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1-4(Sym.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沃夏克:⾃新⼤陆交响曲1-
4(Sym. No.9 in E Minor Op.95 From 此曲为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的第九⾸,作品编号:Op. 95。

这是德活夏克⼀⽣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
代表作,在整个⾳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

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

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

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彩,却显得⼗分朴实可爱。

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

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且在乐器的组合运⽤⽅⾯,更具有⽆穷的妙味。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乐章
序奏,慢板,e⼩调,4/8拍⼦。

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旋律。

乐章的引⼦部分由弦乐器、定⾳⿎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其特性与居住于匈⽛利和波西⽶亚境内的马札⼉民族固有的民俗⾳乐具有共通的性质。

这⼀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

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引⽤了他少年时期⽿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

乐章中另⼀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情的体现。

第⼆乐章
最缓板,降D⼤调,4/4拍⼦,复合三段体。

这⼀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处他乡时,对祖国⽆限眷恋之情的体现。

整个乐队的⽊管部分在低⾳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氛的⼏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的慢板乐章。

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民的由衷喜爱。

这充满⽆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填上歌词,⽽改编成为⼀⾸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泛流传、家喻户晓。

本乐章的第⼆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在忽⾼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种⽆⾔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

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活泼的旋律,具有⼀些捷克民间舞蹈⾳乐的风格。

第三乐章
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慢地不停旋转。

⾳乐有两个主题,第⼀主题轻快⽽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阶特⾊;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

第四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

⽓势宏⼤⽽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乐章的主要主题⼀⼀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聚⾸时的欢乐情景。

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号共同奏出,威武⽽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

这⼀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新世界)》是交响乐经典作品⾥较为通俗的⼀部。

创作年代较为晚近和作品本⾝的成功固然使它易于流⾏,⽽另⼀个辅助因素是这部交响曲⾥的⼀个主题被后⼈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还填配歌词,在许多国家传唱,歌词内容⼤多是怀念家乡。

在中国,⼆三⼗年代就已进⼊学堂乐歌的《思故乡》就是它的改编曲,所以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新世界)》在中国也为⼈们所熟悉。

德沃夏克是捷克卓越的民族主义⾳乐家。

捷克历史上被称做波希⽶亚,在这块⼟地上⾃古⼴出⾳乐⼈才,波希⽶亚乐师流⼊欧洲各地⽂化城市,对德奥古典⾳乐传统的形成起过重要作⽤,这⾥有“欧洲的⾳乐学院”的美称。

捷克名城布拉格的居民有很⾼的⾳乐鉴赏⼒,许多⾳乐家曾在这⾥获得最初的成功,如莫扎特、帕格尼尼、⽼约翰·施特劳斯等等。

这⾥的⼈民也有分明的爱憎,1848年欧洲⾰命,⽼约翰·施特劳斯投向保皇党,写了著名的《拉德斯基进⾏曲》,遭⼈唾弃,出⾛国外,在布拉格演出便遭当地市民抵制,甚⾄砸了他演出的场所。

德沃夏克1866年到1873年在布拉格国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乐队指挥是斯美塔那,后来两⼈都成了享誉世界的⼤作曲家。

德沃夏克是⼀位多产作曲家,在创作旺盛的中年时期在欧洲名声远播,曾九次访问过伦敦,1891年他50岁,英国剑桥⼤学授予他荣誉⾳乐学博⼠名衔,也是在这年,美国纽约国家⾳乐学院的创始⼈萨尔伯夫⼈向德沃夏克发出邀请,诚恳地请他主持⾳乐学院,聘期是两年。

德沃夏克经再三犹豫,最后还是接受了萨尔伯夫⼈的好意。

年薪15000美元的职务是不好轻易拒绝的,这是他任布拉格⾳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年俸的25倍。

1892年9⽉27⽇,德沃夏克登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地,欢迎他的有300⼈组成的庞⼤合唱团和多达80⼈的管弦乐团,这在当时是很⼤的规模。

德沃夏克对主⼈的热情好客并不感到意外,倒是纽约港⼝停泊的⼤轮船给他印象深刻。

19世纪末的美国⼯商业已有很⼤发展,形成了庞⼤的⾦融体系,百⽼汇⼤街上电话线电报线密布如织,街⾯上车⽔马龙,灯光彻夜通明,⾦融机构鳞次栉⽐,证卷交易所⾥不断上演着欲望的悲喜剧。

这⼀切与安然闲适的布拉格形成强烈的反差。

德沃夏克到纽约恰好⽐海顿到伦敦晚⼀百年,但⼯业化社会对⼈的冲击作⽤⼤致相当。

德沃夏克不愧是民族乐派的代表⼈物,他总是以民族⾳乐家的⾓度观察事物。

在美国他很快注意到⿊⼈⾳乐的旋律,并断⾔在⿊⼈⾳乐的基础上将产⽣属于美国的新⾳乐。

他写道:“在美国⿊⼈的曲调中,我发现了⼀个伟⼤⽽⾼尚的⾳乐学派所需要的⼀切。

这些美丽⽽丰富的主旋律是这块⼟地上的产物,它们是美国式的,是美国的民歌,你们的作曲家必须求助于它们。

”在纽约⾳乐学院的作曲课上,德沃夏克尽⼒把学⽣引向民族主义乐派。

到美国后三个⽉,德沃夏克开始为⼀部新的交响曲起稿,在此之前他已经有⼋部交响曲。

美国⾳乐界的朋友们热切地希望德沃夏克写⼀部能代表美国精神的作品。

历史短浅、缺乏⽂化根基的美国⼈急切地需要⼀部奠基之作,来建⽴⾃⼰的⾳乐⽂化。

1893年5⽉,交响曲总谱完成,这年的12⽉,第九交响曲在纽约⾸演,取得了巨⼤的成功。

新闻媒体对演出的盛况作热情的报道,并宣布“属于美国⾃⼰的交响曲”诞⽣了。

应萨尔伯夫⼈的请求,德沃夏克在出版第九交响曲时加上了“来⾃新世界”的副标题。

《第九交响曲》在中国⼀直通⾏着两个副题,⼀个是根据原⽂译出的“⾃新世界”,另⼀个是含糊其辞的“⾃新⼤陆”,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

据指挥家李德伦先⽣介绍,五⼗年代初,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纪念世界⽂化名⼈,德沃夏克是其中之⼀。

中国响应号召,决定演出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

当时中国志愿军正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作战,美国被当做世界⼈民的头号敌⼈。

解放初期⼈们常⽤“新社会”、“旧社会”、“新世界”、“旧世界”来作今昔对⽐。

当此之时演出《第九交响曲》,副题的“新世界”很有美化敌⼈之嫌,主事者便搞了个⽂字游戏,换成了“新⼤陆”,从那以后,“新⼤陆交响曲”这个名称便在中国流传下来。

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以避⼀时之讳的“新⼤陆”⼀直沿⽤,许多很严肃的正式出版物上还在使⽤这个假的、错误的曲名,李德伦先⽣认为应该纠正。

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公演以后,各种溢美之词蜂拥⽽⾄,其中主要夹带着按照美国⼈的愿望的评论,他们为了证明这是⼀部“美国交响乐”,对《第九交响曲》作出曲解的分析和评论,对乐曲本⾝妄加穿凿,说⾳乐素材取⾃于美国⿊⼈⾳乐。

对这些评论,作曲家本⼈予以坚决反对。

他说:“我没有使⽤过任何⼀个⿊⼈或印第安⼈旋律,我只是在作品中写了体现印第安⾳乐特⾊的⾃⼰的主题。

我⽤现代节奏、和声、对位和乐队⾳⾊的⼀切⼿段来发展他们。


作为民族主义⾳乐家的德沃夏克⼀向珍视民间⾳乐的节奏、旋律,对⿊⼈⾳乐的评价更是充满热情,但他⾸先是⼀位捷克⼈,他具有浓厚的捷克⼈⽓质,不会去写⼀部“美国交响曲”。

德沃夏克对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有强烈的印象,对这块迅速发展的⼟地上⿊⼈和印第安⼈的命运深表同情,这些在《第九交响曲》⾥都有情绪化的表现,⽽⾮形态上的表现。

德沃夏克在美国尽管待遇优厚⼯作愉快,但他总在怀念遥远的波希⽶亚家乡,《⾃新世界》交响曲⾥也⼤量地寄托了怀乡情绪,表现最突出的是第⼆乐章,著名的英国管奏出的主题。

所以,德沃夏克的⾳乐,不论是在英国写的还是在美国写的,都是捷克⾳乐。

德沃夏克在美国两年半时间的⽣活应该说是愉快的,在那⾥他尽享⼀个成功者受到的种种礼遇,但是他总被思乡情绪包围,他在美国写的另⼀部成功之作《⼤提琴协奏曲》⾥也浸透着这种情绪。

所以,尽管⼈们想⽅设法⼀再挽留,德沃夏克还是回到了波希⽶亚家乡。

在德沃夏克离开美国之后的⼀个世纪⾥,美国本⼟产⽣的⾳乐逐渐成长起来,出现了⼽什温、科普兰、巴伯、格罗菲等⼀批世界知名作曲家。

美国⾳乐也正如德沃夏克当年预⾔的那样,从⿊⼈⾳乐和印第安⾳乐⾥吸取丰富的营养,⿊⼈灵歌、布鲁斯、爵⼠乐对美国现代⾳乐的形成发⽣着重要的影响。

然⽽,不管德沃夏克本⼈同意与否,美国⼈还是把《第九交响曲(⾃新世界)》当做美国交响⾳乐的基⽯。

他们的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中演奏最多的是这部交响曲,近⼆⼗年来,⼏个美国⼤型交响乐团访华演出,数次演奏此曲,精⼼安排之下,似乎还是暗含着把此曲献给⾃⼰的意味。

《新世界交响曲》⾥有两个⾳乐主题被改编成流⾏的短曲,⼀个是前⾯提到的歌曲《思故乡》,是由第⼆乐章改编,另⼀段是第四乐章⾼亢兴奋的主题改编的铜管乐,经常在各种庆典活动中演奏,也是学⽣乐团喜爱排演的曲⽬。

⼀、捷克的骄傲
捷克⼈民引为骄傲的有三:⼀是⽐尔津的啤酒,⼆是斯美塔那,三是德沃夏克。

在欧洲⼤作曲家当中,德沃夏克是继柴科夫斯基之后第⼆个渡过⼤西洋的⼈。

美国迅猛发展的新⼤陆的惊⼈的经济势头与美国⿊⼈民谣的⾳乐价值,造就了《第九交响曲》(⾃新⼤陆)。

经安乐·泽德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演奏,⾸演获得了巨⼤的成功。

平静的美国⼈疯狂起来了,德沃夏克⾃述道:“听众狂热地⿎掌,我仿佛变成了国王……”出⽣在波希⽶亚偏僻农村的作曲家⽤⾳乐给祖国带来了荣耀。

⼆、来⾃新世界的声⾳
1892年9⽉26⽇,德沃夏克受美国纽约国家⾳乐学院创办⼈珍妮特·瑟伯夫⼈的邀请,出任纽约⾳乐学院的院长。

⼀踏上美国的⼟地,许多新鲜事物接踵⽽来:不同肤⾊的⼈群,快速轰鸣的机器,飞驰的汽车在街道上川流不息,港⼝的船舶穿梭往来,忙乱、纷繁、紧张……这是⼀块崭新的⼤地。

每⽇观察这新奇世界的德沃夏克,这天散步来到纽约的贫民区。

忽然,⼀阵深沉的⼥中⾳歌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马上循声寻找这个声源。

安东宁·德沃夏克作品⼀个⿊⼈姑娘,坐在⼀所破旧的⼩屋前,⼀边洗⾐,⼀边歌唱,德沃夏克问她:“这是什么歌?”“这是⿊⼈常唱的歌谣,是对家乡的追忆。

”德沃夏克对她的声⾳倍加赞赏,建议她去考⾳乐学院,⿊⼈姑娘难过地说:“学院不收⿊⼈。

”德沃夏克回去后的第⼆天就找到创办⼈交涉,他说:“如果不收这个⿊⼈学⽣,我就辞职。

”院⽅不得不收下了这个出⾊的⼥中⾳。

1893年,他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新⼤陆),⾸演便轰动美国,作品的标题为《新世界》。

那优美的、最感⼈的第⼆乐章主题,就是来⾃这个⿊⼈姑娘的歌谣对他的启迪。

交响曲的前⾝是巴罗克时期的意⼤利歌剧序曲(sinfonia),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们采⽤意⼤利歌剧序曲的快—慢—快结构谱写管弦乐作品,并将其称为交响曲。

从此,交响曲逐渐取代了巴罗克风格的乐队协奏曲,成为⾳乐会中主要的器乐形式。

古典主义时期
交响曲得到了真正的确⽴和发展,主要归功于曼海姆、柏林和维也纳乐派。

曼海姆乐派奠定了古典交响曲四乐章的基本结构,形成了快板-⾏板-⼩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套曲形式。

18世纪后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对交响曲进⾏了改⾰,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形式,后来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向发展的顶峰。

交响曲在⾳乐表现上具有⼴泛的艺术概括⼒和深刻的哲理性,它的结构与奏鸣曲⼀样,通常为四个乐章。

浪漫主义时期
交响曲有⼀定的发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内容具有⽂学性、标题性,曲式结构更⾃由,乐章数⽬不定(有⼀、⼆、五、六、七乐章组成的交响曲),乐队编制庞⼤,⾳响华丽⽽丰满,民族风格浓郁等。

以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布鲁克纳和马勒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20世纪
20世纪的交响曲受各种⾳乐思潮的影响,构思独特,乐队编制有⼤有⼩,⾳响复杂多变,风格多样。

以德彪西、斯克⾥亚宾、威廉斯、斯特拉⽂斯基、勋伯格、普罗科菲耶夫、⽶约、肖斯塔科维奇、科普兰、梅西昂、奥涅格、欣德⽶特和辟斯顿等作曲家的作品为代表。

交响曲
古典交响曲通常有四个乐章,其基本特征为:
第⼀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乐活跃,充满戏剧性,由两个对⽴主题作呈⽰、展开和再现,⽰意⽭盾的起因、发展和暂时的结果。

第⼆乐章,慢板,三段体或变奏曲,曲调缓慢如歌,内容往往表现⽣活的体验和哲理性的沉思,是交响曲抒情的中⼼段落,与第⼀乐章形成对⽐。

第三乐章,常⽤⼩步舞曲或谐谑曲,⾳乐体现了⽭盾冲突之后的闲暇、休整和娱乐,三段式结构。

第四乐章,多采⽤舞曲性格的急板如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内容与⽭盾的结果有关,常表现乐观、肯定的态度和胜利凯歌般的节⽇欢庆场⾯。

交响曲的产⽣意义和特点
symphony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来塑造⾳乐形象,并以交响乐队来演奏的⼤型套曲形式。

交响曲在⾳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乐创作上,它是作曲家们写作技巧⾼度发展的体现和产物;在发挥器乐表现⼒的⼴度和深度上,它都达到了顶峰。

虽然实质上它是⼀部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但它⽐奏鸣曲拥有更宏⼤、更丰富、更⾼级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