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浅析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文档word文档良心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都会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
生群体,他们或因父母离异,或因父母一方病故而造成家庭的不完整,也就是单亲家庭学生。

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常都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往往不服从教师的教育,经常与教师作对,他们有时会把对父母、家庭的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

有时有意违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

这些行为的出现都是单亲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一种
表现。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亲家庭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单亲学生的交流,发现单亲家庭的学生也不乏好同学,但是更多的单亲学生在学习认知、人际适应、行为、情绪、性格、自我概念等各个方面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方面与普通家庭的
学生相比普遍存在着不健康现象,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表现和缺陷。

单亲学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心理不够健康,具体表现出了以下几种:
1、自卑:单亲学生由于家庭不健全常感到自己和别的学生不一样,似乎处处不如别人,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

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遭到别人的讽刺、嘲笑时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敏感:因为心灵受过创伤,单亲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敏感,2
脆弱,防御心理更强,一件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或一句漫不经心的话都有可能使他们受到伤害。

3、抑郁:有的单亲学生给人的印象是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对很多事漠不关心,有的则心态闭锁,缺乏社交能力。

比同年龄的学生显得忧郁。

4、憎恨:憎恨常伴有敌意、猜疑、焦虑、消沉等一系列不愉快的情绪。

有些单亲学生不仅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同样也不能正视和接受别人的优点。

对谁都充满了怨恨,似乎他现在的一切“不如意”都是因别的学生的优越造成的。

5、社会性发展不良:单亲家庭学生社会性发展不良,突出表现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上。

他们行为表现的反应较为被动,在平时与同学的交往中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接近自己,对自己表示亲密。

归纳起来说,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各种心理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表现:一是任性、自私、冷漠,讲狠斗恶;二是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三是不讲文明、礼貌,进取心、上进心较差;四是学习成绩低下、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


二、导致单亲家庭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导致单亲家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单亲家庭本身的因素,有来自社会、学校的因素,也有来自单亲学生自身的因素。


1、单亲家庭本身的因素:单亲家庭子女因为父母的婚变或家庭的不幸,家庭结构、亲子关系被破坏加上家庭教养方式的错误,是造成单亲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单亲家庭中,孩子可能很难学到不和他们一起生活的父亲或者母亲的性别角色。

无父的家庭,子女往往缺乏安全感。

无母的家庭,会造成子女情感能力退化,可能造成孩子情感障碍,形成自我封闭。

同时,单亲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会出现很多错误,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家长会出于自己对婚姻的失败或因孩子失去父(母)亲而对孩子充满愧疚之情,对孩子的要求总是不加分辨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为所欲为、没有责任心、自私、叛逆,从小就养成了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心理等等。

第二种家长对孩子冷淡、忽略,使孩子感到孤独、害怕,逐渐形成冷酷无情、富有攻击性、自以为是的性格,情绪极不稳定,易怒,对别人漠不关心;第三种家长将自己婚姻破裂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稍有不顺心或碰到挫折,便以“打”代“教”,极易造成孩子暴躁、蛮横的性格,对世界充满仇恨,甚至有报复的倾向;第四种家长往往因家庭破裂而对子女寄予厚望,对子女要求极其严格,往往干涉孩子的行为,稍有不从便唠叨、埋怨甚至严厉叱责,很容易引发子女逆反心理,与父母对峙。

2、来自社会、学校的因素:一方面,社会对离婚现象存在一定的偏见,周围人的议论会在他们的心灵上造成强烈的反应,他们往往认为父母的离婚是见不得人的,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
惟恐同学谈起。

社会公众舆论一般都认为单亲家庭在教育和哺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重大欠缺,因此而反对离婚,反对单亲家庭,甚至歧视单亲家庭的儿童,社会对单亲家庭子女问题的片面夸大也给他们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学生难免犯错误,有些学校对犯错误的学生处理简单,动辄批评处分,或简单归为单亲家庭的影响所至,使学生羞愧,愤恨,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冷漠、孤僻、对立、消沉的心理。

3、单亲学生自身的因素:心理认知和调节能力差也是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产生的原因之一。

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独立性和自觉性迅速发展,并开始深入到自己内心世界。

但是,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甚至认识中的自己是被扭曲变形的自己,自己还不以为然,或者根本不想去认识自己。

同时由于自我调节能力上的局限性,面对生活中出现家变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会让自己突然陷入一种茫然、焦急、狂躁的情绪之中,更有甚者会产生对生命的绝望。

三、如何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内战在他们心理留下了阴影。

重视和加强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爱心教育。

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1
每时每日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
来说非常重要。

班主任要加强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融洽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来调整单亲家庭学生心理。

只有在他身边的人都来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他们的心理才不会出现扭曲,让班集体成为温暖他心灵的一个家。

单亲家庭学生如果
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别幸运。

2、利用同学情和师生情来弥补亲情,多鼓励单亲家庭学生,
多与其进行交流。

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不小的浪花。

同时,要创造良好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对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

3、针对自我认知和心理调节能力差的单亲学生要引导和教育
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家庭。

单亲家庭的学生思想负担重,怕教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可以暂时回避他们的家庭问题,并帮助他们逐渐对这一社会现象作一孩子无法左右家庭。

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个正确的认识:
同时要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教他们学会用自我打气、自我鼓励、自我暗示等方法来培养自己无所畏惧的气势。

对性格孤僻的单亲学生,应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指导他们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地主动改变狭隘,拓宽心胸,教他们能宽容别人、礼让别人,敞开心扉用尊重人的习惯和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4、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班主任、课任老师、家长应齐抓共管。

班主任要及时的将班级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情况告知任课老师,应经常和课任老师交流意见,取得任课老师的配合,通过与任课老师的合作,让单亲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使班主任自己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和家长的合作也是对单亲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班主任要定期与家长联系、交流。

联系对教育子女确实有困难的家长,班主任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经常更换教育方式。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呼吁社会每一个人都来爱护关心单亲家庭子女。

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通达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让每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