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A.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
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
D.Fe2+被溴水氧化成Fe3+
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烷烃含共价键数目一定是(3n+1)N A
B.71gCl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目为N A
C.2L0.5mol·L-1Na2C2O4溶液中C2O42-和HC2O4-的总数为N A
D.50g含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与足量的钠反应,放出H2的分子数目为N A
3.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CO2B.BeCl2C.BBr3D.COCl2
4.已知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CH4中含4N A个s﹣pσ键
B.1molSiO2晶体中平均含有4N A个σ键
C.12g石墨中平均含1.5N A个σ键
D.12g金刚石中平均含有2N A个σ键
5.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0 mL C(OH-)= 0.1mol/L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1 mol/L 的盐酸,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消耗盐酸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合金质量为0.92 g
B.图中V2为60
C.整个加入盐酸过程中Na+的浓度保持不变
D.Q点m1为1.56
6.在下列溶液中滴入三氯化铁溶液无变化的是()
A.B.
C.D.氢碘酸
7.下列变化与原电池原理有关的是
A.金属钠的新切面很快会失去金属光泽
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C.Zn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几滴CuSO4溶液可加快反应
D.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时加入少量MnSO4固体,反应加快
8.已知: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利用下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
相关数据如下:
密度/(g·cm-
水中溶解性
物质沸点/℃
3)
正丁醇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75.7 0.8017 微溶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9.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CO2和H2O(g)、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定每步处理都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黑色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晶体;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
由此可以确定原无色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g),至少含有H2、CO中的一种
B.一定含有H2O(g)、CO,至少含有CO2、H2中的一种
C.一定含有CO、CO2,至少含有H2O(g)、H2中的一种
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g)、CO2中的一种
10.下列对应符号表述正确的是
A.一氯甲烷的结构式CH3Cl 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6H12O6
C.苯的分子式D.丙烯的实验式CH2
11.下列除去杂质(试样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时,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A B C D
试样Na2CO3(NaHCO3)FeCl2(FeCl3)Fe(Al)CO2(SO2)
除杂试剂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NaOH溶液饱和NaHSO3溶液A.A B.B C.C D.D
12.下列各项中I、II两个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选项反应I 反应II
A CH2=CH2→CH3CH2Cl
B CH3CH2Cl→CH3CH2OH CH3CH2OH→CH3COOCH2CH3
C CH3CH2OH→CH2=CH2CH3CH2OH→CH3CHO
D 油脂→甘油
A.A B.B C.C D.D
13.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X 的氢化物熔点比W 的氢化物低
C.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D.ZM2、YM2晶体类型相同,晶体中含有化学键类型也相同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烯中C=C的键能是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
B.氮气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C.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大
D.NH4+中4个N-H键的键能不相同
15.在 0.1mol/L 的醋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减小B.n(H+)增大C.溶液的 pH 增大D.c(Ac-)增大
16. [Co(NH3)5Cl]2+配离子,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
A.1 B.2 C.4 D.6
1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乙醇和足量的乙酸充分反应可得到N A个H2O
B.标准状况下,11.2L丙烯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3N A
C.1mol羟基和1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 A
D.2.24L(标准状况下)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
18.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固体剩余物是( )
A.Na2CO3和Na2O2B.Na2CO3和NaOH
C.NaOH和Na2O2D.NaOH、Na2O2和Na2CO3
19.(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才是离子化合物
C.并非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D.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0.(6分)下列化学方程式能用离子方程式2H++CO32-=H2O+CO2↑表示的是( )
A.HCl+NaHCO3=NaCl+H2O+CO2↑
B.2HCl+BaCO3=BaCl2+H2O+CO2↑
C.H2SO4+Na2CO3=Na2SO4+H2O+CO2↑
D.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某学习小组对人教版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按压此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
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④浓硫酸具有酸性⑤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
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的A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_________(填编号);
②图1的B装置所装试剂是_________;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
③图1的A装置中使蔗糖先变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后体积膨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某学生按图进行实验时,发现D瓶品红不褪色,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推测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高血脂的新药I(C31H34O6)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CHO
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反应类型是___。
(2)G的结构简式为___。
(3)①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写出E和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写出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4)若某化合物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大14,且满足下列条件,则W的可能结构有___种。
①遇到FeCl3溶液显色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3.(8分)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1)下图是金属Ca和Cu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和Cu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Cu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 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E.离子键
②[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3)第四周期过渡元素Fe、Ti可与C、H、N、O形成多种化合物。
①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因为HCHO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CH2O易溶于水
B.HCH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C6H6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大键,C2H2是非极性分子
D.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③氰酸(HOCN)是一种链状分子,它与异氰酸(HNCO)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试写出氰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4)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写出一种与 CN- 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Al-Fe合金的立体晶胞如下图所示。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②若晶体的密度=ρ g/cm3,则此合金中最近的两个Fe原子之间的距离(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为__________cm。
24.(10分)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
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 CO(g)+2H 2(g)CH3OH(g) △H 1=-90.7 kJ·mol-1
② 2CH 3OH(g)CH3OCH3(g)+H2O(g) △H 2=-23.5 kJ·mol-1
③ CO(g)+H 2O(g)CO2(g)+H2(g) △H 3=-41.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3H 2(g)+3CO(g)CH3OCH3(g)+CO2(g) △H=____kJ·mol-1。
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产率的有____。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2)将合成气以n(H2)/n(CO)=2通入1 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H2(g)+2CO(g) CH 3OCH3(g)+H2O(g) △H,其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H < 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时,起始n(H2)/n(CO)=3,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小于50%
(3)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备二甲醚。
观察图2回答问题。
催化剂中n(Mn)/n(Cu)约为___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4)图3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5)甲醇液相脱水法制二甲醚的原理是:
CH3OH +H2SO4→ CH3HSO4+H2O,
CH3 HSO4+CH3OH → CH3OCH3+H2SO4。
与合成气制备二甲醚比较,该工艺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低,转化率高,其缺点是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无Fe3+,当再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说明反应产生了Fe3+,原溶液中含有Fe2+。
加入溴水时,发生反应:2Fe2++Br2=2Fe3++2Br-,Fe3++3SCN-=Fe(SCN)3,由此可知物质的氧化性:Br2>Fe3+,错误的选项是A。
2.D
【解析】分析:A. 标准状况下,只有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为气态,碳原子数在5与17之间的烃为液态,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17的烃为固态,据此分析判断;B. 根据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分析判断;C. 根据2L0.5mol·L-1Na2C2O4溶液中中存在原子守恒分析判断;D. 书写计算出乙醇和水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分析判断。
详解:A. 标准状况下,只有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为气态,碳原子数在5与17之间的烃为液态,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17的烃为固态。
标准状况下,22.4L烷烃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mol,故A错误;B. 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Cl2不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少于N A,故B错误;C. 2L0.5mol·L-1Na2C2O4溶液中存在原子守恒,n(H2C2O4)+n(HC2O4-)+n(C2O42-)=1 mol,因此C2O42-和HC2O4-的总数为N A,故C正确;
D. 50g含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中含有乙醇23g,水的质量为27g,因此n(CH3CH2OH)=0.5 mol,n(H2O)=1.5 mol,与足量的钠反应,乙醇放出0.25mol氢气,水放出0.75mol氢气,共放出氢气1mol,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
本题的易错点为AD,A中要烷烃的状态与碳原子数目的关系,V m=22.4L/mol,只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D中要注意水也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3.D
【解析】
【详解】
A.CO2为直线形结构,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BeCl2为直线型结构,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B错误;
C.BBr3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
D.COCl2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A
【解析】
【详解】
A.甲烷中4个C-H是sp3杂化,不是s-p杂化,选项A不正确;B.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4条Si-Oσ键,1molSiO2晶体中平均含有4N A个σ键,选项B正确;C.石墨中每个C 原子与其它3个C原子形成3个C-Cσ键,则平均每个C原子成键数目为3×=1.5个,12g石墨物质的量为=1mol,平均含1.5N A个σ键,选项C正确;D.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可形成的C-Cσ键为4个;每条C-C键被两个C原子共有,每个碳原子可形成:4×=2个C-C键,则12g金刚石即1mol,含C-Cσ
键2mol,即个数为2N A,选项D正确;答案选A。
5.D
【解析】
分析: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发生2Na+2H2O═2NaOH+H2↑、
2Al+2H2O+2NaOH═2NaAlO2+3H2↑,加盐酸时发生NaOH+HCl═NaCl+H2O、NaAlO2+HCl+H2O═NaCl+Al(OH)3↓、Al(OH)3↓+3HCl═AlCl3+3H2O,再结合图象中加入40mL盐酸生成的沉淀最多来计算。
详解:由图象可知,向合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盐酸,先发生NaOH+HCl═NaCl+H2O,后发生
NaAlO2+HCl+H2O═NaCl+Al(OH)3↓,最后发生Al(OH)3↓+3HCl═AlCl3+3H2O,
合金溶解后剩余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L×0.1mol/L=0.02mol,由NaOH+HCl═NaCl+H2O,则V1为
0.02mol
=0.02L=20mL,生成沉淀时消耗的盐酸为40mL-20mL=20mL,其物质的量为0.02L×1mol/L=0.02mol,1mol/L
由NaAlO2+HCl+H2O═NaCl+Al(OH)3↓,
0.02mol 0.02mol 0.02mol
A、由钠元素及铝元素守恒可知,合金的质量为0.04mol×23g/mol+0.02mol×27g/mol=1.46g,选项A错误;
B、由Al(OH)3↓+3HCl═AlCl3+3H2O可知,溶解沉淀需要0.06molHCl,其体积为60mL,则V2为
40mL+60mL=100mL,选项B错误;C、由2Na+2H2O═2NaOH+H2↑、2Al+2H2O+2NaOH═2NaAlO2+3H2↑,加盐酸后,先发生NaOH+HCl═NaCl+H2O,后发生NaAlO2+HCl+H2O═NaCl+Al(OH)3↓,最后发生Al(OH)3↓+3HCl═AlCl3+3H2O,随着盐酸的量的加入,体积增大,钠离子的量不变,所以浓度减小,选项C错误;
D、由上述计算可知,生成沉淀为0.02mol,其质量为0.02mol×78g/mol=1.56g,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钠、铝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元素守恒的方法来解答,难度较大。
6.A
【解析】
【详解】
A、苯甲醇与氯化铁溶液不反应,滴入三氯化铁溶液无变化,A正确;
B、对甲基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B错误;
C、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C错误;
D、氢碘酸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碘、氯化亚铁,D错误;
答案选A。
7.C
【解析】
【详解】
A.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则金属钠的新切面很快会失去金属光泽,与原电池无关,A错误;
B.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生成铁的氧化物,形成蓝黑色保护层,与原电池无关,B错误;
C.Zn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几滴CuSO4溶液,在锌的表面生成Cu,形成原电池可加快锌的反应速率,C正确;
D.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时加入少量MnSO4固体,Mn2+作催化剂,反应加快,与原电池无关,D
错误;
答案为C。
【点睛】
铜离子得电子能力强于氢离子,铜离子得电子,在锌的表面生成Cu,与硫酸形成原电池,加快负极的消耗。
8.B
【解析】
【分析】
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B.粗正丁醛中含有水;C.正丁醛密度小于水的密度;D.温度计1控制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温度计2是控制馏出成分的沸点;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所以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确;B.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也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B错误;C.正丁醛密度为0.8017 g•cm-3,小于水的密度,故水层从下口放出,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确;D.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D 正确;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①中通过了碱石灰后,气体中无CO2、H2O,②通过炽热的氧化铜,CO和H2会把氧化铜还原成铜单质,同时生成CO2和H2O,H2O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CO2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以此来判断原混合气体的组成。
【详解】
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碱石灰吸收H2O和CO2,体积减小证明至少有其中一种,而且通过碱石灰后全部吸收;
②通过赤热的CuO时,固体变为红色;可能有CO还原CuO,也可能是H2还原CuO,也可能是两者都有;
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而这部分水来源于氢气还原氧化铜时生成,所以一定有H2;
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证明有CO2,而这些CO2来源于CO还原CuO产生的,所以一定有CO。
综上分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气体的推断的知识,抓住题中反应的典型现象,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
10.D
【解析】
【详解】
A.一氯甲烷的结构式为,A错误;
B.苯的分子式为C6H6,苯的结构简式为,B错误;
C.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C错误;
D.烯烃的的通式为C n H2n,则丙烯的实验式为CH2,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D。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Ca(OH)2,该物质会和NaHCO3、Na2CO3都反应,应加NaOH溶液,A错误;
B、NaOH会和FeCl2、FeCl3都反应,应加铁屑还原,B错误;
C、Fe不和NaOH溶液反应,Al可以溶解于NaOH溶液中,C正确;
D、NaHSO3不能和CO2、SO2反应,应用饱和NaHCO3溶液,D错误;
故答案为C。
12.B
【解析】
【详解】
A. 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CH2=CH2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l,属于加成反应,A项错误;
B. CH3CH2Cl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2OH,属于取代反应;CH3CH2OH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CH3COOCH2CH3,属于取代反应,B项正确;
C. CH3CH2OH在170°C、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CH2=CH2和水,属于消去反应;CH3CH2OH与氧气在铜或银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CH3CHO和水,属于氧化反应,C项错误;
D. 油脂在稀硫酸或氢氧化钠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属于取代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
条件下可生成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有机物中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常考点,其中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特点很显著,判断依据可归纳为:若为取代反应,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为例,甲烷分子内的一个H被取代,消耗一个Cl2,同时产生一个无机小分子HCl;若为加成反应,以CH2=CH2与Br2反应为例,其原理是:C=C中的双键断开其中一个,两个C各形成一个半键,分别与两个Br原子结合成键,其特点就是双键变单键,不饱和变饱和。
因此抓住有机反应类型的主要特点才能万变不离其宗,解答此类题型时游刃有余。
13.C
【解析】
【分析】
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M和Z均形成-2价的阴离子,且原子半径Z>M,则M为O元素,Z为S元素;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为Na元素,离子半径:Z2—>W—,则W为Cl元素,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结合原子半径可知,Y为Si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X为Na元素,Y为Si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M为O元素。
A.钠和氧还可以形成Na2O2,故A错误;
B.钠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氯的氢化物为共价化合物,因此X 的氢化物熔点比W 的氢化物高,故B 错误;
C.Cl2和O3都具有强氧化性,则可以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故C正确;
D.ZM2、YM2分别为SO2、SiO2,晶体类型不同,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原子晶体,故D错误;
答案选C。
14.B
【解析】
【分析】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轨道之间以“肩并肩”的方式形成π键的重叠程度要比以“头碰头”的方式形成σ键的重叠程度小得多。
两个碳原子之间形成的σ键比π键牢固,σ键的键能通常大于π键。
【详解】
A.乙烯中两个碳原子间存在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乙烷中两个碳原子间存在一个σ键,乙烯中C=C的键能应当大于乙烷中C-C的键能且小于乙烷中C-C的键能的2倍,故A错误;
B.氮气分子中有三个共价键,1个σ键和2个π键,故B正确;
C.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差别越大,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N原子与O原子吸电子能力
的差值小于C与O吸电子能力的差值,N-O键的极性比C-O键的极性小,故C错误;
D.在NH4+中参与成键的8个电子分布在原子最外层的4个能量相等的sp3杂化轨道中,4个N-H键的键能键长键角都相等,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
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有效判断键的种类及数目;判断成键方式时,需要掌握: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2个π键,且σ键比π键稳定。
15.D
【解析】
【详解】
醋酸是一元弱酸,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在0.1mol/L的醋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促进醋酸的电离,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浓度减小,因此pH增大。
答案选D。
16.D
【解析】
【详解】
配合物也叫络合物,为一类具有特征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统称中心原子)和围绕它的称为配位体(简称配体)的分子或离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中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配体提供孤电子对,配合物[Co(NH3)5Cl]2+中,Co2+为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电荷数为+2,Cl、NH3为配体提供孤电子对,有一个氯离子和五个氨分子做配体,配位数为6,答案选D。
17.B
【解析】
【详解】
A.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则1mol乙醇和足量的乙酸充分反应得到的H2O分子数目小于N A,故A错误;
B.则标准状况下,11.2L丙烯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丙烯分子内含有的极性共价键即C-H键数目为6个,则0.5mol丙烯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3N A,故B正确;
C.每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每个OH-含有10个电子,则1mol羟基和1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不等,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的苯为液体,则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标准状况下)苯的物质的量,也无法确定其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分子数目,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8.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有: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22222Na O +2H O 4NaOH+O =↑。
设NaHCO 3、Na 2O 2都有2mol ,则NaHCO 3分解得到1mol CO 2和1mol H 2O ,1mol CO 2和1mol H 2O 又各自消耗1mol Na 2O 2,所以剩余固体为Na 2CO 3和NaOH ,故合理选项为B 。
19.C
【解析】分析: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
C .氯化铝中含有共价键;
D .单质分子中也含有共价键。
详解: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KOH 等,A 错误;
B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 等,B 错误;
C .并非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例如氯化铝中含有共价键,C 正确;
D .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能是单质,如O 2等,D 错误;
答案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与化学键的关系,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确定化学键,易错选项是C ,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也可以形成离子键,为易错点。
20.C
【解析】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2H ++CO 32-
=H 2O +CO 2↑可知该反应属于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和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另一种可溶性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结合选项分析判断。
详解:A . HCl +NaHCO 3=NaCl +H 2O +CO 2↑的离子方程式为H ++HCO 3-=H 2O +CO 2↑,A 错误; B . 2HCl +BaCO 3=BaCl 2+H 2O +CO 2↑中碳酸钡难溶,离子方程式为2H ++BaCO 3=Ba 2++H 2O +CO 2↑,B 错误;
C . H 2SO 4+Na 2CO 3=Na 2SO 4+H 2O +CO 2↑的离子方程式2H ++CO 32-=H 2O +CO 2↑,C 正确;
D . 2CH 3COOH +Na 2CO 3=2CH 3COONa +H 2O +CO 2↑中醋酸难电离,离子方程式为2CH 3COOH +CO 32-=2CH 3COO -+H 2O +CO 2↑,D 错误。
答案选C 。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②④ Ⅱ 品红溶液 检验SO 2是否被除尽 溶液出现白色浑浊 C 12H 22O 11(蔗糖)
12C+11H 2O 2H 2SO 4(浓)+C ΔCO 2↑+2SO 2↑+2H 2O CO 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
5CO+6H++2MnO4-Δ
5CO2↑+2Mn2++3H2O
【解析】
【分析】
(1)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2)①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为固液不加热装置;
②B中盛放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E中的氢氧化钡溶液检验二氧化碳,D中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
③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生成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将C氧化成二氧化碳;
④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
【详解】
(1)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说明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根据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酸性;答案为②④;
(2)①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为固液不加热装置,装置选择Ⅱ;
②B中盛放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用E中的氢氧化钡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Ba(OH)2溶液变浑浊,所以要先除去二氧化硫,所以C中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D中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
③浓硫酸有脱水性,能使蔗糖脱水生成C,方程式为C12H22O11(蔗糖)12C+11H2O;浓硫酸有强氧
化性能将C氧化成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H2SO4(浓)+C Δ
CO2↑+2SO2↑+2H2O;
④D瓶品红不褪色,说明气体中无二氧化硫,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可能是浓硫酸将C氧化成一氧化碳,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故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O+6H++2MnO4-Δ
5CO2↑+2Mn2++3H2O。
【点睛】
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在解答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理解反应原理,然后根据反应原理正确的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取代反应2+O22+2H2O
HCHO+4Cu(OH)2→CO2↑+2Cu2O↓+5H2O +2[]
32
Ag(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