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11《端午日》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端午日
沈从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字词、及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文,了解湘某某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让学生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的精彩以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桨手的风采,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精彩的场面描写。

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

3、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

【教学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一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由端午节导入: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有一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端午节)。

纪念的人是?(屈原)。

有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齐读)
每年的五月初五,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迎接端午。

(多媒体展示)
我们今天到某某湘西去看看那儿的老百姓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多媒体展示课题)请大家把课文打到102页。

问:作者是谁?(生(齐):沈从文)
2.作者
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某某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大学任教,建园
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

3.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探究目标)
1)自由学习过程: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同学们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风俗习惯?
3)划出你最欣赏的语段或词语。

【自主·合作·展示】
一、整体感悟:“走进湘西人家观民俗”
1、速读课文,说说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湘某某区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
(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吃早中饭,赛龙舟,赶鸭子。


2、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介绍这些风俗习惯的。

请一位同学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上午11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赛船过后;天晚。

)
3、在这几种民俗中,作者介绍时是否平均用墨?
(有详有略,详写赛龙舟,略写赶鸭子,其他三种一笔带过。


总结:你们讲的很有道理,说明你们读书时有了自己的思想。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做到了详略得当,让读者充分了解了当地的民俗,这种写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二、重点品析:“来到湘西河街看赛船”
读书时要认真体会作者写得精彩的地方,经过揣摩、品味,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

下面我们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龙舟赛的场面。

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
1、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读时及时纠正读错或破句之处)
2、相互讨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归纳: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请找出来:
桨手----持、划带头的----缠裹拿挥动指挥锣鼓手----敲打调理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X、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

3、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X与激烈?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
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

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
归纳:联想。

两者相似点在:
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

作用是什么,归纳。

(归纳:联想的作用是突出龙舟赛的紧X、激烈、热闹)
4 、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欢腾。

这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侧面描写。

归纳: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
5、(齐读,体味。


6、师:大家刚才单单注意到了龙船上选手了,其实还有一大批人,他们虽是这比赛的配角,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是谁啊?(生:观众)对,文中有对观众的描写吗?指名(两岸人呐喊助威)(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
7、第一段“上午11点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一句“就”写得好,从这一句可知道,当地人平时吃饭不很早,那一天吃得那么早,是为了去看赛龙舟,由此可知赛龙舟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同学们,对观众的描写你觉得起到了什么作用?(烘托出赛龙舟的的精彩)象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侧面描写”
8、庆祝胜利
师:龙舟赛既然是如此的紧X激烈,那获胜者的奖品一定是非常丰厚的啦,所谓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生:一匹红布、一块小银)还有鞭炮的响声。

既然奖励不丰厚,那你认为龙舟比赛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引申:小而言之一个班级一个家庭;大而言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成绩、团结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视屏,让学生直观感受团结的力量。

三、发挥想象:“跳入湘西小河捉鸭子”
1、好了,龙舟也划累了,呐喊也喊累,也该休息休息啦,下面安排的是什么余兴节目呀?(捉鸭子) 目的是什么?(与民同乐,还是为了突出节日的欢腾气氛!)
我们一齐来把这节读一遍。

2、既然是余兴节目,作者也懒得动脑筋啦,两三笔就略带过了。

对于竞追鸭子,作者仅用了一句话:“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就对这热闹有趣的场面作了概括。

(板书)
但我在这里要看各位同学啦。

现在水面上各处是鸭子,此时此刻,你也情不自禁地跳入湘西小河,请你想像随后的情形。

要求口头作答。

可以写一个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也可以写一群人怎么样抓住鸭子的。

想一下,河面上抓鸭子,一般会采用些什么方法?
(提示:穷追猛打迂回包抄合力擒抓守株待兔)
3、学生身临其境地想像,展示。

四、课堂尾声
各位同学,咱们的湘西一日游就要结束了,回顾一天的经历,真是收获颇丰。

其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中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更蕴涵着民族的文化。

同学们让我们为继承和发扬民族的文化而努力吧!
因为:(多媒体展示)
结束语: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板书设计
端午日
沈从文
赛龙舟(详写)正面动作外貌
激烈紧X
穿新衣侧面观众联想
画王字
吃鱼肉时间顺序捉鸭子(略写)
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精神热闹有趣
【反馈检测】
一、基本常识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茶峒()(2)干燥()(3)擂鼓()
(4)洞穴()(5)泅水()( 6)节拍()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zhàn()(2)划jiǎng()(3)缠guǒ()(4)nà()喊
3.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0分)
(1)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A.强壮粗大B.结实伶俐
C.健康伶俐D.结实粗大
(2)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A.立即纯粹B.即刻单纯
C.即刻单调D.顿时纯粹
4.填空。

(1)《端午日》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2)虽然《端午日》不是专门的写民俗的文章,但我们从中也可了解到当地端午节的民俗。

当地的端午节的民俗大体主要有以下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以端午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这样详略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6.课文中作者描写湘西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加以概括。

(不少于三点)
(1.(1)dòng(2)zào (3)lèi (4)xué(5)qiú(6)pāi2.(1)蘸(2)桨(3)裹(4)呐3.(1)B(2)B4.(1)沈从文;现;《边城》、《长河》(2)划龙舟、饮雄黄酒、追赶放鸭5.详写了活动前人们的参与、活动中竞赛者是如何全面组织以达到“合作努力”、活动后的奖励以及赛后余波;对具体的竞赛场面,作者写得很少,只有寥寥几句。

作者这样详略安排的目的就在于着重表现那湘西纯朴的民风,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是真诚相待的。

从而为我们展现了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6.(1)从前来参观活动的人来看,可谓是“全民参与”“官民同乐”;(2)从对竞赛获胜者的奖励上来看,人们并非为了“红布”“银牌”“鸭子”,是为乐而竞赛;(3)从参赛的人来看,大家精诚合作,真诚相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