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说明
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3.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水凝结成冰B.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C.水杯内的水倒掉一些D.0℃的水加热成80℃的水
4.如图所示为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顺序是:乙甲丁丙
B.丁冲程发生的能量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冲程中排出的废气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
D.只有甲冲程获得动力,其他冲程都是靠惯性运转的
5.十一假期,小明全家自驾游。

中途加油时,细心的小明观察到,自助加油前,爸爸先用
手按压加油机上的静电释放器的金属球,来消除身上的静电。

以下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与衣服摩擦可创造出电荷
B.静电释放器上的按钮应选用不易导电的材料制作
C.若人体带负电,“除电”后,人体内的电子全部消失
D.若人体带负电,“除电”时,电流方向是从大地流向金属球
6.如图为某同学测量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中有一条导线接错了,接错的导线是()
A.1B.2
C.3D.4
7.为了节约电能,人们设计出一种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楼道路灯的电路,要求只有当这两个开关都闭合(即夜晚有人经过发声)时,灯才亮.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A.B.
C.D.
8.同学们在物理实验室,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并在MN之间分别接入橡胶棒、铅笔芯、和发光二极管(LE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接入橡胶棒闭合电路灯泡不发光,橡胶是导体
B.接入铅笔芯闭合电路灯泡发光,铅笔芯是导体
C.接入铅笔芯闭合电路灯泡发光,铅笔芯是绝缘体
D.接入LED灯闭合电路灯泡发光,只改变电源正负极灯泡不发光,LED灯是超导体9.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甲图:定值电阻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B.乙图:定值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C.丙图: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丁图: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0.下列选项中是某科技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的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

R为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不变。

电路设计要求当天然气浓度增大时,电路中电表示数增大,则下列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B.
C .
D .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 .图丁: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返2次,燃气对活塞做功2次
12.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 闭合后,两盏灯都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如果只有一盏灯出了故障,其余元件都完好,则下列方法中能查出故障的是( )
A .用电压表接在a 、b 两点之间
B .用电压表接在a 、c 两点之间
C .用一根导线接在a 、b 两点之间
D .用一根导线接在b 、c 两点之间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电压表V 1和V 2的示数分别用I 、U 1和U 2表示;当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由如图位置向左滑动时,这三个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 ∆、1U ∆和2U ∆表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U
I 的值变小B.21
U U
I
-
的值不变C.1
U
I


的值不变D.
1
U
∆和
2
U
∆的大小
相同
三、填空题
14.陆游的《村居书喜》中有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其中“花气袭人知骤暖”描述的是现象,且说明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5.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循环水进行冷却,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较大,这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发动机的内能。

16.下图是常用手电筒的剖面图,筒内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按下按键前,小灯泡不亮,电路为(选填“通路”、“短路”、“断路”);按下按键后,小灯泡发光,它两端的电压为V。

17.如图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2R的阻值为10Ω。

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此电路中1R、2R联,电压表的示数为V。

18.如图所示,ab为一根铅笔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将夹子在铅笔芯上向左移动时,观察到小灯泡变(选填“亮”或“暗”);此操作过程可以研究导体电阻与的
关系。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甲、乙 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 ,甲、乙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1:3,则电阻R 1:R 2= ;断开开关S ,将甲、乙两块电压表撤去,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甲、乙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 .
四、计算题
20.“蒸”是常见的烹饪方式,它是利用水沸腾产生的蒸气进行加热。

当用煤炉将质量为2kg 、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70℃时,此过程中,共完全燃烧了80g 的煤,已知
()34.210J/kg c =⨯⋅水℃,7
310J/kg q =⨯煤。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此过程中使用煤加热水的效率;
(4)很多家庭也会使用电蒸锅,请写出相对于使用煤炉加热,电蒸锅的优点(一条即可)。

五、实验题
21.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煤油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始温度相同且 相等的煤油和水;
(2)实验中,是通过 来间接反映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上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选填“煤油”或“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4)从图像中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 ⋅℃。

[()34.210J/kg c =⨯⋅水℃]
六、计算题
22.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 1、R 2并联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两端。

闭合开关S 后,通过电阻R 1、R 2的电流分别为I 1、I 2,电路的总电流为I 。

(1)R 1、R 2并联后相当于一个电阻R ,请推导证明:12
111R R R =+; (2)若电路中R 1=20Ω,R 2=30Ω,电源电压为3V 。

求:电路的总电流I 。

23.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 1=5Ω,R 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滑片在a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滑片在b 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 。

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2R 的最大阻值。

(要求:画出两种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建议标上相应数据。


七、实验题
24.某同学在物理实验室用“伏安法”进行定值电阻阻值的测量。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的电路设计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
(3)同学们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间接测量定值电阻阻值,某同学发现实验室有电阻箱R0(电阻箱简介见“小资料”),可以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在没有电流表,但电源电压已知为U,且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电阻箱就可以间接测出定值电阻阻值,于是设计了如图丙的电路,请简述该实验的测量步骤并写出表达式。

小资料
电阻箱简介
实物图:符号:
使用方法:使用时,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调节四个旋盘就能得到0-9999Ω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各旋盘指示的示数乘以面板上相应的倍数,求和后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八、综合题
25.兴趣小组活动中老师展示了汽车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的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R 0为定值电阻,R 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评价此设计。

(1)小明认为:压敏电阻在此电路中的作用与滑动变阻器相同,结合力学知识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油箱满油时,R 的阻值为0。

但小明发现此设计会使油量表刻度不均匀,以下电路能实现油箱内存油量越大,油量表示数越大,且油量表刻度均匀的是______;
A .
B .
C .
(2)小红认为:老师和小明的原理图中R 0都起到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并发现增加一个电压表并联在R 0两端就可以测量出R 0的阻值,于是她利用小明设计的乙电路进行实验,但她误将电压表并联在R 的两端,当发现接错时已测量了四组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数据。

小红没有重新做实验,而是将得到的四组数据用描点法画在了U I -坐标中,如下图所示,四组数据分别用a 、b 、c 、d 四个点表示。

由这四个点作出的U I -图像为一条直线,延长直线交纵轴于E 点,E 点坐标为()00,U ,交横轴于F 点,F 点的坐标为()0,0I 。

℃小红认为U 0就等于电源电压,这种想法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已知R 0阻值较小)
℃请根据上述条件分析求待测电阻R0的过程并写出R0的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