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莱芜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莱芜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1.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
量的20%。
C.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
的保护气。
2.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水。
B. 汞。
C. 金刚石。
3. 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A.
B.
C.
4. 黄铜、氧化铜、硫酸铜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氧化物、盐。
B. 单质、混合物、盐。
C. 盐、氧化物、纯净物。
5. 人体内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表。
在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液体
pH范围
血浆
6.6~
7.1
乳汁
6.6~
7.6
胃液
1.5~3.5
胆汁
7.1~7.3
胰液
7.5~8.0
A. 血浆。
B. 胃液。
C. 乳汁。
6.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B.
C.
7.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 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B. 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可能有一氧化碳。
C. 探究铁锈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铁。
8. 在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A. Fe。
B. Fe2O3。
___。
9. 科学探究是研究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量取。
C. 点燃酒精灯。
10.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OH
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OH反应。
B. 向某白色粉末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白色粉末消失,产
生气泡。
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C. 向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
溶液由红变黄。
试管中的溶液呈弱酸性。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
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气体是水蒸气。
11.(10分)
(1)Ca2+
(2)乙酸钠,观察到白色沉淀
(3)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12.(8分)
⑴NH3
⑵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13.(6分)
⑴减小
⑵试管口应倾斜,以防止高锰酸钾爆炸
14.(8分)
(1)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B
(3)A
15.(12分)
实验步骤:
1. 取一定量的硬水,加热至沸腾。
2. 观察加热过程中水壶内壁和热水器的水管是否有白色沉淀物。
3. 将水壶内壁和热水器的水管取出,用醋酸擦拭,观察是否能去除白色沉淀物。
4. 将擦拭后的水壶内壁和热水器的水管再次加热,观察是否还会产生白色沉淀物。
实验结果:
1. 加热过程中水壶内壁和热水器的水管有白色沉淀物。
2. 用醋酸擦拭后,能去除白色沉淀物。
3. 再次加热后,不再产生白色沉淀物。
实验结论:
硬水受热后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
Mg(OH)2。
用醋酸可以去除水垢,因为醋酸可以与CaCO3和Mg(OH)2反应生成可溶的盐。
(1) 酸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酸A的化学式是HCl。
(2) 步骤②中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Cl2(aq) +
Na2CO3(aq) → CaCO3(s)↓ + 2NaCl(aq)。
(3) 步骤③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和过滤纸,其作用是将生成的CaCO3沉淀过滤出来。
(4) 步骤④加酸A的作用是将过滤后的CaCO3沉淀溶解
成CaCl2(aq)。
(1) 标注①的仪器名称是燃烧瓶。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
品是KClO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时,再将注满水的
集气瓶倒扣住导气管,收集氧气。
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
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2K2MnO4 + 3O2↑。
(3) 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b。
若在D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其中一会儿,肉眼观察不到什么可见现象。
实验小组将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探究活动,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验证产物碳酸钠。
实验一: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实验二: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4) 研究表明,实验一不能证明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理由是酚酞试剂不能证明产生了碳酸钠。
(5) 实验二不能证明变红中无碳酸钠生成,因为加稀盐酸并不能排除碳酸钠存在的可能性。
(6) 实验三发生变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aq) + CO2(g) → Na2CO3(aq) + H2O(l)。
(7)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在D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其中一会儿,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若溶液变红则说明产生了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