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用习课堂来诊治小学作业多、负担重,后进生多的顽疾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建刚:⽤习课堂来诊治⼩学作业多、负担重,后进⽣多的顽疾
来源 | 后作⽂时代
审核 | 刘凤娟
把时间还给学⽣的课堂什么样
——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长安实验⼩学“家常课”改⾰探索
本报记者汪瑞林
读课⽂,读词语——“跟⽼师读”“男同学读”“⼥同学读”“⼏句话连起来读”……
抄写词语,当堂听写——“跟⽼师⼀起写”“⼩⾝板听起来”“现在听写词语”……
读段落,完成课⽂内容的思维导图,完成课⽂内容的拓展练习……
这是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长安实验⼩学三年级语⽂《海滨⼩城》⼀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这是⼀堂普普通通的课,也是长安实验⼩学家常课改⾰的⼀个微切⾯。
与之前听过的很多课不同,记者的直观感受是课堂上教师惜字如⾦,讲的时间很少,听课记录本上似乎没多少东西可写,但是课堂简洁明快,节奏感很强,学⽣和⽼师都没功夫闲着。
家常课教学改⾰的主导者管建刚,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他的作⽂教学在语⽂界享有盛誉,去全国各地上过很多研讨课、⽰范课,其精巧的教学设计和精妙的课堂讲解令⽆数⽼师折服。
但是⼀些⼈慕名前去观摩学习管建刚的家常课,却有些失落或不解:那个激情四射、妙语连珠的管建刚不见了,课堂没有导⼊的铺陈、没有优美的总结、没有衔接的设计、没有精彩的活动,课上70%的时间都还给学⽣读、背、写了。
⼀次,⼀批教师来听课,管建刚发现很多⼈坐在课堂后⾯不停地刷⼿机,他说:“⾟苦⼤家听了两节⽆聊的课,你们看⼿机的时间⽐听课的时间还多。
”
后来,⼀些教师告诉管建刚:“您的⽰范课讲得很好,但是我们学不来!”但是,看了以学⽣的读、背、写为主的家常课改⾰,⼀线教师告诉他:“这样的课我也能上!”
这话让管建刚确信,家常课改⾰的路⼦⾛对了!
家常课的由来
是什么让已经功成名就的管建刚想去搞家常课教学改⾰?
⼀直以来,有四个问题让管建刚迷惑不解:
为什么学⽣带回家的作业那么多?——学⽣做作业做到9点10点是常态,有的孩⼦写到11点甚⾄更久,预习、背诵、默写、课后习题、配套练习册,看起来这些回家作业都是必要的呀。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后进⽣?——不管哪篇课⽂,总有⼀些学⽣读不通顺,更别说背诵了,默写10个词语,错4个、5个也是常事。
为什么课堂上总有不少学⽣开⼩差?——⽼师点名让某个学⽣读,其他学⽣开⼩差了;⽼师提问某个学⽣,其他学⽣⾛神了;⽼师关注这个学习⼩组,其他⼩组把讨论当聊天了……
为什么作业不少学习成绩却难提⾼?优质学校⽤的教辅材料,普通学校也明⾥暗⾥⽤了;学⽣刷的题都差不多,量也不少,但是考试成绩却相差⼀⼤截。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管建刚找到了症结所在:家庭作业多,是因为课堂上⽼师讲得太多,学⽣绝⼤部分时间都在听⽼师讲,作业都留到回家做了。
后进⽣多,是因为课堂不抓基础,很多基础知识把关的任务交给了家长,⽽很多家长并不具备应有的素养,甚⾄没有相应的时间和精⼒。
课堂上开⼩差的学⽣多,是因为学⽣没有必须要⾃⼰独⽴完成的任务,学⽣都在吃⼤锅饭。
作业都做了但成绩没起⾊,是因为学⽣作业的情景不真实、教练不在场、缺乏同伴和⿎励,很多作业⽆信度、⽆实效。
管建刚告诉记者,家常课的核⼼理念和改⾰途径,就是突出学⽣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30%,70%的时间还给学⽣;课堂遵循“零起点教学”原则,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和课⽂朗读背诵做起,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学习任务绝不带回家;将学习任务分解到“读、写、背”的不同环节,⽤闹钟分割时间,让每⼀个学⽣每⼀分钟都在课堂上都忙碌起来,提⾼课堂效率;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学⽣的当堂练习有情境、有伙伴、有教练、有激励、有反馈。
家常课删繁就简,回归语⽂教学最初的质朴状态,以基本的教学规范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回家做的作业少了,休息的时间多了,达到了减负的⽬标,同时学⽣的成绩也稳步提⾼,回应了‘办⽼百姓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诉求。
”长安实验⼩学校长钮云华说。
家常课的教学样态
“⾛进课堂,像是⾛进了⼀个纪律严明的学习部队,安静、有序,每个⼈都有⾃⼰的收获,这种收获是⾃⼰习得的,⽽不是⽼师给的……”河北承德市隆化县⼗⼋⾥汰希望⼩学的商燕⽼师在亲⾝感受过“习”课堂后这样感叹。
把时间还给学⽣后,课堂教学如何开展,怎么把时间充分利⽤好?管建刚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三个课堂⼯具。
第⼀个是“习”的⼯具——家常课任务单。
记者见到的任务单,不是散页式的,⽽是根据课⽂顺序,每学期⼀本装订成册。
据了解,这些任务单,管建刚带领⼀批⾻⼲教师放弃寒暑假休息时间,参考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学语⽂配套练习册,夜以继⽇、孜孜矻矻研发出来的。
每篇课⽂的每⼀课时“读”的任务、“背”的任务以及要完成的刚需作业(抄写、默写、课后习题、配套练习册的习题),在任务单上列得清清楚楚。
这些任务还按照语⾔学习的规律,根据⼉童的⾝⼼特点做了有序的安排。
记者发现,每⼀课时的任务单都有四项任务,正好对应课堂上“读—习—读—习”四个环节,学⽣的⼝与⼿交替练习,从读句读词到读段落,从识字、跟写到听写,再到分析⽂章结构、写作⼿法、理解应⽤,完成思维导图和相关习题,思维层次由浅⼊深。
⼀节课,学⽣完成任务单的质量,就是⾃⼰这堂课上学习的质量,有了任务单,学⽣就知道⾃⼰“学”得怎么样、“习”得怎么样。
有了这个任务单,教师也知道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任务单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朴素,易于使⽤和检测。
第⼆个是“时间”⼯具——闹钟。
在“习”课堂上,教室前⽅的屏幕上,在学⽣开展某些学习任务时,上⾯就会显⽰⼀个时钟进⾏倒计时,时间到响铃提醒。
“习”课堂上每⼀个任务都有设定,四个任务的总时间正好40分钟。
如,第⼀课时“任务⼀”的“读”为10分钟,⼀般每个学⽣的“读”的时间7分钟,还有3分钟读词语以及⽼师的评价和管理;第⼀课时的“任务
⼆”的“习”为12分钟,⽼师⽰范写字1分钟,抄写词语和选择字⾳7分钟,默写词语2分钟,还有2分钟留给⽼师评价和管理……“习”课堂的每⼀节课要使⽤闹钟5-8次,闹钟可以设计在课件的PPT⾥,⿊板上还配有临时要⽤的实物闹钟。
任务⼆和任务四的作业时间各为8分钟,学⽣就跟时间赛跑,提前完成学习任务的学⽣可以背诵奖励题。
管建刚解释,这样对时间进⾏细分,就是让教师和学⽣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从⽽提⾼课堂教学效率,提⾼学⽣学习效率。
第三个是“管理”⼯具——课堂管理⼝号、课堂管理⼿势、课堂管理印章、课堂管理Q币。
课堂怎样才能做到忙⽽不乱、杂⽽有序?⾼效的课堂需要纪律保障,⽽良好的课堂纪律需要依靠⼀定的“管理”⼯具。
“时间到,全放好”“闹钟不停、朗读不⽌”“作业不看书,看书不作业”“书本,斜斜放”,这些⼝号引导学⽣的⾏为,课堂整齐⼲净;学⽣⾃由读课⽂时,读⼀遍伸出⼀根⼿指、读两遍伸出两根⼿指,谁读了⼏遍⼀⽬了然……学⽣课堂表现好可以获得印章和Q币,集满⼀定数量的印章或Q币可以换“免做回家作业券”“免批评券”等。
有了这些⼯具,课堂纪律⾃然就好了,课堂管理就不⽤
靠“吼”了。
有了这三样⼯具,常态课的样态不⼀样了,每⼀堂课⽬标明确,学⽣忙碌⽽充实:忙着读,读词语、读句⼦、读课⽂、读奖励题;忙着写,写⽣字、写词语、写重点笔记;忙着想,梳理课⽂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和相关习题。
每个⼈都有⾃⼰的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时间规定。
⼀名学⽣在作⽂⾥写道:“以前⽼师上语⽂课就像催眠曲,让我想睡觉,闲着;现在的语⽂课,我们没时间睡觉,忙着。
”
家常课中教师何为
家常课改⾰把⼤部分时间交给学⽣,学⽣忙着读、写、习,⽼师何为?⽼师岂不是没什么事可⼲了?
⾮也!
“课堂的主体是学⽣,但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
”管建刚说,“就我们的家常课⽽⾔,教师的主导作⽤体现在两个⽅⾯,⼀是出学习任务,这个主要体现在前期研制家常课任务单上,⼆是课堂上的组织、管理、激励和⽰范。
”
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学的朱敏彦⽼师在实践家常课改⾰,她说这样的家常课解放了教师:把教师从繁冗的教学设计中解放出来,他们的眼⾥、脑⼦⾥只有学⽣,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每个学⽣,并能当场给予⼀对⼀的指导;把教师从⼀遍遍⽆效的催促中解放出来,教师专注于组织和管理,使⽤各种课堂管理⼯具和激励⽅法,让学⽣⼼⽢情愿沉浸于读、写、背中;把教师从⽆数讲解和批改中解放出来,⼤量的时间留给学⽣“习”,⼤部分学⽣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必再讲,⽽是变集中讲解为有针对性的指导。
解放出来的教师并没有闲着,⽽是更忙了。
管建刚对⽼师的要求是“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即教师少讲精讲,把时间留给学⽣去“习”;“迈开腿”即教师在教室⾥要多⾛动,关注每⼀个学⽣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激励。
⼀课时40分钟的家常课上,教师差不多始终处于⼀种“战⽃”状态,他们在从前排到后排,从左边到右边,在学⽣间来往穿梭,忙着发出各种学习指令,忙着答疑⽰范,忙着盖章激励,忙着现场批阅作业。
⽽课后学⽣不忙了,教师依然忙,他们要收齐学⽣的学习任务单再次批阅,分析学⽣的集中错误,整理错题,择时集中讲解。
“所有看起来轻⽽易举的事,背后都是⽆数⼼⾎的凝结,⽽⼀堂课的⼲净利落,则是教师掌握全局的结果。
”商燕⽼师在听课记录本上写道。
重庆万州区电报路⼩学的张登慧⽼师在观摩围绕“习”的家常课改⾰后感叹:这样的课堂是极简与极忙的和谐统⼀,教学结构极简,教学思路极简,教师⾏为极简,评价激励极简,但是课堂上学⽣和⽼师⼜极忙,关键是,学⽣忙了学⽣该忙的,⽼师忙了⽼师该忙的!
长安实验⼩学推⾏家常课改⾰两年,教师们感觉课堂纪律好了,作业速度快了,学习状态紧了,学⽣学习成绩也提升了。
家长感觉课后作业少了,学习负担轻了,孩⼦的学习习惯好了。
最近,钮云华校长挨个听了⼀遍今年新⼊职教师的语⽂课,结果让他⼤感意外,没想到他们短短两三个⽉就能站稳讲台,课堂规范⽽有效。
⽬前,全国已有江苏、河北、河南、吉林、湖南、湖北、福建、安徽、⼭东等18个省份的教师慕名通过⽹络或到校学习借鉴长安实验⼩学的家常课改⾰经验,跟着⼀起实践。
“教是为了不教。
学⽣在教室⾥、在⽼师眼⽪底下进⾏⾃⼰学、⾃⼰习,慢慢地,不在教室⾥、不在⽼师眼⽪底下,他们也能⾃⼰学、⾃⼰习了。
”据了解,长安实验⼩学还将尝试⾼年段学⽣⾃⼰设计家常课任务单,⽼师⽤学⽣设计的任务单来上课。
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