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知识点,随堂过关练习题
2017年中考历史知识点随堂过关练习题23
主题20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2016·青岛)右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它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
对“三角贸易”理解正确的是( B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④最先进行了“三角贸易”的是英国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2.(2016·山西百校联考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杰出人物”这一主题。
收集了下面一组邮票。
下列关于邮票中人物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A. 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横扫葡萄牙军队,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B. 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反抗西方侵略,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C. 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的独立D.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亚非团结与合作3.“1858年,她率领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
她被尊称为印度的民族英雄。
”这里的“她”指的是( B )A. 玻利瓦尔B. 章西女王C. 圣马丁D. 尼赫鲁4.(2016·沈阳)列宁是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伟人的:欧美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材料中“它的科学”是指( B )A. 三民主义B. 马克思主义C. 列宁主义D. 空想社会主义5.(2016·吕梁一模)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C )A.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B. 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D. 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6.(2016·东营)下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C )A. 英国宪章运动B. 法国大革命C. 巴黎公社成立D. 《共产党宣言》发表7.(2016·山西百校联考二)观察下面的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XX 年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XX.6.1315.时空意识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以下图中① 对应的朝代是①907—960960—11271127—1276 1271—13681368—1644 1644—1912 〔年〕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16.学会归纳历史开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对中国古代历史开展的根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选项是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开展与经济重心南移17.据表 1 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是表 1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局部〕时间〔年〕课程内容1862英文1863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1867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A.洋务运动时期B. 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18.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右图是陈雨同学制作的一X知识卡片,卡片横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
线上应填写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XX事变D.八一三事变时间:1931 年 9 月 18 日事件:19. 到“ 1998 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XX、XX、XX、XX、XX5 个民族自治区和30 个自治州、 120 个自治县〔旗〕。
〞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20.古希腊雅典XX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那么,开启了西方XX制度的先河。
A. 贝壳放逐法的制定B.梭伦改革C.公民大会的成立D.伯里克利改革21.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罗马城开展而来。
湖北省随州市2017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7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0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符合下列哪家思想()A.儒家 B.法家 C.道教 D.佛教2.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开始于()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3.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俄国十月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①自由劳动力②市场③资金④技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是()①日军偷袭珍珠港②九一八事变③德军“闪击”波兰④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7.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成就有()A.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B.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8.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
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A.雷锋 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9.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如表反映出()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下列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7年中考历史知识点随堂过关练习题24
主题21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1.(2016·南安)下图是一位历史老师的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词。
根据其内容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C )A. 中国的洋务运动B. 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C. 美国的南北战争D. 日本的明治维新2.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开放之前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句话表明( A )A.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B.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农奴人身自由C. 沙皇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障碍D. 亚历山大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3.(2016·湘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材料表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D )A. 摆脱民族危机B.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C. 走资本主义道路D. 维护统治阶级利益4.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改革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之处是( A )A. 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问题B. 废除两国落后制度的方式相同C. 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D. 都使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5.木户孝允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
”为此明治政府采取了哪方面的改革( A ) A. 教育改革 B. 军事改革C. 经济改革D. 社会生活习俗改革6.(2016·河南)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
以下与日本修筑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C )A. 废藩置县B. 允许土地买卖C. 发展近代工业D. 提倡文明开化7.(2016·山西农大附中中考模拟)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这段话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 D )A. 政治平等B. 文明开化C. 学习西方D. 工业立国8.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2017中考历史重点题
2017年历史会考练习题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华儿女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为了民族的振兴,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在同一观念下实现和维护中华民族大融合、大一统的历史。
自秦统一后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
材料二: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藏等五十多个民族。
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
清朝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材料三:“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
”材料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什么?有什么意义?(2)阅读材料二,为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清政府在西藏和新疆地区都采取了哪些措施?(3)材料三中“那场持续数十年的求索”指代的是什么事件?“求索”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阅读材料四,依据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简要分析纪念辛亥革命的理由。
(5)读史使人明智,从上述四则材料中,你有什么感悟?(至少写出两个方面)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意义?⑵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什么?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三大改造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分别实行了什么政策?⑷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召开了不少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其中十一届三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分别是?⑸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⑹中国共产党在成长的坎坷历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走了不少弯路,但始终还是一步步地走向辉煌。
广东省2017年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
第五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2016·汕尾模考)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
“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废除宰相制度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2.(2015·深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
他抨击的是( )A.设宣政院B.废除丞相C.八股取士D.设军机处3.“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这实质上反映了( )A.皇帝的辛劳B.君权的强化C.地方的无权D.仪式的完善4.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对外文化的交流C.封建统治的思想控制D.民族政策的演变5.(2015·苏州)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6.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7.(2015·孝感)“该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与该材料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哥伦布到达美洲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环球航行8.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
”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明朝国威的树立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9.“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2017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精编word版】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历史(陕西省)(解析版)一、选择题1. 与看见新科进士感叹“天下英雄入吾毅中矣”和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两件事有关的统治者分别是()A. 唐高祖和唐玄宗B. 唐太宗和武则天C. 唐太宗和唐玄宗D. 武则天和唐玄宗【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天下英雄入吾毅中矣”是唐太宗所说;鉴真第六次东渡时的在位皇帝是唐玄宗。
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下面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
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A. 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B.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 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D. 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答案】D学,科,网...学,科,网...3. 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痛苦。
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是()①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②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于振兴的根本保障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④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美化侵华战争史本身,歪曲了历史事实,不是我们从侵华战争吸取的历史经验教训。
因此,④不属于可以排除。
BCD选项含有④,不符合题意。
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
点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表达错误的④,排除含有这一选项的BCD,可以得到答案。
4. 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对外贸易(进出口)1980年1990年2000年2015年381.4 1154.4 4722.9 39600引进外资1984年1990年2000年2015年270.5 1028.9 5935.6 1262.7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答案】B【解析】依据题文可知,1980年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数额大幅增长。
2017年全国中考历史试题汇编_(1)史前时期
(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内容标准(2011版)】(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一、选择题1 . (2017 •江苏盐城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 *半地穴式房屋B.打制石器匚稻谷D,彩陶斌【答案】B2 . (2017 •山东青岛1・)《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说明北京人()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答案】A3.(2017 •湖南岳阳29)岳阳市某校九年级(1 )班学生想去参观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 .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 •浙江河姆渡D •陕西半坡村【答案】B4. (2017 •广东省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A •旧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答案】B5. (2017 •广东深圳1)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
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6. (2017 •山东济宁1)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B •新石器时代题1一!图石年 题1 一:歸铝 ⑴舉图)A .生产工具的改进B .种植技术的发展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内容标准(2011版)】(2)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中考历史知识点随堂过关练习题8
中考历史知识点随堂过关练习题8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B )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③④⑤2.今天的杭州(南宋时称临安),有很多南宋时留下来的类似“珠宝巷”“米市巷”“柴木巷”“牛羊司巷”等这样的地名,这些古地名反映了当时( C )A. 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B. 城市街道很宽大C. 城市商业的繁荣景象D.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3.校联考二)下面是小明在整理某一学习主题的知识时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这些信息充分说明了宋代( B )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地区;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A.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4.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关于下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C )A. 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 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 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 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5.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东京城。
你可能会见到下列哪些景象( A )①城市商业繁荣,市民出入娱乐场所“瓦子”②市场上流通有纸币——交子③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书籍④欣赏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⑤在街头有幸遇到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6.如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
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建立了元朝②创立行省制③灭亡南宋④废除丞相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D. ①③7.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B )①出现交子②活字印刷术出现③回族形成④建立行省制度A. ①④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8.模)书法绘画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
中考历史知识点随堂过关练习题9
中考历史知识点随堂过关练习题91.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D )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明朝2.某校七年级学生王伟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实施后的后果( C )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设置厂卫制度D. 大兴文字狱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D )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4.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
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
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B )A. 满族B. 藏族C. 回族D. 蒙古族5.模)清朝(鸦片战争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疆域和民族结构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而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是其主要做法之一。
其中,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C )A. 文成公主入藏B. 设伊犁将军C. 设驻藏大臣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6.《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
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
”这表明清政府( B )A.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D.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7.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A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②压制打击工商业③鄙薄科学技术④白银大量外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各朝代疆域图中均在地图右下角进行标识。
2017年中考历史知识点随堂过关练习题6
1.(2016·怀化)“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来自元谋”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B )A. 陕西省B. 云南省C. 浙江省D. 北京市2.(2016·黔东南州)黔东南某中学历史教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B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3.下列考古发现中,出土于半坡原始居民遗址的是( D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4.(2016·山西百校联考二)西周初年,周成王同胞弟叔虞玩耍时,把一片桐叶剪成类似玉圭的玩具,对叔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
”于是周成王把唐(今黄河、汾河以东方圆百里之地)封给叔虞,史称“桐叶封弟”。
与这一故事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 )A. 分封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郡县制5.(2016·郴州)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D )A. 秦、楚、齐、燕B. 齐、楚、秦、燕C. 燕、齐、秦、楚D. 燕、齐、楚、秦6.(2016·青岛)《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B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7.(2016·山西适应性训练)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下列由于运用了先进技术而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的是( B)8.(2016·菏泽)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6·泰州)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D )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明朝
2.某校七年级学生王伟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实施后的后果( C )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设置厂卫制度
D. 大兴文字狱
3.(2016·郴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D )
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4.(2016·沈阳)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
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
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B )
A. 满族
B. 藏族
C. 回族
D. 蒙古族
5.(2016·吕梁一模)清朝(鸦片战争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疆域和民族结构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而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是其主要做法之一。
其中,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C )
A. 文成公主入藏
B. 设伊犁将军
C. 设驻藏大臣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
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
”这表明清政府( B )
A.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D.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7.(2016·聊城)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A )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②压制打击工商业③鄙薄科学技术④白银大量外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2016·成都)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各朝代疆域图中均在地图右下角进行标识。
以下有关该地区的地图,属于清朝前期的是( C )
9.下列关于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A. 唐朝、元朝、清朝、秦朝
B. 秦朝、唐朝、元朝、清朝
C. 唐朝、秦朝、元朝、清朝
D. 秦朝、清朝、唐朝、元朝
10.(2016·南宁)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东方逐渐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
明太祖废除宰相以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因此,这个政权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专横暴力。
材料二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
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然后发展为近代的帝国主义。
——以上材料均摘自许倬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的政权和皇帝的权力,在中国历朝中是最为绝对的”的具体表现。
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读书人只能读“四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历史上称作什么?请列举一位为此做出贡献的航海家。
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工业革命的影响。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东方落后的原因。
政治制度落后,经济发展落后。
11.(2016·山西百校联考三)世界重心转移折射时代发展变迁,也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走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历史学家)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贸易、科学技术、航海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约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
——摘自杰克·戈德斯《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二近代以来有关“世界重心转移”的话题常成为热门话题。
早在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以“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作为人类文明流变之轨迹……从16世纪开始人类迎来了“大西洋时代”。
在“大西洋时代”,欧洲及北美资本主义近代文明进一步发展、繁荣与演进,随后以种种形式影响了整个世界。
材料三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资本向外扩张经历了三次高潮,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命运也出现了三次大的转折。
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第一次资本向外扩张的高潮,中国被打入谷底,成为资本主义殖民的最大受害者。
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资本向外扩张高潮“断裂”,中国抓住时机,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起,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次资本向外扩张的浪潮浩浩荡荡,中国顺势而为,逐渐走向了强国之路。
——摘自郭隆隆《世纪名片·国际
理解教育市民读本》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国“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贸易、科学技术、航海以及探索开拓方面”领先世界的史实。
经济贸易: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中国大量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行销全世界;科学技术:中国的四大发明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成果大多已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航海以及探索开拓:中国的航海技术领先世界,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新航路开辟早了半个多世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材料二中人类迎来了“大西洋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16~19世纪的史实,说明“大西洋时代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
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史实及说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
动了社会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形成,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英、美、法三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使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3)材料三中“第一次资本向外扩张中,中国成为最大受害者”的史实有哪些?在第三次资本向外扩张的浪潮中,中国是如何走向强国之路的?
受害史实: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侵华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巨额赔款加重了百姓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走向强国之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基本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对外开放,吸收国外资金,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加速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十四大以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
(4)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变迁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地区变迁、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反映了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兴衰变化;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弘扬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注重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等。