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练习人民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两幅图片反映的都是中国近代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故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B
2.“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②团结一心的精神③敢于造反的精神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敢于造反的精神在诗中未体现出来,排除③,故选C项。
答案:C
3.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规还国家旧所没地,而割弃使别为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
A.率兵收复新疆
B.设置新疆行省
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
D.建立西安行辕
解析: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了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故选B项。
答案:B
4.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①百日维新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甲午海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百日维新在诗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C
5.近代前期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近代前期”“倭”可知,题干中的“国土”指的是台湾。《盟约书》反映的是《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后,台湾人民掀起的反割台斗争。
答案:C
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辽东半岛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解析: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牺牲,故选C项。
答案:C
7.《定征清战略》一诗云:“作战先开第一期,直前扫荡北洋师。幄中夙有筹边策,渤海湾头树旭旗。”该诗描绘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根据信息“北洋师”“渤海湾头树旭旗”可知,该诗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故选C 项。
答案:C
8.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
A.是唐景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国而独立的主张
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和其他列强对台湾的侵略
D.是一个仿效美国而建立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占。“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实际是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举措。故选B项。
答案:B
9.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
A.左宝贵的部队
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
D.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解析:题干所述与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有关,A、B、C三项均与台湾无关,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0.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解析:“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说明义和团盲目排外,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帝,没有反封建,与维新变法没有继承关系,故B、C、D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A
11.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大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 )
A.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
B.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
C.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
D.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
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从“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可以看出,袁昶认为义和团攻击使馆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故选A项。材料只是引用了古代的交战礼仪,并非利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排除B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观点并没有得到当时统治者的支持,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A
12.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解析: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典型事件,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故选C项。
答案:C
13.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题干材料所包含的信息。“反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否定,“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则是对义和团运动反帝斗争的肯定。故选C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