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冀少版八年级上第3单元 植物的生活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新冀少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在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时,选取两根长短粗细大致相同的新鲜枝条,甲不做处理、
乙去除叶片,然后分别插入装有等量清水的试管中,管内滴些油铺满水面,然后罩好
透明塑料袋扎紧,置于相同环境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袋内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而乙袋则没有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面上滴油是为了促进枝条吸水
B. 甲袋的水珠来自试管中水的直接蒸发
C. 乙组试管中剩余的水量比甲组少
D. 该实验说明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答案】D
【解析】
2.下列哪种农业措施能改善根系的呼吸状况()
A. 施肥
B. 浇水
C. 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D. 中耕松土
【答案】D
【解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
中的空气增多,促进根系的呼吸。
3.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毛细血管的方法是要找到()
A. 血液流向头部的小血管
B. 血液流向尾部的小血管
C. 搏动的小血管
D. 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小血管
【答案】D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
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
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4.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时要对所有的调查对象逐一调查
B. 调查时要首先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C. 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D. 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
【答案】A
【解析】解: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
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
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可见A错误。
故选:A。
5.某实验小组用甲、乙两个瓶做巴斯德的实验。
甲瓶的瓶口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拉
长呈S形的曲颈;将两个瓶内的肉汤(等量)同时煮沸放凉,一段时间后,观察肉汤
的变化,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瓶的肉汤均变质
B. 甲、乙瓶的肉汤仍能保鲜
C. 甲瓶的变质,乙瓶的仍保鲜
D. 此实验的变量是氧气的有无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
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
使肉汤变质腐败。
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
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乙瓶的肉汤仍保持新鲜。
6.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其直接原因是()
A. 缺少肥力,减弱光合作用
B. 缺少水分,减弱光合作用
C. 缺少氧,减弱根的呼吸作用
D. 缺少二氧化碳,减弱根的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
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土壤板结,土壤缝隙中的空气被排挤
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减弱根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7.如图是玉米的根系,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 它长有的是直根系
B. 它的主根非常发达
C. 它是由不定根组成的
D. 它的侧根非常发达
【答案】C
【解析】解: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
根短而细,如杨树、豌豆、苹果树和桃树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不定根多而发达,如玉米、小麦的根系,因此玉米的根系是不定
根组成的须根系.
故选:C.
8.浇水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A. 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 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呼吸
C. 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D. 水分过多,使细胞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
【答案】A
【解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
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烂根,使植物死亡。
9.高等植物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 分生区
B. 成熟区
C. 伸长区
【答案】B
【解析】A、分生区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B、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伸长区是生长迅速,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所以,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10.人们在移载树木时,为提高树苗的成活率,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有时还要去掉部
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降低蒸腾作用
B. 提高呼吸作用
C. 降低光合作用
D. 提高蒸腾作用
【答案】A
【解析】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
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
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11.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
一段时间后,分
别放入燃烧的蜡烛。
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乙瓶中的蜡烛燃烧。
分析实验现象,
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
A.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 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C. 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能量太少
D. 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水分
【答案】A
【解析】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
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
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12.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订了如下
表所示的探觉计划: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
需要()
A. 光照
B. 适量的水分
C. 适宜的温度
D. 充足的空气
【答案】A
【解析】实验条件中除了光照条件,其他所有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有利于种子
萌发的外界条件,通过分析探究实验中对照组的实验条件,可以得出只有光照为该探
究实验的惟一变量。
所以该实验探究的应该是光照是否影响种子萌发。
13.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的茎不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茎内()
A. 有大量薄壁细胞存在
B. 没有韧皮部
C. 没有形成层
D. 没有木质部
【答案】C
【解析】草本植物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
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
能不断的进行
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是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逐年加粗。
14.小麦在籽粒形成期间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就会造成减产。
这说明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是()
A. 光照
B. 水
C. 温度
D. 空气
【答案】A
【解析】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可见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阴雨天气无光,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合成的有机物就少,影响产量。
故选:A。
15.某同学认为小树苗长成大树后,重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树苗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无机盐和大量的水,其实他主要还忽略了()
A. 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氮气
B. 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
C. 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
D. 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
【答案】C
【解析】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小树苗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小树苗的体内,是小树苗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选:C。
16.下列关于木本植物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树皮容易从形成层处剥离
B. 形成层细胞分裂时向外形成木质部,向内形成韧皮部
C.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D. 年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
【答案】B
【解析】 A 、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容易从形成层处剥离,A正确。
B、形成层细胞分裂时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B错误。
C 、由分析中的图可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C正确。
D、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
由于一年中温度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
因此,不同季节、不同的温度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
D正确。
17.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植物的()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所以说,是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18.红豆幼苗的根能不断的生长,主要原因是()
A. 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B. 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C. 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D. 分生区细胞伸长和伸长区细胞分裂
【答案】C
【解析】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19.花生油主要是从花生种子的哪一部分榨取的()
A. 胚芽
B. 果皮
C. 胚乳
D. 子叶
【答案】D
【解析】解: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其中子叶的作用是储存营养物质,所以我们平时吃的花生油,主要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里榨取的。
故选:D。
20.秋冬是柑橘类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其维C含量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都有帮助。
请问你知道橘子的皮、橘子瓣上的“丝络”、甜甜的果肉分别属于什么组织吗?()
A. 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B. 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C. 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D.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答案】C
【解析】橘子皮有保护内部组织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果肉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糖类和水等属于营养组织;筋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筋络是输导组织。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21.(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________和________。
21.(2)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________。
21.(3)植物的芽根据生长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表面
【解析】
【答案】胚根
【解析】
【答案】顶芽, 侧芽
【解析】
22.(1)若该植物从一粒种子萌发形成,则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________。
植物长
大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和水,根对它们的吸收主要在图乙中的进行,对根起
保护作用的是图乙中的。
22.(2)图甲是植物的叶芽结构示意图,图甲中 ________将来发育成图丙。
22.(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肉,包括图丙中的2组织和4________组织
两部分。
22.(4)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相同条件下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
10株相同的幼苗,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________的营养液。
【答案】(1)胚芽, 4, 1
【解析】解:(1)若该植物从一粒种子萌发形成,则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胚芽。
根
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是绒毛集中生长的部位,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
了根吸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因此,植物由小到大,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和水分,根对它们的吸收主要在图乙中的4成熟区进行。
对根起保护作用的是图乙中的1根冠。
【答案】(2)3幼叶
【解析】(2)叶芽的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因此,图甲是植物的叶芽结构示意图,图甲中3幼叶将来发
育成图丙叶。
【答案】(3)海绵
【解析】(3)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其中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因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肉,包括图丙中的2栅栏组织和4海绵
组织两部分。
【答案】(4)等量含镁
【解析】(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
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实验
的变量是镁,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用甲、乙两个相同水槽各培养10株相同的幼苗,
在甲水槽中加入缺镁的营养液,则乙槽中应加入等量含镁的营养液。
23. (1)许多生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________开始的。
23. (2)甲图过程①中只有细胞数量的增多,表示细胞的________过程;过程②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结果是形成了各种不同的________。
23. (3)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无机盐从根运输到叶肉细胞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
表皮上有,它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答案】(1)受精卵
【解析】解:(1)大多数生物的个体发育开始于受精卵。
【答案】(2)分裂, 组织
【解析】(2)甲图过程1代表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过程2是细胞分化,细胞分
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答案】(3)蒸腾作用, 6
【解析】(3)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运输水和无机盐提供动力,植物叶片上的6气孔是
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
24.麻雀和家鸽总在不停的找食吃,他们吃进去这么多东西,难道不会增加体重,会影
响飞行吗?为什么?
【答案】不会;鸟类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只有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能量,才能满足飞行的需要。
【解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据此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