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风光(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极风光(教案)
第一篇:南极风光(教案)
24、南极风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糙、雕、隧、剔、瘠、绚、焰、曳、旗。
理解并积累“晶莹剔透、绚丽夺目、望而生畏、惊叹不已、摇曳”等词语。
2、积累描绘南极冰雪和南极光的两句比喻句。
朗读、感悟并体会南极风光的奇美。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能仿照“有的(时)像……有的(时)像……”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体会南极风光的奇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说话,揭示课题
1、板书:南极
Ø 师:一起来读这个地名。
Ø 想了解这个地方吗?一起来看
2、媒体展示
Ø 冰天雪地的世界。
呀,这座冰山可这大!瞧,这儿还有动物!看这是什么?是南极光吧!
Ø 你们有什么感受?Ø(预设:3人)
3、出示地图
Ø 瞧,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天气寒冷,(出示地球仪)就在这儿,也叫南极洲。
今天我们就跟随文字去探索一下这个神奇的地方,了解一下那里的风光。
(补全课题,齐读)
学习第一节(1)说到南极,我们眼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景象——(第一节)自己读读这段话。
(2)指名读(正音:潺潺,表示溪水流动的声音。
)
(3)是呀,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有水流的地方几乎都结冰了,因此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缺乏水源和适宜温度,植物根本无法生长,所以那里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满各种庄稼的田野),什么吃的都没有。
(4)师: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没有”,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绿色生命的南极大陆。
大家想一想,三个“没有”后面的部分能不能互换呢?为什么?(不能,因为缺乏水源,才会没有茂盛的树木和小草)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语气越来越——强烈。
(5)我们合作读,老师读第一句,男生读到溪流,女儿读到小草,后面的语句一起读。
(6)看起来南极好像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那么南极到底有什么呢?让我们来好好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打开书,79页,自由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哪些自然风光?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读。
2、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南极风光?
3、板书:冰雪动物南极光(预设反馈:你找的真准确;你眼睛真尖啊)
4、课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点板书,归纳)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2节
冰雪:寒风刺骨,冰山林立,一望无垠的冰雪是南极最有特色的风光。
1、出示第二节
Ø 你对那句话最感兴趣?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预设:如果有人说了另外一句,师:“你对这句感兴趣,还有吗?”)
Ø 你一定很想看看吧!瞧,(出示媒体)有的像(隧道),“隧”是个生字,写的时候右半部份要注意先里后外(板书字),一起读词(隧道)。
再看,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
Ø 说话训练:再看有的像……(指名说),有的像……(指名说),有的像……(指名说)
(预设:1第一幅图片如果有人说“像爆炸”,可以引导:“像爆炸形成的——蘑菇云”;2可以引导“看看它们的形状像?”)Ø 这些冰雪形状奇特,与众不同,真可谓(造型奇异)(贴板书:
造型奇异)。
2、这里的冰雪不仅造型独特,在阳光的照耀下还(出示媒体),能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吗?(贴板书:晶莹剔透)
3、出示句子: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Ø 刚才有不少同学对于这句话感兴趣,要读好这句话要抓住哪个词?(有时)能不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
Ø 能看着画面,结合板书来说一说吗?(齐读,师引:“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预设:学生如果读到“有的像宫殿”停止了,教师可以接下去:“真是——?”
4、是谁创造了这么奇妙的景象?(风)冰雪的表面十分粗糙,这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风耍的把戏)这里的破折号告诉我们,这个雕塑家就是(风)。
5、(媒体)看,狂暴的风来了——狂暴的风吹起沙子般的雪粒,又把它堆积起来,形成一条条雪浪。
谁来读好这句话?(预设2个学生,师指导:“狂暴的风把冰雪吹成了一条条雪浪,这要用多大的力量呀,谁能读出这种感觉?”)师:你们听风的声音多大呀!(播放风声)让我们一起读出强而有力的气势,女生读!男生读!我从男生的朗读中仿佛听到了风的怒号,一起读!
(二)学习第3节动物:
1、南极的风和冰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南极的动物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第三节)
2、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能不能抓住关键词说说自己对南极的动物有了哪些了解?
3、交流(引导学生回答,除了答出关键词,还要说说原因,原因其实就是找到的句子)
n 贫瘠
Ø “瘠”是一个形声字,里面是个“背脊”的“脊”,一起读
(贫瘠)
Ø 板书:瘠
笔顺教学,先外后里。
Ø 能联系刚才读过的第一小节的内容来说一说“贫瘠”的意思吗?(师可以引导:“可以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Ø 就是因为贫瘠的陆地上(几乎找不到可以充饥的食物),所以动物们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只能在(海中度过)
(预设:如果学生关键词找到“海中度过”,师引导:“这些动物之所以一生大多部分时间要在海中度过,是因为——?”引出“贫瘠”教学)
n 结合回答理解“望而生畏”,渗透承上启下句。
Ø “畏”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这里应该选哪一个解释条?(害怕)Ø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望而生畏”就是(看着就害怕)。
Ø 在终年的风暴和极度严寒里,不但(植物难以生长)就像第一节所说到的南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连(动物也望而生畏),所以南极的动物很稀少。
(贴板书:稀少)Ø 我们再来读一读。
n 仅有
Ø “仅有”就是只有,对呀,南极大陆只有(企鹅、海豹、鲸以及一些海鸟)
Ø 媒体出示四幅图
4、南极的动物可真是稀少,让我们一起读这一节。
(三)学习第4节
南极光:变幻莫测的气候为南极带来了独特的风光,其中最罕见的就是“南极光”(板书:罕见)
1、师:我们课前预习过,“罕见”就是(极少见,几乎看不到)
2、师示范读,生再来读这句,强调“罕见”
3、媒体出示黑夜图片
师:想看看这奇妙的景象吗?原来漆黑一片的极夜,突然出现了
南极光(媒体出示图片),美吧?真让人觉得绚丽夺目(贴板书:绚丽夺目)引读: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
字词教学:出示卡片“摇曳”,通过视频理解词语,讲解:“南极光摇摆不停”。
指导朗读:“一掠而过”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读的时候也要非常——(迅速),重点在“掠”上,我们再读读看。
4、师:南极光是不断变化的。
(媒体出示四图+文字,文字在每张图片下)分组读“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一起读(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奇景惊叹不已的。
)
Ø 师:这里有没有表示否定的词语?(“没有”、“不”)两个表示否定的词语,这叫做双重否定,是为了强调——(所有看过南极光的人都为这奇景惊叹不已)(贴板书:惊叹不已)
Ø 师:所以读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两次加重读,再来!(引读)
5、南极光的变幻莫测,稍纵即逝,带着你的想象一起再来读好这段话。
(四)了解南极科考站(出示:第5、6节)
1、读读第5节,说说自己对南极大陆又有了哪些了解?
2、为了更好地揭开南极大陆的秘密,更为了保护好那里的生态环境,人类在那里设立了科学考察站,我们中国也在那里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
3、最后,作者饱含深情地对我们说——(齐读第六节)。
四、总结课文,融会贯通
1、学到这儿,让我们为课文开头作一个补充,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或板书来说说。
2、出示:在第一小节后面加上“但是,那儿有”谁能结合板书说一说?
预设:至少四人,可以引导“令人惊叹不已”。
第一个学生讲完后,让第二个学生用“但是,那儿有…它…”的句式来说一说,第二个人或第三个人讲完后贴板书“有的…有的…有的…”和“有时…有时…
有时…”再请学生具体说一说。
师:你们瞧,同一语言和句子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叙述,我们的语言多么丰富啊。
3、音乐、画面起
同学们,南极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希望你们也能在将来的某一天踏上这片美丽的大陆,去欣赏风光,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改成“望而生畏”、“仅有”
我看到网上有教案是这么处理的——师:企鹅、海豹、鲸以及一些海鸟成了南极大陆海岸仅有的居民。
它们能在这片海岸生存,是因为……(生:不怕寒冷。
)板书:不畏严寒。
板书:(暂定)
24、南极风光
南极冰雪
造型奇异
晶莹剔透
(有的…有的…有的…)南极动物
望而生畏仅有南极光
绚丽夺目
(有时…有时…有时)
第二篇:南极风光(教案及反思)
南极风光
一、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内容生动,文笔优美的散文性说明文。
课文分为“南极风光”和“南极开发”两部分,重点是“南极风光”的介绍,依次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南极冰雪、南极动物和南极光。
文章开始,用“没有……没有……更没有”的句式从反面写出了南极是冰雪的世界,接着写狂风堆成的“雪浪”和“各种各样形状”的“雪堆”。
写南极动物,用了“望而生畏”、“仅有”等词语,说明在那里动物难以生存。
对南极光的描绘,用了一个长长的带比喻的句子,形象地展示了南极光的绚丽和奇特;紧接着用一个双重否定句(“没有……不
……”),强调南极光是奇景,“十分罕见”。
“南极开发”部分,介绍南极是一块“宝地”,许多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我国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
学生分析:南极,对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已经养成预习习惯的学生是很乐意去收集有关南极的知识材料的。
教师平时在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上要加强,更要激发他们的热情。
同时,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的预习工作,要让他们体会到预习带来的成效,所以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不能流于形式,而要让他们把收集到的资料通过不同的途径展现出来。
比如,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利用文中的句式介绍南极的冰雪和南极光;以南极归来者的身份介绍南极风光;布置交流园地等。
要让学生查找的资料发挥价值,也让这种价值的体现激励学生做好每一课的资料收集工作。
学生虽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但是由于语言习惯和方言影响的原因,对个别字如“绚”的发音很难把握,容易出错。
在字词教学时,虽不必字字俱教,但也要抓住难读字、难写字进行重点的指导。
在词语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方法理解词义,如“晶莹剔透”的理解则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悟;“望而生畏”一词,则通过查字典的方法并结合文章内容,结合说话训练达到对词义的真正理解。
文中描绘南极冰雪和南极光的两句比喻句,写得十分形象、生动、优美。
积累这样的句子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一大收获。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词语的理解、句子的品味中体会美感,从而激发主动积累的愿望。
同时,从这两句句子的表达形式看,是很好的“总分”结构的小段落的训练机会。
可以尝试让学生结合内容的拓展进行课文内容的延伸和表达方法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表达训练机会,如运用比喻句介绍南极冰雪的形状、南极光以及综合介绍南极风光等。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这种能力迁移方式,产生一种能把南极风光介绍给大家的自豪感,让学生的情感在表白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潺、庄、糙、隧、剔、瘠、绚、焰、曳、旗。
理解并积累“晶莹剔透、绚丽夺目、望而生畏、惊叹不已、摇曳”
等词语。
2、朗读并积累描绘南极冰雪和南极光的两句比喻句,并借助图片展开想象,尝试运用比喻句练习说话。
3、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南极风光奇异而神秘的特点,表达对南极风光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盼望南极更美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并感受南极奇异而美丽的特点。
2、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并借助图片展开想象,尝试运用比喻句练习说话。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冰天雪地图片)知道这是哪儿吗?(板书:南极)
2、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你知道的南极吗?
出示填空:()的南极
(预设:冰天雪地、白茫茫、神秘、美丽)
3、(出示南极地图)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人类最晚到达的大陆,也称为第七大陆,那里是一个白茫茫的世界,读读这段话。
出示: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
在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满各种庄稼的田野。
(1)个别读。
(2)同学们看出来了吗,这是一句?(排比句)
(3)(三个“没有”显示红色字体)在这里作者连用了三个“没有”,强调了南极是一个看不到绿色生命的冰雪世界。
(4)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
引读。
4、那里究竟有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
(补充课题:24 南极风光)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2-6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完成填空。
2、检查反馈。
(1)出示词语:潺潺粗糙隧道晶莹剔透绚丽夺目
摇曳贫瘠惊叹不已一掠而过
正音:糙、隧
辨形:瘠、隧
(2)出示填空:在南极,有,有,有,还有。
(交流板书:冰雪、动物、南极光、地下宝藏)
(3)能不能学学第一节的表达方式,加上形容词,使句子表达更形象。
出示填空:在南极,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预设:晶莹剔透的冰雪;稀少的动物;绚丽夺目的南极光;丰富的地下宝藏。
)
三、研读品味,深入理解。
过渡:在这些风光里,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交流学习:
(一)南极光
1、你为什么对南极光这样感兴趣?
出示句子:南极有一种十分罕见的景象,那就是南极光。
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奇景惊叹不已的。
2、指名读句。
3、理解“惊叹不已”。
(因惊讶而不停地赞叹。
)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都感到十分震惊,并连连赞叹。
)
4、指导朗读:作者运用(凡是……没有……不……变红)这样的句式来强调了南极光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奇景,加重了语气。
能把句子读好吗?(个别读、齐读)
5、过渡:究竟是什么样的奇景让那么多的人惊叹不已呢?
出示句子:在漫长的极夜中,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空中垂下的帘幕,有时像不断蹿动的火焰,有时像
强大的探照灯光动荡摇曳,有时像天上的流星一掠而过。
(1)女生读。
点评。
(2)在南极,大约有半年的时间都看不到太阳,那就叫做极夜,在这漫长的黑夜中,就出现了南极光。
想不想亲眼目睹它的风采。
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看仔细哦!(媒体出示)
(3)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交流板书:绚丽夺目)理解“绚丽夺目”。
(形容东西光彩
照人)作者连用了四个“有时像……”,既写出了南极光的美,又写出了南极光的变化之快。
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个别读)
(5)引背:南极光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让人着迷。
让我们一起边看图边试着在脑海中记一记。
(二)冰雪
1、过渡:其实,不仅南极光是神奇、美丽的,南极冰雪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喜欢南极冰雪的同学请读读第2节,用书上的词语说说南极冰雪的特点。
(板书: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理解“晶莹剔透”。
(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
)
2、(出示图片)看,南极的冰雪像水晶、钻石、玛瑙那样光亮而透明,它们造型各异,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3、想象说话:(出示图片)再瞧,风还把雪堆成了其它各种形状……
出示句式:风还把雪堆成了其它各种形状,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
4、小结:风能把雪玩出那么多把戏来,真了不起,难怪人们称它为——大自然的雕塑家。
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来赞一赞这位大自然的雕塑家吧!(配乐齐读)
(三)动物
1、过渡:南极的极度严寒和冰雪对于动物而言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第3节,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
(板书:望而生畏)理解“望而生畏”。
(看见了就害怕)
2、哪些动物成了这儿仅有的居民?(企鹅、海豹、鲸、一些海鸟)
3、这些生长在如此恶劣环境下的居民有些什么特点呢?(交流有关南极动物的资料)
(四)地下宝藏
1、过渡:虽然南极的严寒、狂风、冰雪是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但是它却是一块“宝地”。
这里有十分丰富的地下宝藏。
2、简介宝藏资料。
(南极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煤田,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比如:铀、钼,这些都是国家发展重要的资源。
还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海洋资源。
)
3、简介南极考察队:我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和中山两个考察站,那些为了祖国来到南极考察的人们,与严寒和孤寂相伴,是什么支撑他们告别祖国和亲人奔赴南极,在冰天雪地,暴风肆虐的南极洲,把庄严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南极上空?这便是极其可贵的南极精神。
他们不畏艰险,对南极进行了多次考察,可那里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
正如文中所说——南极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
4、指导朗读: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课文最后两节。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目睹了那令人惊叹不已的南极光,欣赏那晶莹剔透、造型各异的冰雪雕塑,还拜访了那里的永久居民——企鹅、海豹等。
南极的风光真是神奇而又美丽。
2、作业: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想对南极做进一步的了解,如:我国的南极科考实验取得了哪些进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找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七、练习设计:
1、比一比,组词
造()惕()隧()脊()糙()剔()随()瘠()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光滑—()酷热—()肥沃—()短暂—()
2、照样子用划线的词语写一段话(二选一)
(1)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
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2)在漫长的极夜中,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空中垂下的帘幕,有时像不断蹿动的火焰,有时像强大的探照灯光动荡摇曳,有时像天上的流星一掠而过。
4、实践活动
寻找描绘南极风光的图片,收集、摘录描绘南极风光的语句,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
八、板书设计南极风光冰雪晶莹剔透造型奇异动物望而生畏南极光绚丽夺目神秘奇异明天更好
九、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说明性的散文。
如果教学的重点落实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上,是可以达到读通、读懂课文的目的的。
但欠缺了情感因素的教学会显得呆板和单薄。
所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自始至终用自己的身心去阅读,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情感也不是一触即发的,也不可能始终保持高调,只有合理地安排,才能让学生在对文章的学习中,真正表达对南极风光的赞美之情,激发他们亲近自然、盼望南极
更美好的情感。
(一)初步感知,有所触动
对于三下的学生来说,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在预习的时候已经产生了。
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网上查询,了解、收集有关南极的各种地理资料以及科考人员在南极考察的资料,这样丰富了学生对南极神秘之地的感性认识,也鼓励他们为学习本课作准备。
在课文的初读中,以“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南极的哪些风光?”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帮助学生把握课文脉络,做到整体感知。
也让学生在对这些内容的初步感知中,激发进一步了解南极的愿望。
(二)细细研读,深入理解
研读课文中,紧紧抓住文中两句比喻句的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既展示各种真实景观,又引导展开想象,联系课文理解内容。
在教学南
极冰雪这一部分时,设计“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和生活经验进行交流,然后教师进行总结:不管什么形状,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即——晶莹剔透,造型奇异。
南极光的神秘、奇异、美丽更是学生难以理解感受之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学生自选观赏南极光的各种奇观,引导学生从南极光的色彩、速度、形态等方面感受并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感受南极光的绚丽夺目和罕见。
然后结合收集的资料进行语言的再创造,即运用比喻句介绍自己眼中的南极光。
在对这两句比喻句的学习中,学生必然在对文字的美的体会中感受了南极的神奇,对南极的向往会更强烈。
(三)迁移运用,情感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表达训练机会,如运用比喻句介绍南极冰雪的形状、南极光以及综合介绍南极风光等。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这种能力迁移方式,产生一种能把南极风光介绍给大家的自豪感,让学生的情感在表白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第三篇:南极的除夕教案
刚刚建成的长城站,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它在乔治岛上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除夕之夜,考察队员们在这里和专程从祖国赶来参加长城站落成典礼的代表团欢聚。
祖国的关怀、人民的祝贺、家人的慰问,给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考察队员带来无限温暖。
在频频的祝酒声中,我们的带头人——南极洲考察队队长慢慢地站起来,回忆那艰苦建站的日日夜夜。
随着他的话语,我仿佛又置身于紧张劳动的现场中——在刺骨的寒风、冰冷的海水中,考察队员们仅仅用5天时间就建成一座长29米、宽6.2米、高3.1米的码头。
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袭来的狂风暴雨,阻挡不了考察队员们前进的步伐,他们只用了10多天的时间,就把500多吨建材物资从船上运到长城站。
建站的地基刚挖开,渗出的地下水立即把坑填满,必须迅速将水排出,才能灌进水泥。
队员们用罐头桶一桶一桶地往外掏水,腰酸了,胳膊软了,下一个队员立刻接上。
持续不断的接力赛,终于战胜了地下水。
风、雪、雨横行无忌地袭来,54名南极洲考察队员的手裂开了一道道血口。
可谁也没有哼过一声,共同的理想使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正是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南极速度”。
“今天,我们亲手建立的长城站终于屹立在南极的土地上了。
回顾建站期间,同志们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
”队长的话把我从遐想中拉回来,只见他含着泪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的声音哽咽了,从祖国来的亲人也流泪了,队员们更是激动得泣不成声。
难以想象的艰苦、劳累和胜利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真是百感交集!我们这些在充满危险的航行中,在艰难困苦的劳动中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硬汉,此时,却热泪滚滚,沾湿了衣襟。
我走出餐厅,在风雪中面向北方,遥望祖国,心潮澎湃。
亲爱的党,亲爱的祖国,纵然远隔重洋,我们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
思考练习
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横行无忌——
(2)前所未有——
2.除夕之夜,乔治岛上谁和谁欢聚在一起?为什么考察队员感到无限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概括的话写出在艰苦的建站劳动中,考察队员们做了哪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句话,说明是什么原因使在艰难困苦的劳动中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硬汉,此时却热泪滚滚,沾湿衣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