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就是明太祖;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
1、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军事上: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5、思想上: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考试的内容: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考试的形式: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影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三、明朝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明朝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最为着名;
3、商业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交往:郑和下西洋冲突:戚继光抗抗倭
一、明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郑和下西洋
1目的: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B、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西洋:明朝时期,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叫做西洋2条件:①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③明朝政府的支持;④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3概况:时间:1405~1433
年;次数:七次;经过:郑和
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
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
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
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泉州
灵山圣墓内的郑和行香碑上,记
载了郑和第五次航行前来此处
行香的史实;
4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明朝的对外冲突:戚继光抗倭
1倭寇: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2概况: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3性质: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4意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明朝的科技名着
1、李时珍:药物学着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科技巨着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着作农政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二、明朝的着名建筑
1、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作用:明代的长成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看到的长成城主要是明长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比较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一万多华里,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意义: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
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1、明朝的小说
A、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C、西游记:明代中期,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化小说,歌颂了孙悟空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
2、明代戏剧
最着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明朝后期的腐败
政治腐败,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建立政权,国号大顺,以作号召;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1368年-1644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1636改国号为清;
镇守山海关吴三桂降清,引清兵人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退回北京,最后失败;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
一、收复台湾和加强对台湾的管理东南
1、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清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2、1684年康熙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结合史实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②隋唐时,称台湾为流求,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③元朝时,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
④清朝时,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进入台
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二、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西南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雍正帝时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4、请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唐朝:与吐蕃是友好关系接受唐朝的册封;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②元朝: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部分,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③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三.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西北
1、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维吾尔族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之为回部;
3、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4、请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西汉:汉武帝派张骞两通西域,使得此后新疆地区与内地往来日益密切;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②唐朝: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③清朝: 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归纳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和方法:①抗击外来侵略: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②镇压分裂势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③加强行政管理力度:如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设台湾府;④确立册封制度:清朝确立了对历代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3、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情况:康熙时人口亿,乾隆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政治上: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
1、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的表现;
2、大兴文字狱兴盛的时期:康熙、雍正、乾隆
目的:为加强君主专制
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补充: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
3、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表现: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二、对上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
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②清政府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③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②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出海;
③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来船的数量、通商口岸地点等都有严格的规定;④只留广州一地为通商口岸,只准广州十三行经营管理贸易;
1、影响:
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消极:清政府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认识启示: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闭关
锁国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只能导致落后乃至最后的挨打;
细节提示:“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交流,而不是绝对禁止;
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例子: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②唐朝时谴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体现了唐代对外开放的政策;③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对外交流;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前80回曹雪芹定稿创造,后40回由高鹗整理续写;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
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二、昆曲和京剧
1、昆曲昆曲的代表作
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清朝前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
1790年,由徽商出面组织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京剧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