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仪表教态技能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使人体验成功,也可共问共答。
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
• 问法
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 思考。
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 进。
3、问题要有启发性。 4、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
• 几种常见提问用语
1、其它的(更好的)做法还有吗?(方法的扩张) 2、在……场合会怎样呢?(适应范围的扩张) 3、增加……,会怎样呢?(加条件) 4、去掉……,会怎样呢?(减条件) 5、若不是……与此相反,会怎样呢?(逆构思) 6、若改变其中**的大小,会怎样呢?(变换)
• 整个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
• 整个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
• 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巩固练习
• 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 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
– 指示手势:具有示意性,基本不带感情色彩,用 以描述、示意和说明,对有声语言起到了很好的 辅助作用。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的分类: • 按手势在教育教学中表情达意的功能特点分类:
– 象形手势:这种手势主要是用来模拟人或事物的状貌, 从而给学生一种较为具体、直观的感觉。
– 可以表达比较抽象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理 解这种手势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后所产生出 来的那种意境,并使学生从中发出某些联想,产生一 定的感悟与启迪。
新课导入
• 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阻止 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拉硬套,牵强 附会。
• 导入对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 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 导入要有趣味性。 • 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 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
新知探求
• 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 动中去
– 自然放松 – 互动 – 友善:真正的关心、爱、平等对待
真
教师教态变化
• 眼神的交往:
– 面对全体学生 – 注视时间的长短 – 注视的位置
实
教师教态变化
• 适宜的停顿:停顿也是一种语言,是引起注意的一种有 效方法。 – 提出问题之后 – 另外,在对一个概念分析、综合之后,或对一个问题 演绎、推理之后,也要有一个适当的停顿,以使学生 回味、咀嚼、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 三秒钟的停顿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二十秒钟的沉默 对人是一种折磨,更长时间的沉默简直会使人难以忍 受。
见!” • 教师切忌:①拖堂;②学生施礼时,教师
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
学生喜欢的老师
1、知识渊博、有学问。 2、教学效果好,语言生动、方法灵活、引人
入胜。 3、和蔼可亲,容易接近。 4、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要求严格。 5、实事求是,公正合理。
学生喜欢的老师
6、言而有信。 7、善于自我批评。 8、发现学生长处,经常予学生以鼓励。 9、尊重同学,富有同情心。 10、举止文明大方,有风度。
3、主次分明 在板位安排上,不可主次不分,平面直 推。应准确的把板书内容的主次在板位安排上体现出来, 才能使学生明确重点,便于理解和记录
四、板书行列
板书的书写大都站立面壁而书,最常见的毛病是字行 写不直,不是偏上,就是偏下,或者是曲曲弯弯,很不整 齐,很不美观,既影响学生观察,也不便于板面的充分利 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
站态技巧的训练要点
• 以站在讲台中间为主,挺胸、收腹、 抬头、沉肩、梗颈;
• 双手下垂,神态自然,手势自然; • 两脚稍呈八字形,身体稍微前倾,两
腿一虚一实,重心落在一只脚上,或 两脚掌平时,距离与肩同宽。
2 教师教态
• 2.2 走势——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 • 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势训练要点包括: • (1)慢走慢踱,时时驻足,走、说节奏一致。 • (2)走上讲台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模拟训练
• 你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wenku.baidu.com排有一个同学打 瞌睡……
• 请一名同学回答问题,这位同学回答后, 用手势示意他坐下,再请另外一名接着回 答……
2020/10/21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切忌: • 动作与教材内容不统一 • 动作太大太多,细碎繁琐,单一重复,过分
的矫揉造作 • 消极的手势,如捂着嘴讲话、触摸鼻子、揉
3、教师板书的字迹:正确、清晰、认真。
写好板书
三、板位安排
1、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黑板的有效面积,主要应做 到三点:一是四周空间适当;二是分片书写;三是字距 适当。
2、布局合理 在板位安排时,应当注意整体效果, 合理布局。标题区比较重要,需要学生注意和记录。通 常位于左侧上边,字写得比较庄重、醒目;
度
教师教态变化
• 声音的变化
– 音质 – 声调 – 速度 –……
教师教态变化
1. 激情感染性原则 2. 多样性重复原则 3. 动静交叉设计原则 4. 神秘夸张性原则 5. 高低快慢抑扬顿挫原则 6. 全身肢体反应原则
下课告别
• 下课时,教师要与学生礼貌告别,保持愉 快的心境。其礼仪程序是:
• 教师(面带笑容):“下课!” • 教师:点头致礼,“同学们再见!” • 全体学生,精神抖擞地回应:“老师再
肩平正放松,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开列。 双手(女士一般双手相搭)自然放置大腿上,或 小臂放置桌上。 • 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
教师教态变化
• 身体的动作:教师适当的走动,而不 是晃动。
– 控制走动的次数,不能一节课一直在走 – 控制走动的速度,缓慢、轻柔 – 自然大方
稳
教师教态变化
• 面部的表情:微笑、用心交流 • 亲和力:和蔼、可亲、可敬
– 精神饱满,从容自然,面带微笑; – 挺胸抬头,目视学生,不东张西望; – 步态稳重自然,手臂不做大幅度摆动; – 两手自然下垂,不插在衣兜内;
2.2 走势
• 走上讲台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 口自然微闭,双唇不要颤动; – 走上讲台后转身要自然,不能用操练动作; – 站定后要环视整个教室再转为正视,脚步不 要随意移动; – 走下讲台和走出教室时,要做到步态从容、 自然,不要失去常态匆忙 – 跑开,也不要漫不经心地随随便便、摇摇摆 摆地离开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的分类: • 按手势在教育教学中表情达意的功能特点分类:
– 祈使手势:相当于乐队指挥手中的指挥棒,是教师组 织开展教学活动的得力工具。它有时与有声语言配合 使用,有时能替代有声语言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提示、 指挥。
– 例:当学生讨论或争论十分激烈时,如果要学生静下 来停止争论,语言指令难以奏效,教师可采用可视的 手势来调控。
– 仪态要稳重自然
在课堂上,教师消极、错误的站态
• 背对学生只顾自己板书,给学生一种不礼貌的感觉; • 两手放在裤袋里或双手反背身后,一副师道尊严、
居高临下的态势,没有一点儿亲切感; • 固定一种姿势在一个地方站得时间过长,给学生产
生一种单调、乏味的枯燥感;伴有摸头、捂鼻、搔 耳、玩弄教鞭或粉笔等其他消极的体态行为; • 双手撑着讲台,两肩失去平衡,低头勾腰,显得瘫 软无力。
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 • 练习要有层次性。 • 练习要多样化 。 • 练习中要有反馈。
归纳小结
整个课堂小结要做到两个突出:突出教 学目标,突出基整个课堂小结要做到两个突出: 突出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 本方法,语言要简明扼要。
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
• 问什么?
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 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 3、难点处反复设问,深入浅出, • 问谁?
标准。 • 大方: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
不过分时尚和前卫。
服饰
• 切忌:脏、破、乱穿、杂(色彩、面 料、款式不搭配)、过露、过透、过 紧、过小。夏天上装忌穿背心、吊带 衫,下装裙、裤不得高过膝盖15厘米。 忌穿拖鞋。
头发
长度:适宜
– 男: – 前发不覆额 – 侧发不掩耳 – 后发不及领
• 色彩:不提倡染彩色发 • 发型:不能随意而为,也不能过分时尚
和前卫
化妆
• 化妆: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 规范的形象修饰。
• 三点注意事项
– 自然:工作妆要自然为本,自然而然 – 美化: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 – 避人:不在别人面前化妆
2 教师教态
• 2.1 站态——挺拔、轻松、自然 • 站立成了教师工作中一个十分平
常而又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站 态不仅是一种涵养程度的检验, 而且具有很强的造型特点,对教 师传达教学信息有着很重要的作 用。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 • 广义地讲,手势是身势姿态的一个部分。但
由于手势在教师体态交流中具有特殊作用并 得到广泛运用,故此处单独介绍。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的分类: • 按手势在教育教学中表情达意的功能特点分类:
– 情意手势:情意手势具有情感性,即通过手势的 方向、节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表达出教学内 容及教师本人的特定情绪和情感
穿着要得体,不要奇装异服 打扮要适宜,不要矫揉造作 外观要整洁,不要蓬头垢面 语言要文雅,不要粗野庸俗 行为要端庄,不要轻浮放纵 举止要风度,不要徒有其表 表情要丰富,不要横眉冷对
教态要自然,不要故弄玄虚
服饰
• 整洁:整整齐齐、无异味、无异 物。
• 文雅:显得有教养,有艺术品味。 • 美观:赏心悦目,符合常规审美
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1、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
动。 3、应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及
空间的保障。 4、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5、关注学习者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6、使学生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1、复习铺垫 2、新课导入 3、新知探求 4、巩固练习 5、归纳小结
眼睛、搔耳朵、搔脖梗等。这些动作不仅不 美观、优雅,还会产生干扰、消极信息。
2 教师教态
2.4 头势: • 在听取学生发言时,应伴随点头、侧斜;当学生
发言中出现错误或不当时可发出摇头的信号。 • 教师应避免的消极头势如低头、双手搂头、不置
可否地点头或摇头。
2 教师教态
2.4 坐势 ——端正、文雅、自如 • 坐姿的基本要求:入座要轻,上体自然挺直,双
如何上好课
主讲: 林晓琴
教师仪表教态技能
教师仪表
为什么教师要重视仪表? 自身修养的一部分 社会要求 言传身教(仪表是身教的一部分) 首轮效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 是仪表) 美国推销学会有这 样一个统计,在第一次 接近时成功与否形象占55%、声音占38%、 内容占7% 。
教师仪表指的是什么?
仪表者,外观也 具体讲:
静态的:头部和手部的仪容,容貌、长相、自然的 特点;装束、打扮、服饰、发型等装扮。
动态的:举止和表情
仪表是指一个人的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
教师仪表规范
• 容止格言 •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
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 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 色宜和宜静宜庄。”
写好板书
一、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板书有长时间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作用。 2、板书具有与实物不同的直观作用 3、板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板书有示范和审美作用
写好板书
二、板书书写技法
1、书写姿势:板书的书写姿势一般采用侧身书写的姿 势。
2、字体的大小:板书字体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效果问题。 字体太大,写不了几个字,影响板面的利用率;太小,学生 看不清,失去板书的作用,一般认为,字体的大小,以后排 学生能看清为标准。
忌避重就轻。 4、巩固性提出问题,归类记忆,
忌肤浅零杂。
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
• 问谁?
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 人复述,各有所得,忌“卡壳”。
2、基础题、常规问题最好依次问,忌
3、“少留数死人角举”手。时,选择代表多数人•水问平谁?
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4、 容易问题也可发问,可以激励基础差
模拟训练
• 以下是一些虚拟的情境,作为教师应做怎样反应: – 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已准备好上课,你很满意⋯⋯ – 你走进教室,教室里秩序混乱,你⋯⋯ – 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很出色地完成了上次的作业,你开始 讲课⋯⋯ – 你走进教室,察觉到同学们干了一场恶作剧⋯⋯ – 同学们在井然有序地学习,你在他们中间走动巡视⋯⋯ – 你在同学们之间走动,发现一个同学的作业比任何时候都 好,你指出这一点,并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
• 问法
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 思考。
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 进。
3、问题要有启发性。 4、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
• 几种常见提问用语
1、其它的(更好的)做法还有吗?(方法的扩张) 2、在……场合会怎样呢?(适应范围的扩张) 3、增加……,会怎样呢?(加条件) 4、去掉……,会怎样呢?(减条件) 5、若不是……与此相反,会怎样呢?(逆构思) 6、若改变其中**的大小,会怎样呢?(变换)
• 整个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
• 整个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
• 要创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巩固练习
• 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 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
– 指示手势:具有示意性,基本不带感情色彩,用 以描述、示意和说明,对有声语言起到了很好的 辅助作用。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的分类: • 按手势在教育教学中表情达意的功能特点分类:
– 象形手势:这种手势主要是用来模拟人或事物的状貌, 从而给学生一种较为具体、直观的感觉。
– 可以表达比较抽象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准确恰当地理 解这种手势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后所产生出 来的那种意境,并使学生从中发出某些联想,产生一 定的感悟与启迪。
新课导入
• 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阻止 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拉硬套,牵强 附会。
• 导入对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以便使学 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 导入要有趣味性。 • 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 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
新知探求
• 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 动中去
– 自然放松 – 互动 – 友善:真正的关心、爱、平等对待
真
教师教态变化
• 眼神的交往:
– 面对全体学生 – 注视时间的长短 – 注视的位置
实
教师教态变化
• 适宜的停顿:停顿也是一种语言,是引起注意的一种有 效方法。 – 提出问题之后 – 另外,在对一个概念分析、综合之后,或对一个问题 演绎、推理之后,也要有一个适当的停顿,以使学生 回味、咀嚼、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 三秒钟的停顿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二十秒钟的沉默 对人是一种折磨,更长时间的沉默简直会使人难以忍 受。
见!” • 教师切忌:①拖堂;②学生施礼时,教师
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
学生喜欢的老师
1、知识渊博、有学问。 2、教学效果好,语言生动、方法灵活、引人
入胜。 3、和蔼可亲,容易接近。 4、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学要求严格。 5、实事求是,公正合理。
学生喜欢的老师
6、言而有信。 7、善于自我批评。 8、发现学生长处,经常予学生以鼓励。 9、尊重同学,富有同情心。 10、举止文明大方,有风度。
3、主次分明 在板位安排上,不可主次不分,平面直 推。应准确的把板书内容的主次在板位安排上体现出来, 才能使学生明确重点,便于理解和记录
四、板书行列
板书的书写大都站立面壁而书,最常见的毛病是字行 写不直,不是偏上,就是偏下,或者是曲曲弯弯,很不整 齐,很不美观,既影响学生观察,也不便于板面的充分利 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
站态技巧的训练要点
• 以站在讲台中间为主,挺胸、收腹、 抬头、沉肩、梗颈;
• 双手下垂,神态自然,手势自然; • 两脚稍呈八字形,身体稍微前倾,两
腿一虚一实,重心落在一只脚上,或 两脚掌平时,距离与肩同宽。
2 教师教态
• 2.2 走势——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 • 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势训练要点包括: • (1)慢走慢踱,时时驻足,走、说节奏一致。 • (2)走上讲台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模拟训练
• 你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wenku.baidu.com排有一个同学打 瞌睡……
• 请一名同学回答问题,这位同学回答后, 用手势示意他坐下,再请另外一名接着回 答……
2020/10/21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切忌: • 动作与教材内容不统一 • 动作太大太多,细碎繁琐,单一重复,过分
的矫揉造作 • 消极的手势,如捂着嘴讲话、触摸鼻子、揉
3、教师板书的字迹:正确、清晰、认真。
写好板书
三、板位安排
1、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黑板的有效面积,主要应做 到三点:一是四周空间适当;二是分片书写;三是字距 适当。
2、布局合理 在板位安排时,应当注意整体效果, 合理布局。标题区比较重要,需要学生注意和记录。通 常位于左侧上边,字写得比较庄重、醒目;
度
教师教态变化
• 声音的变化
– 音质 – 声调 – 速度 –……
教师教态变化
1. 激情感染性原则 2. 多样性重复原则 3. 动静交叉设计原则 4. 神秘夸张性原则 5. 高低快慢抑扬顿挫原则 6. 全身肢体反应原则
下课告别
• 下课时,教师要与学生礼貌告别,保持愉 快的心境。其礼仪程序是:
• 教师(面带笑容):“下课!” • 教师:点头致礼,“同学们再见!” • 全体学生,精神抖擞地回应:“老师再
肩平正放松,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开列。 双手(女士一般双手相搭)自然放置大腿上,或 小臂放置桌上。 • 身体不东倒西歪,不前倾后仰。
教师教态变化
• 身体的动作:教师适当的走动,而不 是晃动。
– 控制走动的次数,不能一节课一直在走 – 控制走动的速度,缓慢、轻柔 – 自然大方
稳
教师教态变化
• 面部的表情:微笑、用心交流 • 亲和力:和蔼、可亲、可敬
– 精神饱满,从容自然,面带微笑; – 挺胸抬头,目视学生,不东张西望; – 步态稳重自然,手臂不做大幅度摆动; – 两手自然下垂,不插在衣兜内;
2.2 走势
• 走上讲台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 口自然微闭,双唇不要颤动; – 走上讲台后转身要自然,不能用操练动作; – 站定后要环视整个教室再转为正视,脚步不 要随意移动; – 走下讲台和走出教室时,要做到步态从容、 自然,不要失去常态匆忙 – 跑开,也不要漫不经心地随随便便、摇摇摆 摆地离开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的分类: • 按手势在教育教学中表情达意的功能特点分类:
– 祈使手势:相当于乐队指挥手中的指挥棒,是教师组 织开展教学活动的得力工具。它有时与有声语言配合 使用,有时能替代有声语言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提示、 指挥。
– 例:当学生讨论或争论十分激烈时,如果要学生静下 来停止争论,语言指令难以奏效,教师可采用可视的 手势来调控。
– 仪态要稳重自然
在课堂上,教师消极、错误的站态
• 背对学生只顾自己板书,给学生一种不礼貌的感觉; • 两手放在裤袋里或双手反背身后,一副师道尊严、
居高临下的态势,没有一点儿亲切感; • 固定一种姿势在一个地方站得时间过长,给学生产
生一种单调、乏味的枯燥感;伴有摸头、捂鼻、搔 耳、玩弄教鞭或粉笔等其他消极的体态行为; • 双手撑着讲台,两肩失去平衡,低头勾腰,显得瘫 软无力。
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 • 练习要有层次性。 • 练习要多样化 。 • 练习中要有反馈。
归纳小结
整个课堂小结要做到两个突出:突出教 学目标,突出基整个课堂小结要做到两个突出: 突出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 本方法,语言要简明扼要。
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
• 问什么?
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 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 3、难点处反复设问,深入浅出, • 问谁?
标准。 • 大方: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
不过分时尚和前卫。
服饰
• 切忌:脏、破、乱穿、杂(色彩、面 料、款式不搭配)、过露、过透、过 紧、过小。夏天上装忌穿背心、吊带 衫,下装裙、裤不得高过膝盖15厘米。 忌穿拖鞋。
头发
长度:适宜
– 男: – 前发不覆额 – 侧发不掩耳 – 后发不及领
• 色彩:不提倡染彩色发 • 发型:不能随意而为,也不能过分时尚
和前卫
化妆
• 化妆: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 规范的形象修饰。
• 三点注意事项
– 自然:工作妆要自然为本,自然而然 – 美化: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 – 避人:不在别人面前化妆
2 教师教态
• 2.1 站态——挺拔、轻松、自然 • 站立成了教师工作中一个十分平
常而又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站 态不仅是一种涵养程度的检验, 而且具有很强的造型特点,对教 师传达教学信息有着很重要的作 用。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 • 广义地讲,手势是身势姿态的一个部分。但
由于手势在教师体态交流中具有特殊作用并 得到广泛运用,故此处单独介绍。
2 教师教态
2.3 手势的分类: • 按手势在教育教学中表情达意的功能特点分类:
– 情意手势:情意手势具有情感性,即通过手势的 方向、节奏、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表达出教学内 容及教师本人的特定情绪和情感
穿着要得体,不要奇装异服 打扮要适宜,不要矫揉造作 外观要整洁,不要蓬头垢面 语言要文雅,不要粗野庸俗 行为要端庄,不要轻浮放纵 举止要风度,不要徒有其表 表情要丰富,不要横眉冷对
教态要自然,不要故弄玄虚
服饰
• 整洁:整整齐齐、无异味、无异 物。
• 文雅:显得有教养,有艺术品味。 • 美观:赏心悦目,符合常规审美
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1、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
动。 3、应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及
空间的保障。 4、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5、关注学习者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6、使学生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1、复习铺垫 2、新课导入 3、新知探求 4、巩固练习 5、归纳小结
眼睛、搔耳朵、搔脖梗等。这些动作不仅不 美观、优雅,还会产生干扰、消极信息。
2 教师教态
2.4 头势: • 在听取学生发言时,应伴随点头、侧斜;当学生
发言中出现错误或不当时可发出摇头的信号。 • 教师应避免的消极头势如低头、双手搂头、不置
可否地点头或摇头。
2 教师教态
2.4 坐势 ——端正、文雅、自如 • 坐姿的基本要求:入座要轻,上体自然挺直,双
如何上好课
主讲: 林晓琴
教师仪表教态技能
教师仪表
为什么教师要重视仪表? 自身修养的一部分 社会要求 言传身教(仪表是身教的一部分) 首轮效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 是仪表) 美国推销学会有这 样一个统计,在第一次 接近时成功与否形象占55%、声音占38%、 内容占7% 。
教师仪表指的是什么?
仪表者,外观也 具体讲:
静态的:头部和手部的仪容,容貌、长相、自然的 特点;装束、打扮、服饰、发型等装扮。
动态的:举止和表情
仪表是指一个人的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
教师仪表规范
• 容止格言 •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
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 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 色宜和宜静宜庄。”
写好板书
一、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板书有长时间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作用。 2、板书具有与实物不同的直观作用 3、板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板书有示范和审美作用
写好板书
二、板书书写技法
1、书写姿势:板书的书写姿势一般采用侧身书写的姿 势。
2、字体的大小:板书字体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效果问题。 字体太大,写不了几个字,影响板面的利用率;太小,学生 看不清,失去板书的作用,一般认为,字体的大小,以后排 学生能看清为标准。
忌避重就轻。 4、巩固性提出问题,归类记忆,
忌肤浅零杂。
课堂提问的几个问题
• 问谁?
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 人复述,各有所得,忌“卡壳”。
2、基础题、常规问题最好依次问,忌
3、“少留数死人角举”手。时,选择代表多数人•水问平谁?
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4、 容易问题也可发问,可以激励基础差
模拟训练
• 以下是一些虚拟的情境,作为教师应做怎样反应: – 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已准备好上课,你很满意⋯⋯ – 你走进教室,教室里秩序混乱,你⋯⋯ – 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很出色地完成了上次的作业,你开始 讲课⋯⋯ – 你走进教室,察觉到同学们干了一场恶作剧⋯⋯ – 同学们在井然有序地学习,你在他们中间走动巡视⋯⋯ – 你在同学们之间走动,发现一个同学的作业比任何时候都 好,你指出这一点,并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