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比喻的句子都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中比喻的句子都有哪些
1. 论语中有比喻修辞的所有语句
《论语》中的比喻分为明喻和隐喻,下面我列的属于明喻。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见《论语·为政》。
【解析】譬:比喻,比方。
北辰:北极星。
共(gōng贡):通“拱”,环绕。
这几句大意是:处理政事用恩德,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于自己的位置不动,而群星自然环绕着它。
这几句用比喻说明:用恩德施政,有德于民,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像众星围绕着北极星一样。
可用来说明当政者施德政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析】所谓暇不掩瑜.日食月食,太阳月亮暂时好像被黑影遮住了一样,但最终却掩不了太阳月亮的光辉.君子有过错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过错时,就像日食月食,暂时有污点,有阴影;一旦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君子原本的人格光辉又焕发了出来,仍然不失为君子的风度. 4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解析】《论语.子张篇》我们老师是不可及的,好像天是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
5《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析】孔子说:"有些人外表非常严厉,内心却十分怯懦,若拿小人来作比喻,就像是翻墙挖壁进入别人家里的盗贼。
”
2. 论语中有比喻修辞的所有语句
《论语》中的比喻分为明喻和隐喻,下面我列的属于明喻。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见《论语·为政》。
【解析】譬:比喻,比方。
北辰:北极星。
共(gōng贡):通“拱”,环绕。
这几句大意是:处理政事用恩德,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处于自己的位置不动,而群星自然环绕着它。
这几句用比喻说明:用恩德施政,有德于民,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就像众星围绕着北极星一样。
可用来说明当政者施德政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析】所谓暇不掩瑜.日食月食,太阳月亮暂时好像被黑影遮住了一样,但最终却掩不了太阳月亮的光辉.君子有过错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过错时,就像日食月食,暂时有污点,有阴影;一旦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君子原本的人格光辉又焕发了出来,仍然不失为君子的风度.
4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解析】《论语.子张篇》我们老师是不可及的,好像天是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
5《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析】孔子说:"有些人外表非常严厉,内心却十分怯懦,若拿小人来作比喻,就像是翻墙挖壁进入别人家里的盗贼。
”
3. 《论语》中的经典句子有哪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
”
子游曰:“事君促,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食不言,寝不语。
席不正,不坐。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 “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
“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
“修己以安百姓。
”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之谓之瞽。
”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爷,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
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不知言,无以为知人也。
”。
4. 论语中运用比喻表现时间的句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歌》)
5. 论语中有那些句子
学而《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学而》一篇包括十六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不也很君子吗?”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的人,很少。
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做乱的,那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从事根本,根本建立,道就有了。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说话漂亮,打扮光鲜的,就少有爱人
的。
”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有没有尽忠?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老师教的有没有练习?”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孔子说:“治理千乘之国,就要谨慎办事,小心说话,节约开支,爱护人民,要根据时令来使用百姓”。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孔子说:“弟子回家要孝顺,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谨慎可信,爱戴人民,亲近仁德之士,实行之后还有余力,就去学文化。
”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子夏说:“尊重贤德而轻视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辅佐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有信用。
这样的人,就是他说没有上过学,我也认为他有文化。
”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就可以不固陋;以忠信为主,不和不同道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也不怕改正。
”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去世,不忘追念上辈祖先,民众的德行就会变得稳定忠厚。
”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到一个国家,总能议论参与这个国家的政事。
是求来的,还是另人给他的?”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
夫子求得的方法,或许与别人求的方法不同吧。
”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孔子说;“父亲还在,看他的志向;父亲不在了,要看他的行为;
三年不改他父亲的规矩,可以说是孝顺了。
”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先王的作法,在这一点上很不错。
大事小事都用这个规则,有行不通的。
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它,也不行啊。
”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有子说:“讲信用接近义的要求,说话就有分量;恭敬接近礼的要求,就能远离耻辱;结了婚也不忘掉亲人,也就可以跟着他了。
”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干事机敏,说话谨慎,去有道之士那里校正自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
不过不如虽贫穷却乐观,富裕而好礼的人。
”
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前面的你就能知道后面的。
”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 子路仲由仲由(前542~前480)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
字子路,又字季路。
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
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
曾协助孔子
“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
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他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
仲由后做卫国大夫孔悝之蒲邑宰,卫国贵族发生内讧,因参与斗争而被杀害。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
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内公”。
6. 《论语》中的关于学习的句子有哪些
《论语》中的关于学习的句子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译文: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
5、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
译文:孔子说:“如果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去学习《周易》,便可以不再有大的过错了。
”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译文:我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全部用来思考,但没好处,不如学习啊。
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译文: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唯恐赶不上,学到知识还恐怕丢掉了。
8、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他聪明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
7. 《论语》中形容知道各自的优点就可以互相学习的句子有哪些
只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于《论语·述而》。
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精神。
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这也表现了一种不耻下问,谦虚的学习态度。
《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
孔子说:“弗如也。
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
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
苟有过,人必知之。
”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子疾病,子路请祷。
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
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
”
子曰:“丘之祷久矣。
”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辨析: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
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
8. 论语中有关“和”的句子有哪些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第十六》
译文: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5、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文: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9. 论语里面都有哪些名句
论语里面的名句有:哀而不伤:悲哀但不过分伤心。
形容诗歌、音乐等优雅的哀调感情适度,不过分。
出自《论语·八
佾》。
饱食终日:整天只是吃得饱饱的。
形容无所事事。
出自《论语·阳货》。
不耻下问:不以向比自己差或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
出自《论语·公冶长》。
不教而诛:不进行教化,一有犯法的人就杀戮或惩罚。
出自《论语·尧曰》。
不念旧恶:不记过去的怨恨,不计较以往的过错。
出自《论语·公冶长》。
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比喻时光不停地流逝,也比喻不分昼夜地工作或学**。
出自《论语·子罕》。
不以人废言:不因为人有缺点、错误就否定他正确的意见。
出自《论语·卫灵公》。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吗?”,现在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比如:他这段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出自《论语·学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
出自《论语》中《泰伯》和《宪问》篇。
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言语和脸色,来揣度他的心意。
出自《论语·颜渊》。
**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自《论语·颜渊》。
成事不说:已经做过的事情,不再加以解释。
后来多指已经过去的事情无须计较。
出自《论语·八佾》川流不息:原比喻时光不停地流逝,后形容连续不断。
源自《论语·子罕》。
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
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对别人也无好处的行为,现多用来比喻冒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出自《论语·雍也》。
大动干戈:大规模地动用武力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出自《论语·季氏》。
待价而沽:等到高价钱时才卖。
比喻等到适当的时机出来做官。
出自《论语·子罕》。
箪食瓢饮:极其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清苦。
食,读sì。
出自《论语·雍也》。
当仁不让:形容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去做。
出自《论语·卫灵公》。
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共事。
出自《论语·卫灵公》。
道听途说: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出自《论语·阳货》。
斗筲之材:又做“斗筲之器”。
比喻气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筲,读shāo。
出自《论语·子路》。
发愤忘食:全副精力用于学**或工作,连吃饭都忘记了。
形容勤奋不怠。
出自《论语·述而》。
反求诸己:反过来要求自己,查找自己的责任。
源自《论语·卫灵公》。
犯而不校:受到触犯却不计较,形容为人宽厚,有教养。
出自《论语·泰伯》。
犯上作乱:冒犯上级,引起骚乱。
出自《论语·述而》。
斐然成章:形容富有文采又能成章法。
斐,读fěi。
出自《论语·公冶长》。
分崩离析:比喻一个国家或集团分裂、离散。
出自《论语·季氏》。
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而事实上却正说着了自己。
出自《论语·宪问》。
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
出自《论语·阳货》。
过犹不及: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出自《论语·先进》。
何陋之有:表示不嫌居住环境简陋。
出自《论语·子罕》。
后生可畏:青年人值得敬畏。
表示青年人能够超过老年人,前程远大。
出自《论语·子罕》。
怀宝迷邦:有才学有本领,却听任国家混乱而不出仕去治理。
出自《论语·阳货》。
患得患失:形容斤斤计较个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