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信息窗一迎接海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课题:迎接海鸥
教学内容:书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初步认识和区别计数单位“一”和“十”,及数位“个位”和“十位”;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20根小棒(或木块)、计数器。

教师准备:情境图课件(或图片)、小棒、计数器。

过程设计:
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同学们,喜欢海鸥吗?小明他们也非常喜欢,星期天正在海边喂海鸥呢,想看看吗?(出示情境图)请看屏幕,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2、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根据你发现的信息能提出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并板书。


活动一:数一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1、认识11。

(1)估一估。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这个问题,好吗?这么多海鸥,你能估计一下有多少只吗?
(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
(2)数一数。

怎样才能知道你估计的对不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沙滩上到底有多少只海鸥?
(3)班内交流。

你是怎么数的?把你数的方法讲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学生交流数的结果和方法)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先引导学生估一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在学生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围绕“你是怎么数的?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价,有利于学生在估计猜想—数数验证的过程中,自主的认识11,体会数法多样化。

]
2、认识计数单位。

(1)用学具摆11。

你能用学具表示出11吗?比比看谁的方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摆的是11;跟同桌说说,准备班内交流。

(学生独立操作,用小棒摆出11)
(2)班内交流。

哪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这样摆?你觉得他摆的怎样?
(3)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借助学生摆放的学具组
织谈话)10个“一”就是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3、认识数位。

“一”和“十”是一对好“兄弟”,站队、排位总是靠在一起,“一”是弟弟,占的位置叫个位,排在右边;“十”是哥哥,占的位
置叫十位,排在左边(边讲边用图片演示),根据这个顺序做成的学
具叫计数器。

请拿出你的计数器跟同桌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排的。

4、尝试在计数器上拨数。

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吗?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可能有两种拨法:一种是在个位和十
位上各拨一个珠子,一种是在十位上拨10个珠子,在个位上拨一个
珠子。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10个“一”就
是1个“十”,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


5、尝试写数。

能写出11吗?(指生板书)能不能给同学们讲讲11里面的两个“1”分别表示什么?能写在数位表里吗?
(学生独立写数)
[设计意图:当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海鸥的只数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比比看谁的方法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只?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初步感知“十”和“一”,在排位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操作、对比的过程中加深对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认识。

]
活动二:数一数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先自己数一数,再把你数的结果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数一数,并且小棒和计数器表示20。


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你是怎样表示的?
活动三:自主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个。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

写一写,画一画,帮助学生理解数位的
意义、数的组成及读法、写法。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和学习,你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