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陀区往届生和返沪生初中毕业升学

合集下载

2014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问答

2014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问答

2014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问答一、志愿填报1.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志愿填报如何进行?2.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哪些信息资料可供参考?3.跨区(县)报考的应届生怎样填报志愿?4.本市户籍的往届生和符合中招报名条件的外省市初中毕业生怎样填报志愿?5.高中学校提前批志愿有哪些?何时填报?6.推荐生怎样填报推荐志愿?7.自荐生怎样填报自荐志愿?8.报考国际课程班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9.报考国际课程班的考生是否可以兼报提前批志愿?10.中职学校提前批志愿有哪些?11.报考中职提前批的专业,是否要提前进行面试或专业考试?12.如何填报中职提前批志愿?填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3.填报中职学校提前批志愿的考生为什么要进行志愿填报确认?14.不填报“提前招生录取”批次志愿对考生有什么影响?如果填报后未被录取,是否会影响之后志愿的录取?15.参加“提前招生录取”或国际课程班录取的考生是否需要填报“统一招生录取志愿”?16.《2014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上有哪些志愿栏目及招生学校?17.什么是“零志愿”?18.填报“零志愿”需注意哪些问题?19.什么是“名额分配志愿”?20.填报“名额分配志愿”需注意哪些问题?21.什么是“一至十五志愿”?22.填报“一至十五志愿”需注意哪些问题?23.什么是“征求志愿”?24.什么样的学校会有征求志愿的机会?考生如何填报征求志愿?25.正式的志愿表上交各区(县)招考机构后为什么不可以再改动?26.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何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学校和专业?二、学业考试27.2014年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科目有哪些?分值是怎样设置的?28.2014年本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时间安排是怎样的?29.跨区(县)报考的应届生在哪里参加学业考试?30.初中毕业体育考试分值由哪些部分组成?是怎么构成的?31.初中毕业体育考试“统一考试”的测试项目有哪些?32.因残、因病学生体育考试怎样办理免考、缓考的手续?33.免考的残疾、伤病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怎样认定?34.参加统一文化学业考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35.网上评卷科目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36.网上评卷是如何进行的?37.有哪些制度和措施可以保证考生的中考成绩准确、可信?38.怎样进行成绩复核?三、招生录取.39.不同录取批次的录取程序是怎样的?40.推荐生的推荐程序是怎样的?41.高中自荐生的自荐程序是怎样的?42.学生是否可以同时参加自荐和推荐?43.高中学校预录取推荐生的主要原则是什么?44.高中学校预录取自荐生的主要原则是什么?45.为什么网上报名的密码对参加提前批招生的考生是十分重要的?46.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推荐生和自荐生需要参加中考吗?其中考成绩对正式录取有何影响?47.被高中学校预录取或正式录取的推荐生和自荐生,是否可以放弃该学校而选择其它学校?48.被国际课程班预录取的考生需要参加参加中考吗?其中考成绩对正式录取有何影响?49.被国际课程班预录取或正式录取的考生,是否可以放弃该学校而选择其它学校?50.中职学校“提前招生录取”的录取原则是什么?51.被中职学校提前批录取的考生,是否可以放弃该学校或专业而选择其他学校?52.统一招生录取批次的录取顺序是怎样的?53.“零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54.“名额分配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55.“一至十五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56.是否有招收特困家庭学生的高中学校?这类学校的招生要求是什么?57.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报考普通高中学校有何资助政策?58.是否可以放弃已被录取的学校而顺延至后面志愿的学校?59.哪些学生可以享受先进性(奖励性)加分?60.哪些学生可以享受政策性照顾降分?61.政策性照顾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有哪些?62.如何保证加分和降分政策执行的公正透明?63.中考成绩同分在录取过程中是以什么原则处理的?64.有哪些渠道可以查询录取去向?四、招生信息65.2014年本市中招有哪些公示内容?考生家长可以从哪些渠道了解这些公示内容?66.有哪些渠道可以查询考试成绩?67.各区(县)招考机构联系方式68.2014年中招主要日程安排一、志愿填报1.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志愿填报如何进行?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分提前招生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两个批次进行,志愿填报分为两类:(1)提前招生录取志愿:在规定时间内,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或)填报提前招生录取志愿,提前招生录取学校有高中和中职两类学校;(2)统一招生录取志愿:在考生报考区(县)招考机构或学校指导下,依据本区(县)招生计划书上的招生学校及专业,在纸质的志愿表上进行志愿填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沪教委学[2014]1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01.02【实施日期】2014.01.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4〕1号)各有关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深化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做好普通高校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我委制定了《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1月2日附件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需配套政策的函〉的复函》(教发函〔1999〕148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2年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相关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1〕99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2年本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试点应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通知》(沪教委学〔2011〕100号)等文件精神,2014年本市将继续在部分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一、指导思想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以有利于高校招生考试安全稳定开展,有利于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动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有利于体现考生与高校依法自主双向选择的平等权利。

二、试点内容试点院校继续开展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由试点院校依法自主进行入学考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4]19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4]19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4〕19号)各高等学校,各区县教育局,后方基地教育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为做好2014年本市普通高校的招生工作,我委制定了《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办法》(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切实做好2014年本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

附件: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办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3月18日附件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办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继续做好平行志愿、高校自主招生和应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高招改革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促进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平稳开展,促进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并探索试行考试招生改革,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招生计划与专业2014年度本市市属普通高校安排在沪招生规模约4.78万人。

各普通高校的招生专业必须是经教育部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备案的专业。

2014上海中考政策解读

2014上海中考政策解读

2014上海中考政策解读市教委发布《关于2014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2014年本市初三学生约为7.7万人,高中阶段录取率预计为98%;今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满分为63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理化合卷)科目考试定于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和6月22日(星期日)举行。

此外,报考中高职贯通的部分考生,将有望“直通”本科院校。

选择就读“高中国际课程班”的初中生将首度被要求参加中考。

一、建立健全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据了解,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理化合卷)考试时间均为100分钟。

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满分为90分,化学满分为60分。

体育满分为30分,计入录取总分。

考试于2014年4月底前举行。

思想品德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考试时间为70分钟。

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定。

考试定于2014年5月24日(星期六)举行。

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评定。

考试于2014年5月底前举行。

市教委还要求建立健全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初中毕业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依据之一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市和区县“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长”“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先进奖励称号,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予以记载,作为各初中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和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择优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计划数40%2014年中招录取工作分为提前招生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两个批次进行。

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班级学额控制在每班40名以内(中高职贯通专业及中职校艺术类专业班额按相关专业要求设定),由各区县教育局根据本地区生源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状况确定并公布。

各类学校招生计划确定后,即向社会公布。

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进行“提前招生录取”,在初中学校推荐或学生自荐的基础上,统一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网上预录取和录取。

2014上海中考政策

2014上海中考政策

2014上海中考政策(扫盲篇)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即平时我们所说的市重点高中(非区重点)。

目前,全上海共有53所市重点(含四校)。

二、委属高中即上海市教委直属的高中。

目前上海有5所: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师大附中。

除了这5所,其余市重点都归区教委管理。

高僧解读:需要知道的这么清楚吗?答案是:非常有必要!!这直接影响高中的招生手段!!委属高中的招生范围为全市(包括本区),而一般的市重点绝大部分的招生名额是在本区!!三、跨区考如果考生张三学籍在徐汇区,户籍在浦东区。

在中考报名的时候可以选择留在徐汇区中考,或者回浦东区中考。

如果回浦东参加中考,则称之为“跨区考”。

高僧解读:区和区之间的中考,区别很大。

跨区考为学生多提供了一次选择的机会,但一般跨区考的考生得不到推优的机会。

四、冬令营初三寒假,部分高中会组织一些优秀生源进行额外的学科考试和拓展活动。

其成绩是名校自招的重要参考。

高僧解读:冬令营是高中自招的号角,不少学校会确定第一批学生。

从寒假开始,各校自招陆续拉开帷幕。

五、提前录取也叫自主招生、预录取,目前是上海中考招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分为推优和自荐,每年四月份各市重点高中会将招生计划的40%(四校为50%)分配到各初中用于提前录取。

其中推优生占30%,自荐生占10%(四校推优、自荐各25%)。

获得推荐资格的考生通过招生学校考核并公示无异议后,可以提前录取。

此类考生也需要参加中考,但投档分数线很低(约为区重点线)。

高僧解读:市重点自主招生有愈演愈烈之势,从这两年各校自招情况来看,推优有名存实亡之嫌。

学校更倾向于招收自荐的学生。

有小道消息称,2015年四校自招比例将达90%……对于市重点,这一比例相信也将不断增加。

六、推优预录取的一种形式,占市重点招生计划数的30%左右。

推优流程由初中就读学校执行。

即各初中学校根据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推荐一部分考试参加推优,人数一般为初中学校毕业人数的7%。

2014年上海中招概况和志愿填报简介

2014年上海中招概况和志愿填报简介

2014年上海中招报名条件 (4)博士后人员的子女为应届初三学生或18 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
(5)地级市及以上政府驻沪办事处工作人员 的子女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 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
5/18/2014
2014年上海中招报名条件
(6)港澳台居民身份的学生为本市应届初三 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 (7)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本市应届初 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 。报名身份确定后不能更改。
(二)“名额分配”志愿(1个志愿) 本校“在籍、在读、应届”初中毕业生 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后,由区 招生考试中心根据全市规定的最低投档控 制分数线,按照“名额分配”计划、考生 志愿和学生考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一 1:1的比例进行投档,学校进行录取。
5/18/2014
2014上海中招统一招生录取工作
2014年上海中招提前招生录取政策
(二)国家级重点中职校“提前招生录取” (1)“中本贯通: 招生计划为120人 (2)“中高职贯通: 招生计划为5500 人,其中招收随迁子女550人。 (3)中职校艺术类、航空类 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委核定后下达 (4)中职校:自荐生。原则上不超过学 校招生计划的15%
2014年上海中招报名条件
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 毕业生(往届生须参加过2013年本市中招 报名),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 学生逐年过渡的2017年起须满3年。
上述1、2、3类人员如果上述两类“居住 证”因个人原因在2014年6月21日前失效 ,则取消报名资格。
5/18/2014
5/18/2014
2014年上海中招报名条件
(8)持外国护照的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 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报名身份确 定后不能更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11.14•【字号】沪教委学[2013]62号•【施行日期】2013.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学〔2013〕62号)各区县教育局、后方基地教育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教育部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5〕13号),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将2014年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名条件(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身体健康。

(三)本市户籍在沪报考对象:具有上海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含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非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在沪报考:1.考生为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2.考生为《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留学人员持证人的子女,且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3.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上海市常住户籍,考生本人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生或2013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历届毕业生;4.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原属上海市常住户籍(含上海支内、支边、支疆职工或知青),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生或2013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历届毕业生;5.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驻沪机构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生或2013年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历届毕业生;6.在沪定居并持有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的外国侨民,且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7.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在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站人员,且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8.上海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即国家和上海市的“千人计划”)子女在沪参加高考,按相关文件精神办理;9.原持有上海市蓝印户口的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应届毕业生,由各区县教育局(高招办)汇总名单后送本区公安分局或县公安局进行比对审核,经区县教育局审核后方可报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中等教育【发文字号】沪教委职[2014]2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01.07【实施日期】2014.01.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14〕2号)各区县教育局,有关委、局、控股(集团)公司:为进一步做好本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3〕73号)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13〕85号)要求,现将《2014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办法》(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各中职校主管单位要加强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

各区县教育局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辖区内的报名和招生考试工作,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和招生考试工作平稳有序。

附件:2014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办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1月7日附件2014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办法本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学生申请、学校招生、统一办法、全市统筹”为原则,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统筹协调招生计划、宣传、报名、考试和录取等各项招生工作。

一、报名对象和条件1.从2014年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报考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校”),须提供其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或提供其父母一方一定期限的来沪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失业登记证》(2014年要求登记、2015年要求连续2年登记、2016年及以后要求连续3年登记)和一定期限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2014年要求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2015年要求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1年、2016年要求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2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发文字号】沪教委基[2013]89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3.12.03【实施日期】2013.12.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3〕89号)各区县教育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等法律法规,为促进依法办学,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现就本市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坚持以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二、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区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十二五”期间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常住人口的变化,对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充分运用本市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做好辖区内生源摸底预测工作,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定各校对口招生入学范围等工作,确保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都享有相应的学位。

三、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加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

四、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办法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贯彻就近入学原则,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

五、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班额控制在40人以内,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如有困难可适当放宽班额。

2014年上海市示范高中提前招生计划(63所)

2014年上海市示范高中提前招生计划(63所)

2014年上海市示范高中提前招生计划(63所)中考频道讯昨天,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今年63所高中的“提前招生录取”计划,自荐招生总计划数为4074人,比去年增加约5%;推荐招生总人数为4479人,较去年减少了约4%。

其中,今年自荐招生计划最多的是上海中学,招收137名学生,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等均招生130人左右。

浦东闵行招生数居前根据昨天市教育考试院公示的《2014年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荐招生计划表》,今年推荐招生人数为4479人,较去年4657人减少了3.8%。

其中今年推荐招生最多的为人口大区浦东898人,其次是闵行和徐汇,分别是339人和320人。

而《2014年上海市高中自荐招生计划表》则显示,今年自荐招生人数为4047人,较去年3882人增加了5%。

其中被誉为沪上高中“四大名校”的都是自荐招生大户,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的自荐招生人数分别为137人、130人、128人和129人。

“四大名校”要求较高63所高中学校的“提前招生录取”方案也同时“出炉”,对招生要求提出明确要求。

其中,“四大名校”今年的要求均较高,但跟去年的招生要求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如上海中学对于推荐生的招生要求有两条:一是综合素质评价优良,被推荐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品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学习能力,身体健康,自理能力强,能适应住宿生活。

二是学习成绩优秀,初中课程学科知识掌握扎实并能灵活应用,文理科均衡发展;学习成绩优秀,学年总评名列年级前茅;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上海中学对推荐生的选拔办法有三条:一是优先录取个性特长明显,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二是按推荐生分区计划数,根据“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个性特长情况及面试成绩全面评定,分区县择优预录取。

三是预录取的学生,中考成绩达到市“提前招生录取”统一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方可正式录取。

2014上海中考报名条件

2014上海中考报名条件
2014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条件一览表
类型
资格
相关证明
报考地
备注
本市常住户籍考生
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
本市户籍
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或户籍所在区县
非本市户籍考生
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2014年4月30日仍在有效期内),且总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子女
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考生
具有有效签证的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持外国护照考生
具有有效签证的护照、境外人员住宿登记表
过渡期内锁定名单的非本市户籍学生
大屯、梅山、鲁矿后方基地职工子女
后方基地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后方基地往届初中毕业生
锁定的名单
大屯、梅山、鲁矿
经市教委锁定名单的部分冶金单位职工子女
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往届生须参加过2013年本市中招报名)
家长、考生户籍证明(必要时提供亲子关系证明);考生本人《上海市居住证》、考生户籍证明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子女
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
上海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出具证明、考生户籍证明
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
持证人身份证、《上海市居住证》、积分通知单,考生本人《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户籍证明(必要时提供亲子关系证明)。考生信息须在本市居住证积分管理系统中查询确认。
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或《上海市居住证》所在区县(以《上海市居住证》登记地址为准)
今后参加高考按当年教育部和市教委相关政策执行。
本市应届初三学生
锁定的名单
指定区

2014年上海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实施意见

2014年上海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实施意见

2014年上海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实施意见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4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4〕21号),现就2014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计划管理(一)2014年本市符合中招报名条件的初三学生约7.7万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率预计为98%,“普职比”大体相当,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班级学额控制在每班40名以内(中职校相关专业限额按专业要求设定)。

(二)市教委负责招生计划的统筹、下达。

市教育考试院负责招生计划的落实和录取过程中的微调。

(三)各区(县)、三线单位招生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县)招考机构”)以及招生学校要加强对招生计划的管理,增强招生计划的透明度和严肃性,不得随意扩大招生计划。

所有计划调整,须经市教委协调后方可实施。

二、报名2014年本市中招报名实行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办法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3〕85号)。

三、志愿填报“统一招生录取志愿”须填报在《2014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志愿表》)上,志愿栏目设置如下:1. 零志愿(1个志愿)。

2. 名额分配志愿(1个志愿)。

3.一至十五志愿(含普通高中学校和中职校,共设置15个志愿)。

对未被以上志愿录取且愿意征求志愿的考生,由区(县)招考机构在有招生余额的学校进行征求志愿的填报工作。

(二)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1.“提前招生录取志愿”须是具有相应资格或符合学校招生要求的考生方可填报。

网上填报志愿由考生自主进行,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填报要求操作,在截止时间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补报、撤销或更改志愿。

2.“统一招生录取志愿”在考生报考区(县)招考机构的统一组织下进行填报。

跨区(县)报考的考生必须由考生本人到报考区(县)招考机构,根据报考区(县)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文件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文件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文件普教基〔2014〕28号——————————————————————————————————————————————普陀区教育局关于转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4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的通知区各中小学:现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4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63号)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附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4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普陀区教育局2014年8月6日附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基〔2014〕63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4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各区县教育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五部门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深入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38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10〕23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小学实施“快乐活动日”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1〕53号)等文件精神,我委制订了上海市中小学2014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至所属中小学和有关单位按照执行。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市政府及我委有关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要求,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课程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4上海中考录取率达96

2014上海中考录取率达96

2014上海中考录取率达96.92% 成绩复核结果无一差错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获悉,2014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顺利结束。

今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报考人数为76690人,其中74330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录取率为96.92%,基本完成预定目标。

今年上海市中招仍实行提前招生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两个批次,经网上填报志愿、网上预录取和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提前招生批次共录取16060人,其中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7616人,中职校录取8444人;国际课程班上海生源录取874人;统一招生批次共录取57396人,其中高中43532人,中职校13864人。

今年上海市首次试点中本贯通招生模式,招生学校有3所,录取124人。

2014年上海市语文、数学、英语和理化科目继续实行统一网上评卷。

据悉,有3546名考生进行成绩复核,复核结果无一差错。

2014年上海中考报名条件

2014年上海中考报名条件

2014年上海中考报名条件根据《上海招考热线2014年中考报名工作的通知》得知,上海2014年中考报名条件如下:报名对象(一)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1996年9月1日以后出生,下同)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可在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或户籍所在区县报考。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可在本市参加中考:1.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至2014年4月30日仍在有效期内)人员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其子女为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或居住证所在区县报考。

考生信息须在本市居住证积分管理系统中查询确认。

居住证所在区县以《上海市居住证》登记地址为准。

2.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至2014年4月30日仍在有效期内)人员,其子女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报考。

3.本市户籍人员的生育子女或本人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至2014年4月30日仍在有效期内)的学生,且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往届生须参加过2013年本市中招报名),可在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报考。

其中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学生逐年过渡到2017年起须满3年。

符合上述1、2、3类条件的报名对象,其提供的《上海市居住证》《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如在报名确认后至2014年6月21日期间,因持证人个人原因失效,则取消相应学生的报名资格。

4.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人员,其子女为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或设站单位所在区县报考。

5.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审核登记的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政府驻沪办事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其子女为本市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学校(原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报考。

2014年普陀区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2014年普陀区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2014年普陀区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代码 10135 10136 10137 10318 10319 10336 11336 12336 10348 10437 19437 10439 10442 10443 10349 11349 10629 10639 10144 10304 10938 10941 10912 学校简称 二中 晋元 宜川 曹杨 同济二附中 甘泉(英语) 甘泉(日语) 甘泉(德语) 长征 上音实验(普通高中) 上音实验(艺术类) 真如 桃浦 曹杨九中 桐柏(普通班) 桐柏(美术班) 进华 培佳双语 回民 五爱 东辉高 振华高 工商高 519.5 517 528 536 565.5 552.5 524 517.5 530.5 530.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383.0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52.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402.0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23.5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375.0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最低分 580.5 577.5 566.5 560 556 551.5 512.5 523 548 540.5 510 541.5 531.5 招收区体教结合领导小组批准的体育特长生。 519.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369.5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47.5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395.0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40.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388.5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只招收经学校艺术特长测试合格的考生。 541.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387.5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备 注 580.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418.5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77.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411.5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66.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415.0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59.5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402.0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55.5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400.5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551.0分的考生,语数外总分为397.0分及以上的也同时录取。

普陀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考试调研卷(最终稿)2015.1

普陀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考试调研卷(最终稿)2015.1

3l 2l1l FEDCB A 普陀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数 学 试 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如图1,直线1l ∥2l ∥3l ,两直线AC 和DF 与1l ,2l ,3l 分别相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下列各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 EF DE BC AB =; (B )DF DEAC AB = ; (C )CF BE BE AD =; (D )CA BCFD EF =.2.用一个2倍放大镜照一个△ABC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BC 放大后,∠A 是原来的2倍; (B)△ABC 放大后,各边长是原来的2倍; (C )△ABC 放大后,周长是原来的2倍; (D )△ABC 放大后,面积是原来的4倍.3.在Rt ABC △中,已知ACB ∠=90°,1BC =,2AB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3sin 2A =; (B )1tan 2A =; (C )3cos 2B =; (D )3cot 3B =.4.如果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像如右图2所示, 那么 ( ▲ )(A)a <0,b >0,c >0; (B )a >0,b <0,c >0; (C )a >0,b <0,c <0; (D)a >0,b >0,c <0.图1图2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个数是( ▲ )(1)三点确定一个圆; (2)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3)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4)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普陀区初中招生指南

普陀区初中招生指南

普陀区初中招生指南普陀区初中招生指南中国学校教育大体上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

其中,中学又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初级中学就是初中,高级中学就是高中。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普陀区初中招生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基本原则1、坚持依法依规招生,严格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依法依规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2、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按照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3、坚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原则,结合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要求,办好每一所学校,满足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

入学条件1、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年度入学的,可向区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推迟一年入学。

上一年度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未入学的,可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入学申请。

2、根据本市有关规定,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

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学的,凭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截止日为4月23日),申请居住地登记入学。

3、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一年内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或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4、跨区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小学毕业,毕业后可在学籍所在区就读初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回户籍(居住)地所在区就读初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陀区往届生和返沪生初中毕业升学
体育考试安排说明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由日常考核和统一考试两部分组成。

分值满分都为15分,总分满分30分。

日常考核成绩,往届毕业生我们继续采用2013年考生原毕业学校给予的《日常考核》评定分值;返沪生请在以下规定的时间来我考试中心领取评定表格和评定要求,回初中学籍所在学校评定后反馈给我招办。

统一考试选项办法及相关重要内容摘录(见附件1)、测试内容、分值标准等详细内容请查阅《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见普陀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

统一体育考试的安排如下(梅岭进修学校的考生由梅岭进修学校统一安排):
1、选项工作:请往届毕业生和返沪考生根据《文件重要内容摘录》(见附件1)认真地进行选项并填写《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统一考试报名表》(见附件2),于4月8日、9日交普陀区教育考试中心103室(带1张1寸报名照,领取统一体育考试准考证,返沪考生同时领取《日常考核》评定表)。

2、统一体育考试
①报到时间(须携带准考证):4月18日(周五)上午9:00
②报到和测试地点:晋元中学体育场(新村路2199号晋元体育中心进入)
③个别参加游泳选项的考生,游泳选项项目的测试时间和地点
游泳选项的报到时间(须携带准考证):
定量选项游泳25米:4月12日(周六)上午9:30
耐力选项游泳200米:4月12日(周六)下午2:30
游泳选项报到和测试地点:兰田中学(中山北路2605弄50号)
参加统一体育测试的要求和注意点:
1、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务必注意往返考点路途中的安全及测试过程中的安全。

2、考生须遵守考场纪律,听从工作人员统一指挥。

3、每项目测试后考生须签字确认自己的测试成绩。

4、有关测试所需的运动服、运动鞋、泳衣、毛巾等用品考生自备。

5、测试当日的用餐切忌暴饮、暴食以免运动时产生不适、游泳时水压过高产生呕吐等不适症状。

6、考生参加测试时手机和钱物等贵重物品不要带进场馆,以免失窃。

7、符合2014年上海中招报名资格的外省市就读学生,因特殊情况无法返沪参加体育统一考试的,由学生或其
家长提交书面情况报告,其体育统一考试分值以满分的50%(即7.5分)计。

普陀区教育考试中心
2014年3月
附件1:《文件重要内容摘录》
体育统一考试分设四类项目:
第一类项目满分为6分,第二类项目满分为3分,第三类项目满分为3分,第四类项目满分为3分。

(1)第一类项目: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游泳(男、女生均为200米)
(2)第二类项目:5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游泳(25米)(3)第三类项目:垫上运动、单杠、双杠、横箱分腿腾越
(4)第四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
每位考生必须参加4类项目的考试。

可在上述各类项目中各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项目作为考试项目,项目一经选定后,不得更改。

个别因伤、因病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参加第一类项目测试的学生,允许其申报核准后在另三类项目中选1个项目(不能与原选项目重复)替换第一类项目参加测试,其成绩以实测项目的成绩分值计。

因残、因病考生免考或缓考的规定
1.因残疾、伤病免修体育课且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均应办理免考手续。

由考生及其家长向考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上海市初中毕业生残疾或伤病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并提供具有资质的伤残等级鉴定机构或本市三级医疗机构证明。

由学校初审,报区县体育考试领导小组统一审核,并报区县招办备案。

申请表及审批材料存入学生档案。

上述考生如身体健康状况好转,准备参加体育考试,须由考生及其家长提出书面申请,附本市三级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经学校和区县体育考试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参加体育考试。

2.因考前或临场发生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或考场负责人签字同意,可予以缓考。

缓考者应另行参加补考,补考仅限一次。

如因伤病仍不能参加补考的学生,须办理免考手续。

因残、因病免考考生的成绩评定办法
1.因残疾并全部丧失运动能力,获准免修及免考的学生,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30分计。

因残疾丧失部分运动能力的学生,不能参加单项测试的项目,该单项成绩按满分计算。

2.因伤病在七、八、九年级体育与健身课程全程免修及免考的考生,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学籍所在学校日常体育考核平均分及统一考试满分的60%(即9分)之和计算。

因伤病在初中阶段部分学期体育与健身课程免修的考生,其免修学期日常考核成绩按学籍所在学校平均分计算,其它学期日常考核成绩按其实际分数计算,如因伤病不能参加统一考试,获准免考后其统一考试成绩按统一考试满分的60%(即9分)计算。

因考前或临场发生伤病不能参加统一考试,缓考后仍不能参加考试并获准免考的考生,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其日常体育考核实际分数及和统一考试满分的60%(即9分)之和计算。

因伤病获准单项免考的考生,其该项目成绩按该项目统一考试满分的60%计算。

附件2:
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
体育统一考试报名表
2、各项目在规定时间内一经选定,此后不得更改
3、各项目需申请免考者,应另填写《上海市初中毕业生残疾或伤病免于体育考试申请表》
4、第一类项目需用其他项目替换者,应另填写《第一类项目替换申请表》
附件3:
上海市初中毕业生残疾或伤病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
本表一式两份,一份报区县中招办备案,一份存入学生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