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教版化学下册《7.1酸及其性质》公开课(教案)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酸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探究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归纳酸的物理性质及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不断提升实验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在一张白色的纸上用蘸有蓝色的石蕊试液的笔书写“我爱化学〞,稍后又喷洒了一种无色的液体,神奇的发现“我爱化学〞变为了红色。
让同学们猜想无色液体是什么并思考其原因。
【学生答复】思考后不能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总结】这和酸的性质有关,具体是什么原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酸及其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
第一局部:常见的酸
【提出问题】回忆实验室闻药品气味的方法。
【学生答复】闻气味时不可凑近瓶口,要小心翻开瓶塞,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标签的内容及注意观察颜色、状态,分别翻开瓶塞观察到什么现象,稍后让学生整理相应的内容填入教材表格。
【教师总结】通过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应的答案进行核对。
【提出问题】如果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
【学生答复】用大量的水进行清洗。
【教师总结】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应该十分注意,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应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
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中会使用到不同浓度的硫酸,所以需要对浓硫酸进行稀释。
如何稀释?【学生答复】有两种答案,一种是把浓硫酸参加到水中;另一种是把水参加到浓硫酸中。
【教师总结】在浓硫酸稀释的过程中,一定是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参加到浓硫酸中,会产生液体飞溅。
第二局部:酸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结合实验台上的样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以化学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设计。
【学生准备】各小组探讨、进行以下实验,分别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的7支试管中参加等量的稀盐酸,观察并且记录现象。
【教师强调】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标准操作,保证平安。
【师生共同实验】取2支试管,分别参加等量的稀盐酸,再分别参加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观察并且记录现象。
【学生实验】以化学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方案:分别向盛有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的5支试管中参加等量的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经过学生的操作得出结果,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NaCO3+2HCl=2NaCl+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2FeCl3+3H2O
AgNO3+HCl=AgCl↓+HNO3
【视频播放实验】用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总结】只有氯化钡的现象不同,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它的都与以上现象一样。
【师生共同归纳】酸的通性:1.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2.能与某些金属反响,生成盐和氢气。
3.能与铁锈反响,生成盐和水。
4.能与局部盐反响,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环节三:稳固提高
1.先思考导入的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及解释其原因。
2.书写稀硫酸和镁条、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无色液体是酸,可能是盐酸或者硫酸等。
原因是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
2.Mg+H2SO4=MgSO4+H2↑ NaCO3+H2SO4=Na2SO4+H2O+CO2↑
Fe2O3+3H2SO4=Fe2 (SO4)3+3H2O BaCl2+H2SO4=BaSO4↓+2HCl
2AgNO3+H2SO4=AgSO4↓+2HNO3
板书设计
7.1酸及其性质
一、常见的酸
1.浓盐酸
2.浓硫酸:注意浓硫酸稀释的方法
二、酸的化学性质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金属镁等反响,生成盐和氢气。
3.与铁锈反响生成盐和水。
4.与局部盐反响,生产新的酸和新的盐。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根本原理;
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并掌握其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教学难点】
混合物的别离方法和思路。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环节二:新课讲授
第一局部:海水“晒盐〞的过程
设疑:1.猜猜海水晒盐的流程。
2.你觉得海水晒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3.你说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水为什么不能完全蒸发干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展示图片,讲解:海水晒盐的原理
海水→蒸发池→结晶池→
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
蒸发结晶是物质结晶的途径之一。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应注意:①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
②应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NaCl,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了。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
−
−
−
−
−−
←−−−−−−−−−−−−−−→
−
增加溶质
降低温度、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
第二局部:溶解度
过渡
固体物质溶于水都能到达饱和状态,为什么会到达饱和呢?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1.实验探究: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因素
〔1〕溶质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2.观察老师的实验,并把结果填在空格上。
3.学生看书,提问:
问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
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
问2: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
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
4.教师总结: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
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练习:
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
三、气体的溶解度
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到达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例如在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就是指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
四、认识溶解度曲线
教师指引:表示溶解度的方法:列表法和曲线法。
转折:列表法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
下面我们介绍另一种表示方法。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观察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
2.溶解度曲线比拟直观。
因为我们可以从溶解度曲线上得知:①不同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曲线相交时的含义。
③能很快地比拟出两种物质在某温度范围内溶解度的大小。
④曲线的走向。
3.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环节三:练习
“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 g〞的含义是什么?
20℃时,100克水溶解36克氯化钠到达饱和状态。
板书设计
8.2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蒸发池→结晶池→
二、溶解度
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影响因素:溶质、溶剂和温度。
认识溶解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