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曲径通幽音乐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蕾
爱·人生L o v e
STRAIT SISTER
40雷蕾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作曲家,创作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少年壮志不言愁》《好人一生平安》《渴望》《每一次》《投入地爱一次》等脍炙人口的影视剧歌曲,影响了几代人。
雷蕾的父亲是音乐大师雷振邦。
她的丈夫易茗是著名词作家,夫妻俩一个谱曲一个作词,在流行乐坛上创造了一个个 神话……
01
雷蕾1952年10月出生于北京,父亲雷振邦当时在中国电影乐团从事音乐创作。
1955年4月,雷振邦被调往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雷蕾跟随父母去长春生活。
雷振邦是中国电影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1916年出生于北京,1939年被公派去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日本高等音
文/细品名人
雷蕾
曲径通幽音乐路
完成,她有过敏性鼻炎,怕自己表现不好。
04
别看吴彦姝如今80多岁了,但她仍和女儿分开住。
这并不养蛙游戏,关系别提多融洽了。
由的味道。
老太。
初,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演技”。
什么事也别怕。
”
当下。
. All Rights Reserved.
爱·人生
L o v e STRAIT SISTER
41
左手右手
乐学校作曲科。
1943年学成回国,在北平女子中学当音乐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雷振邦进入中国电影乐团工作。
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后,雷振邦开启了自己的辉煌。
他为《刘三姐》《五朵金花》《芦笙恋歌》《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创作的音乐作品堪称经典,广为流传。
雷蕾遗传了父亲优良的艺术基因,从小就很有灵气。
她5岁时父亲就逼她学钢琴,并请老师上门授课。
但那时的雷蕾对音乐不感兴趣,没少跟父亲闹矛盾。
她明确告诉父亲,自己不喜欢音乐,也不想当作曲家。
7岁时,雷蕾迷上了花样滑冰,再也不愿意碰钢琴,雷振邦无奈妥协了。
就在这年,雷蕾考入长春业余体校,学习花样滑冰。
雷振邦动手给女儿做了一双木板式冰鞋。
雷蕾上冰的第一天,雷振邦特意将女儿送了过去。
雷振邦是一名业余滑冰高手,被同事称为“冰上王子”。
为让女儿练出成绩,他每天督促女儿跑4000米,做仰卧起坐 400次。
1965年,雷蕾上了初中,开始在学校寄宿。
3年后,雷振邦遭受不公正待遇,他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02
因为父亲的原因,雷蕾也受到牵连。
中学毕业后,雷蕾去长春市九台县翻身乡翻身七队插队落户。
由于是雷振邦的女儿,她没少受歧视和白眼。
1971年,雷蕾考入通化矿务局文工团,因为她学过花样滑冰,团里安排雷蕾练芭蕾舞,结果她练得双脚趾甲全部脱落。
因为营养不良,雷蕾患上了缺铁性贫血。
父母将雷蕾送到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还做了脊髓穿刺手术。
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将雷蕾击垮,这个瘦弱的姑娘变得异常坚强。
1977年,全国高考制度恢复。
这时雷蕾也结束插队生活回城,打算报考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
那时她天天去长影厂楼梯间的储藏室练钢琴,只过了短短几个月,眼睛近视就加剧了,要戴400度的眼镜。
1978年,雷蕾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
当时有500多名学子竞争,而学院在长春只录取两人,雷蕾成为幸运者之一。
1982年大学毕业,雷蕾被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创作室任专职作曲,与父亲成了同事。
几年间,雷蕾先后为《五个半月厂长》《情血恩仇》等多部影片创作音乐,受到好评。
1985年,经人介绍,雷蕾与才子易茗相识相恋。
易茗,原名李南冈,1952年出生于北京,与雷蕾同龄,上世纪60年代末到吉
林农村插队,后进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
1976年,易茗大学毕业后留在母校任教,主讲中国文学史及魏晋南北朝文学、唐诗宋词等。
1986年,雷蕾与易茗在长春完婚。
单位没有给他们分房子,雷蕾与丈夫住在父母家。
父母家的房子也不宽敞,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很不方便。
于是雷蕾与丈夫在父母家住了半年就搬走了。
东北师范大学给易茗分了一间半地下室,只有12平方米,卧室、书房、钢琴房都在这一居室里。
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 生了。
03
雷蕾的成名源于为电视剧《四世同堂》创作主题歌。
1984年,该电视剧女导演林汝为想请雷振邦写歌,雷振邦推荐了女儿雷蕾。
雷蕾觉得《四世同堂》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北平的沦陷生活,决定采用京韵大鼓的韵作为主题曲的基本曲调。
很快雷蕾创作出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本来剧组准备请一位男中音歌唱家来演唱,但雷蕾认为请京韵大鼓演员演唱更好。
她此前听过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的演唱,决定请她来唱这首主题歌。
骆玉笙1914年出生,是天津曲艺团的演员。
她开创的“骆派”京韵大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骆玉笙的演唱字正腔圆,声音甜美,韵味醇厚,委婉抒情。
雷蕾担心请不动骆玉笙,便让丈夫以父亲雷振邦的口吻,给骆玉笙写了一封信。
易茗用毛笔小楷,竖着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然后郑重地寄给骆玉笙。
骆玉笙接受了邀请。
于是雷蕾从长春赶到天津曲艺团,将曲谱交给对方。
骆玉笙说自己不识谱,让雷蕾唱一遍。
谁知雷蕾哼唱一遍,骆玉笙就全部记住了。
几天后,雷蕾与骆玉笙来到北京录音。
伴奏中有些西洋乐器,骆玉笙以前没经历过,当时还有几分不适应。
可毕竟是功底深厚的老艺术家,只听过几遍音乐,她就一气呵成地将《重整河山待后生》录制完毕。
1985年,电视剧《四世同堂》在全国多家电视台播出后,骆玉笙演唱的《重整河山待后生》迅速被传唱开来,雷蕾也一举成名。
这时歌迷和观众才知道,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还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儿。
04
1987年,林汝为执导12集罪案都市剧《便衣警察》,她为主题歌填完词后,将谱曲的任务交给了雷蕾。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爱·人生L o v e
STRAIT SISTER
42一连好几天,雷蕾找不到感觉。
一天傍晚,她又在琢磨歌词,突然灵感迸发,仅用10分钟就为《少年壮志不言愁》谱 完曲。
那时还没有通俗歌手演唱过电视剧主题曲,雷蕾想开这个先河。
此前她听过刘欢的盒带,决定请刘欢来唱。
雷蕾通过朋友联系上了刘欢,并从长春赶到北京。
当时刘欢住在颐和园附近一幢筒子楼里,房间只有10平方米左右,里面摆了一张床、一张小桌,就没了多余空间。
那天刘欢还感冒了,他抱着吉他边弹边唱,正是雷蕾想要的感觉。
1987年,《便衣警察》在电视台热播,《少年壮志不言愁》一夜之间唱遍大江南北。
刘欢开始在全国走红,而雷蕾也被更多的人熟知和喜爱。
1989年,鲁晓威、赵宝刚执导国内首部50集室内剧《渴望》,请雷蕾、易茗联手创作歌曲。
当时雷蕾和丈夫在北京的公婆家里陪孩子,鲁晓威等人找上门来,向雷蕾提要求:“《四世同堂》《便衣警察》你写的歌都火了,希望你把《渴望》也带火。
”
雷蕾感到压力巨大。
陪伴儿子几天后,她与丈夫返回长春,又回到半地下室创作歌曲。
易茗很快就将《好人一生平安》的歌词写完了,但雷蕾却迟迟找不到感觉,心情很 不好。
为让妻子开心,易茗用自行车载着雷蕾去长影厂看望岳父母。
雷蕾很苦恼,对父亲说:“我实在写不出歌了,可能要改行了。
”雷振邦说:“每个作曲家都会面临这种困惑,你必须憋着,有时憋出来的东西是精品。
”父亲的开导给予了雷蕾信心。
一天早晨,易茗去给学生上课,雷蕾又一个人坐在钢琴边,边弹边谱曲。
看到歌词B段时突然灵感来了,仅用20分钟她就为《好人一生平安》谱完曲。
丈夫下班后,雷蕾兴冲冲地将丈夫拉到钢琴前,弹唱给他听。
易茗听完后激动得说了3个字:“你成了!”雷蕾热泪 盈眶。
不久,雷蕾将这首歌弹唱给赵宝刚等人听,他们都很满意。
他们又让雷蕾和丈夫再创作一首长一点的片头曲。
易茗很快就将《渴望》歌词写完了,雷蕾顺利谱上了曲。
毛阿敏在录音棚录这首歌,当唱到“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时,毛阿敏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热泪盈眶。
紧接着,雷蕾和丈夫又为《渴望》创作了《每一次》。
演唱这三首歌的李娜、毛阿敏、张宏声都大红大紫,而歌曲的创作者
雷蕾和易茗,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作曲家、词作家。
05
1991年,雷蕾被调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工作。
易茗决定跟随妻子进京,可一时没有找到接收单位。
最后,他进入北京市文联下属的《戏剧电影报》工作。
当时易茗被学院准备提拔为教授,来到北京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但他毫无怨言。
单位没有给雷蕾夫妇分房子,雷蕾与丈夫住在公婆家,公婆的房子也不宽敞,生活有些不便。
雷蕾在公婆家一直住了11年,期间她与公婆从未红过脸。
雷蕾知性、孝顺,不仅尊重公婆,还对老人有一颗感恩之心。
公婆不让她交生活费,但雷蕾每月都要将钱打到公婆的银行卡上。
公婆善良慈爱,宽容大度,在生活中从不与雷蕾计
较。
二老不仅承担了家务,照顾孙子,而且雷蕾每天与丈夫下班回家,就能吃到公婆做的热菜热饭。
无论她多晚回家,婆婆都坐在客厅里等她,从不问她去了哪里。
2002年,雷蕾与丈夫在北京买了房子,一家人才搬出去住。
易茗是一位业余词作家,雷蕾是专业作曲家。
易茗工作之余,与妻子为《上海一家人》《江山美人》《大英雄郑成功》《家有儿女》
《十三格格》《十三格格新传》等数十部影视剧创作主题曲或插曲,在歌迷和观众中产生巨大影响。
易茗为老
版电视剧《水浒传》创作的《好汉歌》,更是家喻户晓。
1997年,雷振邦因病在长春逝世。
雷蕾的母亲一直在长春生活,由姐姐照顾。
雷蕾每年多次回长春看望母亲。
姐姐出力,雷蕾出钱,承担母亲的一应生活开支。
雷蕾与丈夫志同道合,举案齐眉,在外人眼里,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
然而雷蕾在接受采访时,如实说自己与丈夫在生活中也会有磕绊。
雷蕾有时写歌不顺,心里烦躁,会冲丈夫发无 名火。
夫妻俩在创作上也会有分歧,有时雷蕾对丈夫创作的歌词不满意,有时易茗对妻子的谱曲不满意。
冷静下来后,两人会互相吸收意见做修改。
夫妻俩一路走下来,互相迁就,互相包容。
雷蕾和丈夫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他们是靠“互忍”走到了今天。
如果彼此不能做到互相包容,也许早就分开了。
2022年,雷蕾与易茗都70岁了,二人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气色很好。
他们还经常应邀参加各种活动,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幸福而安稳。
青年时代的雷蕾与易茗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