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届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土壤D.水源
2.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最主要的原因()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荔枝属于南方特有的水果,橘只能在淮南才可以长得很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影响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
故选B。
2.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主要是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故选A。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2.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生态脆弱
B.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但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交通闭塞,故人口密度小。
西部地区的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较快,故选D项。
3.下图为“手机自拍杆生产销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手机自拍杆生产属于
A.传统工业,近矿产资源分布区B.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
C.新兴工业,工厂布局比较分散D.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2.手机自拍杆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主要考虑
①深圳的劳动力成本②宁波地域文化差异③义乌小商品生产技术④圣保罗的市场需求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1.手机自拍杆的生产类似于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的工业,属于新兴工业,工厂布局比较分散,C正确。
2.手机自拍杆的生产过程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销售过程主要考虑市场需求,A正确;手机自拍杆的技术含量不高,与宁波地域文化差异无关。
4.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③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最可能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
【答案】1.D
2.D
【解析】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对比四个地区1950年与2050年的人口数量可知,④地区人口数量变化最大,增长最快,故答案选D项。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地区100年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表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为“三低”的现代型,D正确。
故答案选D项。
5.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
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
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值
C.环境人口容量D.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2.将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目标控制在16亿左右,作为主要评估依据的资源是
A.水资源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
【答案】1.A
2.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
1.由材料可知“7亿左右”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其含义是人口合理容量,A正确;最多人口数量16亿是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值,是环境人口容量,也是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2.由材料可知,16亿左右的人口数量是根据《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提出的,可知作为主要评估依据的资源是土地资源,C正确。
【点睛】
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1)条件: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
(2)实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6.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下列流域中最缺水的是
A.海河流域B.珠江流域C.长江流域D.雅鲁藏布江流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分布。
【详解】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地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特别是华北地区降水少,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缺水最为严重.故四选项中海河流域最缺水。
故选A。
7.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甲乙丙
1.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的是()
A.内蒙古乳制品业B.北京汽车制造业
C.杭州建毛纺织厂D.长江三角洲建核电站
2.20世纪末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投入结构转变的进程是()
A.甲→乙B.乙→丙
C.甲→丙D.甲→乙→丙
【答案】1.A
2.C
【解析】
【分析】
考查工业区位类型,产业转移。
1.根据图例,图中乙类工业原料占比重最大,是原料指向型,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合的是内蒙古乳品业,原料不便于远距离运输,A对。
北京汽车制造业的市场、技术因素占比重大,B错。
杭州建毛纺织厂劳动力是主导因素,C错。
长三角建核电站市场是主导因素,D错。
故选A。
2.20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先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应甲。
后来产业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应丙。
工业投入结构转变的进程是甲→丙,C对。
珠江三角洲原料缺乏,原料指向型产业少,A、B、D错。
故选C。
8.读“木桶效应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水资源
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A
2.A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区域资源数量最少的资源,故选木板最短的森林,A对,BCD错。
故选A。
2.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数量、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成正相关;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成负相关。
所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新能源,①②对;控制人口的死亡率不好把控,实行计划生育是减少人口数量,两者均不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③④错,A对,BCD错。
故选A。
9.海南酝酿建立国际坡鹿狩猎基地,让仅产于海南岛,和大熊猫一切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珍贵濒危动物—海南坡鹿作为可以猎杀的对象。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将海南坡鹿作为可以猎杀的对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多样性原则B.同一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
2.人类社会早起有过采猎文明时期,当时的狩猎目的是
A.获取食物B.消遣娱乐
C.崇拜自然D.征服自然
3.如果海南坡鹿狩猎基地建成,可能引起
A.水土流失B.荒漠化化面积扩大
C.坡鹿种群生存危机D.全球气候变化
【答案】1.D
2.A
3.C
【解析】
1.据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要求,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代际、人与其他生物、国与国之间的公平,将海南坡鹿作为可以猎杀的对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D正确。
故选D。
2.人类社会早期有过采猎文明时期,当时的狩猎目的是获取食物,A正确。
故选A。
3.如果海南国际坡鹿狩猎基地建成,可能导致坡鹿种群生存危机,C正确。
故选C。
10.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几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新技术工业
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答案】1.B
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资源开发。
1.借鉴山西省的能源建设,在开发初期,由于资金、技术等,只能利用当地资源,发展采掘行业和原料行业等高耗能工业,B正确。
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工业与当地资源关系不大,AC错误。
当地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工业,D错误。
故选B。
2.读图,该模式从开采、生产、销售、废弃物处理等环节,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缩小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再有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
11.下列各组工业部门区位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制糖、家具、普通服装B.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C.印刷、制鞋、水产加工D.制伞、炼铜、集成电路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主导因素。
【详解】
制糖、水产加工是原料导向型工业,家具、印刷是市场导向型工业,普通服装、制鞋、制伞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炼铜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卫星、飞机、精密仪表、集成电路都是技术导向型工业,B正确。
12.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自然带沿①附近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
2.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1.自然带沿0°经线变化反映地域分异规律,关键是抓住沿0°经线变化,这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
故选B。
2.由海陆轮廓判断此区域为北非局部,①为地中海气候区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自然带,②为几内亚湾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带。
故选A。
13.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
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答案】1.A
2.B
【解析】
1.注意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倡低碳生活”,因此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变暖,A正确,BCD错误。
2.不同的实体树在不同的地区发挥的主要作用不同,注意题干关键词“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因此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B正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主要是针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AD错;美化环境主要是城市中实体树具备的功能,C错,故选B。
【点睛】
森林的主要功能以及破坏后产生的影响总结如下图:
14.北京大白菜的丰收给菜农带来的是烦恼。
由于去年白菜销售行情较好,今年的白菜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北京周边地区播种面积也比去年增加了15 % 到17 %,使得大白菜上市量大、质量好,价格却降到了几年来的最低点。
完成下面小题。
1.两年间大白菜种植规模和市场销售价格的变化,体现了()
A.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B.农业政策的改变
C.交通运输的改善D.农业技术的进步
2.为进一步做好北京市蔬菜供应工作,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规模削减白菜的种植面积B.调整蔬菜的种植结构
C.由政府决定种植面积和品种D.大力发展白菜的深加工
【答案】1.A
2.B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1.读材料可知,“今年的白菜种植面积明显扩大,使得大白菜上市量大、质量好,价格却降到了几年来
的最低点”。
两年间大白菜种植规模的变化,导致市场销售价格的变化,故体现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A正确;农业政策的改变、交通运输的改善、农业技术的进步不是导致种植面积扩大、价格下降的主要因素,BCD错误。
故选A。
2.做好北京市蔬菜供应工作,可以调整蔬菜的种植结构,利于蔬菜多样化地供应市场,B正确;大规模
削减白菜的种植面积,会导致价格上涨,A错误;由政府决定种植面积和品种,不利于市场蔬菜品种的多样化需求,C错误;大力发展白菜的深加工,蔬菜供应品种单一,不能有效解决市场对蔬菜多样化的供求,D错误。
故选B。
15.如图所示为“某类企业在四个地点的成本结构图”,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该企业为( )
A.炼铝企业B.啤酒企业C.汽车制造企业D.制糖企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看出该企业在四个地点的成本都是产口运费比重最大,应是市场导向型企业,B正确。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
16.下表为“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反映该岛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25万B.30万C.35万D.45万
2.环境人口容量()
A.只受资源丰富程度影响B.与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对外开放程度无关
【答案】1.D
2.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规模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最大人口规模。
根据表格,反映该岛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45万,D对。
A、B、C错。
2.根据概念,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C对。
与资源、技术、生活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都有关,A错。
与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B错。
【点睛】
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最大人口规模的数量。
根据概念判断,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
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低。
17.若图中A点坐标(60°N,60°W),D点坐标(0°,130°E),
那么A点在D的: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定位。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定位的一般方法,从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两个方面分析,典型性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
图中A点位于D点的方位,即从D点看A点,从东西方向上看,130°E向西到60°W,跨经度190°超过180°,故判断A点位于D点的东侧;从南北方向上看,60°N位于赤道的北面。
故A位于D之东北方向,故选A项。
18.下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区(不合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
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
A.山西、青海B.广东、安徽
C.云南、北京D.山东、内蒙古
2.该图说明
A.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
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
C.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
D.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
【答案】1.B
2.C
【解析】
1.图中甲、乙两省分别是人口流入区、人口流出区,因此应分别对应经济发达与经济落后区域,山西、云南是迁出区,AC错误;广东经济发达、安徽经济落后,B正确;山东吸引力不足以吸引重庆、福建等省份人口迁入,D错误。
故选B。
2.该图说明,经济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A错误;图中东北地区三省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呈单线联系,最为简单,B错误;左图显示河南省流出人口中流向浙江的人口最多,C正确;图中显示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广州、上海,D错误。
故选C。
【点睛】
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19.“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
”亳州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让其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
近年来,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从成药制造到物流贸易,从保健医疗到科教研发,安徽省亳州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
下图示意亳州在安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亳州中药材加工业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A.充足的资金B.丰富的原料C.便利的交通D.发达的科技
2.从传统药材加工到完整现代中医药产业链的形成,将会()
A.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B.增强药品市场竞争力
C.减少企业之间的协作D.压缩中药材种植规模
【答案】1.B
2.B
【解析】
【分析】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亳州中药材种类齐全,品质较高,种植历史悠久,丰富的原料催生了亳州中药材加工产业,B正确;注意题干关键词“兴起”、“主要得益于”,其他选项均非亳州中药材加工业兴起的主要因素。
故选B。
2.根据材料可知,近年来亳州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从成药制造到物流贸易,从保健医疗到科教研发,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这种综合产业链的形成将会大大增强其药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会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增大,中药材的种植规模也会随之扩大,B正确,CD 错;伴随着企业投入的增多,其生产成本可能会提高,但是随着产业链的完善,其产品附加值会大大提升,药品的市场竞争力会大大增强,B选项更为合理,排除A。
故选B。
20.菏泽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主要改善()
A.光照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热量条件
2.该村这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交通C.政策D.技术
【答案】1.D
2.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菏泽城郊农业为材料,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1.根据材料,城郊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塑料大棚起到增加大气逆辐射的作用从而升温,故D正确。
塑料大棚有增温的作用,不会改变土壤的条件,更不会影响降水,对光照也没有增加的效果,因此A、B、C错误。
故选D。
2.题干中未提及政策对于城郊农业的优惠,不能推出政策是其发展的主导,故C错误,城郊农业虽然使用塑料大棚,但技术要求不高,故D错误,由图可知,该农业的产品蔬菜和猪肉,都是面向附近城市市场的。
其发展的主导区位条件是市场而不是交通,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点睛】
注意人类可以改造农业生产的某些区位条件,如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修建水利工程改造灌溉条件,科学耕耘改造土壤条件如水稻土,利用温室大棚改造热量和湿度条件等,这些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高考高频考点,注意积累。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规划构建蓝绿交织、和谐自然、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布局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间。
下图为雄安新区用地规划图。
(1)图中甲类功能区最可能规划为________(选填一序号)并说明判断理由。
①商业区②工业区③住宅区
(2)简述雄安新区的建立对北京今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3)说明雄安新区构建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的主要优点。
【答案】(1)③;占地面积广,主要分布在新城的南北两侧,靠近湖泊。
(2)疏解非首都职能(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
(3)优化用地结构(营造合理空间),构建生态宜居城市。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
【详解】
(1)图中甲用地面积最大,最可能为住宅区③。
(2)由材料“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可知,雄安新区主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
(3)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可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缓解过于集中分布带来的问题,构建生态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