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栽培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贮藏条件
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5℃,相对湿度为90%-95%。
贮藏方法
可采用塑料袋包装或窖藏,定期检查,及时处理腐烂变质的莴笋 。
05
莴笋的品种与种植季节
主要品种介绍
01
02
03
04
特耐寒二白皮
该品种的莴笋在低温条件下生 长良好,适合在冬季种植。
特耐热二青皮
该品种的莴笋在高温条件下生 长良好,适合在夏季种植。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物理手段进行 虫害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应遵 循安全、高效、低毒的原则,注意交替用 药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04
莴笋的采收与贮藏
采收时间
春莴笋
春季3-4月播种,5-6月采收。
秋莴笋
秋季8-9月播种,10-11月采收。
越冬莴笋
9-10月播种,1-2月采收。
高经济效益。
适时播种和移栽
03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选择适宜的播种和移栽时间
,以保证莴笋的生长和产量。
06
提高莴笋产量的方法
选择优良品种
01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 优良品种,以提高莴笋的产量和 品质。
02
选择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 适应性广的品种,以适应市场需 求和种植条件的变化。
常见虫害防治
蚜虫
利用黄色板诱杀,或用10%吡虫 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
菜青虫
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喷雾防治。
小菜蛾
用5%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喷雾 防治。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病虫害防 治,如释放蚜茧蜂、草蛉等天敌昆虫,使 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
采收方法
适时采收
在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采收适期,此时肉质 茎已充分膨大,品质脆嫩。
清洁田园
采收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增强肉质茎的硬度。采收时要连根拔起 ,并去除黄叶。
整理分级
将采收的莴笋整理清洗,按不同品种、大小分级包装。
贮藏技术
预处理
将采收后的莴笋去除黄叶、病叶,清洗干净,晾干水分。
提高种植技术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充分利用土地资 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科学施肥
根据莴笋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满足莴 笋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适时灌溉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莴笋正常 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
除草松土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草荒,同时进行松土,保持土壤疏松, 有利于莴笋根系发育。
施肥管理
基肥施用
在整地时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复合肥,为莴笋生长提供充足 的养分。
追肥管理
根据莴笋生长阶段和需肥特点,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促进莴笋健康生 长和产量提升。
灌溉管理
灌溉原则
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适量灌溉,保持土壤 湿润。
灌溉方法
采用沟灌、喷灌或滴灌等适宜的灌溉方式,避免漫灌和积水,以免引起病害和根 部腐烂。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轻病虫害对莴笋 产量的影响。
采收管理
适时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保证莴笋的品质和产量。同时, 采收后要及时处理和储存,防止莴笋变质和损失。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土壤酸碱度
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状况,适时进行土壤改良, 如增施有机肥、使用酸性肥料调节pH 值等。
莴笋适宜在微酸至中性土壤中生长, 土壤pH值以6.0-7.0为宜。
气候条件
01
02
03
温度
莴笋喜冷凉气候,适宜生 长温度为15-20℃,在高 温季节生长不良,易抽苔 开花。
日照
莴笋需要充足的日照,光 照不足会影响茎叶生长, 导致产量降低。
特耐旱三叶皮
该品种的莴笋在干旱条件下生 长良好,适合在干燥地区种植
。
特耐涝四叶皮
该品种的莴笋在湿润条件下生 长良好,适合在湿润地区种植
。
种植季节安排
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品种特
性来安排种植季节。
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02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季节性供应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季节,以提
03
莴笋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防治
霜霉病
控制田间湿度,合理密植,增施 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灰霉病
加强通风管理,降低田间湿度,摘 除病叶、病枝,集中深埋,发病初 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喷雾防治。
菌核病
深耕土壤,合理密植,控制田间湿 度,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 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降雨
适宜的降雨量对莴笋生长 有利,但要注意防止雨涝 和排水不良。
灌溉条件
灌溉方式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 ,适时进行灌溉,以保持 土壤湿润。
灌溉水量
根据莴笋生长阶段和土壤 质地确定灌溉水量,避免 过涝或过旱。
排水设施
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防 止雨季积水对莴笋生长造 成影响。
02
莴笋的种植技术
种子选择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 需求,选择适宜的莴笋品种,确 保品种的抗病性、产量和品质。
种子质量
选购健康、饱满的种子,避免使 用陈年或受病虫害侵染的种子, 以保证出苗率和生长健康。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 适宜的播种时间,确保莴笋生长周期 和产量。
播种方法
采用点播或条播方式,合理密植,保 持适宜的行距和株距,有利于通风透 光和田间管理。
莴笋栽培技术要点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莴笋的种植环境 • 莴笋的种植技术 • 莴笋的病虫害防治 • 莴笋的采收与贮藏 • 莴笋的品种与种植季节 • 提高莴笋产量的方法
01
莴笋的种植环境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莴笋适应性较强,可在多种土壤类型 中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 、保水保肥力强、通透性良好的壤土 或砂壤土为佳。
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5℃,相对湿度为90%-95%。
贮藏方法
可采用塑料袋包装或窖藏,定期检查,及时处理腐烂变质的莴笋 。
05
莴笋的品种与种植季节
主要品种介绍
01
02
03
04
特耐寒二白皮
该品种的莴笋在低温条件下生 长良好,适合在冬季种植。
特耐热二青皮
该品种的莴笋在高温条件下生 长良好,适合在夏季种植。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物理手段进行 虫害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应遵 循安全、高效、低毒的原则,注意交替用 药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04
莴笋的采收与贮藏
采收时间
春莴笋
春季3-4月播种,5-6月采收。
秋莴笋
秋季8-9月播种,10-11月采收。
越冬莴笋
9-10月播种,1-2月采收。
高经济效益。
适时播种和移栽
03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选择适宜的播种和移栽时间
,以保证莴笋的生长和产量。
06
提高莴笋产量的方法
选择优良品种
01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 优良品种,以提高莴笋的产量和 品质。
02
选择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 适应性广的品种,以适应市场需 求和种植条件的变化。
常见虫害防治
蚜虫
利用黄色板诱杀,或用10%吡虫 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
菜青虫
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喷雾防治。
小菜蛾
用5%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喷雾 防治。
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病虫害防 治,如释放蚜茧蜂、草蛉等天敌昆虫,使 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
采收方法
适时采收
在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采收适期,此时肉质 茎已充分膨大,品质脆嫩。
清洁田园
采收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增强肉质茎的硬度。采收时要连根拔起 ,并去除黄叶。
整理分级
将采收的莴笋整理清洗,按不同品种、大小分级包装。
贮藏技术
预处理
将采收后的莴笋去除黄叶、病叶,清洗干净,晾干水分。
提高种植技术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充分利用土地资 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科学施肥
根据莴笋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满足莴 笋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适时灌溉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莴笋正常 生长。
加强田间管理
除草松土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草荒,同时进行松土,保持土壤疏松, 有利于莴笋根系发育。
施肥管理
基肥施用
在整地时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复合肥,为莴笋生长提供充足 的养分。
追肥管理
根据莴笋生长阶段和需肥特点,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促进莴笋健康生 长和产量提升。
灌溉管理
灌溉原则
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适量灌溉,保持土壤 湿润。
灌溉方法
采用沟灌、喷灌或滴灌等适宜的灌溉方式,避免漫灌和积水,以免引起病害和根 部腐烂。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轻病虫害对莴笋 产量的影响。
采收管理
适时采收,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保证莴笋的品质和产量。同时, 采收后要及时处理和储存,防止莴笋变质和损失。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土壤酸碱度
土壤改良
根据土壤状况,适时进行土壤改良, 如增施有机肥、使用酸性肥料调节pH 值等。
莴笋适宜在微酸至中性土壤中生长, 土壤pH值以6.0-7.0为宜。
气候条件
01
02
03
温度
莴笋喜冷凉气候,适宜生 长温度为15-20℃,在高 温季节生长不良,易抽苔 开花。
日照
莴笋需要充足的日照,光 照不足会影响茎叶生长, 导致产量降低。
特耐旱三叶皮
该品种的莴笋在干旱条件下生 长良好,适合在干燥地区种植
。
特耐涝四叶皮
该品种的莴笋在湿润条件下生 长良好,适合在湿润地区种植
。
种植季节安排
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品种特
性来安排种植季节。
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
02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季节性供应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季节,以提
03
莴笋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防治
霜霉病
控制田间湿度,合理密植,增施 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灰霉病
加强通风管理,降低田间湿度,摘 除病叶、病枝,集中深埋,发病初 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喷雾防治。
菌核病
深耕土壤,合理密植,控制田间湿 度,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 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降雨
适宜的降雨量对莴笋生长 有利,但要注意防止雨涝 和排水不良。
灌溉条件
灌溉方式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 ,适时进行灌溉,以保持 土壤湿润。
灌溉水量
根据莴笋生长阶段和土壤 质地确定灌溉水量,避免 过涝或过旱。
排水设施
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防 止雨季积水对莴笋生长造 成影响。
02
莴笋的种植技术
种子选择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 需求,选择适宜的莴笋品种,确 保品种的抗病性、产量和品质。
种子质量
选购健康、饱满的种子,避免使 用陈年或受病虫害侵染的种子, 以保证出苗率和生长健康。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 适宜的播种时间,确保莴笋生长周期 和产量。
播种方法
采用点播或条播方式,合理密植,保 持适宜的行距和株距,有利于通风透 光和田间管理。
莴笋栽培技术要点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莴笋的种植环境 • 莴笋的种植技术 • 莴笋的病虫害防治 • 莴笋的采收与贮藏 • 莴笋的品种与种植季节 • 提高莴笋产量的方法
01
莴笋的种植环境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莴笋适应性较强,可在多种土壤类型 中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 、保水保肥力强、通透性良好的壤土 或砂壤土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