关于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根能长长是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B. 植物根的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土壤水溶液浓度时,根从土壤中吸水
C. 根只有向地生长的特性
D. 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2.如图表示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其中属于组织的是()
3.“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4.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
B. 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C. 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D. 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二、能力提升
5.如图是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给树木输液的情况,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树木中的组织是()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6.对甘蔗这种植物描述错误的是()
A.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甘蔗的叶为平行叶脉,属于单子叶植物
C.吃甘蔗要先削“皮”,“皮”主要是上皮组织
D.甘蔗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
7.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和叶被称为营养器官
C.人体的胃只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D.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四个层次
8.“枯木逢春”的意思是枯干的树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枯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它具有()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三、课外拓展
9.如图是一株被子植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注的A、D、C称为植物的_________器官.
(2)图中A是植物叶片,它能进行:_________作用、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作用.(3)图中的B贯穿植物全身,它属于_________组织.
(4)图中的C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
四、中考链接
10.(海南)番茄果实的表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11.(曲靖)“叶脉书签”所属的组织是()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
12.(沈阳)如图为番茄的结构层次示意图,请观察和辨析图中各数字符号代表的结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③_________.
(2)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①_________.
(3)番茄果肉贮藏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④_________组织.
(4)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归纳为_________→组织→器官→个体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A 解析:根尖是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根能长长主要是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故说法正确
2.D
3.D 解析: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所以“藕断丝连”中的“丝”是输导组织.D符合题意
4.A
二、能力提升
5.C 解析: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所以“藕断丝连”中的“丝”是输导组织.C符合题意。
6.C
7.B 解析: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和叶被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B正确8.A
三、课外拓展
9.(1)营养
(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3)输导
(4)水和无机盐
四、中考链接
10.A
11.D
12.(1)根;(2)叶;(3)营养;(4)细胞
2.2. 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常用工具
一、夯实基础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载玻片上
D、反光镜上
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视野中就有气泡又有细胞,用镊子尖轻轻地压动盖玻片,气泡的
变化是()
A.会变形、会移动 B.会变形、不移动
C.不变形、不移动 D.不变形、会移动
3、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你知道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A、目镜和物镜
B、反光镜和目镜
C、反光镜和物镜
D、折光器和反光镜
4、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15个细胞。
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二、能力提升
5、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他想将物象移动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上移动
D、向右上移动
6、当显微镜中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5× 目镜、10× 物镜,第二次使用10× 目镜、40× 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三、课外拓展
8、拿取安装有镜头的显微镜时,如果只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将会造成下列哪项的部件滑出、跌落、损坏 ?()
A、目镜 B 、物镜
C、玻片标本 D 、反光镜
9、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首先使下列哪项成一条直线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物镜、镜筒、目镜、载物台
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 、物镜、目镜、转换器、反光镜
四、中考链接
10、(郴州)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p
B、b
C、d
D、q
11、(郴州)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对调查对象的选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只能选一个对象
B.只能选部分对象
C.只能选全部对象
D.可以选一个对象、部分对象或全部对象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D
2、A
3、A
4、B
二、能力提升
5、A
6、调换较大光圈和采用凹面镜反光
7、D
三、课外拓展
8、A
解析:目镜是直接安放在镜筒上端的没有固定,可以转动,容易滑出,所以A选项正确。
9、A
解析:在使用显微镜时,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才到达人眼的.目镜和物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的,因而镜筒也要在这条直线上.通光孔位于载物台上,转换器是调节物镜的结构;只要“通光孔、目镜和物镜三点一线”,即可。
四、中考链接
10、C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
11、D
解析:调查时对调查对象的选取要根据所要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可以选一个对象、部分对象或全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