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7分)
1.(4分)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广播站开展了“青春向党”主题活动。

ㅤㅤ下面是小语写的广播稿部分内容。

ㅤㅤ“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在美好的春光中,我们澎勃
向上;在浩瀚的学海里,我们尽情傲游;在广袤.(mào)的天地间,我们奋力拼搏。

哪怕遇到坎坷,也会勇敢坚强,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哪怕经历挫折,也会持之以衡,满腔热忱.(ch én)地拥抱未来。

ㅤㅤ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将奋斗的足迹,镌.(juān)刻在岁月的年轮上;我们将炽.(zhì)热的情怀,书写在青春的诗篇里;我们会继续担负党和国家赋与的使命,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1)小语在试读时,给文中的四个字标注了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袤(mào)
B.忱(chén)
C.镌(juān)
D.炽(zhì)
(2)小文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并进行了修改。

她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澎勃”改为“篷勃”
B.“傲游”改为“遨游”
C.“持之以衡”改为“持之以恒”
D.“赋与”改为“赋予”
听了小语的广播,同学们纷纷在留言板上写下感言。

2.(2分)下面这段感言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
ㅤㅤ当代青年人没有[A]墨守
..前人的旧说,而是敢于质疑,大胆创新。

一个个奋斗的故事,
[B]演绎
....,但是,他们以..出一段段无悔的青春。

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什么[C]丰功伟绩
奋斗之我,吹响了[D]可歌可泣
....的时代号角。

A.A B.B C.C D.D
3.(2分)下列同学们来稿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些杰出的劳动者虽然岗位不同,但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令人敬佩的奉献精神。

B.大约数百万左右青年学生参加了“乡村振兴”活动,把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

C.从最后一刻仍顽强拼搏的中国女足姑娘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永不服输的精神。

D.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风采。

4.(2分)下面是同学们提供的素材,其中内容与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5.(7分)下面是“诗文共赏”栏目的推介语。

请你根据提示,将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

ㅤㅤ诗韵校园
ㅤㅤ徜徉书海,读思结合,我们会有“学而不思则罔,①”的领悟;遇到困难,不言放弃,我们会有“②,③”(陆游《游山西村》)的欣喜。

ㅤㅤ诗韵生活
ㅤㅤ亲近自然,我们吟唱着“最爱湖东行不足,④”,感受多彩春天的魅力;走进田园,我们品味着“采菊东篱下,⑤”,体悟闲适淡泊的心境。

ㅤㅤ诗韵人生
ㅤㅤ依依惜别时,莫伤感,我们彼此劝慰“⑥,儿女共沾巾”;踏上新征途,别踌躇,
我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⑦”。

二、阅读。

(53分)
6.(3分)[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尔从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后来受朱赫来影响,革命意识觉醒,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B.保尔因感情受挫,选择离开家乡去工地干活,后来参加战斗,历经磨难,多次死里逃生。

C.保尔病情恶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没有向命运屈服。

D.小说通过对保尔成长经历的描述,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争、建设场景和社会生活风貌。

7.(4分)[共读《骆驼祥子》]
ㅤㅤ在交流活动中,小语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经过特殊处理的图片(见图)。

图中,车很大,祥子很小,看起来比例失当。

这样处理合适吗?请你结合《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80字。

8.(3分)下列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词人夜里醉酒,挑灯看剑,梦回军营,表达了为国征战沙场的渴望。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词人梦见将士们庆祝胜利,在欢快的军乐声中论功行赏的场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骑着快马驰骋战场,弓弦的响声如雷声一般,写出了词人梦境中激烈的战斗场面。

D.这是一首充满“壮”情的词。

词人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发出
了壮志难酬的慨叹。

9.(3分)下列对诗词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想要乘风回到天上仙宫,又担心仙宫寒冷,表达出内心的矛盾之情。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迫切希望得到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一封家书是多么珍贵啊!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光映照着将士们的铠甲,表现了军营生活的艰苦。

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隔多年,诗人重回故乡,听见凄凉的笛声,不禁悲从中来。

10.(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出师表》)ㅤㅤ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历事四朝。

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

英宗悦之,乃.命光续此书。

后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书尚未就,神宗尤重之,以为贤于《汉纪》,数促使终篇。

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

ㅤㅤ元祐元年,拜尚书左仆射,两宫①虚己以听,遇事常咨之.。

辽、夏使谓其边吏曰:“中国相司马矣,毋轻生事,开边隙。

”光自以遇圣明,欲以.身殉天下,躬亲庶务②,不舍昼夜。

后,宾客见其体赢,戒.之以诸葛亮食少事繁,光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臣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于患,是私.其身也。

”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取材于《宋史》《闻见录》)[注]①两宫:指太皇太后和哲宗。

②庶务:各种政务。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感激
..感激:感奋激发
B.后神宗名.之日《资治通鉴》名:命名
C.戒.之以诸葛亮食少事繁戒:谨慎
D.是私.其身也私:偏爱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B.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C.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D.由是/益力病中呓语/皆朝廷天下事也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命光续此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B.遇事常咨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欲以.身殉天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庶有补于.国家皆以美于.徐公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多次亲自拜访平民出身的诸葛亮,征询他对当时天下局势的意见。

B.司马光受朝廷重用,辽、夏使者对自己的边吏说,不要轻易引起事端。

C.司马光勤勉工作,日夜操劳,后来接受了宾客的建议,开始注意休息。

D.诸葛亮忠心耿耿以报知遇之恩;司马光公而忘私,心系百姓,胸怀天下。

(5)借助文言知识资料卡,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书尚未就,神宗尤重之,以为贤于《汉纪》,数促使终篇。

文言知识资料卡
ㅤㅤ就:①接近,靠近;②赴,前往;③从事;④完成,成功。

11.(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新华社•拉萨5月18日电]春夏之交,“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启动。

锚定青藏高原的“地标”,中国人又一次“冲顶”珠峰。

新纪录、新突破,振奋人心。

ㅤㅤ5月4日,在珠峰海拔8830米处,登顶科考小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

ㅤㅤ5月9日,冰川与污染物考察小组对冰川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对珠峰的全面“体检”活动史无前例。

ㅤㅤ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升空高度达到海拔9032米,创造
了新的世界纪录。

ㅤㅤ……
(改编自沈虹冰等《无惧风雪鉴未知长空万里探山河》“新华网”2022年5月19日)
ㅤㅤ材料二:
ㅤㅤ5月,珠穆朗玛峰格外热闹。

“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地区展开。

ㅤㅤ据介绍,此次珠峰科考整合了一个十余人的登山团队,登山队员接受过长期系统训练;熟练掌握了气象站安装、调试的各项技术。

5月3日晚,登山队员们比预计提前一天抵达突击营地,4日凌晨,踏上了征途。

哪怕队伍里有曾16 次攀登珠峰的“老将”,这趟路也并不轻松。

因为要在珠峰完成架设气象站工作,每个登山队员都需要背负15 公斤左右的物资,是寻常登山任务的两倍。

ㅤㅤ此外,山顶的积雪也带来了困难。

按原计划登山队员要在海拔8800米的位置架设气象站,但是在挖了一米多厚的积雪后,依旧没有找到可以架设设备的岩体。

在和指挥部交流后,他们选择继续攀登最后在海拔8830米处才找到。

在逼近峰顶的寒风中,他们用了约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气象站的架设工作。

ㅤㅤ探索珠峰,一直是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早在1959 年,我国就成立了珠峰登山科考队,开展科考活动。

资料显示,当时的科学家们用简陋的仪器观察地形地貌,在冰面打孔观测冰川的流动速度……那时,仪器设备、观测手段都很落后。

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时,连登山鞋、冲锋衣都生产不出来,只能从国外进口。

几十年积淀,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支撑了科考装备的升级。

无人机、无人船、探空气球和飞艇等,在此次科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巅峰使命2022”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世界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申琳、徐驭尧《攀登,向着科学之巅》《人民日报》2022年5月10日)ㅤㅤ材料三:
ㅤㅤ“哪怕困难重重,也要迎难而上。

”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人生的高度。

ㅤㅤ______。

登顶珠峰,团结协作必不可少。

制定科考计划、做好后勤保障、应对紧急情况等等,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

ㅤㅤ______。

此次科考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自动气象站,正是全体科考
队员坚持不懈的结果。

ㅤㅤ______。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珠峰,环境险恶、气候恶劣,狂风、缺氧、极寒、雪崩等,时刻威胁着科考队员的生命,但他们不畏艰险,最终登顶成功。

ㅤㅤ_______。

攀登珠峰难度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科考队员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

每一次登顶都是他们超越自我的艰苦历程。

ㅤㅤ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珠峰精神”。

“珠峰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一代代人的奋斗中。

它必将激励青年一代以攀登者的姿态勇往直前,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改编自贾玉宝《弘扬“珠峰精神”,奋进伟大征程》“四川新闻网”2022年5月6日)(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世界纪录,非常振奋人心。

B.经过系统的训练,登山队提前抵达了突击营地,顺利找到岩体,架设好气象站。

C.珠峰科考团队的装备从落后到先进,彰显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D.挑战无极限的“珠峰精神”,标注了人生的高度,必将激励青年一代勇往直前。

(2)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三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持不懈
②以“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合力,凝聚力量
③以“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韧,超越自我
④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不畏艰险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3)结合材料内容,根据提示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要求:问题之间有逻辑联系。

采访提纲
12.(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之芽
ㅤㅤ春天,是被一个叫作“芽”的词儿唤醒的。

ㅤㅤ童年的春天,我最先看到的,是老屋门前的柳树芽。

清晨,我还在被窝里做梦,母亲急急地摇醒我,说太阳快要晒屁股了,你还赖在被窝里,快起来看柳树吐芽芽。

“芽芽”,她把那个词儿重叠起来,叫得那样顺畅,那样亲切。

ㅤㅤ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芽上心了。

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个小草的“芽芽”从地里蹦出来。

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发现了从土缝里冒出来的草芽。

我还发现,小草芽都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就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怜爱。

ㅤㅤ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常常成为诗人抒发爱春惜春情感的载体,《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开头两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的便是初春之景。

春雨之后,这“近却无”的草色,正是早春时节草木嫩芽的颜色。

诗的第三句“最是一年春好处”,表达出诗人对早春的无限赞美之情。

ㅤㅤ万物吐芽的春天,是人们内心至美的季节。

(选编自《安徽文学》2022年第2期作者:赵丰)
_______
ㅤㅤ春意催人。

寻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孩子们来到郊外,寻找一种只有清明前后才会出现的食材——清明草。

ㅤㅤ想起那年清明节,外婆为了照顾家中每个人的口味,准备了三种风味的清明粑:苏麻、花生、芝麻、冰糖粒混在一起的甜馅;花生粒、肉丁、盐菜碎炒制成的咸馅;还有无馅的,直接用绿色的糯米团做成。

蒸好的清明粑褪去了葱绿,变成了深沉的橄榄绿。

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甜馅糖汁黏稠,甜而不腻;咸馅鲜香滑嫩,令人胃口大开;无馅料的,清香淡淡;从舌尖到舌根,袅袅升起一股清甜,久久不散。

外婆看着我,眼睛笑得弯弯的……
ㅤㅤ三十年后的今天,我给孩子们做香甜可口的清明粑。

ㅤㅤ终于盼到出锅,孩子们吹着清明粑上的热气,等不及放凉就塞进嘴里。

ㅤㅤ“什么味道呀?”我笑着问。

ㅤㅤ儿子嘴里塞得满当当的,声音有些含混:“淡淡的甜——”
ㅤㅤ女儿抢过话来:“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呀。

”这声音和话语像极了三十年前我的外婆。

ㅤㅤ“是啊,三十年前,我的外婆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我。

现在,我又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你们……”
(选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13日作者:周钰姣)
春之思
ㅤㅤ从季节上讲,立春标志着冬去春来,但冬和春常常要缠绵好一阵子。

立春过后,偶尔有几天阳光灿烂,那些娇嫩的花草,被心急的我搬出屋子,却在一个晚上冻蔫了。

还有那盆养了多年的凤尾竹,我原想着让春雨清洗一下它叶上的灰尘,没想到,春雨下到后半夜竟然变成了雪,把它的枝条压断了。

我看着它们,心与它们一样清冷,也对春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ㅤㅤ其实,冬春交接有个过程。

一开始,春犹如襁褓里的孩子,还裹着厚厚的冬衣,把春心深深地藏着。

天气渐暖,春风和煦,草木才会萌芽,但还没有长开来。

只有到了盛春,草木全部转绿,百花竞相开放,鸟儿鸣,水流欢,人们心目中的春姑娘才惊艳出场。

ㅤㅤ草木会跟着季节的轮转,随着气候的变化,凭着它们的感觉,从容不迫,不急不躁。

虽然“倒春寒”会严重摧残刚刚萌芽的草木,但草木不改春心,向往未来,脚步坚定,慢慢修复,用憧憬和坚韧度过生命的长河。

人有时还不如草木,悲观者只感叹春日苦短,乐观者只等待秋实累累。

只有那些与时光、草木一起成长的人方能明白:不是春季到了花就开,也不是花开了就一定结果子。

从春花到秋实,人们要劳作,要奋斗,要耐心,也得承受可能的意外。

ㅤㅤ谷雨到了,气温一天天高起来,雨水也慢慢多起来。

草木准备大口喝水,顶着烈日,迎接生命的又一个节气。

(选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5月14日作者:李亚军)(1)请你结合三则短文的内容,根据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

(2)小文交在朗读《春之芽》中画横线的语句时,对“蹦”字做了重音处理,这样读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个小草的“芽芽”从地里蹦.出来。

(3)第二则短文中回忆了外婆做清明粑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春之思》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意蕴深刻,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不是春季到了花就开,也不是花开了就一定结果子。

(5)班级拟举行散文朗诵会,以这三则短文作为朗诵材料。

你认为“探寻春天”和“生长的季节”哪一个适合作为朗诵会主题?请说明理由。

三、写作。

(50分)
13.(50分)作文。

ㅤㅤ现代文阅读中,《春之思》结尾写道:
ㅤㅤ谷雨到了,气温一天天高起来,雨水也慢慢多起来。

草木准备大口喝水,顶着烈日,迎接生命的又一个节气。

ㅤㅤ读完这句话,同学们深有感触。

有的同学说,我从中读出了坚定的信念;有的同学说,我从中读出了美好的憧憬……你读出了什么?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表达观点。

ㅤㅤ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 )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5)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参考答案
1.(1)D
(2)A
2.D
3.B
4.C
5.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绿杨阴里白沙堤
⑤悠然见南山
⑥无为在歧路
⑦直挂云帆济沧海
6.B
7.祥子进北京城时心中充满希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自己的车,历经大兵抢走车子、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去世后,彻底失去了希望,沉沦为行尸走肉。

祥子生活的那个肮脏、混乱没有希望的社会,造成了像祥子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的悲剧。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祥子的命运是一个悲剧。

8.B
9.D
10.(1)C
(2)B
(3)A
(4)C
(5)《资治通鉴》还没有全部完成,皇帝特别注重这本书,认为比《汉纪》还要好,皇上多次催促他快些完稿。

11.(1)B
(2)A
(3)①了解“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情况
②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③“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的意义?
12.(1)①在母亲熏陶下,“我”喜欢上观察植物发芽。

②春之味。

(2)好。

理由:“蹦”本义是两脚并着跳,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小草的芽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草长出地面时活泼可爱的特点。

“蹦”在文中写出小草的芽突然出现的特点,蕴含着作者看到草芽时的惊喜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因此,重读“蹦”是正确的。

(3)回忆外婆做清明粑的往事,丰富了文章内容,写出清明粑的不同风味和外婆对晚辈的爱,表达了对外婆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外婆把味道和爱传递给“我”,“我”又传递给孩子们,爱和文化就是这样代代相传,表现出爱的传递的主题,使文章意蕴深厚、感人。

(4)冬春交接有个过程,气温逐渐回升,中间会有反复。

只有到了盛春,草木才全部转绿,百花竞相开放。

我们应像草木那样顺应自然,具有从容不迫、不急不躁的特点;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改初心,以坚定的信心和坚韧的品质走向未来。

要想收获,必须要劳作,要奋斗,要耐心。

即使可能发生意外导致不能成功,也不退缩。

(5)示例一:“探寻春天”适合做朗诵会主题。

理由:短文一写初春萌芽之美,短文二写春天味道之美,短文三写春天到来的特点。

这三则短文紧紧围绕春天来写,“探寻春天”概括准确。

示例二:“生长的季节”适合做朗诵会主题。

理由:“生长的季节”既指春天有万物蓬勃生长的特点,又具有诗意美和丰富的意蕴,三则短文或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或抒发对童年、亲人的爱,或蕴含生活哲理,均具有丰富的意蕴之美。

“生长的季节”做主题更有深度。

13.略
2023考试备考资料——word版本欢迎下载历年考试真题为作者精心整理,如有需要,请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