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来自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妙的无法遏制的渴望—爱因斯坦初二物理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来自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妙的无法遏制的渴望。

—爱因斯坦
初二物理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法,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
A 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
B 用形态和色彩;
C 用旋律和节奏;
D 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

2、一天,物理科代表王明走进教室,看到李莉和张强正争吵,李莉认为“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引铁钉”,而张强认为“磁铁隔着物体就不能吸引铁钉”。

如果你是王明,应该-----------------------------------------------------------------------------()
A 以物理权威的身份说李莉是对的;
B 向老师汇报,说有人在教室大声喧哗;
C 叫他们停止争吵,取一块磁铁和一些物品来做实验,通过实验来说服他们;
D 觉得他们很无聊,不去理会他们。

3、有一副对联写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你认为这副对联中提到的声源有-----------------------------------------()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D 四种。

4、物理老师上课时,请大家举例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大家踊跃发言,主要有以下四个例子,你认为不确切的是----------------------------------------------()
A 夏天游泳时,在水面下也能听到岸上人讲话的声音;
B 我们在岸边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C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
D 海豚、鲸、白鳍豚等利用自己的声呐系统来判断物体的位置。

5、如图所示,小王一边追赶小李,一边高声叫道:“小-李,快-停-下”。

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成0.1m/s,那么将会出现下列情形中的------------
()
A 还和正常情况一样;
B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C 小王先到小李身旁,过一会儿小李再听到“小-李,快-停-下”;
D 小王先到小李身旁,过一会儿小李再听到“下-停-快,李-小”。

6、“震耳欲聋”、“刺耳难忍”分别说的是声音的
-------------------------------()
A 响度大、音调高;
B 音调高、响度大;
C 都是说响度大;
D 都是说音调高。

7、噪音被称为“隐形杀手”,下列减弱噪音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 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B 在公路两旁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C 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D 戴上防噪音耳塞。

8、下列关于声音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大风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作响,这是由于电线振动产生的;
B 听声音就能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调不同;
C 敲击悬挂起来的长短不同的钢管,都能发出声音,但长管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D 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9、“B超”是医院常用来检查人体内部组织的B型超声诊断仪,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声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它的超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一定不小于----------()
A 1000次;
B 5000次;
C 20000次;
D 10000次。

10、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B 常州地区冬季的最低温度;
C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1、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热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的温度一定高于100℃;
B 水可以在90℃沸腾;
C 100℃的水比100℃的水蒸气温度低些;
D 气温低于0℃时,空气中就没有水蒸气。

12、如图是小明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
B 沸腾时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
C AB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时吸热不升温;
D 由于水温没有达到100℃,所以他没有把水加热到沸腾。

13、冬天,我们盖着棉被,感到被窝里很暖和,而夏天,我
们看到卖冰棍的人也用棉被盖着冰棍。

那么,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卖冰棍的人不懂物理,其实,这样冰棍更容易熔化;
B 他这样做是为了给冰棍保温,不让冰棍太冷;
C 给冰棍盖棉被是为了阻碍冰棍从外界吸热熔化;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我国最近发射的“神州五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A 它的硬度大,不容易烧坏;
B 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
C 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15、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向上升,在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时,你认为气泡中主要是------------------------------------------------------------------------------------()
A 真空,没有物质;
B 空气;
C 水蒸气;
D 热空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产生的,声音能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2、唐诗《夜泊枫桥》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而发出的,是通过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

3、看右边的简谱,我们唱该段简谱时,
音调最高的是,最低的
是。

4、你的学习生活经常会碰到令人心烦的噪声,为了减弱这些噪声对生存环境的污染,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句诗写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你能区分出是蝉和鸟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6、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

对联中包含的冰的这种性质,蜡烛(选填“也有”或“没有”)。

7、宋代诗人陆游有句诗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农村。

分析“热岛效应”
的主要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城市水面少,
水的(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少,水在这
个过程中是要热的。

8、“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
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

“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
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如图)。

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就成蒸气,并热量,蒸气传到另一端,由于另一端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又成液体,并热量。

这样,就把受热那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

9、烈日下的铁棒被晒得烫手,这是能转化为铁棒的内能,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需要能。

声音也具有能,叫能。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34分)
1、如图是一个测量仪器的刻度盘,这种测量仪器你没有学过,但根据你所学
过的相关物理知识,你肯定知道它是测量的,这时指针所指示的读
数是。

2、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相同。

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50 41 …21 20
(℃)
棉絮组水温(℃)80 56 43 32 28 …20 20 分析两组水在第150min到180min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______ ℃。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3、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
我们发现(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
明。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
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
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
面。

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那么,你认为是的看法对。

4、物理学是探索的科学,物理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自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以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进行了许多探究活动。

以下几项活动,你肯定参与过:A 探究琴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
松紧的关系; B 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温度、表面空气流速的关系; C 探究声音的产生时,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D 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

其中有两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它们是 。

5、小丽在探究声现象的过程中,用小锤撬击右边的音叉
时,观察到图示的现象,请你用语言描述、并解释这种现
象?请你想像一下,若小丽在真空做这个实验,观察到什
么样的现象?请你对想像中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6、小伟同学所在的课外科技活动小组,
通过实验测出声音在几种物质中传播的
速度(如表所示).
认真阅读表格,你一定能有所发
现.请你填出其中的任意三条.
(说明:声速取决于介质的弹性、密
度、温度.)
四、阅读与分析(共12分)
有人做过试验,在一间黑暗的房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上许多细绳,绳子挂上很多小铃,只要碰到任何一根细绳,挂在此绳子上的铃就会响起.在房间里放一只蝙蝠,蝙蝠捕食蚊虫而在房中上下飞翔,然而却一次也没有碰到细绳.蝙蝠这种惊人的本领,实在令人称奇.人们对蝙蝠这种高超的本领提出了四点猜想:
A.蝙蝠的视力特别的好
B.蝙蝠对空间的状况有极强的记忆力
C.蝙蝠能发射并接受超声波
D.蝙蝠的嗅觉系统特别灵敏,凭嗅觉判断前方有无障碍物.
为了揭开这个谜,据说1793年,意大利的祭司斯普兰尼用透光的袋子套在蝙蝠头上,
让它在明亮的屋中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重复了同样的实验,
并且做了新的实验:用蜡封住了蝙蝠的耳朵,蝙蝠就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碰到障碍上.……
(1)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支持了上述哪种猜想?_______________(填写猜想前的序号) (2)受蝙蝠这一特异功能的启示,科学家们研制出什么仪器,这一仪器有哪些应用.
爱动脑的帕斯卡
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从小不仅喜欢问问题,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

他小时候有一次到厨房去玩,听到厨房里做菜的师傅把盘子弄得叮叮当当响,这种声音响了千百年,谁都认为很正常。

餐刀碰到盘子总会响的,但这平常的声音却使小帕斯卡着了迷。

因为他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要是敲击发出声音的话,那为什么刀离开了盘子,声音不会立即消失呢?想啊想,他就跑回家自己做实验,他发现盘子敲打后,声音连绵不断,但只要用手一按盘子边,声音就立即停止,呵!手指碰到发声的盘子上,还有点发麻呢!“哈!我知道了!”小帕斯卡高兴地叫起来,发声最要紧的是振动,而不是敲打,敲打停止了,只要振动不停止,还能继续发出声音来。

帕斯卡十一岁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

他在十六岁就发表数学论文,二十二岁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机,二十四岁完成著名的真空实验……这些和他从小爱动脑筋是分不开的。

请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常州天宁寺,我们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

其主要原因是()[2分]
A 钟声的回音;
B 大钟还在振动;
C 钟停止振动后,空气还在振动;
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2)“呵!手指碰到发声的盘子,还有点麻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2分)
(3)阅读这篇短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何启发,谈谈你的感想。

(3分)
答案:
一、选择题:
DCCBD CBBCA BCCCC
二、填空
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2、振动、空气、音色
3、5、5 .
4、(合
理就给分)5、音色6、熔化、凝固7、蒸发、吸8、蒸发、吸收、9、太阳、声
三、实验与探究
1、温度、26℃
2、(1)控制变量法(2)20℃、39℃、52℃、泡沫塑料(3)降低相同的温
度、比较降温所需的时间
3、甲、液体蒸发吸热、大、乙
4、 A 、B
5、敲击右边的音叉,音叉发声向四周传播,引起左边音叉振动,从而将小球推开;
在真空中,看到右边的音叉振动,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能引起左边的音叉振动。

6、(只要全理就给分)
四、
1、(1)C (2)雷达
2、(1)B (2)盘子发声是由于振动引起的(3)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