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用全身心倾听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
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
痛苦创造了条件。
有一种佛教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着急做什么,站在那里!”
因为一个人如果想要别人了解自己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书中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哪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包括建议、比较、回忆、否定、说教、安慰、同情、询问、辩解、
纠正,这些都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感受。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我那时候……”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了”
回忆,“我想起……”
否定,“没那么严重,没那么……”
同情,“哦,那是挺惨的……”
询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但是……”
纠正,“事情经过不是那样的……”
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所以听到这些话可能会有逆反心理,可能会就此打断谈话,可能会觉得更不舒服等等。
我们只需要把耳朵贡献出来,站在那里。
被接纳带给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大,远胜于安慰和建议。
不论别人以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都可以去用心的体会,他们此时此刻的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在书中的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一位女士,她的先生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作者给的建议是,先猜猜先生的感受和需要,再回去和先生谈。
通过作者的引导,这位女士做到了这一点。
先生说:和你说还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你在生我的气吗?
作者引导说你这么说意味着他生气,是由于你的缘故,我建议你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这有助于你去了解他此刻的状态,而
避免去责备自己。
太太说,但我说什么呢,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需要什么呢?
作者再继续引导,从你先生的话中去寻找线索,他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当他那样说的时候呢,他没有得到什么?
太太再次试着去体会感先生的需要,说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作者继续引导,你现在关心的是他的想法,而非他的需要,我想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不是他的对我们的看法,那我们将会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太太再试一次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这样说的时候,这位女士把注意力放在了丈夫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还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通过我们的反馈帮助对方认识到,我们是否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
通常,我们的问题将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他人的观察,比如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吗?
2.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失望,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3.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定酒店。
在问问题的时候呢,我们要注意这些问题和下面这样的问题的区别。
1.你说的是什么事?
2.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觉?
3.你希望我怎么做?
第2组问题,并不需要我们去用心体会他人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直接,它们并不是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这样的提问方式,会像是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客户,容易产生距离感,如果真的要这么问,那么在提问前,提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说如果我想问,你说的是什么事,我们可以说,我有些困惑,我想知道你指的是哪件事,告诉我好吗?
另外他人反馈的时候,我们的语气也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的时候,将特别留意当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
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只是在体会,而不是在下结论不是在评判,那么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就会跟我们的距离拉近。
而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我们就需要好好的去审视一下自己的动机,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了它的目的,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关心的是加深与对方的联系,还是以
标准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去谈话,或者说我们是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还是我们在乎的也许只是希望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
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与此同时不论别人怎样用怎样的词语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别人,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当我们痛苦的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就需要去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且大声提出请求。
如果对方正处于激烈的情绪中,他也可能无法关注我们的感受和需要,那么换一个环境,让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等平静了,再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