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根据语境或前后句提示写出相应语句。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孔子强调为政者必须关注民众的需求,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众应该“道之以德,______”,而不是“______,齐之以刑”。

(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

(《鸿门宴》
(4)《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唱的“易水诀别”歌的歌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2.下列字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团箕.(qī)彳.亍(chì)分.外(fèn)沧茫大地
B. 颓圮..(pǐ)忸.怩(niǔ)青荇..(xìnɡ)殚精竭虑
C. 瞋.目(chēn)寂.寥(jì)创.伤(chuànɡ)陨身不恤
D. 河畔.(pàn)漫溯.(shù)百舸.(ɡě)原形必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人生就是这样令人感慨:毕业分手的时候,大家是的青年;而今再见,大家都已华发苍颜。

(2)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强调,打造一支的作家队伍是中国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

(3)换届后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可谓,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

A. 年轻有为风华正茂年富力强
B. 年富力强风华正茂年轻有为
C. 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年轻有为
D. 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年富力强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
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
论的历史著作
C. 鲁迅原名周树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始以“鲁迅”为笔名.代
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D. 一代文豪巴金,用他的笔刻画了时代的巨变.他的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
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
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C. 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的时
代壮歌,铸就了自强不息的历史丰碑
D.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
家的一致好评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
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 ③①⑥⑤②④
B. ①④⑤⑥③②
C. ①②③⑥⑤④
D. ③②①④⑤⑥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7.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
“逾古稀又添十年可喜慈颜常久驻;去期颐尚增廿载预征后福永无疆”。

此联用于祝贺什么人过寿?(从性别、年龄方面思考作答)
8.读下列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9月18日,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9月18日体育专电(记者何军、姬烨、郑直)里约的科尔科瓦多山夜灯闪烁,山脚下马拉卡纳体育场内流光溢彩,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18日晚在这里闭幕,160个国家和地区的残奥健儿纵歌热舞、欢乐告别。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闭幕式致辞中说:“这是一届‘非凡’的残奥会,里约人热情的支持甚至比这座令人惊叹的城市还要美丽,运动员超出寻常的发挥是对你们的回报。


过去的12天里,4400多名残奥运动员在赛场挥洒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永不放弃的顽强斗志,诠释了不断挑战命运的拼搏精神。

残奥会门票销售突破200万张,赛事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转播,数百万观众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残奥健儿,让他们在运动中找回了自信,实现了梦想。

当晚,闭幕式变成了一个大型演唱会。

从桑巴到摇滚,从流行音乐到波萨诺瓦,音乐让人们跳舞,让文化共鸣。

里约奥组委主席努兹曼表示:“我们举办了伟大的奥运会和残奥会,这一切庆祝始于一个梦想,就是把里约变成奥运之城。

”在巴西“天后”伊韦蒂奇动人的歌声中,残奥会主火炬缓缓下降,残奥圣火熄灭。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素梅
王冕
闲花野草斗青红,
一着冰霜扫地空。

惟有老梅标致别,
岁寒时节自春风。

(1)这首诗刻画了梅花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2)诗中描绘“闲花野草”的作用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10.爱的尊严“十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
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

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 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

我生气地脸一黑喝到:“排队,叫了号再过来。

”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

”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

“天!我服了。

”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

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

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

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


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

”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

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

“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

吃吧。

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

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

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

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

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1)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嘲笑→______→感动
(2)结合语境,说说第12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1.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二)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拜会______B.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
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件、信函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句: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君之.所知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邻之.厚,君之薄也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0分)
12.大家进入高中以来,看到了许多美妙的场景,遇到了许多感人的真人真事,听到了
许多动人的故事。

这些真人真事、真实的场景在我们脑海中萦绕,启迪我们对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现请你记下令你感动的场景或真人真事。

要求:故事完整,不少于800字。

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齐之以礼;道之以政;大礼不辞小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重点字:峥、嵘、稠)
(2)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重点字:齐)
(3)大礼不辞小让(重点字:辞)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重点字:萧)
本题考查记忆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只要根据给出的句子,并且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解答即可.注意字形,写完后要检查.
如何快速背诵课文:
首先背诵前自己要规定时间,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分读第一句话5到10遍,以致背过,用同样方法读下一句背下一句,第二句背过时要和第一句连背,以此类推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背完整篇课文;最后对不够熟练和容易出错地方多下功夫.背诵时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诵边思考,直到琅琅上口,滔滔不绝,一气背完的地步.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能变成自身的力
量.
2.【答案】B
【解析】
A.团箕(qī)应读“jī”,沧茫大地应写作“苍茫大地”;
B.读音字形正确;
C.创(chuànɡ)伤应读“chuāng”,陨身不恤应写作“殒身不恤”;
D.漫溯(shù)应读“sù”,原形必露应写作“原形毕露”;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而且是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3.【答案】D
【解析】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①修饰的是“青年”,而且与而今的“华发苍颜”相对应,故选“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年纪轻,将会有一番好的作为。

②修饰的是“作家队伍”,所以选“年轻有为”;
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③根据“平均年龄40岁”,便确定选择“年富力强”;
故选:D。

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近义成语辨析是近两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所谓近义成语,是指语义相同或相近,但感情色彩、词义轻重、适用对象等有所不同的成语.辨析时,要抓住其细微的不同之处加以辨析.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语境角度:逻辑关系解题
2、语境角度:对应词解题
3、词义角度:提取语素解题
4、词义角度:适用范围解题
5、词义角度:词义轻重解题
6、词义角度:感情色彩解题
4.【答案】A
【解析】
A.“国别史”错,应该是“编年体史书”。

故选:A。

解答本题主要依靠平时对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积累,同时解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把它和作者的生平、评价和贡献联系起来.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
达技巧.
5.【答案】C
【解析】
A结构混乱,“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
B表意不明,“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改成“学校其他领导”;
C正确;
D搭配不当,“挑起-----任务”不能搭配,改成“挑起-----担子”;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常见的句式杂糅有:
①包括…组成(A包括…B由…组成)
②本着…为原则(A本着…原则 B以…为原则)
③超过…以上(A超过…B在…以上)
④主要成分是…配制而成的(A主要成分是…B由…配制而成的)
⑤有…打制而成的(A有…B用…打制而成的)
⑥作者是…合写的(A作者是…B由…合写的)
⑦主要原因是由于…而造成的(A主要原因是…B由…造成的)
⑧围绕以…为中心(A围绕…B以…为中心)
⑨由于…所决定(A由…决定 B为…所)
⑩根据…显示…(A根据…B…显示)
6.【答案】A
【解析】
通读语段,我们可以先将六个句子分组:②和④都含有“人”,应该分在一组,仔细比较,会发现②④句是紧承⑤的,因此②④⑤分为一组;是①⑥分为
一组,还是③⑥分为一组,需要仔细考察逻辑关系,灯芯草是长在水边的一
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此应该把①⑥分成一组;③单独为一组。

再考虑语境,文段的最后“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句中也提到了“人‘,因此②④⑤应在最后,从而排除B、C、D,选A.通读排列后的句子,符合语感和句子的内
部逻辑关系。

故选:A。

作答此题主要运用排除法,在通读语段的基础上,了解语段的主要内容,根
据结构、语意关系(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以及语段中的一些提
示性词语(如:关联词、代词等)判断先后顺序.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
的语感.
7.【答案】“古稀”指七十岁,“又添十年”,即八十岁;慈颜:慈祥和蔼的容颜.称尊上的音容,多指母亲而言;
所以答案为:祝贺八十诞辰女性老人的寿联(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文章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8.【答案】解析:
新闻标题主要是概括出“行为主体、事件”.本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段,具体介绍了事件;第二部分开始具体说明事件等.第一段导语是概括的重点,据此找出行为主体是“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事件是“闭幕”,根据后文和新闻标题特点,压缩即可组织出答案
答案:
第十五届夏季残奥会闭幕(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消息类压缩语段的能力.新闻标题一般采用主谓句,即对象+事件.解答本题,首先阅读语段,从语段中提取新闻中的“对象”和“事件”,然后
进行最简洁明了的压缩.
拟写新闻标题的步骤:
(1)筛选信息
①确定标题内容范围:导语或主体
②找出新闻的陈述对象和主体事件(找准新闻的核心人物和事件)
(2)组织语言,压缩成句
①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②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对象事件).
③标题一般为短句,有时为比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文末不用标点.(3)按要求压缩修改
9.【答案】(1)抓住“岁寒时节自春风”刻画了梅花凌寒绽放,风姿高雅的形象。

本诗从诗歌的体裁上看是一首咏物诗,所以情感上是抒发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展现出梅花的独特风姿,突出君子般的气质。

(2)对比和衬托梅花的形象及精神风貌。

“闲花野草”在寒冬到来之前,也曾“斗青红”,然而“一着冰霜”即“扫地空”,这与梅花的“岁寒时节自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梅花“标致别”的高雅风姿,突出其品质。

答案:
(1)刻画了梅花凌寒绽放,风姿高雅的形象。

抒发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借物抒怀,赞美了君子品质。

冰天雪地寒气纵横的时节,争红斗绿的各色花草纷纷冻毙,惟有梅花
从容自在,凌寒独放。

(2)描绘闲花野草,主要是为了鲜明对比,衬托出梅花“标致别”的高雅风姿,进而突出梅花的傲岸品质。

赏析:
《素梅》描绘了梅花凌寒独放的情景,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赞美了君子品质,描绘闲花野草,主要是为了对比和衬托梅花的形象及精神风貌。

“闲花野草”在寒冬到来之前,也曾“斗青红”,然而“一着冰霜”即“扫地空”,这与梅花的“岁寒时节自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梅花“标致别”的高雅风姿,进而突出梅花的傲岸品质。

诗刻画了梅花凌寒绽放,风姿高雅的神采。

冰天雪地寒气纵横的时节,争红斗绿的各色花草纷纷冻毙,惟有梅花从容自在,凌寒独放。

“惟有老梅标致别,岁寒时节自春风”,诗人既抒发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又借物抒怀,赞美了君子品质。

【解析】
(1)本题考生要注意抓住描写梅花的诗句分析形象,解答时抓住关键性语句
进行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内容。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
的作用和效果。

诗歌的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
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
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10.【答案】生气;后悔
【解析】
解析:
(1)开头,“我”因为工作繁忙而民工不愿到自动取款机取而“急了”,“没好气”,看到余额后“脸一下子绿了”,都表明“我”因民工给“我”忙中添忙的行为而生
气,因此才会故意嘲笑他;在饭馆看见民工喝白开水,只让妻子吃面的困窘情形,又听见民工没钱是因为借钱给工友父亲看病,“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
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说明“我”明白缘由之后有了后悔之情,最后才会
帮民工再点一碗面;
(2)从前文看,只有女子面前有面,男人却是一碗白开水,面对如此情景,她
心中一定是心疼又难受,吃不下饭;从后文看,她也在为男人做好事却落得自己没钱吃饭而生气,埋怨男人只顾他人不顾自己;
(3)最后一段话写了“我”为民工买面后默默离开的理由,是要给他足够的尊
重与尊严;“他是个好人…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则点明了主旨,表达了对民
工高尚品格的赞美;“我”的行为是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升华主旨,让文章更有内涵;
(4)本文有三个主要角色,可选取一个就其人性闪光点作评价;选“我”,“我”
虽令他难堪,但也事出有因,并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即时补救,知错就改
的行为令人感动;选“民工”,他在自己困难时还愿意将仅有的钱借给工友给
父亲看病,三十元钱太少,便只给妻子买面,自己喝白开水,他这种身处困境仍不忘伸出友善的援助之手的高尚行为更令人感动;
答案示例:
(1)生气→嘲笑→后悔→感动(每空1分)
(2)答: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
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答对一个方面原因可得2分,答对两个方面原因得4分)
(3)答:①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而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
②议论抒情,升华主题:
③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④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写出三点可得满分4分)
(4)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1分)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2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
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3分)
(评分标准:答最令我们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或“我”或者“女人”,(1分)能结合选文说明感动的原因,表达完整、流畅即可(2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从“维护爱的尊严”或“献爱心”的角度答题均可.(3分))
(1)本题考查提取小说主人公情感变化关键词;
(2)本题考查小说人物神态描写的原因分析;注意联系上下文;
(3)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分析;结尾作用一般有揭示或深化主旨、照应前文、引人思考等;
(4)本题考查小说人物思想观点评价;注意结合选文及实际,找准所选人物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加以分析评价;
文章“开头、文中、结尾”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开头语段的作用【备选术语】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段的作用【备选术语】
承上,启下,承上启下,过渡
3、结尾语段的作用【备选术语】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