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知识点总结: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形资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经典例题]
甲公司2004年2⽉从⼄公司购⼊⼀项⽣产⼯艺技术,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该技术开始使⽤⽇起可以使⽤8年。
⼄公司提供了关于该⼯艺的配⽅及操作⽅法,共计收费900万元,甲公司并⽀付印花税等相关税费5万。
3⽉⼄公司派出技术⼈员对甲公司相关⼈员进⾏了相关的技术指导,收费50万。
2004年4⽉该技术开始使⽤。
甲公司通过对市场的考察,预计该技术将在10年内于市场,⽆残值。
2005年末和2006年末,甲公司预计该项⼯艺的可收回⾦额分别为750万元和500万元,其他因素不变。
甲公司2004年12⽉为⼀项新产品专利技术进⾏研究开发活动,发⽣如下业务:
(1)2004年12⽉为获取知识⽽进⾏的活动发⽣差旅费10万元;
(2)2005年3⽉为改进材料、设备发⽣费⽤20万元;
(3)2005年5⽉通过对⽬前成果的总结,判断继续开发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管理*请某咨询公司对市场需求进⾏了进⼀步的调查,⽀付50万元。
调查结果显⽰该新产品具有⼴阔的市场需求,甲公司管理*遂进⼀步完善了该新产品的⽣产规划。
(4)2005年7⽉发⽣为规模化⽣产所需的模型设计的材料费40万元,⼈⼯⼯资30万元,其他费⽤4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
(5)2005年8⽉,甲公司管理部分为协助此新技术的开发发⽣管理费⽤5万元,培训⽀出8万元(6)2005年9⽉,甲公司申请注册该专利技术,发⽣注册费10万元。
注册后,法律对该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该专利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状态。
(7)2006年4⽉该技术开始在⽣产车间使⽤。
(8)该专利技术⽆残值。
要求:编制甲公司⾄2007年末的各相关会计分录。
[例题答案]
1.2004年4⽉
1)购⼊的⽆形资产⼊账。
借:⽆形资产-专有技术 955
贷:银⾏存款 955
2)2004年专有技术摊销
借:制造费⽤ 955/8*9/12=90
贷:累计摊销 90
3)内部开发
借:研发⽀出-费⽤化⽀出 10
贷:银⾏存款 10
借:管理费⽤ 10
贷:研发⽀出-费⽤化⽀出 10
3.2005年
1)2005年专有技术摊销
借:制造费⽤ 119
贷:累计摊销 119
账⾯价值:955-90-119=746500万元,需作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7
贷:⽆形资产减值准备 127
2)专利技术摊销
借:管理费⽤ 120/20*3/12=1.5
制造费⽤ 120/20*9/12=4.5
贷:累计摊销 6
5.2007年摊销
1)专有技术摊销
借:制造费⽤ 500/(8*12-9-12-12)*12=95
贷:累计摊销 95
2)专利权摊销
借:制造费⽤ 6
贷:累计摊销 6
[相关知识点总结]
1.对于⾮专利技术⼀般包括⼯业专有技术、商业贸易专有技术、管理专有技术等
- ⼯业专有技术,指在⽣产上已经采⽤,仅限于少数⼈知道,不享有专利权或发明权的⽣产、转配、修理、⼯艺或加⼯⽅法的技术知识,可以⽤蓝图、配⽅、技术记录、操作⽅法的说明等具体资料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卖⽅派出技术⼈员进⾏指导,或接受买⽅⼈员进⾏技术实习等⼿段实现;
- 商业贸易专有技术,指具有保密性质的市场情况、原材料价格情报以及⽤户、竞争对象的情况的有关知识;
- 管理专有技术,指⽣产组织的经营⽅式、管理⽅法、培训职⼯⽅法等保密知识
2.内部研究开发费⽤,⼀般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 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的有计划的调查,有关研究活动的例⼦包括:意于获取知识⽽进⾏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以及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置、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
该阶段的特点是计划性和探索性。
- 开发阶段,是指在进⾏商业性⽣产或使⽤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有关开发活动的例⼦包括:⽣产前或使⽤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含新技术的⼯具、夹具、模具和冲模的设计;不具有商业性⽣产经济规模的试⽣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新的或经改造的材料、设备、产品、⼯序、系统或服务所选定的替代品的设计、建造和测试等。
开发阶段的特点是具有针对性和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
3.开发阶段有关⽀出资本化的条件
- 完成该⽆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性;
- 具有完成该⽆形资产并使⽤或出售的意图;
- ⽆形资产产⽣经济利益的⽅式,包括能够证明运⽤该⽆形资产⽣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形资产⾃⾝存在市场,⽆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的,应当证明其有⽤性;
- 有⾜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持,以完成该⽆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使⽤或出售该⽆形资产;
- 归属于该⽆形资产开发阶段的⽀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4.内部开发⽆形资产的计量
- 内部研发活动形成的⽆形资产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式运作的所有必要⽀出组成。
- 可直接归属成本包括:开发该⽆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形资产过程中使⽤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按照借款费⽤的处理原则可资本化的利息⽀出。
在开发过程中发⽣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形资产开发
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管理费⽤等间接费⽤、⽆形资产达到预定⽤途前发⽣的可辨认的⽆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该⽆形资产发⽣的培训⽀出等不构成⽆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5.⽆形资产的使⽤寿命
- 某些⽆形资产的取得源⾃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其使⽤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规定的期限。
但如果企业使⽤资产的预期的期限短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规定的期限的,则应当按照企业预期使⽤的期限确定其使⽤寿命
- 企业⾄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形资产的使⽤寿命和摊销⽅法进⾏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形资产的使⽤寿命及摊销⽅法不同于以前的估计,则对于是⽤寿命有限的⽆形资产,应改变其摊销年限及摊销⽅法,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进⾏处理。
6.使⽤寿命有限的⽆形资产的摊销
(1)⽆形资产的摊销期⾃其可供使⽤(即其达到预定⽤途)时起⾄终⽌确认时⽌。
当⽉增加的⽆形资产,当⽉开始摊销;当⽉减少的⽆形资产,当⽉不再摊销。
(2)在⽆形资产的使⽤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其应摊销⾦额,存在多种⽅法。
企业选择的⽆形资产摊销⽅法,应当能够反映与该⽆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式,并⼀致的运⽤于不同会计期间。
如,
- 受技术成就因素影响较⼤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等⽆形资产,可采⽤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法进⾏摊销
- 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或专利权,应采⽤产量法进⾏摊销
- ⽆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式的,应当采⽤直线法进⾏摊销
(3)除下列情况外,⽆形资产的残值⼀般为零
- 有第三⽅在⽆形资产使⽤寿命结束时购买该项⽆形资产;
- 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形资产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该项⽆形资产使⽤寿命结束时可能存在。
- ⽆形资产的残值确定以后,在持有期间,⾄少应于每年年末进⾏复核,预计其残值与原估计⾦额不同的,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进⾏处理。
如果⽆形资产的残值重新估计以后⾼于其账⾯价值的,则⽆形资产不再摊销,直⾄残值降低⾄低于账⾯价值时再恢复摊销。
7.使⽤寿命不确定的⽆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但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减值测试。
其减值测试的⽅法按照资产减值得原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