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的调研报告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为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以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为主题,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与留守儿童交流等活动,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合作
一,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的定义
1.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却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2.隔代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在此我调查更多的是倾向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
基于当前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父母在家,仍由爷爷奶奶抚养;其二,父母一方在家,由爷爷奶奶抚养;其三,父母双方不在家,由爷爷奶奶抚养。
而我又更倾向于第三种情况的调查研究。
二,留守儿童在隔代教育下易出现的问题
1.心理障碍问题严重。
留守孩子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生活内容单调、贫乏,缺乏与父母共处的机会,消极的东西极易酝酿滋生。
他们觉得自己缺失了父母之爱,对父母有一种抵触情绪,导致心理封闭,敏感且攻击性强。
有的自闭,心灵变得忧郁,哀伤,有的放纵。
一些孩子不积极和监护人及老师沟通,遇事从不说,也不知道向谁诉说。
因长期的自闭会使这种情绪压抑在心底,影响他们的人生及幸福感受,导致他们回避现实,不再提及和重视亲情。
2.道德行为规范失常。
老人带孩子会出现无意识过度溺爱的特点。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各方面问题出来了。
从而导致孩子既软弱又自私专横。
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引导和过问孩子的学习,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
效的督促和引导。
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隔代亲人照看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监护人是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因此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3.留守儿童很少有全面发展的。
他们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人意。
留守
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
“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
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的甚至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等不良行为。
现在的孩子们,在父母亲眼里、祖辈眼里都是手中宝,正所谓“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于孩子们的宠爱也越来越重,父母亲为了挣钱养家,而不得不把孩子留在祖辈身边,祖辈们舍不得打骂,对于孩子们过度的溺爱,以至于有些孩子养成那种“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的性格,则有些孩子却因为父母亲不在身边而养成那种孤僻的性格,很少与他人交流,总是一个人做事,一个人学习,甚至有些孩子都不与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交谈,可是这种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试着去改变它,也许会有希望再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
所以为他们做的有很多。
4.造成亲子感情隔阂。
平时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孩子已经习惯了祖父母的袒护和迁就,因此当父母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对他提出严格的要求时,孩子便很难接受,以致容易形成亲子之间的感情隔阂和情绪抵触,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再加上父母严格要求或惩罚孩子时,祖父母往往会出面干预,这更使得年轻父母无法及时矫正子女的缺失,既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容易导致家庭关系失和。
“隔代教育”代替不了亲子教育,即使是自己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父母抚养,也应尽量争取多与子女见面的机会,每一次前往探望,都要与父母进行育儿交流,同时不能一味以物质去取悦孩子,而应多和他们沟通并施以有效的教育。
而对于已造成心理距离的亲子关系,不能用打骂的形式让其改正缺点,而应在其情绪较好的时候循循善诱,让他逐渐明白,对孩子要多一些理解和尊重,经常鼓励,支持、引导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5.法纪观念淡薄。
学生的法纪观念和意识要通过家长、教师经常教育才能形成。
隔代教养的学生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没有得到父母的关心、心理指导、行为矫正,他们对是非界限有时很模糊,法纪观念也很淡薄。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长期不与父母共进晚餐的孩子比与父母共进晚餐的孩子的违法比率高。
6.师生关系紧张。
由于隔代教育学生的法纪观念淡薄,他们身上存在一些陋习:哥们义气,乱交朋友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频繁,厌学逃学。
这批学生自觉性不强、守纪不持久,对老师的教育很反感,不喜欢老师管得严、管的多,甚至个别学生发展到躲老师,背后骂老师、恨老师。
7.学习缺乏动因。
隔代教养的学生长期与祖辈、父辈亲属生活,他们与父母很少交流沟通,因而学习无目的、少计划、缺动因、乏信心、成绩差。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孩子交流思想,监督学习。
有的祖辈、父辈亲属持有帮着将孩子养大的想法,因此对他们教育不力,管教无方。
在调查表“我最烦恼的事”栏目中,有的学生写道:“外祖父知识少,爱唠叨,经常让我做事”;“祖母唠叨,没方法”;“不知读书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读书没有信心,学习成绩差”等。
三,隔代教育的优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只不过是哪一面占主导的问题。
隔代教育中因为老
人走过了人生的长路,阅历和见识比一般的年轻人要多。
因此,在言传身教中不自学地会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对孩子在日常的待人接物方面有所补益。
另外,老人是从传统社会中走过,有许多传统社会的优良美德都在老人身上打上烙印,这在年轻人的一代是比较少见的。
因而,通过隔代教育的方式能使孩子学习传统的美德,让传统传承下去,加大了家族、亲情和血缘的纽带
虽然隔代教育有所优点,但是显而易见是弊大于利的。
总之,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现象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祖辈的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为人父母也应担起自己的教养之责。
四,建议与思考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家庭的孩子
一样在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经过初步思考,我有以下不成熟的想法:
1、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努力发展支柱产业和乡镇企业,以服务当地为基本指针,出台相对优越的条件,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建立代理家长制度,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在葛城二小调研时,接待我的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热情、全面地介绍了所在学校特别是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也从她与留守儿童的相处中讨论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她认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只要关心到位、及时,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应该比较顺利的,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成为阳光儿童。
我们建议能否探索建立代理家长制度,让老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学习之余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
3、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可以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找到归属感。
4、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
外出后也要经常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进行沟通,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导之以行。
这一项工作可以在外出打工之前进行统一的教育与培训,从而提升农村村民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意识。
5、办好家长学校,提升隔代家长素质。
首先,笔者将目光聚焦于几位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留守儿童,深入调查后,发现他们的隔代教育家长都有共同的品质,如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对孩子有耐心;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等等。
学校可以帮助更多的隔代教育家长养成这些品质,使之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当前,已经有一些学校开设隔代家长学校,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把隔代家长请进学校里来学习和座谈,给他们讲授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优秀班主任或教师给他们做学生个性发展、品德形成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讲座等等,也请他们来讲讲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困惑。
通过学习和讨论,使这些隔代家长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方法、手段等,同时,也使他
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开设隔代家长学校,全面提高隔代家长的素质素养,这对于从根本上走出家庭教育真空和摆脱学校德育
“5+2=0”(学校5天的教育加上家长2天的不正确教育,其教育效果等于0,甚至还是负数。
)的尴尬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我通过走访调研后经过与他人讨论形成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这几天的走访调研使我受益菲浅。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深入农村,了解城口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对于我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尽管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是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征程不应该结束,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能为留守儿童,为城乡统筹发展,贡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当前,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或称之为一种现象,尤其在城市的双职工家庭中,和农村夫妻双双外出务工家庭中,隔代教育成为主要的家庭教育方式,谁也无法改变。
面对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要关注、关爱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孩子的父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应该学会调节,应该鼓励老人、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并多关心老人,通过沟通与老人相互形成合力和共同的教育观,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更符合时代的新式隔代教育,使子女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社会各方面也要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关爱隔代教育下的孩子的成长。
总之,随着隔代教育子女的人数逐步增多,必须尽快构建一种科学的模式,让祖父母、父母、学校各自定好位,各自发挥积极的科学的教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养育孩子的整体水平,才能提高下一代人的人口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