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学业分层测评4价格变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学业分层测评4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篇:2018版学业分层测评4 价格变动的影响
学业分层测评(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改造。
某县将三个镇的农户用电价格下调了30%—40%,当年农民用电量就提高了3倍。
这说明()A.为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电价应该由政府决定B.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不大C.商品价格低,人们会增加对这种商品的购买 D.价格影响需求,需求影响价格
【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A排除;B 与材料反映情况不符;需求影响价格在材料中未体现,D排除。
【答案】 C 2.每当节假日,许多商家纷纷打折促销以吸引顾客。
下面能正确反映这一薄利多销变化趋势的可能是()
A
B
C
D 【解析】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增加,两者成负相关,排除B、C。
A缺乏弹性,属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变化很大也不会引起需求量的较大变化,此类商品商家打折是不划算的;D富有弹性,属高档耐用品,价格稍有变化就会引起需求量的较大变化,此类商品适合薄利多销。
【答案】D 3.根据下图反映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
A.甲和乙是相互替代的商品B.甲和乙是有互补关系的商品C.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档耐用品
D.甲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乙的价格由供求决定
【解析】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可见甲是生活必需品,乙是高档耐用品,C正确。
A、B由图推断不出来;D说法不正确。
【答案】C 4.下图描述的是2017年1—6月份某商品的价格走势。
依据该图,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B.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D.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解析】依图可知,1—6月份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其互补品需求量也会减少,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要求。
【答案】D 5.如今的摩托车市场经营日益惨淡,而电动车市场异常火爆。
下列选项中和电动车与摩托车关系一致的是()A.电与电视
C.显示器与电脑主机
B.笔记本电脑与网卡 D.牛肉与猪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商品的认识。
电动车与摩托车互为替代品,牛肉与猪肉也互为替代品,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属于互补商品,不符合题意。
【答案】D 6.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的关系可以用右图曲线表示。
这一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
A.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
B.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降低价格C.迎合消费者需求,生产高质量的商品 D.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解析】这一曲线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要想扩大市场、刺激需求,就必须降低商品价格,B与题意直接相关,A、C、D在材料中都未体现。
【答案】 B 7.由于冬季蔬菜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所以菜农主动建大棚生产蔬菜,增加冬季鲜菜的供给。
这主要说明()A.菜农只能在冬季生产蔬菜
B.大棚蔬菜成本高,价格必定高于价值C.价格变动能有效地调节产量 D.价格变动能方便生活
【解析】价格高,有利可图,收益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所以C正确。
A、B说法太绝对,排除;D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C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漫画中政府采取的措施()
①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②会促进生产者稳定生产规模③能刺激所有粮农提高劳动生产率④能避免粮食供给大幅度波动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政府提高收购最低保护价,使农民的收益不至于大起大落,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生产规模,保障粮食供给,避免粮食供给大幅度波动,①②④正确,故选B。
③说法太绝对。
【答案】 B 9.受到近年来油价高、对低碳生活的积极诉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汽车生产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
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请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力。
解答本题只需围绕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展开论述即可。
【答案】①调节产量。
依据国家政策,结合市场需求,应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依据当前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情况,结合降低生产成本的实际,合理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学业达标] 10.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
假定羊肉供给未变,这会使()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②羊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④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鸡肉供给增加会造成鸡肉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的增加,
其替代品羊肉的需求量会减少,引起价格下降。
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1.下图描述的是某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且该商品的市场尚未饱和,则下列事项中能引起D1向D2平移的是()
①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②政府提高了该商品的消费税③该商品的供应量减少④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平移”指的是“线移动”,是价格之外的因素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设问要求分析引起商品需求增加的非价格因素。
互补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该商品需求增加,①当选;该商品是生活必需品,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会使其需求增加,④当选;政府提高消费税会遏制商品需求,②不选;商品供应量减少的直接影响是价格上涨,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属于“点移动”,而不是“线移动”,③不选。
故答案为C。
【答案】 C 12.下列四组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B。
【答案】 B 13.在下边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示意图中,▲、■、★、◆是价格曲线上的4个点。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点时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②在■点时投资生产该商品最为合适③在★点时,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④在◆点时投资生产该商品
是正确的选择
A.②③
C.①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供求平衡时价格与价值相符,①正确;由于从投资到产出要经历一个过程,◆点价格已见谷底,在此时投资该商品,当产出时价格肯定回升,④是对价值规律的正确运用,当选;■点则反之,故不选②;★点时价格低于价值,应是供大于求,③不选。
【答案】 D 14.据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6日,全国羊肉平均价格64.92元/千克,比前一周上涨0.1%,同比上涨2.6%。
针对羊肉价格的上涨,一些网友纷纷发表观点。
网友一:山羊货源不足,羊肉价格上涨。
网友二:饲料价格上涨,羊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此肉吃不起,另寻他肉去。
网友四:羊肉一劲涨,羊倌扩栏忙。
运用多变的价格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①供求影响价格。
山羊货源不足,意味着山羊供给量减少,这是羊肉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②价值决定价格。
饲料价格的上涨表明山羊养殖成本的上升,这是羊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③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羊肉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羊肉的需求,转而消费其他肉类产品,导致其替代品需求量上升。
④价格变动能够调节产量。
羊肉价格上涨,养羊获利增加,所以羊倌扩大养殖量。
第二篇:价格变动的影响说课稿
《价格变动的影响》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价格变动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说学情分析
学情:高中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验,本框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缺少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深刻的认识和分析。
应对方案: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获得的生活体验,通过相关经济现象的再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教材分析
1、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题。
学生经过第一框题的学习对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值规律的内容有了初步掌握,本框题从价格作为主动者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对于学生探讨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做好了铺垫,是上承第二课第一框下启第三课的关键环节。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各种具体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理论,分析相关经济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和培养学生“经济人”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3、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掌握了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以及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才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及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依据:让学生正确理解及区分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进一步推导出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的需求量(并非商品的价格)带来的影响较抽象;学生与生产还有一段距离,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学方法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情境探究法”。
具体说,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利用贴近生活的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浅显化。
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其次,小组讨论,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和自己准备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组织学生讨论、感悟、合作探究,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又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再次,师生互动,构建知识。
通过学生小结和教师的讲授整合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说学法指导
政治是一门培养人、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因而我采用了新课程提倡的社会调查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来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处理直接影响课堂效果,本课我将从课程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4个环节组织教学。
下面我将重点讲述一下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1、课程导入
首先是课程导入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打折、降价、促销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要选择一些节日去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让同学们置身于购买商品的情境之中,体会价格变动对人们的影响。
这样由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引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程知识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与思考,顺利带入新课教学。
2、新课讲授
陶行知先生曾提倡生活教育,要从生活中学习,因此在推进新课这一环节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关心生活。
针对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这个主题,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探究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问题探究1:如果你是消费者,如何根据价格变化进行消费更实惠?由于经过前面导入时的思考讨论,学生对于探究1的分析不难说出结果,“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这是价格影响生活需求的一般性规律。
”这样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问题探究2:在此基础上我会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商品对价格的变动反应都是一样的呢?同时结合ppt上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商品,例如大米、食盐、牙膏、洗衣机、冰箱等,提问学
生价格变动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影响程度是否相同?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学生回答后我加以引导并作出总结。
得出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需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而高档耐用品反应程度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某商品的需求变化,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由此进入问题3 问题探究3:在此出示汽油价格变动图与汽车、电动车销量变化表。
由这一情景引导学生学习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以及其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难理解,所以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实例,再由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然后再选取学生所举的例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提问讲授,引导学生思考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情况。
通过这样层层分析,最终得出:价格变动使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使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样的结论。
这三个问题探究,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挖掘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这样可以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提升对经济生活的的感受。
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学生掌握了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还要掌握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所以我的第二大主题就是围绕价格变动影响生产来展开的。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我将通过分析本班成立了乳业这个案例,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思考两个问题,1、牛奶的价格变化是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的?
2、怎么才能减少牛奶价格暴跌所带来的损失?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价格高涨,获利增加,增加产量,反之,价格下跌,获利减少,减少产量。
减少损失其实就是想办法降低成本,结合之前学习的互替品的知识,企业可以使用价格低的原料代替价格高的原料,降低成本,减少损失。
这样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价格变动影响企业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
通过这样安排,既有利于降低学生对企业生产的理解难度,又能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3、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将结合鸡蛋、猪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设置三道相应的习题作为当堂训练,有针对性地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强化练习,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理解,学以致用。
4、小结作业
最后采用归纳总结式的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加强对知识整体的把握。
获得新知,不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教学过程的落脚点和归宿。
因此,我设计了“家庭成员消费计划”这一项家庭作业,根据家里最近的消费需求,本周内给父母提供一个具体的购物计划,并说明理由,体会生活中价格变化,感悟父母养家的不易。
五、说板书设计
我觉得直观、明了的板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篇:《价格变动的影响》说课稿
《价格变动的影响》说课稿
西电附中政史地教研组
高丽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价格变动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说学情分析
学情:高中学生形象思维较活跃,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验,本框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缺少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深刻的认识和分析。
应对方案: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获得的生活体验,通过相关经济现象的再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分析经济现
象背后的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教材分析
1、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框题。
学生经过第一框题的学习对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值规律的内容有了初步掌握,本框题从价格作为主动者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对于学生探讨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做好了铺垫,是上承第二课第一框下启第三课的关键环节。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因此,本框题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各种具体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理论,分析相关经济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和培养学生“经济人”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3、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掌握了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以及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才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及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依据:让学生正确理解及区分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进一步推导出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的需求量(并非商品的价格)带来的影响较抽象;学生与生产还有一段距离,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学方法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情境探究法”。
具体说,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利用贴近生活的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浅显化。
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其次,小组讨论,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和自己准备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组织学生讨论、感悟、合作探究,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又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再次,师生互动,构建知识。
通过学生小结和教师的讲授整合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说学法指导
政治是一门培养人、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因而我采用了新课程提倡的社会调查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来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说教学手段:
依据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理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一个形象生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