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人与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环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积
B.多食牛肉、少吃野菜,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中草地面积的占用
C.生态足迹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远小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
2.下图反映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

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情况下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C.据图可知,环境容纳量能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而上升
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3.“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下关于“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B.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容易导致地球出现温室效应
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
径之一
D.“低碳”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低
4.由于海洋的“公有性”,许多国家每年都向海洋中倾倒大量废物,其中多数为有机营养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废物的倾倒,导致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B.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素增加,鱼类受这一影响比藻类更加严重
C.海洋水体有净化功能,只要向海洋中倾倒的废物适量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污染物排放导致赤潮的爆发,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5.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6.(多选)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即为新物种的形成过程
B.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C.生物多样性是经过漫长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7.白鲟、白鳍豚、长江鲥鱼等长江特有鱼类已宣布功能性灭绝(数量非常少,自然情况下难以维持繁殖),为保护和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相关部门制定了10年内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的方案。

下列关于长江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鱼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鱼种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B.长江鱼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
C.长江禁渔方案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单纯禁渔难以避免长江某些特有物种彻底灭绝的风险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离不开负反馈调节过程
B.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
C.生态系统生物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稳定性越高
D.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通常高且稳定
9.某生态移民示范镇通过植树造林、秸秆还田、引黄入滩等措施使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同时引入巨菌草代替阔叶树栽培香菇,带领当地人民实现脱贫致富。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昔日的“干沙滩”变成如今的“金沙滩”经历了初生演替的过程
B.秸秆被农田中的微生物分解,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无机盐和能量
C.养殖产业等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说明地方综合治理的首要目的是发展经济产业
D.综合发展“干沙滩”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自生等原理
1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我国的生态工程以经济、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C.珊瑚虫和藻类通过共生实现“1+1>2”,主要遵循的是整体原理
D.“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等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11.设计生态工程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B.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人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12.(多选)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湿地建设和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是海绵城市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具有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等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生态系统中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曝气孔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同时吸附基质可增加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13.某地区积极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
D.该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14.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X射线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
C.臭氧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15.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

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
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

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
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1)图1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层面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
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

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3)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某食物网。

回答下列问题:
①雪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作“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

雪豹有时会用尿液留下自己的气味信息来标记领地,这属于________信息。

②该食物网中,鼠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填生物名称)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雪豹同化的能量的流向与牦牛的区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红树林享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是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

为减少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红树林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选择其中三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

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含量的最佳效果。

②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属于________价值。

③用标记重捕法计算红树林区的短吻缰虾虎鱼的数量时,发现标记的鱼被天敌捕食较多,则与实际值相比,调查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④当红树林水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_______,很快消除污染,其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

答案:
1. C 生态足迹除包括维持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外,还包括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A错误;与食用野菜相比,食用牛肉会增大生态足迹值,B错误;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如开车出行增加了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同时增加了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等,由此推测其人均生态足迹值应高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D错误。

2. C 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模式Ⅰ是最理想的,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模式Ⅱ、Ⅲ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从而使环境容纳量下降,人口数量也会大幅度下降,模式Ⅲ表示的情况最严重,C错误。

3. D “低碳”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防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D错误。

4. B 有机废物的倾倒,使能分解有机营养盐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含有N、P等无机盐又会导致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覆盖在水体表层,又会导致表层以下的水体光照减弱,有可能导致其他水生植物死亡,从而发生恶性循环,因而不能缓解温室效应,A 错误;海洋污染导致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素增加,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处于较高营养级的鱼类受这一影响比藻类更加严重,B正确;虽然海洋水体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但其净化能力有限,而且不能因为“适量”就向海洋中倾倒废物,C错误;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污染物排放导致赤潮的爆发,说明破坏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题中信息没有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信息,由此不能得知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的高低,D错误。

5. D 严重退化湿地中鼠害严重,鸟类丰富度降低,食物网结构简单,A错误;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鸟类的死亡率增加,不能直接说明丰富度降低,B错误;湿地自我调节能力是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C错误;由题表可知,湿地退化会使湿地积水减少,直至完全干涸,因此湿地退化在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下降,即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正确。

6. BD 生物多样性除了物种多样性,还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A 错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非禁止开发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B正确;协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物种的种间关系实现的,可以种间竞争,也可以种间互助等,C错误;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如食用、药用、科研和文学艺术创作等;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如森林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D正确。

7. A 长江鱼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长江长期以来受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B正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启示我们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长江禁渔方案符合该理念,C正确;单纯禁渔难以避免长江某些特有物种彻底灭绝的风险,还应积极对濒危鱼类进行人工繁育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正确。

8. C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而负反馈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正确;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多,不一定生物种类多,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种类的数量多少有关,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C错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净生产量高可为更多的生物提供能量,因此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通常高且稳定,D正确。

9. D 由昔日的“干沙滩”变为“金沙滩”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演替,由于改造前具有一定的土壤条件,则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 错误;秸秆中有机物会被农田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无机物,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无机盐,但不能提供能量,B错误;地方综合治理的首要目的是恢复生态环境,其次带动发展经济产业,C错误;综合发展“干沙滩”的过程中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运用植树造林、引入巨菌草代替阔叶树栽培香菇等措施,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自生等原理,D正确。

10. C 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不能被循环利用,A错误;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B错误;珊瑚虫和藻类通过共生实现“1+1>2”,主要遵循的是整体原理,C正确;“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等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D错误。

11. B 该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等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但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A错误;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B正确;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
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将不能正常运转,D错误。

12. ABC 湿地中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通过吸附、分解等作用,可以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正确;湿地生态系统是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生物迁移和群落演替比较活跃,既存在开始于水生环境的水生演替,也存在开始于陆生环境的陆生演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同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B正确;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C正确;曝气孔增加了溶解氧的含量,会使厌氧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降低,D错误。

13. D 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但并不是没有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该湿地公园具有旅游观赏和对生态系统调节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正确。

14. C 臭氧可以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短波光线,包括紫外线和X射线,A正确;臭氧减少会导致更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B正确;臭氧层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C错误。

15. C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区的水鸟有146种,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近海、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故选C。

16. (1)Ⅰ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遗传(基因)多样性;Ⅱ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Ⅲ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
(2)直接
(3)由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其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由地雀C与地雀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地雀C与地雀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地雀C为新物种,则地雀C与地雀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
17. (1)①化学②华扁穗草和青藏苔草雪豹同化的能量流动的去向缺少流向下一个营养级(2)①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 ②间接③偏大④微生物分解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1)①雪豹用尿液留下自己的气味信息以标记领地,这属于化学信息。

②鼠兔粪便中的能量来源于其食物华扁穗草和青藏苔草同化的能量。

与牦牛同化的能量流动的去向相比,雪豹的缺少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2)①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三种水生植物中,浮水植物b吸收N 的能力最强,沉水植物c吸收P的能力最强,所以投放这两种植物可以达到降低该湿地中N、P含量的最佳效果。

②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③若被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

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