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8:1.7 静电现象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静电现象的应用
1.下列不属于预防静电危害的做法是( )
A .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
B .水泥厂利用静电除去废气中的粉尘
C .在制造轮胎的橡胶中添加导电材料
D .行驶中的油罐车尾带一条拖地的铁链
2.如图所示,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置在原来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附近,由于静电感应,枕形导体的a 、b 端分别出现感应电荷,则( )
A .枕形导体a 端电势高于b 端电势
B .仅闭合S 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
C .仅闭合S 1,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
D .仅闭合S 2,有正电荷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
3.如图是静电分选装置。
将磷酸盐和石英的混合颗粒由传送带送至两个带电平行板上方的中部,经过电场区域下落。
磷酸盐颗粒带正电,石英颗粒带负电,两种颗粒的比荷相同,不计颗粒间的静电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磷酸盐颗粒落在左侧
B .石英颗粒落在左侧
C .颗粒具有大小相等的加速度
D .磷酸盐颗粒电势能增加,石英颗粒电势能减小
4.下列用电器中,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进行工作的是( )
A .电饭煲
B .电话机
C .复印机
D .电冰箱
传送带
+ - + -
+
- + -
5.冬天脱毛线衫时,静电经常会跟我们开个小玩笑,下列一些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脱衣过程中,内外衣间摩擦起电,内衣和外衣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B.在脱衣过程中,有时会听到“啪”的声音,这是由于内外衣服上电荷放电引起的
C.如果内外两件衣服可看做电容器的两极,并且在将外衣脱下的某个过程中两衣所带的电量不变,随着两衣间距离的增大,两衣间电容变小,则两衣间的电势差也将变小
D.脱衣时如果人体也带上了正电,当手接近金属门把时,由于手与门把间的空气电离会造成对人体轻微的电击。
6.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C.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D.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
7.如图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的上面安装有几乎封闭的金属圆筒C,并且B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现手持一个带绝缘棒的金属小球D,使D接触C的内壁,再移出与A 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带电,这个实验说明了()
A.C是不带电的B.C的内部是不带电的
C.C是带电的D.C的表面是不带电的
8.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
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9.如图,一带有绝缘座的空心球壳A 带有4×10-8C 的正电荷,一带绝缘柄的金属球B 带有-2×10-8C 的负电荷,通过A 上的小孔使B 和A 的内表面接触,则A 、B 各自带电为 ( )
A .Q A =10-8C , Q
B =10-8C
B .Q A =0, Q B =2×10-8C
C .Q A =2×10-8C , Q B =0
D .Q A =-2×10-8C ,Q B =2×10-8C
10.如图所示,A 是带正电的球,B 为不带电的导体,A 、B 均放在绝缘支架上,M 、N 是导体B 中的两点。
以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当导体B 达到静电平衡后,说法错误..
的是( )
A .M 、N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 M =E N =0
B .M 、N 两点电势高低关系为φM =φN
C .M 、N 两点电势高低关系为φM >φN >0
D .感应电荷在M 、N 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E M ′>E N ′
11.如图所示,Q 带负电荷,导体P 在a 处接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P 的a 端带正电荷,b 端不带电
B .导体P 的a 端不带电荷,b 端带负电荷 B
A
C.导体P的a端带正电荷,b端带负电荷,且正、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
D.导体P的a端带正电荷,b端带负电荷,正电荷的电荷量大于负电荷的电荷量
12.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应用的有()
A.油罐车拖一条铁链B.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
C.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D.静电复印
13.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
B.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为零
C.电工被铜丝衣服所包裹,使体内场强为零
D.铜丝电阻小,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14.如图所示,一个验电器用金属网罩罩住,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时,验电器的箔片(填“张开”或“不张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15.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三者均有绝缘支架。
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则A带电,B带电;若将C 移走,再把A.B分开,则A.B带电情况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解答: 在高大的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在制造轮胎的橡胶中添加导电材料;行驶中的油罐车尾带一条拖地的铁链,这些都属于预防静电的危害的做法;而水泥厂利用静电除去废气中的粉尘是利用静电的做法。
故选B
分析:有些时候我们要利用静电现象,有些时候我们要防止静电现象。
2.答案:B
解析:解答: 处在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平衡状态下为等势体,所以a 端电势等于b 端电势,A 错误;
因为导体处于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电势大于零,而大地的电势为零,所以自由电子会从低电势流向高电势,故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B 正确C 错误;金属导体中只有自由电子可以移动,D 错误;
故选B
分析:处在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平衡状态下为等势体。
3.答案:AC
解析:解答:因为磷酸盐颗粒带正电,石英颗粒带负电,而装置的左极板带负电,右极板带正电,故磷酸盐颗粒由于受到向左的电场力而落在左侧,石英颗粒由于受到向右的电场力而落在右侧,选项A 正确,B 错误;
由于电场E 相同,两种颗粒的比荷相同,故颗粒具有的加速度m
qE a
大小也相等,所以选项C 正确;
两种颗粒都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电场力做正功,它们的电势能都是减小的,故选项D 错误。
故选AC
分析:电场力做正功,它们的电势能都是减小。
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相反。
4.答案:C
解析:解答: 电饭煲是利用电的热效应来工作;电话机是利用物体的振动带动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变化的电流而工作;复印机是利用静电把墨粉吸附在鼓上而工作;电冰箱是利用液体汽化吸热进行工作。
故C 选项正确。
故选C
分析:对四种电器的工作原理要清楚。
5.答案:ABD
解析:解答: 当将外衣脱下的过程中,内外衣间摩擦起电,内衣和外衣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故A 正确;
如果内外两件衣服可看作电容器的两极,在脱衣的过程中,内外衣服上的异种电荷放电会发生“啪”的声音,故B 正确; 若将内外衣服看作电容器的两极,则由kd S C πε4=
可知,两衣间距离增大时,电容减小,则由U
Q C =可知,电势差将增大,故C 错误; 脱衣时如果人体带上了电,当手接近金属门把时,会造成对人体轻微的电击,这是放电现象,故D 正确;
故选ABD 分析:对公式U
Q C kd S C ==
和πε4的正确应用。
6.答案:B
解析:解答: 金属衣能起到静电屏蔽的作用,比绝缘衣安全,故A 错;
制作汽油桶时用金属材料能将静电导入大地,比较安全,故B 对;
小鸟停在单根高压输电线上,因为小鸟的两脚间距小,两脚间电压很小,故不会电死C 错; 打雷时呆在汽车里,如果汽车被雷击中,则汽车的金属外壳会将电荷导入大地,人就安全了,故D 错。
故选B
分析:有些时候我们要利用静电现象,有些时候我们要防止静电现象。
7.答案:BC
解析:解答: 与C 相连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所以C 是带电的,故A 错,C 对;使D 接触C 的内壁,再移出与A 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 带电,说明C 的内部不带电,故B 对;
C 带的电分布在C 的外表面,故C 对,
D 错。
故选BC
分析:金属达到静电平衡后电荷分布在外表面。
8.答案:B
解析:解答: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所以验电器上端小球感应出与金属球相反的电荷,箔片带上与金属球同种的电荷,故B 对。
故选B
分析:箔片带上与金属球同种的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可判断。
9.答案:C
解析:解答: 把B 球跟A 球的内壁相接触,A 与B 构成整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内部静电荷量为零,电荷均匀分布在外表面;故B 球的带电量减为零,A 球表面的带电量为2×10-8C 的正电荷;故选:C .
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 导体B 达到静电平衡后,内部场强为零,所以E M =E N =0,A 正确;B 达到静电平衡后变成一个等势体,即0>=N M ϕϕ,B 正确C 错误;
感应电荷在MN 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A 在MN 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根据点电荷电场公式可知,距离场源电荷越近,电场强度越大,故'
>'N M E E ,故D 正确 故选C
分析: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是一个等势体,内部场强为0.
11.答案:A
解析:解答: 金属导体P 接地时与大地组成一个新的导体,a 为新导体的靠近Q 的一端,而大地是远离Q 的一端,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靠近Q 的一端会带上与Q 相反的电荷,即带上正电荷.接地的过程应是b 端感应出来的负电荷被导到大地上,所以b 端不带电.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分析:金属导体P 接地时与大地组成一个新的导体,a 为新导体的靠近Q 的一端,而大地是远离Q 的一端,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靠近Q 的一端会带上与Q 相反的电荷,即带上正电荷.接地的过程应是b 端感应出来的负电荷被导到大地上。
12.答案:D
解析:解答:油罐车在运动中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为防止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爆炸,常常用一条铁链将静电导入大地.故A错误;
飞机起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将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防止静电危害飞机与乘客的安全.故B错误;
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是防止人在地毯上行走时产生的静电对人产生危害.故C错误;静电复印是利用静电为人类服务.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对生产生活有利的静电我们要利用,有害的要防止。
13.答案:C
解析:解答:屏蔽服作用是在穿用后,使处于高压电场中的人体外表面各部位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面,从而防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及电磁波的危害.等电位说明电势相等而不是等于0,等电势时电势差为0,电场强度为0。
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导体达到静电平衡后是一个等势体,内部场强为0,有屏蔽作用。
14.答案:不张开|静电屏蔽
解析:解答: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上,如果这个导体是中空的,当它达到静电平衡时,内部也将没有电场。
这样,导体的外壳就会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
分析:物理学中将导体中没有电荷移动的状态叫做静电平衡.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15.答案:负|正|不带电
解析:解答:将带正电的导体球C靠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B,靠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先把导体A和B分开,再移走C,导体A和B由于感应起电带上异种电荷,所以此时离C比较近的A带负电,B带正电;
若先移走C,此时导体A和B中的电荷又发生中和,不再带电,再把导体A和B分开,同样不再带电,所以此时A不带电,B不带电。
分析:在静电感应现象中,被感应的导体的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如果再将导体分开,则二者所带的电荷的量一定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