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学4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非市场交易实行的是隐含契约或默认契约 (Implicit Contract),它可能是由双方共同知 识所达成的默契,心照不宣。也可能是由双方 通过交流对交易或互惠的内容达成的共识。这 种契约不依赖法律,可以自我实施。 ⑸交易具有连续或间断的延留义务。 ⑹交易对象是相对固定和稳定的,构成重复博弈 环境。 ⑺企业网络中,非市场交易关系发生在组织之间 。
⒌网络经济中企业治理理论的发展 1)新三分法企业治理框架 ⑴企业间的网络治理; ⑵网络治理与市场治理、企业治理的比较; 市场、网络与企业治理机制的比较如表 4.1所示。
表4.1 市场、网络与企业治理机制的比较
2)网络经济下的超市场交易 超市交易与企业内部交易和市场交易都存 在显著差异。刘东认为,“超市场交易是指 除了市场交易之外存在非市场交易活动的交 易。其中,市场交易为交易的方式和内容, 非市场交易是提高交易率的手段。”
⒈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边际成本表示短期内增加1单位产品时所增 加的成本。在传统经济中,当实际产量未达到 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 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 大而递增,即边际成本递增效应。MC曲线呈现 出U形特征,边际成本递增表现在MC曲线的上 升阶段(超过临界点E之后),见图4.2。
图4.3 网络经济下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⒊成本递减条件下的价格形成 1)一般产品的价格形成
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将价格视为外生的和不变 的。但从总体上来看,市场的价格实际上是一个变量, 与消费者的而支付意愿有关。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是指消 费者为获得某种效用而愿意支付的货币代价。消费者的 支付意愿,实际上就是企业的边际收益。按照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的法则,在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 交点上,生产者达到均衡。与该点所对应的产量Q0, 就是这种产品的均衡产量,与该点所对应的价格P0,就 是这种产品的均衡价格,如图4.4所示。
⒉赢者通吃的理论分析 1)赢者通吃现象存在的基础 掌握知识多的并且一直在试图掌握新知 识的经济体,能实现赢者通吃。换言之,只 有在网络经济形态下,赢者通吃现象才会出 现。知识的垄断性也是赢者通吃现象产生的 重要原因。
2)赢者通吃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赢者通吃现象在网络经济时代才会普遍出 现,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与网络经济的特 征密切相关。根据弗兰克(Robert Frank)和库 克(Philip Cook)等人的有关论述,赢者通吃 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⑴网络外部性的存在;⑵转移成本的影响; ⑶规模经济的影响; ⑷非排他性的作用。
4.1.1 成本的一般定义
从事任何生产都需要花费成本,成本是生 产过程中必须付出的各种代价的总和,既包 括有形的成本,也包括无形的代价。 成本(C)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不变 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变成本(FC)是指在一 段时间内不随产出增加而变化的成本,也称 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VC)是指在一定时 间内随着产出增加而变化的成本,这种成本 是用于增加一定时期内的产出而投入的成本 。
与市场交易相比,超市场交易有以下特点: ⑴交易的对象不是要素、产品,也不是服务,而 是一种利益交换,属于布坎南(Buchanan)式 的广义交易。 ⑵交易中没有价格,双方或多方是根据自己的成 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是否发生或接受交易,以 什么条件进行交易。 ⑶从收益看,交易双方进行跨时期选择,不限于 对短期收益的追求,长期受益则是经过实验或 经验验证的,是可把握和可预期的。
虚拟企业可以使交易的频率绝对降低442与传统的企业组织相比网络经济中的企业组织具有柔性化扁平化虚拟化等特柔性化所谓组织结构柔性化是指以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结构来取代固定的正式组织结构其目的是使企业能快速有效地围绕目标与任务合理配置
第4章 经济运行法则与企业组织的变革
本章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 位。企业的产生及其组织形态的演化,是适应一定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体现。在经济知识化、网络化、全 球化的推动下,企业组织正经历着三大发展趋势:组织 制度非层级化、组织规模小型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网 络化;调整企业供应链,建立战略联盟,使企业组织结 构不断优化。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产 生了一系列全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包括虚拟企业结构、 团队结构、网络结构、无边界结构等。这是企业组织变 革和创新的结果,也是企业努力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必
交易成本主要是由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 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灵现象造成的交易困难所 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Williamson)指出了 6项交易成本的来源: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投机主义(Opportunism)、不确定性 和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少数交 易(Small Numbers)、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和气氛(Atmosphere)。交易商品或资 产的专属性(Asset Specificity)、交易不确定性 (Uncertainty)和交易的频率(Frequency of Transaction)决定了交易成本的高低。
一般认为,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 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 交易所支付的成本,即人—人关系成本。 交易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 交易成本是指为履行契约所付出的时间和 努力。广义的交易成本是指为谈判、履行 合同和获得信息所需要运用的全部资源。
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 质》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 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发现相对 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 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以及利用价格机制存 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掌握并了解: ⑴边际成本递减现象; ⑵新的经济运行法则; ⑶合作竞争的理论与战略; ⑷虚拟企业的形式与优势; ⑸商务模式的变革。
4.1 成本分析
网络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交易成 本和生产成本都会大幅度减少,沉没成本 却会大幅度上升。边际成本递增不再是普 遍规律,网络产品的生产出现平均成本和 边际成本递减现象。
⒊高沉没成本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网络产品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如图4.6 所示,网络产品的边际收益曲线(MR)与边 际成本曲线(MC)相交,其交点对应于产量 Q与边际成本
网络产品生产者均衡的不存在,还可以 通过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对比来说明。如图4.7 所示,网络产品的总成本曲线与总收益曲线 没有相同的斜率,即厂商无法找到边际成本 等于边际收益的均衡点。 与一般产品相比,网络产品的均衡解不是 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即Q0+n,(n>0) 。在这个区域内,任何一点都有可能成为生 产者均衡的解。
图4.1 不变/可变成本、总/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通过图4.1可以清楚地看出,当边际 成本曲线低于平均成本曲线时,平均成 本曲线呈下降趋势;当边际成本曲线高 于平均成本曲线时,平均成本曲线呈现 上升趋势,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 本曲线的最低点。
4.1.2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 用,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 家罗纳德·科斯(R.H.Coase)在研究企业性质 时引入,是指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图4.7 网络产品的总收益与总成本
4.2 新的经济运行法则
4.2.1 赢者通吃 ⒈网络经济中的赢者通吃 赢者通吃意味着赢家获取一切,输家一 无所得,它描述的是一种“两极”现象:胜 者可以占有一切,败者变得一贫如洗,就像 在一个赌博场上,赢家将输者通通吃光。市 场竞争能引起“赢者通吃”,在网络经济下 表现得尤其突出。
3)网络经济下的超契约治理 网络治理是一种超契约治理。它是由正 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或个体通过经济合约的联 结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企业间的 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安排。 ⑴超契约治理的治理机制:包括互动机制好整 合机制。 ⑵超契约治理的目标:包括协调与维护两方面 。
4.1.3 边际成本递减
再次,非一体化解决了经营规模和组织 规模的矛盾,在总体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 可以保持每个组织规模不变,形成超规模经 营的优势。最后,非一体化组织突破了传统 企业的边界,可以利用企业外部的各种资源 ,实现超资源配置,形成在资源配置上的优 势。 非一体化的上述优势与网络经济的产生 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图4.4 一般产品的价格形成
2)网络产品的价格形成 在网络经济环境中,网络产品的特性,决 定了它的价格形成机制与一般产品有着很大不 同。网络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几近于零。网络 产品之所以不能够按照边际成本确定价格,还 因为其边际成本总低于平均成本,即边际成本 曲线的位置总是处于平均成本曲线之下。在经 济学中,有着这种成本曲线的行业被称为报酬 递增行业。网络产品的价格形成如图4.5所示 。
⒉交易成本的构成 交易成本主要由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 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 违约成本等构成。 ⒊交易成本与制度变迁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是企业 组织结构优化的原动力。
⒋网络经济下的交易成本与企业治理 1)非一体化趋势 一般认为,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交易成本, 要比传统经济中低得多。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 展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限制。一方面,企业 可以广泛采集客户数据,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 营销策略,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 面,从客观上说,网络可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 不对称性,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资源。
⒊赢者通吃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在网络经济中,赢者通吃现象普遍存在。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采取与传统经济 条件下不同的竞争策略,具体如下: ⑴争取先发优势; ⑵培养核心能力; ⑶向最优秀的企业学习。
4.2.2 摩尔定律
⒈摩尔定律的提出 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由英特尔 (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 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1倍, 性能也将上升1倍,而价格下降一半;或者说, 每1美元所能买到的计算机性能将每隔18个月 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 速度。
图4.5 网络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4.1.4 沉没成本
⒈沉没成本的概念 沉没成本(Sunk Cost)是指已经付出而 不可能再收回的成本。 ⒉网络产品的高沉没成本 网络产品具有特殊的成本结构,即高固 定成本、低边际成本。而且其固定成本大部 分是沉没成本。网络产品的成本特点可概括 为:高沉没成本、低边际成本。
在经济学中,成本还可分为总成本、平均 成本和边际成本。总成本(TC)就是不变成 本与可变成本之和,平均成本(AC)就是按 照产量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总成本,边际成本 (MC)则是指每增加1单位产出所需支付的 成本,若令产量Q,则边际成本可表示为 MC=TC/Q
图4.1给出了在边际产量递减情况下,厂商固定 成本(FC)、可变成本(VC)、总成本(TC)、 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的变化情况。
网络经济条件下相对较低的交易成本, 引起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一体化是将原来 分属于不同企业的生产环节和过程,合并到 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非一体化则是将某些 环节和过程,从企业或企业集团中分离出来 ,由外部的其他企业来承担。
2)非一体化治理结构的优势
非一体化治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合理性, 它适应了网络经济的特征和要求,具有一体化所没 有的优势。首先,非一体化体现了分工原则,使企 业能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功能,同时又解决了原来分 工后的协调问题,从而产生超分工组合优势。其次 ,非一体化在组织上不是一种层级式结构,而是一 种网络化体系,它超越了一般组织形式的局限,使 组织结构得以简化,避免了大组织管理成本过高的 问题,形成了超组织管理优势。
图4.2 传统经济中的边际成本递减
MC曲线的U形特征,是由短期生产中的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⒉网络经济下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递减 假如生产一定数量的副本,再多生产一 个副本的成本几乎不会增加。这种成本结构 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即生产得越多,生 产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就越低。 通过对网络产品成本结构的分析,可以 得出它的平均成本曲线AC和边际成本曲线 MC。如图4.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