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援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月19日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1. 与整体救援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及时调整心理救援的重点,配合整个 救灾工作的进行; 2. 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工作,不给整体救援工作增加负担,减少次级伤害; 3. 综合应用干预技术,个体化的针对目前问题提供帮助。 4. 保护被干预者的隐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 5. 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中的一部分,并不万能。
本次地震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该人群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灾后心理干预是驱散“心灵余震”的必需品。
1、为什么灾后急需心理干预?
2、灾区人们的心理反应
强烈的地震和无数次的余震、失去熟悉的家园、遇难者的遗体、幸存者的呼救、转移安置到不熟悉的地方、通信中断和交通阻塞、和亲人失去联系、特别是艰难等待尚未救出亲人时的焦虑和悲伤,加上夜间的寒冷、生活的不规律、不能在室内居住、或是被转运到其它公共场所集中安置、拥挤嘈杂、睡眠缺乏、生活没有规律和营养水分的不足等,会使有些人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等身体反应;心理反应表现复杂多样: 有些人变得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容易发火,指责抱怨,愤怒,甚至行为失控; 有些人会感到孤立无助,悲痛欲绝,沮丧无望; 有些人变得注意力不集中,照顾不好自己和家人,弄不清楚时间和地点; 有些人会出现茫然失措,行为笨拙;还有的人会在灾难过去之后仍然反复回想灾难的场景,甚至睡觉都会被噩梦惊醒。 有些人还可能借酒浇愁、吸烟增加,甚至服食毒品以缓解痛苦。
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在某些人为灾难中,对灾难的发生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者也属于第四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4、几种简单的心理自助方法
(1)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2)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 (3)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4)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和朋友一同分担悲痛 (5)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6)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7)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
要说: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你现在的反应是珍藏的,你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心理救援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现场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度过心理难关,缓解心理危机,而且能够和其他现场救援人员一起,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减少谣言的传播,为现场救灾人员提供心理帮助,从而保障整体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政府和社会对灾区群众的人文关怀。
非灾区的其它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后备医疗队,及时培训,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急性期心理救援和恢复期的心理健康重建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服从统一的指挥,承担相应的职责。
尽量避免单人行动。
4、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
5、心理危机干预队出发前的准备
1、了解灾区基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 2、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制动搬运、创伤止血等。 3、确定干预地点,准备交通地图。 4、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 5、制定初步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计划。 6、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 7、联络、了解需要干预的社区、医院以及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 8、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等。 9、外援的医疗队在到达灾区之后,最好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联合工作,对没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当地精神科人员进行紧急的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降低受灾群众的恐惧心理。
01
消除受灾群众的孤独感。
02
给受灾群众以希望。
03
鼓励受灾群体相互支持。
04
建立现场心理救援所。
05
10、现场心理救援
11、当你遇到一个伤痛的人,您可以这样做:
1、态度热情,真诚帮助; 2、结合实际,予以安慰; 3、只有征得对方的许可,才可以开始陪伴; 4、全神贯注耐心倾听,支持对方; 5、多听少说,不加评判; 6、换位思考,理解、共情,激动时流泪也无妨; 7、适度的以肢体语言表达关怀(如拥抱、拍肩等); 8、适当的表达自己哀伤的情绪; 9、协助对方放松(如倒杯水、让对方深呼吸、散步、简单运动等); 10、鼓励对方多休息与睡眠; 11、舒缓对方的罪恶感与自责的想法; 12.必要时鼓励寻求专业协助。
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
注意:分离反应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术。(分离反应表现为: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
.放松训练要点
3.心理辅导要点
1、了解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了解灾难给人带来的应激反应表现和灾难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也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引导重点人群说出在灾难中的感受、恐惧或经验,帮助重点人群明白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 2、寻求社会支持网络。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画出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等。强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感。给儿童做心理辅导时,目的和活动内容相同,但形式可以更灵活,让儿童多画画、捏橡皮泥、讲故事或写字。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可以只画出自己的网络,不用具体化在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 3、应对方式。帮助重点人群思考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化个人的应对能力;思考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重点人群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个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
对重点人群采用“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
9、常用干预技术
1.稳定情绪技术要点
(1)倾听与理解。目标:以理解的心态接触重点人群,给予倾听和理解,并做适度回应,不要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2)增强安全感。目标:减少重点人群对当前和今后的不确定感,使其情绪稳定。 (3)适度的情绪释放。目标:运用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帮助重点人群适当释放情绪,恢复心理平静。 (4)释疑解惑。目标:对于重点人群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 (5)实际协助。目标:给重点人群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重点人群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重点人群解决面临的困难。 (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重点人群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灾难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知识,帮助重点人群积极应对,恢复正常生活。 (8)联系其他服务部门。目标:帮助重点人群联系可能得到的其他部门的服务。
1
234Fra bibliotek56
6、心理援助的主要对象
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提供 灾难心理救援服务;
01
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
02
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
03
7、心理援助的主要方法:
8、心理援助的工作流程
1、接到任务后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当地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群和场所。 2、在已有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继续按照方案开展干预;还没有制订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抓紧制订干预方案。 3、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 在医院,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房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中安置点,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的方式发现需要干预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的现场,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 4、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重点人群。 5、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 6、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疗及随访。 7、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救援人员采取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心理干预等措施,教会他们简单的沟通技巧、自身心理保健方法等。 8、及时总结当天工作。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进行团队内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 9、将干预结果及时向当地救灾指挥部负责人进行汇报,提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开展救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10、心理救援医疗队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接受一次督导。
灾后心理援助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 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心理健康。
危机干预的目的:
灾难印记一辈子不会消失。 大灾后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汶川地震以来,相当多的人表现出躯体的、情感方面的不良反应。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
建立新的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人员。
1
依靠各方力量参与。
2
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
3
对在心理危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对策,以使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4
普通人群。
9、常用干预技术
点人群。
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
不要说:
大灾难,有影响;犯糊涂,心慌张;易上火,做噩梦;心里愁,别喝酒; 严重者,景常现;如电影,常回放;胆子小,很害怕;不理人,少说话。
3、灾后心理援助的基本原则
只帮忙,不添乱;先培训、后进川; 和大家,一起干;多倾听,不贴签; 防再伤,折语言;播希望,不间断; 内支持,外救援;重管理,保安全。
切忌以下动作:
1. 不说:不要哭了 2. 不说:时间会冲淡一切 3. 不说:不要难过,你要坚强 4. 不说:我了解你的感受 5. 不说:节哀顺便 6. 不说:你还有另一个孩子 7. 不与对方争论,或企图改变对方的想法 8. 不因为好奇而发问,注重对方的隐私权 9. 不阻止对方重复诉说灾难情况 10.不企图解决对方的痛苦与困难 11.不提供药物(应转介给医师诊断) 12.减少引用刺激性饮料(如:酒、咖啡)
1. 与整体救援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及时调整心理救援的重点,配合整个 救灾工作的进行; 2. 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工作,不给整体救援工作增加负担,减少次级伤害; 3. 综合应用干预技术,个体化的针对目前问题提供帮助。 4. 保护被干预者的隐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 5. 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中的一部分,并不万能。
本次地震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该人群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灾后心理干预是驱散“心灵余震”的必需品。
1、为什么灾后急需心理干预?
2、灾区人们的心理反应
强烈的地震和无数次的余震、失去熟悉的家园、遇难者的遗体、幸存者的呼救、转移安置到不熟悉的地方、通信中断和交通阻塞、和亲人失去联系、特别是艰难等待尚未救出亲人时的焦虑和悲伤,加上夜间的寒冷、生活的不规律、不能在室内居住、或是被转运到其它公共场所集中安置、拥挤嘈杂、睡眠缺乏、生活没有规律和营养水分的不足等,会使有些人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等身体反应;心理反应表现复杂多样: 有些人变得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容易发火,指责抱怨,愤怒,甚至行为失控; 有些人会感到孤立无助,悲痛欲绝,沮丧无望; 有些人变得注意力不集中,照顾不好自己和家人,弄不清楚时间和地点; 有些人会出现茫然失措,行为笨拙;还有的人会在灾难过去之后仍然反复回想灾难的场景,甚至睡觉都会被噩梦惊醒。 有些人还可能借酒浇愁、吸烟增加,甚至服食毒品以缓解痛苦。
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在某些人为灾难中,对灾难的发生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者也属于第四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4、几种简单的心理自助方法
(1)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2)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 (3)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4)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和朋友一同分担悲痛 (5)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6)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7)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
要说: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你现在的反应是珍藏的,你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心理救援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现场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度过心理难关,缓解心理危机,而且能够和其他现场救援人员一起,降低受灾群众心理恐慌的程度,减少谣言的传播,为现场救灾人员提供心理帮助,从而保障整体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体现政府和社会对灾区群众的人文关怀。
非灾区的其它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后备医疗队,及时培训,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急性期心理救援和恢复期的心理健康重建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服从统一的指挥,承担相应的职责。
尽量避免单人行动。
4、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
5、心理危机干预队出发前的准备
1、了解灾区基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 2、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制动搬运、创伤止血等。 3、确定干预地点,准备交通地图。 4、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 5、制定初步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计划。 6、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 7、联络、了解需要干预的社区、医院以及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 8、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等。 9、外援的医疗队在到达灾区之后,最好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联合工作,对没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当地精神科人员进行紧急的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降低受灾群众的恐惧心理。
01
消除受灾群众的孤独感。
02
给受灾群众以希望。
03
鼓励受灾群体相互支持。
04
建立现场心理救援所。
05
10、现场心理救援
11、当你遇到一个伤痛的人,您可以这样做:
1、态度热情,真诚帮助; 2、结合实际,予以安慰; 3、只有征得对方的许可,才可以开始陪伴; 4、全神贯注耐心倾听,支持对方; 5、多听少说,不加评判; 6、换位思考,理解、共情,激动时流泪也无妨; 7、适度的以肢体语言表达关怀(如拥抱、拍肩等); 8、适当的表达自己哀伤的情绪; 9、协助对方放松(如倒杯水、让对方深呼吸、散步、简单运动等); 10、鼓励对方多休息与睡眠; 11、舒缓对方的罪恶感与自责的想法; 12.必要时鼓励寻求专业协助。
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
注意:分离反应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术。(分离反应表现为: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
.放松训练要点
3.心理辅导要点
1、了解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了解灾难给人带来的应激反应表现和灾难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也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引导重点人群说出在灾难中的感受、恐惧或经验,帮助重点人群明白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 2、寻求社会支持网络。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画出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等。强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感。给儿童做心理辅导时,目的和活动内容相同,但形式可以更灵活,让儿童多画画、捏橡皮泥、讲故事或写字。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儿童可以只画出自己的网络,不用具体化在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 3、应对方式。帮助重点人群思考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化个人的应对能力;思考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重点人群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个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
对重点人群采用“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
9、常用干预技术
1.稳定情绪技术要点
(1)倾听与理解。目标:以理解的心态接触重点人群,给予倾听和理解,并做适度回应,不要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2)增强安全感。目标:减少重点人群对当前和今后的不确定感,使其情绪稳定。 (3)适度的情绪释放。目标:运用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帮助重点人群适当释放情绪,恢复心理平静。 (4)释疑解惑。目标:对于重点人群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 (5)实际协助。目标:给重点人群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重点人群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重点人群解决面临的困难。 (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重点人群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灾难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知识,帮助重点人群积极应对,恢复正常生活。 (8)联系其他服务部门。目标:帮助重点人群联系可能得到的其他部门的服务。
1
234Fra bibliotek56
6、心理援助的主要对象
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提供 灾难心理救援服务;
01
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
02
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
03
7、心理援助的主要方法:
8、心理援助的工作流程
1、接到任务后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当地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群和场所。 2、在已有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继续按照方案开展干预;还没有制订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抓紧制订干预方案。 3、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 在医院,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房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中安置点,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的方式发现需要干预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的现场,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 4、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筛查,确定重点人群。 5、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 6、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疗及随访。 7、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救援人员采取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心理干预等措施,教会他们简单的沟通技巧、自身心理保健方法等。 8、及时总结当天工作。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进行团队内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 9、将干预结果及时向当地救灾指挥部负责人进行汇报,提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开展救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10、心理救援医疗队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接受一次督导。
灾后心理援助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 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心理健康。
危机干预的目的:
灾难印记一辈子不会消失。 大灾后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汶川地震以来,相当多的人表现出躯体的、情感方面的不良反应。 理论上说,卷入灾难事件的所有人都会留下心理阴影,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轻重。
建立新的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人员。
1
依靠各方力量参与。
2
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
3
对在心理危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对策,以使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4
普通人群。
9、常用干预技术
点人群。
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
不要说:
大灾难,有影响;犯糊涂,心慌张;易上火,做噩梦;心里愁,别喝酒; 严重者,景常现;如电影,常回放;胆子小,很害怕;不理人,少说话。
3、灾后心理援助的基本原则
只帮忙,不添乱;先培训、后进川; 和大家,一起干;多倾听,不贴签; 防再伤,折语言;播希望,不间断; 内支持,外救援;重管理,保安全。
切忌以下动作:
1. 不说:不要哭了 2. 不说:时间会冲淡一切 3. 不说:不要难过,你要坚强 4. 不说:我了解你的感受 5. 不说:节哀顺便 6. 不说:你还有另一个孩子 7. 不与对方争论,或企图改变对方的想法 8. 不因为好奇而发问,注重对方的隐私权 9. 不阻止对方重复诉说灾难情况 10.不企图解决对方的痛苦与困难 11.不提供药物(应转介给医师诊断) 12.减少引用刺激性饮料(如:酒、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