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化学试卷分类汇编化学《酸和碱》(及答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九年级化学试卷分类汇编化学《酸和碱》(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测定,结果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可以除去皮蛋的涩味B.牙膏是中性物质
C.酱油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
【答案】A
【解析】
A、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皮蛋的PH大于7,显碱性,食醋和皮蛋能够发生中和反应,从而把皮蛋的涩味除去.故选项正确;
B、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酱油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D、葡萄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葡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B、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如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但二氧化碳不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常温下,pH<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一次实验开放日活动中,小杨同学取出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变红色.小杨同学做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B.该溶液的pH大于7
C.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某种碱
D.该溶液显碱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
【详解】
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正确;
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故正确;
C、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某种盐,比如碳酸钠,故错误;
D、该溶液呈碱性,故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见指示剂以及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
C.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质质量几乎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后溶质减少,溶剂质量几乎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
5.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否则不纯可能爆炸。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故B错误。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故C正确。 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故D正确。
6.下面图示为某些物品对应的pH范围,其中显弱碱性的是
A.小苏打B.杨梅C.栗子D.菠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常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碱性,pH
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故栗子呈弱碱性。
考点: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
7.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烧碱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浓硫酸和烧碱都会吸收空气中水分而质量变大,氯化钠质量基本不变,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其质量会减少。故选C.
8.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 HCl Na2SO4B.NaNO3 NaCl CuSO4
C.CaCl2 Na2SO4 Na2CO3D.NaOH BaCl2 NaSO4
【答案】A
【解析】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黄色,故选项错误;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A。
9.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
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
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显酸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小于7,错误;B、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大于7,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炉具清洁剂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考点:考查酸、碱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知识。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叫酸雨
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
C.pH>7的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
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则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偏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酸雨是pH<5.6的雨水;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pH<5.6的雨水叫酸雨,故选项说法错误;B、pH<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项说法错误;C、pH>7的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稀释了待测酸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pH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1.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此时液体为纯净物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