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7例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7例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中药内服,对照组则予西药内服,观察其临床症状、HBV标志物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crude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 Methods 47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Chinese crude drug,and 47 cases in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Results There was better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re i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crude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CHB.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Chinese crude drugs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发病率高,笔者在1996~2005年之间,按中医辨证予中药内服治疗,临床上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4例门诊患者,均符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标准[1],其中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54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0例。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16~60岁,病史最短的2年,最长的16年;对照组47例,男24例,
女23例,年龄17~59岁,病史最短的1年,最长的15年。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扶正活血解毒汤:北芪15 g、党参15 g、云苓15 g、丹参30 g、赤芍12 g、白花蛇舌草20 g、虎杖10 g、垂盆草15 g、贯众15 g。
辨证选用方药水煎服,日1剂,复渣3次。
3个月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同时并在第2个疗程开始服用参苓白术丸,6 g/次,2次/d,直至疗程结束。
对照组:拉夫米定,100 mg/次,1次/d,疗程同治疗组。
两组均予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辅助治疗。
1.3 化验检查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2个月检测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抗肝炎药物疗效综合评定标准,分3级。
显效:主证消失,肝功能正常,HBV 血清标志物阴性,随访1年无复发。
有效:主症消失或明显好转,肝功能基本正常,HBeAg、抗HBc、HBV DNA 3项中有2项以上转阴,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无效:主症无改变,肝功能无改善,HBeAg、抗HBc、HBV DNA 3项无转阴者。
2.2 两组治疗后综合效果治疗组47例,显效14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9%。
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2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9.5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3 两组
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典型病例
刘某,男,40岁,2000年7月27日初诊,因有乙型肝炎病史7年,病情发作多与疲累、生活欠规律有关,曾多方求医,疗效不甚明显。
近十余天来又因工作劳累而症见:右肋隐痛、腹胀、口苦渴、嗳气叹息、头重身困感乏力而频饮,纳欠佳、面色晦暗、夜寝差,舌质边红、苔白黄腻厚,脉弦滑;实验室检查TTT 14 U;ZnTT 17 U;ATP 2 771 nmol·s-1/L,A/G为 2.5/2.1。
HBsAg(+),HBeAg(+),抗HBc(+),HBV DNA(+)。
西医诊断为: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中医诊断为胁痛,法拟疏肝健脾、清热解毒祛湿、扶正活血解毒汤加减,太子参15 g、丹参30 g、白花蛇舌草20 g、云苓15 g、薏苡仁20 g、草豆蔻6 g、滑石18 g、茵陈15 g、赤芍12 g、醋柴胡6 g、鸡骨草15 g、素兴花10 g,经治疗1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肝功能ATP 1 878 nmol·s-1/L,抗HBV DNA转阴,HBeAg阳性,继予扶正解毒方化裁治疗2个月,诸症基本消失,查HBeAg弱阳性,肝功能正常,继续3个月上方加减内服,嘱汤药服后1 h服用参苓白术丸6 g,2次/d。
两疗程后,乙肝病毒标志物皆转阴性,肝功能未见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
4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可归属祖国医学之“胁痛”、“黄疸”等病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湿热夹毒,留滞不清,故临床上见乙肝病毒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