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涠洲油田群通航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化工2020年第14期· 102 · 第47卷总第424期北部湾涠洲油田群通航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

王信才1,陈保川1,吴功果2*

(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2.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安全环保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 [摘要]涠洲油田群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湾海域,已建成投产多个油气田及平台间海底电缆管道,本文结合涠洲油田群所处海域的自然环境及

附近习惯性航线、港口、锚地等分布情况,研究涠洲油田群的通航安全现状,评估通航安全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通航安全;涠洲油田群;生产平台;海底电缆管道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14-0102-01

Navigation Safety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eizhou Offshore Group in

Beibu Gulf

Wang Xincai1, Chen Baochuan1, Wu Gongguo2*

(1. Zhanjiang Branch of CNOOC Ltd., Zhanjiang, 524057;

2. Zhanjiang Branch of CNOOC EnerTech-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Zhanjiang 524057, China)

Abstract: Weizhou Oilfield Group is located in the Beibu Gulf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several oil and gas fields and submarine cable pipelines between platforms have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Weizhou Oilfield Group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earby habitual routes, ports and anchorages, the navigation safety status of Weizhou Oilfield Group is studi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navigation safety countermeasures is evaluated.

Keywords: navigation safety;weizhou oilfield group;production platform;submarine cable pipeline

涠洲油田群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湾海域,距离广西北海市约80 km,距离涠洲岛西南约37 km,油田所在海域水深范围约34~40 m。涠洲油田群共包含24个已建平台及多条平台间海底电缆管道,通过研究涠洲油田群的通航安全现状,评估通航安全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1 自然环境分析

1.1 气象

南海北部湾海域北部和沿海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盛行NE、NNE和ENE向风。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9月至翌年3月)以NNE风为主,夏半年(4月至8月)以偏S、SW风为主。年平均气温22.9 ℃,年平均降水量1380 mm,空气湿度平均80 %,蒸发量大。12月至翌年4月为雾的多发季节,雾日占全年的90 %以上,2、3月份雾最多。

影响北部湾的热带气旋一般发生在5月至11月,7、8月份发生最多。据统计,1954年至2002年间影响北部湾的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有66个,占总数的51.6 %;南海热带气旋有62个,占总数的48.4 %。

1.2 水文

波浪:浪型以风浪为主,涌浪为辅。波浪向以ENE方向频率最高,SW方向次之。台风影响期间最大波高可达7.2 m,周期9.7S。波向的季节变化为:SW向波浪主要出现在夏季;ENE—E向波浪出现在秋冬季;NW向波浪主要出现在春、秋季。

海况:全年各级海况频率的分布以2级以下居多(占48 %);3级和4级依次为28 %和17 %;5级以上海况较少(占6 %)。四季各级海况频率的分布:秋、冬季与全年相似;春季海况最小,夏季海况最大。

波高:该区域波浪一般较小,年平均波高(H1/10)为0.6 m。

海流:本工程海域的海流主流向为SSW(出现频率为20.86 %),其次为NNE向(出现频率为19.89 %)。从流速上看,基本都在1 kn以下。

2 港口环境分析

港口:涠洲油田群附近水域的港口主要有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距离港口均较远,最近距离在25n mile 以上,油田群的施工船舶和营运期间支持船舶均不进入港口航道,对上述港口的航道不构成相互影响。

锚地:与涠洲油田群距离最近的锚地为防城港6#锚地,相距约13n mile。北海港、钦州港锚地以及防城港其他锚地与油田群位置距离均较远,影响较小。

3 交通环境分析

根据船讯网及对涠洲油田群附近水域船舶AIS观测统计,观测结果均显示,工程附近水域船舶交通流量较小。

北部湾广西海域推荐航路主要包括北部湾广西沿海诸港至琼州海峡西口航路、北部湾广西沿海诸港至越南下龙湾(北部湾航段)航路、北部湾广西沿海诸港至东盟各国(北部湾航段)航路,其中与涠洲油田群海上生产平台位置均在上述推荐航路以外,离较近的航路在5海里以上,对海域附近的习惯航路上船舶的通航基本无影响。

涠洲油田群附近水域的渔场分布较多,渔船的活动频繁,海域内渔船作业方式较多,可进行拖网、围网、刺网、延绳钓等多种方式进行作业。同时,渔船在作业过程中航线不固定,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对海上生产平台及海底电缆管道的安全营运带来一定的影响。

4 海底电缆管道安全分析

涠洲油田群平台间电缆管道埋深约1.5米,工程施工及营运期间,附近水域会有拖轮、运输船等船舶航行,有可能出现船舶应急抛锚的情况。以平台服务船舶海洋石油601船为代表船型为例,船配备的锚的重量约2100 kg,若该船在海底电缆管道上方应急抛锚,同时海底管线与锚爪之间考虑有一定的安全富裕量0.5m,经计算锚爪贯入海床时的所需的保护层厚度为1.23 m,当锚冠贯入海床时所需的保护层厚度为1.62 m。

从理论上说,1.5 m埋深不能完全保证管线的安全。但涠洲油田群距习惯航路较远,通航密度较小,一般情况下船舶不会在工程水域附近抛锚,并且应急抛锚为小概率事件,计算时已考虑0.5米的安全富裕量。综合考虑,海底电缆管道1.5 m埋深符合实际,基本能满足通航安全需求。

5 对策及措施

油田群内各平台设计安装有障碍灯、雾笛等导助航设施,中心处理平台安装有AIS系统(或VTS),其中2个生产平台附近海面设置有航标灯。

北部湾涠洲油田群海上生产平台及海底电缆管道已划定安全作业区,并报所在地海事管理部门更新了海图,标注海上生产平台及海底电缆管道精确位置。

海上各生产平台6海里范围内安排有守护船,发现在划定的安全作业区内非正常作业的船舶及时通知其离开。

定期进行海管检测,发现管线悬空、裸露等及时进行处置。

北部湾涠洲油田群执行公司的《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体系》及《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制定有完善的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对海底电缆管道进行瞭望和巡线,对过往船只动态进行监控。

(下转第101页)

[收稿日期] 2020-06-08

[作者简介] 王信才(1978-),男,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质量健康安全环保。*为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