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5届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中央领导人在二0
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华伟大文化对于新时代砥砺前行的重要作用,而他提到的这片辽阔土地所孕育的、令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心驰神往的大漠孤烟、江南细雨、黄河九曲、奔流长江、良渚、二里头、殷墟甲骨、三星堆等等,都是纪录片人的创作富矿。
2023年,纪录片行业深入贯彻中央领导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承历史、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记录下国家行进步伐何以坚实、有力量、见风采、显底色,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创作繁荣。
②记录中国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之姿。
2023年纪录片搭建文化对话交流的桥梁,国际合作灵动多样,出海态势欣欣向荣,结出累累硕果。
传播视角方面,重全球视野,《当法老遇见三星堆》在文化互鉴角度揭示不同文明背景下相同的热爱,《下一站出口》邀请外籍青年走进、体验真实的中国。
合作模式方面,联合拍摄制作,增强纪录片的国际竞争力,在中法建交即将迎来60周年之际,中法合拍纪录片《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留存具有科学价值的影像档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联合出品,华纳兄弟探索集团联合制作的《中国海南·雨林秘境》呈现海南热带雨林的独特性、稀缺性和神秘性。
跨国发行和传播效力方面,《诗约万里》(第二季)征集制作了全球网友互动产品《我在全世界为你读诗》等衍生产品,点燃了海内外网友的多语种传播热情;《何以中国》不仅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创新讲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创生的故事,而且启动国际版的制作,推进海外传播,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的国际影响力。
③纪录片圈层的突破还体现在对接不同内容样态。
以市场化为导向,“纪录+”的形态日趋丰富,“十慢直播”“十短视频”“十综艺”“十元宇宙”“+电商”等等,多元化的创作生态激发了新一轮内容升级变革。
《如果国宝会说话》联合CMG观察等机构开启的“千千晚星陪你跨年”直播全网累计观看人次达331万;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以纪录片的手法呈现都市基层民警群像,普法性与娱乐性融合巧妙。
纪录片文化IP的养成、与线下文商旅的融合也在推进,乡村振兴纪录片《上新吧,福味》将拍摄期间台前幕后的故事收录进同名书籍。
《中国》(第三季)《但是还有书籍》等纪录片开展了一系列线下活动,人文价值与经济效益交融共增。
此外,纪录电影亦频现精品佳作,吸引力和感染力十足。
《看不见的顶峰》凸显平凡人的伟大与渺小,给予更多人勇毅前行的力量。
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2023年,纪录片行业在内容制播上找到新方式、新思路、新语态,也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上探索新模式、新合作,推动行业持续创新创优。
⑤2023年8月28日,2021年度、2022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选结果正式对外发布,全面回首和系统总结过去两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成就和有益经验。
未来,在国家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政策支撑、项目牵引、产业带动、人才培育,与中国纪录片人一道,共同推动形成纪录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共同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纪录片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⑥2023年,第29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在深圳召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圆满完成换届工作,新一届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成员将团结带领广大纪录片工作者齐心协力、积极作为,为推动电视艺术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安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周的新安纪录片大会促进纪实内容创作各
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长三角纪录片行业发展联盟铺建起纪录片联合创作、推广、交流、培训、学术、评奖等相关活动的平台,致力于加强长三角地区纪录片界与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擘画行业发展前景。
⑦遵循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情感逻辑,2023年纪录片行业在思想上强化价值引领,在创作上把握时代主题、厚植文化底蕴,在制作上创新艺术表达,在传播上注重加强国际交流,极大地延伸了纪实影像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诸多佳作和典范,在留存时代华彩、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更开启了纪录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摘编自张延利《2023年国产纪录片:在新时代奋进洪流中记录时代气度和温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大地所孕育的大漠孤烟、江南细雨、黄河九曲、奔流长江、殷墟甲骨、三星堆等等,都是纪录片人的创作富矿。
B.《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中国海南·雨林秘境》等纪录片采用联合拍摄制作模式,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C.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以“纪录+电商”的形态呈现了都市基层民警群像,普法性与娱乐性融合巧妙。
D.中国纪录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国家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时也离不开纪录片人的积极作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3年,国产纪录片行业坚定文化自信,敢于承担起传承历史、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记录了有力量、见风采、显底色的国家发展步伐。
B.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何以中国》创新讲述中华故事,启动国际版制作,有利于提升中国精神的国际影响力。
C.近年来,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长三角纪录片行业发展联盟等为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为推动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D.2023年纪录片行业强化价值引领,把握时代主题,厚植文化底蕴,创新艺术表达,注重国际交流,贯彻了中央领导人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讲话精神。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由五位国际纪录片人掌镜的《镜头里的中国》讲述其中国情缘,展示可敬的中国。
B.《极致中国》(第二季)通过国家地理频道以43个语种传播到170个国家和地区。
C.日前,“2023年度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评选活动举办,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
D.《新丝路上的交响》利用短视频创作手法提升了剪辑效率,内容饱满,网感极佳。
4.2023年国产纪录片“国际合作灵动多样,出海态势欣欣向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梳理概括。
(4分)
5.2023年,中国国际纪录片节作为亚洲最大的纪录片节,一直致力于联合海内外专业机构以及一流节展,促进国际联合制作。
请结合文本谈谈此举的意义。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天是多久
北乔
肚肺汤里还有猪蹄,真的好吃。
英子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
长大后,肚肺猪蹄不是稀罕物了,但自己总做不出妈妈的味道。
每次回家,妈妈总会端上肚肺汤,看着她狼吞虎咽。
“你慢点,又没人和你抢,多大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
”秋婶语气里带着训斥,可脸上挂着笑。
眼
前的女儿快四十岁,还是小时候那吃相,腮帮子鼓鼓的,嘴唇上油滋滋的,筷子上还夹了一大块肉。
“再大,也是你的丫头。
”英子猛地咽下一口。
知道,就好。
”秋婶转过身去,眼里一热,①用手抹了抹眼角,又转了过来。
昨天她买了一刀猪肺一刀猪肚一个猪心和两只猪蹄,都是猪蹄前蹄。
前蹄肉厚实,筋也多,比后蹄好吃。
猪肺只要用水灌出煞白色,然后用刀划开一道道口子,放出淤血,便好了。
给猪蹄去毛,有些麻烦。
现在人家都用松香用沥青浇蹄子,待固化后,再撕时,就可以连着猪毛一齐撕掉。
这样去毛的方法简单多了。
但她还是用老法用镊子镊毛,麻烦归麻烦,但味正。
最花功夫的是收拾猪肚,得把肚子里层的黏膜弄干净,然后再在锅里炒,直到一点异味也没有。
忙了一下午带半个晚上,带猪蹄的肚肺汤炖好了。
秋婶坐在英子的对面,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女儿。
碗里的热气让英子的脸有些雾蒙蒙的。
她看着看着,眼前的女儿就变了,变成了小时候的模样。
她不会长时间坐着看女儿吃的,一会儿去厨房,一会儿到门外转一下,一会儿在房子里走过来走过去。
她和女儿说话并不多,常常是有一句没一句。
英子有一家自己的公司,管人管事,自然需要多说话。
在公司,她就是个婆婆嘴。
回到家里,对丈夫对女儿,她的话也。
偏偏回到妈妈身边时,她的话出奇的少。
她尝试过多和妈妈聊聊家常,可妈妈经常不接话茬,时间久了,她发现母女俩在一起,多说少说,都一样。
英子已经很久没有吃得如此放松畅快。
她一脚踏在小板凳上,嘴里时不时就冒出唧吧唧的声音,
这时,一只燕子飞了进来,上了梁上,那里有它的窝。
“什么时候有的燕子?”英子有些惊讶,“以前你可是不喜欢燕子在家做窝的。
”
秋婶笑了笑,抬头看看燕子窝,“人家非要来,我也拦不住。
“门一关,它就进不来了。
”英子也抬头往梁上看。
窝里的燕子探出小脑袋看着她,好像在问,这是谁啊?渐渐,燕子全出来了,在那儿自顾自地舔羽毛。
房顶上的暗色,反而让它那黑色的羽毛变得有些亮,真的是黑里透亮。
“在它面前,你是生人,可别吓着它。
”秋婶指了指大门的上方,“我在墙上掏了洞给它留门了。
来都来了,都安上家了,我不能让它进不了家门啊。
”秋婶没说的是,当初地是天天把门敞着,盼着燕子来。
为了引燕子来,她三天两头在屋顶上放些米、麦子有几次还捉蚂蚱挂在屋檐下。
燕子刚来做窝的那些天,她尽量不在家,在家时,走路慢慢的,大气不敢出。
英子看着秋婶,笑着说:“要我说,这燕子就是你想养的。
”
秋婶说:“我想的事多着呢,光我想,也没用啊。
”说完,秋婶又出了门。
她跨门槛时,②揉了揉眼睛。
英子看着妈妈背影,一下子觉得妈妈老多了。
她稍稍歪了些身体,依然还坐在餐桌边,手指在桌上乱划,其实在悄悄看着妈妈。
两年前,父亲去世了,这么大的房子,就妈妈一个人。
英子有半年多没回来了,虽说从南京到东台朱家湾,开车也就四个多小时。
昨天上午,秋婶给她打电话,让她回来帮着收玉米。
特意叮嘱,就她一个人回来。
这些年,她和老公孩子要么一起回来过年,要么在老公家过年后,初五六时回来。
平常,空余时间不多,关键是父母也不让回来,说是来回一趟,花不少油钱呢。
妈妈从来没这样让她回来干活,而且还只要她一个人回来。
“看什么看,快去睡。
”在厨房里的秋婶没有回头就知道英子在做什么,就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
确实也有些累了,英子这一睡,就睡了两个多钟头。
还是在这个家睡觉好,没老公孩子打扰,她想睡多久,妈妈都不催。
也不对,她小的时候可没这好待遇,那时早上总是被妈妈拎耳朵,把她从睡梦中拎醒。
“醒了,就起来啊。
”外屋传来妈妈的声音让英子奇怪,什么动静也没有,妈妈怎么就知道我醒了?
其实秋婶离开英子的房间,没多大会儿。
英子睡着后,她就坐在离床不远的地方。
她做着针线活,时不时抬头看看熟睡的英子。
见英子翻身要醒了,她才走了出去。
一根扁担和两个篮子,母女俩下地收玉米。
英子要用扁担挑着两个篮子,秋婶没同意,而是两人用扁
担抬着两个篮子。
英子在前,秋婶在后。
母女俩走在田埂上,走出了田埂一样的沉默。
终于还是英子先开口说话。
英子说:“那你干脆到我们那儿住吧。
都和你说过好多回了,你就是不听。
”她加重了最后一句的语气。
她说完,停下了脚步,完全转过身来面对妈妈。
微风吹起了妈妈的头发,花白一片。
此前,她还真没注意到妈妈有了这么多的白发。
秋婶说:“那是你们的家,我的家在这儿。
我守着这个家,你就有家。
”
英子说:“我有家啊,城里的家,就是我的家啊。
”
“那是你们的家,不是你的家。
”秋婶提高了些嗓门,“都是家,可不一样的。
真的不一样。
等你的闺女嫁人后,你就知道了。
”
英子没有搭话,把扁担从右肩膀换到了左肩膀。
这段田埂有些窄,也不平,她走起来别别扭扭的,有几次都差点滑下田埂。
看着英子在前面走得东倒西歪的,秋婶几次都想笑。
平常她是这么走的,可今天走在田埂上,特别顺当。
英子五六岁时,挎个大篮子走在前面,她挑着担在后面时,总是吆喝英子走快些。
英子步子快了些,她眼前就只有一条辫子和一只大篮子在晃荡。
今天,她没催英子,反倒希望英子慢些走,这条田埂再长些。
吃过晚饭后,母女俩坐在堂屋里剥花生。
两个多小时里,秋婶只说了一句话,英子也只说了一句话。
秋婶问:“这次回来,没听到你手机响啊,以前可是接电话打电话没个停啊。
”
英子说:“我把手机关了。
”其实,她没有关手机,只是调成了静音。
半夜时分,英子醒了。
窗外的月光有些朦胧,屋里的倒是特别清晰。
③她侧躺着,手托着腮帮,像是在欣赏月光,其实她眼里什么也没有,头脑里空而净,就像被月光洗过一样。
她下床走到窗前看天空,很远的地方,银河若隐若现。
小时候,有天晚上她和妈妈一起从外婆家回来,天上也有银河,很长很宽很亮,她趴在妈妈背上看了很久后,再看路边小河,小河不见了。
她问妈妈:“小河去哪儿了?”妈妈说:“天黑了,人们都回家了,地上的小河回天上去了。
”后来,有天晚上,她五岁的女儿问她:“妈妈,电视里有银河,我怎么在天空看不到啊。
”她说:“到朱家湾,到外婆家,就能看到银河。
”女儿问:“问什么呢?”她说:“银河回家了,朱家湾是它的家。
”
想到这些,英子的嘴角挂着笑意。
她抬头看了看燕子窝的方向,也是什么都看不见,可她心里也有燕子在窝里的样子。
第二天回南京的路上,英子迷糊了。
她记不清昨天是妈妈打电话让她回来的,还是她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说要回来的。
(选自《小说选刊》2023年第12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部分,详细叙述秋婶制作猪蹄肚肺汤的过程,表现制作此汤的不容易,更表明秋婶对英子回家的重视。
B.英子可以吃得放松畅快,睡觉睡得香,也能卸下城市的伪装,不仅仅因为母亲在身边,还因为朱家湾这个地方是她心灵的栖息地。
C.文章剥花生情节中,两个多小时里,秋婶与英子都只说一句话,表明母女俩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了隔阂。
D.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城里英子回到乡下陪母亲秋婶度过短暂一天的故事,情感真挚,让人在有限的时空里感受到情感的重量。
7.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横线的①②句,均属于细节描写,虽然所选用的动词不同,但表达出来的秋婶的内心情感是相同的。
B.画横线的③句中“像”字表推测,用于不确定描述,表现了英子回乡后极其放松的思绪飘渺的状态。
C.燕子本是乡村最平凡普通的事物,但在小说中这个意象却有特殊的含义,寄托着母亲的思念与隐痛。
D.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加之以插叙,现实与回忆相互交错,既有流水般的自然,又有结构的严谨,十
分耐读。
8.文章结尾写道:“第二天回南京的路上,英子迷糊了。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英子为何觉得“迷糊”。
(4分)
9.有人评价这篇小说是“平淡生活的诗性叙事,却也导向温暖的忧伤”,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一
评价的理解。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邕性笃孝,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少博学,师事太
傅胡广。
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
称疾不就。
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
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
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然卓多自很用,邕恨其言少从,
谓从弟谷曰:“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
吾欲东奔兖州,若道远难达,且遁逃山东以待之,何如?”
谷曰:“君状异恒人,每行观者盈集。
以此自匿,不亦难乎?”邕乃止。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
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邕遂死狱中。
时年六十一。
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蔡邕传》)
材料二:
卓之死也,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在王允坐,闻之惊叹。
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亡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疾,而怀其私遇,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
邕谢曰:“身虽不忠,古
今大义,耳所厌闻,口所常玩,岂当背国而向卓也!愿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太尉马日碑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而
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祚中衰,戎
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0.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
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伯喈旷世A逸才B多识C汉事D当续E成后史F为G一代大典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向东,与《赤壁赋》中“下江陵,顺流而东也”的“东”字用法不同。
B.谢,告诉、告知,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的“谢”字意思相同。
C.使,让,与《六国论》中“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的“使”字用法不同。
D.祚,福分,与《陈情表》中“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的“祚”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邕无奈接收董卓征召后,颇受厚待,每每有省察匡正补益之意,多次劝勉进言,只恨说得太少。
B.蔡邕生性极为孝顺,博学多才。
董卓听闻其名望很高,想要征召他,蔡邕称病推辞,惹恼了董卓。
C.蔡邕因听闻董卓之死,不经意发出叹惜,被王允交付廷尉去治罪。
蔡邕请求刺面砍脚,继续修完汉史。
D.许多士大夫都很同情蔡邕,设法营救他,但都没有成功。
蔡邕最终死在狱中,士大夫和学者们没有谁不流泪。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若道远难达,且遁逃山东以待之,何如?(4分)
(2)而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失人望乎!(4分)
14.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王允处死蔡邕的原因。
(3分)
(二)古代寺歌阅该(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和甫咏雪
王安石
奔走风云四面来,坐看山垄玉崔嵬。
平治险秽非无德,润泽焦枯是有才。
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
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
【注】此诗写于王安石新法强力推行之时。
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写寒风凛冽,阴云密布,下句写诗人坐看雪落山垄,玉山崔嵬,意境雄浑开阔。
B.颔联写雪能平治险恶之所,滋润枯竭之地,尽显才德,也表明此刻诗人心情极度低落怨愤。
C.颈联写大雪过后,世界变成白皑皑的一片,而春天终会来到,一切都将变得美好。
D.尾联发表议论,寒乡之人不会念及兆示丰年的瑞雪,只盼望晴空万里带来的温暖。
16.好的咏物诗既能观照物象本身,更能言志抒怀。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杜甫的《客至》中,诗句“ , ”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写寂寞之中,佳客临门,内心备感欣喜的情形。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 ”两句进行了批评。
(3)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春”与“秋”,是最好的两个季节,古代不少文人墨客也把“春”与“秋”同时吟进了诗词里,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当前,外卖已经渗透到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行业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的外卖餐盒已经超过100
万吨。
当你在大快朵颐时,是否关心过, A ?
“①我们解决了再生餐盒料除杂、去味、纺丝以及面料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技术,②成功打通了‘再生餐盒-切片-造粒-拉丝-织布-衣服’的技术路线。
”③东南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高分子碳中和平台研究员李斌介绍,④他们联合上下游多个企业和研究机构,⑤创造性地将废旧餐盒加工改性而成,⑥制成超细旦丙纶纤维,⑦并产生了具有快干功能的面料和工恤。
B 。
当前,不少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印染疵布等进行循环再生,开发出地毯、床品、收纳盒等家纺居家成品;还有一些企业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开发出抛秧盘、打包带、工程塑料桶等产品。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
开始写这
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①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
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
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
大空间的方向。
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
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
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
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
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
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 6740米。
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
化的岩石,还有②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
只
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分)
21.文中加点词语“总是”和“始终”均有“一直”的意思,请辨析二者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4分)
22.文中第一段用“展开的翅膀”比喻“解放的心灵”,生动形象。
请以“梦想”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比喻;比喻贴切,表达流畅。
(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语言文字运用Ⅱ的材料,节选自“当代保尔”张海迪小说《绝顶》的前言《心灵的篝火》,其中提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
”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字。
参考答案
1.C(“‘纪录+电商’的形态”错误,应该是“纪录+综艺”。
)
2.B(“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错误,根据原文“《何以中国》不
仅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可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是《何以中国》的立足基础,《何以中国》并非“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
)3.D
(第三段观点是“纪录片圈层的突破还体现在对接不同内容样态”。
D项“纪录+短视频”的形态创作作品,符合题意。
A项由“由五位国际纪录片人掌镜”可知,这是联合拍摄制作增强纪录片的合作模式,是中
国纪录片积极拥抱世界的表现;B项由“通过国家地理频道以43个语种传播到170个国家和地区”可知事
关跨国发行和传播效力,是中国纪录片积极拥抱世界的表现;C项“评选活动”是平台建设方面的探索。
)4.①传播视角方面,重视全球视野,推动文化交流互鉴;
②合作模式方面,联合拍摄制作,增强纪录片的国际竞争力;
③跨国发行和传播效力方面,推进海外传播,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答对1点1分,答对3点满分4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
5.①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之姿,搭建文化对话交流的桥梁;
②推动中国纪录片更好地“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的国际影响力;
③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上探索新模式、新合作,推动行业持续创新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