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威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威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

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表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整、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

孔子世家谱汇集了分散在全国80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发展和影响等,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巩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成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

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

明清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优免差徭,或置官封爵,或赐土赐民。

这固然表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括不下10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

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索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变轨迹具有重要价值。

孔府司房日用账簿、收支款项账簿等,也为探究明清及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商业贸易网络、物价和生活水平及其变迁等,提供了全面而原始的记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孔府档案的价值也日渐凸显,它不仅保留了作为道德规范存在的族规家训,还记载了族人弘扬孝道、敦睦宗族、彰显忠义的言行事迹,其中可资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承继家史的资料,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

“诗礼为本”是孔氏家风的基本精神。

从孔子对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到明太祖对孔克坚“多读书”“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的劝勉,到嘉庆对孔庆镕“好生读书”“祭祀要虔诚行礼”的嘱托,再到各地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科第、贵教子”的规定,无不说明诗礼传家的理念已内化为孔门世代相传的家风,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选自姜修宪《孔府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孔府档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私家档案,孔府档案是国内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重要文书档案文献。

B.孔府档案因大量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官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文书资料,所以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C.孔府档案中记录的国家尊崇孔子学说和优待孔子后裔的相关内容,与历代统治者崇儒尊孔密切相关。

D.孔府档案日渐凸显的价值,在于它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内化了孔门世代相传的诗礼传家的家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衍圣公凭其地位在家族中所建立的完整的宗族体系、完善的宗法制度和完备的祖训族规,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

B.为了强化国家思想统治,明清时代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

C.那些保存在孔府档案中成序列的土地文书,为研究明清以来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

D.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科第、贵教子”的规定,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孔子世家谱中能够窥见孔氏宗族的变迁和影响,因此,孔府档案在考察宗族历史变迁方面有其自身的参考价值。

B.当孔子直系后裔被扶植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时,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才有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

C.要探究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物价和生活水平等,可以参考孔府档案中全面而原始的孔府司房日用账簿等的记录。

D.从孔府档案中记录的明太祖与孔克坚以及嘉庆与孔庆镕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明清时孔府与朝廷之间有着往来。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都在深耕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

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互联网等。

这些都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

”省农科院农信所党支部书记田建民认为,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

(摘编自“央视网”2019年11月24日)材料二:
资料社科院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材料三:
来自湖北秭归的脐橙、甘肃礼县的苹果……数据显示,“双lI”当天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45亿元。

产自东北的五常大米仅用10秒钟便卖了1 00万斤,四川的平武蜂蜜,更是在售罄后预售到明年9月。

火爆的销售,让这些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

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突出。

从硬件看,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区、网络普及水平较低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

从软件看,在与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上支付及互联网理财等应用方面,农村网民的用户也远远低于城镇网民。

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的释放,农村居民生活便捷、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l月)材料四:
11月24日上午,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第三届全国民族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发展论坛。

兴仁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先红首先介绍了兴仁市的基本情况。

兴仁市于2019年8月撤县设市,同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这里享有“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等称号。

下一步,兴仁市将从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杭州筑家易集团董事长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

比如精选一乡一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卖
出去。

科技还可以赋能生态宜居。

比如建设平安乡村、素质乡村,比如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

在健康医疗方面,科技也可大有作为。

比如可以打造专家远程在线系统,不用跑城里就可以连接专家服务乡村。

浙江创业学院院长何伏林则分享了高校的举措和思考。

他认为,一乡一品最关键的是平台,需要整合各方力量。

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

(摘编自“北国网”2019年11月26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得益于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 材料二体现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逐年上升,尤其在2015年增长迅猛。

C. 材料三表明“双11”农产品在网上热销的背后,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D. 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兴仁市努力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拉动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传统农业必须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B.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再加上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所以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网络普及水平较低。

C. 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入,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在提升农村影响力、乡村生态宜居、乡村健康医疗和打造一乡一品平台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6.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综合以上材料,请具体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
机器自动生产新闻。

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

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

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

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

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来,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

”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

你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创作新作品。

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述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B. 人工智能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但目前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

C. 人工智能可充分利用其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从而生产完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产品。

D. 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但写作者作为人,仍然可以凭借自己的独特性与人工智能写作展开竞争。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写作新样态,后者重在介绍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B. 机器人新闻,具有“多、快、好”的特点,主要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几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在不断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C. “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人工智能并不理解那些数值背后的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

D. 人工智能不仅可将人从日常繁重的写作流水线上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以更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

9. 机器人新闻有哪些优势?请分点列条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兰亭集序》)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相信
B.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与:相处
C.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系:附着
D.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11. 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当其欣于所遇
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C. 不能喻之于怀
D. 亦将有感于斯文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 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 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 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3.下列各项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是: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歌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或烘托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出他凄苦的身世遭遇,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声、色两个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赤壁古战场壮丽雄奇图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家的后园有一棵紫薇。

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

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繁”得不得了。

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

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

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

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大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

在乱哄哄的繁花之间还有很多赶来凑热闹的黑蜂。

这种蜂不是普通的蜜蜂,个儿很大,有指头顶那样大,黑的,就是齐白石爱画的那种。

我到现在还叫不出这是什么蜂。

这种大黑蜂分量很重。

它一落在一朵花上,抱住了花须,这一穗花就叫它压得沉了下来。

它起翅飞去,花穗才挣回原处,还得哆嗦两下。

15.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繁”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早在1967 年,中国政府就启动了“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B. 黄河在流程中形成一个“几”字形,这在世界万千条河流中独树一帜。

C. 鲤鱼相信,它们的“宇宙”就是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D. 《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16. 通感是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转化,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是种齐白石爱画的,个头有指头顶那样大的黑蜜蜂。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是网课期间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让我们班在网课期间也能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

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

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修改:(1)将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9.作文
从9月1日起,南昌大学全面推行“学生自主保洁新政”,尽管这项改革3月在7个院校进行过试点,但全校铺开后不到一周,就遭到学生强烈反对。

原本期望新政实施后会带来的整洁环境并没有出现,反而把学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学生反对理由很多,比如:“学校没有考虑学生意愿”“大三大四有些学生要准备考研,没有时间”“既然交了各种费用,为何还要学生打扫卫生”“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扫厕所的”“辞退原来保洁员,学校有没有给一定补偿,学校省下的钱到哪儿”“自主保洁应该从每个人做起,把行政楼和教学楼保洁员也撤掉,由校领导和校长自行保洁”等。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注意认真到原文中去筛选和理解文本内容。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孔府档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D项,“在于它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内化了孔门世代相传的诗礼传家的家风。

”理解有误。

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孔府档案日渐凸显的价值,在于它所包含的重要思想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故选D。

【2题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