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
力量的刽子手。
课堂总结
这首诗被称为是陆游“一生爱国热情的艺 术概括”,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 永恒的主题,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 沧桑句便工”,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 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 把它发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 在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 陆游诗歌的灵魂。
问题探究
思考: 1.作者书写了哪些事情? 2.作者是如何书的? 3.作者因何而“愤”?其根源又是什么?
看内容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 坚定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记得在瓜洲渡口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 马纵横驰骋,收复大散关捷报频传。
课堂检测
1.陆游的《书愤》中,在今昔对比中强烈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的 诗句是“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2.陆游的《书愤》中运用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 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的两句是“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 3.《书愤》中诗人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事迹,使用蒙太奇的手法绘成一幅浩 浩荡荡的军容画面的句子是“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 4.《书愤》中慨叹自己早年不懂世事,一心欲复故国的诗句 是:“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时越州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存诗 93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其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后期多为田园 诗,诗风清丽平淡。
看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 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 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 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 年,少年时“扫胡尘” “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 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 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书愤》。
鉴赏诗歌学法指导
看标题
看作者
看背景 看手法
看内容
书愤
陆游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者 感情(重)。
2、学习并继承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重)。 3、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难)。
看标题
书 愤
解题
书写 愤懑,悲愤
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之情。
看作者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里,陆游是 一个怎样的人?其作品的风格 又是怎样的?
塞上长城空自许,
用典,立志捍卫国家,却壮志未酬垂垂老矣。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用典,仰慕诸葛亮并以此自勉。
千载谁堪伯仲间。
析主旨
3. 作者因何而“愤”?其根源又是什么?
wk.baidu.com所“愤”之一:世事艰
“愤”报国无门
所“愤”之二:空自许
“愤”壮志难酬
所“愤”之三:鬓先斑
“愤”年华空老
所“四愤“”愤之”四的:根谁源堪,伯在仲于间南宋朝“廷愤“”主收和复派无”望。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看手法
2.作者是如何书的?
早岁那知世事艰,
直抒胸臆,道出辛酸与坎坷。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列锦,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的战场画卷, 铁马秋风大散关。 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的雄心壮志。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白白的把自己看作戍边将领,到如今鬓发斑白,盼恢复故土已成 空谈。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名传后世,千百年来有谁能相提并论。
看内容
1.作者书写了哪些事情?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