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06 辨析并修改病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六:辨析并修改病句
清单病句类型例说
一、语序不当
1.定语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顺序排列不当。
多项定语一般按以下顺序排列:
①表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短语;
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③动词或动词短语;
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一般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如:
那一位优秀的有丰富演出经验的剧组里的电视剧女演员。
正确语序:剧组里的(领属性的)那一位(指称、数量)有丰富演出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电视剧(名词)女演员。
当然,不是每个有多项定语的句子都能套用这个公式的,但是,不管什么情况,有一个根本就是句子结构要合理,表意要明白。
如:
①哈马斯相关人员对三年前在加沙地带新发现的武器进行了鉴定,发现这是以色列武装人员留下的。
(这个句子中的“武器”前有两个定语,“三年前”应放在“在加沙地带新发现的”之后,不然,句子的逻辑就混乱了,“三年前”怎么还是“新发现的”呢?)
②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谢晋老人生前所使用的电影道具。
(应把“谢晋老人生前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并在“各式各样”后加“的”)
③他来到我国后,曾看过250多部我国不同时期的影片。
(应把“250多部”放在“不同时期的”之后)
(2)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如:
“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丝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应改为“原材料珍贵,生产工艺繁琐”)
(3)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如:
①奥运会纪念封上活泼可爱地印着五个福娃,它们微笑着迎接着八方宾朋。
(“活泼可爱地”不应作“印着”的状语,而应作“福娃”的定语,应放在“福娃”前,并把“地”改为“的”)
②“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该不该判重刑,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
(“广泛地”不应作“引起”
的状语,而应作“议论”的定语,应移到“议论”前,并把“地”改为“的”)
(4)将甲词的定语错放在乙词的定语位置上。
如:
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家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好评如潮。
(“历届”应该是“奥运会”的定语,原句错放在“参赛国”的定语位置上,“历届”应放在“奥运会中”前)
2.状语语序不当
(1)多项状语顺序排列不当。
多项状语一般按以下顺序排列:
①表示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②表示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
③表示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
④副词(表示范围或频率);
⑤形容词或动词(表示情态)。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如:
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48秒内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更大损失。
(根据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多次”作为“放弃”的修饰成分,应放在表示时间的状语之后,所以,它应放在“主动放弃”前) 还有的错误是没认清某一附加语的隶属关系,因此张冠李戴了。
如: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2)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如:
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轻松”应该是动词“领略”的状语,原句将其放在“阅读”的定语位置上;另外,应将“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的“在”和“中”删去,“生动”“现实”也应删去)
3.虚词语序不当
有些副词和连词位置很重要,必须在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如:
①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因为不仅诚信……”应为“因为诚信不仅……”,让“诚信”作复句的主语)
②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可改为“那时我们每一个人不仅更讲文明,我们的城市也会变得更加美丽”)
③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身体,等有了病再检查就晚了。
(“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4.词语语序不当
如果句子中有几个并列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时,可能存在着逻辑顺序问题。
如:
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对应错位,应将“商家、企业”修改为“企业、商家”)
5.分句语序不当
如果一个句子的几个分句间存在着固定的逻辑关系(特别是递进关系),必须考虑它们的先后。
如:
①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令人流连忘返”应放到“巧夺天工”之后)
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团团”“圆圆”不但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适应了台湾的生活。
(先适应生活而后才会有进步,两个分句顺序应互换,构成合乎逻辑的递进关系)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①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
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
②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不能说“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也让我非常喜欢”)
③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这里……青松翠柏”主谓搭配不当,可改为“这里……松青柏翠”)
2.动宾搭配不当
①《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动词“透过”与“审美体验”搭配不当,应将“透过”改为“通过”)
②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
(“刻画……特征”很显然是不搭配的,从“具有什么特征”看,“刻画”应改为“了解”)
③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
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动词“实现”与其宾语中心词“纪录”搭配不当,应将“实现”修改为“创造”)
④他迅速反应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
(“反应”与其后的宾语不搭配,应改为“意识”)
⑤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完成”“理想”搭配不当,可修改为“完成……任务”或“实现……理想”)
⑥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协调”与“力度”搭配不当,应将“协调”改为“加大”)
⑦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提出”与“抚慰金”搭配不当,本句也可看作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的要求”)
3.主宾搭配不当
①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
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基地”是“机构”不搭配;也可视为语序不当,将“有效联合”调至“而成立”之前)
②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搭配不当,应在“事件”后添加必要的动词“发生”)
②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
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平均年龄仅20岁”不能修饰“作品”,应改为“平均年龄仅20岁的年轻人的作品”)
③要搞好法律监督,检查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不畏权势、勇于斗争的精神。
(将“熟练”改为“丰富”)
④法律援助的制度旨在通过减免费用,对那些存在经济困难而又需要法律帮助的人提供应有的法律援助。
(把“对”改为“向”)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①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是否廉明”“能否坚持”是两面性的,后面“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是一面性的,不搭配)
②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一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③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下面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观众除凭购买的入场券外,并须有本人身份证,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7.滥用、错用关联词或关联词搭配不当
①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缺宾语,在“品质的”后补上“一门学问”;删“因此”,强加因果;递进关系不当,前后分句颠倒一下)
②尽管你的赠礼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中,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和“尽管”相搭配的应是“那么”“这么”,“多么”一般和“无论”“不管”等搭配,应把“多么”改为“这么”)
③不管当地气候条件极端不利,探险队员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把“不管”改为“尽管”或把“极端”改为“多么”)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如:
①在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大队长孟凡升参加一次集训时,驾机升空不到两分钟,突然发现飞机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下降。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将“在”移到“参加”前)
②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
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随着”,并将“形成的”改为“形成了”)
③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渔业产生巨大影响。
(应在“泄漏”后补上“的”,使“石油”作主语)
(2)缺谓语。
如:
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保,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
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应在“而且”后补上“做到了”)
(3)缺宾语。
如:
①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从全句看,发改委下调的是“药品价格”而不是“药品”,所以应在“药品”后加“的价格”)
②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服务。
(“坚持”缺少必要的宾语中心词,可在“以人为本”后加“的原则”;缺谓语动词,在“快乐”前加上“提供”)
③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应在“吸收、输送氧气”后补上“锻炼”的宾语“的能力”)
④会议围绕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了学生信息员组织机构,布置了今年评教评学的主要工作。
(应在“学风建设”后补上“等议题”)
(4)缺定语或状语。
如:
①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句子结构没有问题,但“优异的成绩”的取得不能是一般的“劳动”,应在“劳动”前加“艰苦的”)
②我们这所农村职业高中学校举办的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和农作物栽培管理等课程,使教学直接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在“开设”前加“分别”)
(5)缺介词或必要的关联词语。
如:
①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以“学术争论”为中心词的短语作为“起点”的修饰语,缺乏领起的介词,所以应在“得到”前加“以”)
②姜堰市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落到了实处,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
(在“对”前加“把”)
③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无论是”后面没有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还是”;或删去“是”,在“必须”前补上“都”)
2.成分赘余
(1)堆砌。
如:
①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试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应删去“的试验”)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应删去“掌握”)
(2)重复。
如:
①为了避开村庄,直到允许跳伞的最后时刻之际,他才跳伞。
(语意重复,应删除“之际”)
②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
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无不”和“毫无例外地”重复,应删去一个)
(3)可有可无。
如: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②改革开放离现在已整整三十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滥用“的”字。
如: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第二个“的”,意思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这里几乎所有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了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如:
①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包括了”“所组成”句式杂糅,可将“包括了”改为“由”或删除“所组成”)
②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
宾至如归。
(“以带给”与“感到宾至如归”是两个句式,可将“感到宾至如归”改为“宾至如归的感觉”)
③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原因”和“造成的”杂糅,应删去“造成的”)
④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首句应删去“组成”,或者将“分”改为“由”)
2.前后勾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作为另一句的开头。
如:
①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在“柠檬中含有”后加上“的”)
②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和“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
3.中途易辙
天津东临渤海,华北诸河汇流海河,东流出海,是沿海各省通往京城和华北腹地河流交通的枢纽。
(结构混乱导致末句主语残缺,句中叙述主体为“天津”,“华北诸河……出海”句插入其中使后句缺主语。
可修改为“天津东临渤海,位于华北诸河汇流海河的东流出海处,是沿海各省通往京城和华北腹地河流交通的枢纽”)
4.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作为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如:
①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和“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都离不开它”两种句式取其一即可)
②“藏独”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并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藏独’分子的阴谋活动”。
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藏独’分子的阴谋活动”,
而只能是“我们”。
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指代不明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
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如:
①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指代不明)
②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他”是指“刘度”,还是“邢道荣”,指代不明)
③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句意不明确,“同样的担心”指代不明)
2.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①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既可以看作承前省略主语“孩子们”的谓语,也可以指李大伯的行为)
②昨天在公交车站的站台上我发现了他。
(在站台上的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他”)
③曾记否,我与你相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究竟是“我”还是“你”,有歧义)
3.多义词(短语)造成歧义
由于句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而使句子意思可能有多种解释,即词义两可。
如:
①开刀的是他父亲。
(“开刀的”既可指病人,也可指医生)
②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概念不明确,既可以指“文章所批评的人”,也可以指“批评他这篇文章的人”)
③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可指“回忆”,也可指“打算、希望”)
④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看了十天的报纸”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表意不明)
⑤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上”既可以理解成一个时间词;也可以理解成两个词语,相当于“晚一点儿上”)
句中某个字是多音字,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时不一定出现)。
如:
①这个人好说话。
(“好”可读成hǎo,也可读成hào,读音不同,表意不同)
②到2014年底,小王还贷款一万元。
(“还”读hái,作副词,意为“仍”;读huán,作动词,意为“归还”)
5.词性不同造成歧义
句子中某个字词可以作多个词性处理,那么可能产生歧义,即词性两可。
如:
①这个粮店的大米保管没有问题。
(“保管”既可以理解为名词,指仓库粮店的保藏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理解成动词,作“完全有把握,担保”解释)
②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理解成连词,表示“背着”是两个人;“和”理解成介词,作“跟、同、伙同”解,表示“背着”仅总经理一个人)
6.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说话或阅读时的停顿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即停顿两可。
如:
①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不赞成自己写)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没有把握)
②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因为停顿的不同,“几个”既可以修饰“领导”,也可以修饰“学校”)
③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进攻者是以色列;还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进攻者是巴勒斯坦)
7.标点符号乱用、滥用造成歧义
①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由于第二个逗号的存在,“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既可以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也可以指“索尼公司的产品”)
②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可分别改为“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或“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六、不合逻辑
1.概念混乱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种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属(大)种(小)概念并列的
错误。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年老”“疾病”与“丧失劳动能力”在概念上有交叉,不是并列关系,应在“丧失”前加“其他”,或者改“或者”为“等”)
2.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句中的“死难者”与“幸免的一个”前后矛盾)
3.主客颠倒
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客之分、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
有时表达不好,就会出现颠倒的现象。
如: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这个例句犯了主客颠倒的毛病,应该主对宾、人对物。
正确的说法应为“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比较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