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拓展阅读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拓展阅读及答案《木兰诗》拓展阅读及答案「篇一」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注]颠倒:心神恍惚。
1.这首词的上阕化用了唐朝诗人□□的诗句。
()(1分)
A.王维 B.韩愈 C.杜牧 D.李贺
2.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早春景象,而下阕中的“红英间绿苔”描写的是暮春情景。
B.用“如酥”来形容小雨,主要表现出春雨给大地万物带来的滋润和生机。
C.下阕中“花不看开”的意思是盛放的鲜花已失去了含蓄内敛之美,不值得欣赏。
D.这首词化用前人的诗句,因其情景相合,故显得浑然一体,毫无生搬硬套之感。
3.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B(1分)
2.C(2分)
3.这首词情随景生,借景抒情。
上阕描写黄莺初啼、微雨细润、嫩草萌生等早春美好的景物,流露出作者对“一年春好处”的喜爱之情,下阕联想人生的兴衰,想象暮春的残花败落之象,与早春美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由此告诫人们要珍惜短暂的美好时光,享受人生的美好。
(4分)
二: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3分)
答:初春。
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机最美好。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
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感情(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另一版本答案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3分)
【答案】早春(初春)。
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
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写出“早春”,1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
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指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各2分)
【解析】
题目问“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答:“初春(早春)”。
“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很明显,题目问的是为什么说词是描写初春的景色,顺应这个思路,正确的答案应当是:诗描写了“莺语初解”(莺儿刚刚开始啼叫)、“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最能代表初春特征的景物,韩愈《早春》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所以,词描写的是初春景色。
但现在的答案却要求回答:为什么初春的时机最美好?须知,这是两道完全不同的题目啊!最重要的是,“莺儿开始鸣
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初春没有这个景观),万物充满了生机”(准确说法是,万物萌发了生机),并不能说明为什么“初春的时机最美好”。
词人为什么认为“初春时机最美好?”答案在词的下闋。
仲春时节,花儿含苞待放,为什么不是最美好?原来“花不看开人易老”,词人不忍看花开,因为花开了会很快凋谢,花开花落,容易想到生命短促,人生易老。
如何摆脱这般苦恼?“休辞醉倒”,一醉万事休,酒能消愁啊。
季春时节,万紫千红,为什么不是最美好?“莫待春回”,此时虽然绿叶扶疏,百花盛开,但好景不长,春光即将归去,在这样的季节里,“颠倒红英间绿苔”,便会伤春悲人,神魂“颠倒”。
所以,词人认为只有初春时节最美好,它不仅生机萌发,而且来日方长,让人憧憬希望,憧憬未来。
这首词与韩愈的诗《早春》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借此劝勉年青的朋友,要特别珍惜少年青春时期,它是人一生中最有希望,最有未来的最美好的时期。
赏析:
《减字木兰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
这首词当中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韩愈的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只有在下阕表达了苏轼自己的一点思想感情。
整首词可以这样理解: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
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
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
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从词中“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等语句可以看出,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早春(或初春)。
这与韩愈原诗的意思相符。
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阳春、晚春的话,那么在花开花落的特征上,与人生的兴衰就有可比性。
根据韩愈的意思,早春就是春天中最好的时令,苏轼采用了这一说,并且说要在这个时候“醉倒”,不要等待落花时节,触目伤怀,颠之倒之。
那么,读者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木兰诗》拓展阅读及答案「篇二」
关于木兰诗的阅读及答案
阅读《木兰诗》文段,完成小题。
(15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4分)
(1)赏赐百千强()(2)著我旧时裳()
(3)双兔傍地走()(4)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小题3】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迎接她回家的句子是: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小题4】由文段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2分)
【小题5】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1)有余(2)通“着”,穿(3)跑(4)怎么或者哪里
【小题1】(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口和山脉。
(2)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小题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小题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
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提取全家人高兴迎接木兰回家的语句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
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提取全家人高兴迎接木兰回家的语句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来分析人们喜爱木兰的原因即可。
《木兰诗》拓展阅读及答案「篇三」
阅读《木兰诗》,完成1~4题。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
③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⑤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⑥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给加粗字注音并释义。
(1)不闻机杼声杼:____________
(2)朔气传金柝柝:____________
2.木兰“叹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经过一番思虑之后,她毅然决定__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第④段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是对偶句,写木兰停机叹息,异乎寻常。
B.“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是说征兵的名册有十二本,老父的名字也在军册上。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句中运用了对偶、互文的修辞乎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D.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具有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1.(1)zhù织布梭子
(2) tu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2.“可汗大点兵”,老父名在军册,而“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强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B
《木兰诗》拓展阅读及答案「篇四」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当户织(对着)唯闻(只)何所忆(思念)十二卷(表多数,不是确指)市鞍马(买)东市(集市)旦辞(早晨)但闻(只)戎机(战争)度若飞(过)朔气(北方)策勋(记功)十二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百千强(有于)愿驰(希望)出郭(外城)扶将(扶持)著(穿)
帖花黄(通“贴”)火伴(通“伙”)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傍地走(并排)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译:在集市上买来了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军用物资。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译:希望到集市上去买鞍买马,从此以后替父从军。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想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与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木兰和一些幸存者凯旋归来。
⑤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译:对着窗户上的'镜子梳洗打扮。
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雄雌俩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3、理解性填空。
(1)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描写木兰准备军需物资井然有序而又急迫的诗句: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描写木兰矫健雄姿奔赴战场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描写木兰边塞生活艰辛的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描写战争激烈、惨壮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描写木兰劳苦功高、赏赐多的诗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描写木兰不谋名利、辞官还乡的诗句: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扑朔迷离”出自“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这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